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血液透析时的药物辅佐明显改善终末期肾病各种并发症的治疗疗效。人类重组促红素,右旋糖酐铁明显改善此类病人的贫血,万古霉素成功地治疗血液透析感染时的并发产下。另外,钙化醇亦成功用于治疗高低谢骨病。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血液透析患者补充左卡尼汀对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血液透析患者(〉65岁)6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于每次血液透析结束时,治疗组静脉注射左卡尼汀1g,对照组静脉注射0.9%NaCl溶液5ml,疗程4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有关的实验室检查以及超声心动图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使用左卡尼汀治疗4个月后,患者体力增强,食欲改善,透析过程中低血压、肌痉挛等并发症明显减少,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用量较治疗前减少[(106±48)U/kg比(145±28)U/kg],且贫血明显改善,左心房缩小,左心室的收缩和舒张功能明显提高,血浆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水平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老年血液透析患者补充左卡尼汀可以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减少透析并发症,增加对EPO的反应,提高左心功能,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值得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高通量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伞身状况及各种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对中途转入我院血液透析中心32例患者使用高通量膜透析器,观察患者一般身体状况及各种并发症的改善,观察时间为半年.结果 32例患者自我感觉明显改善(100%),各种并发症均得到纠正或改善.结论 全身状况明显改善,高磷血症等并发症均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估高龄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的临床疗效.方法 观察总结62例高龄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治疗后的生存率和死亡原因,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与透析充分性和营养状况相关的指标.结果 高龄血液透析患者的长期存活率逐步提高,死亡原因主要为心血管疾病、感染及严重营养不良,常见心血管并发症为低血压.低白蛋白血症发生率仍明显高于非老年组.结论 施行个体化的透析和治疗,积极改善营养,减少感染,有助于减少高龄透析患者的并发症发生和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滤过(HDF)对挤压综合征的治疗作用。方法:将20例挤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在临床表现、实验室资料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所有病例均给予常规内外科治疗,对照组给予血液透析(HD),治疗组给予血液透析滤过(HDF),同时测定两组血白细胞(WBC)、肌酐(Scr)、尿素氮(BUN)、肌红蛋白(Mb)、血钾(K^+)、C反应蛋白(CRP)等生化指标,并分析比较两组并发症,住院时间及病死率。结果:治疗组患者各项生化指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并发症及病死率减少,住院时间缩短。结论:血液透析滤过较血液透析对治疗挤压综合征有更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6.
对20例应用头孢菌素后出现精神症状的尿毒症患者立即停用头孢菌素,10例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滤过治疗,10例采用单纯血液透析滤过治疗.结果 前者治疗1~3次好转,后者治疗1~2次中枢神经损害症状改善不明显,改行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滤过治疗1~2次后好转.提出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头孢菌素类药物导致尿毒症患者精神异常效果良好.治疗过程中应根据患者意识障碍的程度采取相应的护理,同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相似文献   

7.
对20例应用头孢菌素后出现精神症状的尿毒症患者立即停用头孢菌素,10例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滤过治疗,10例采用单纯血液透析滤过治疗。结果前者治疗1~3次好转,后者治疗1~2次中枢神经损害症状改善不明显,改行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滤过治疗1~2次后好转。提出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头孢菌素类药物导致尿毒症患者精神异常效果良好。治疗过程中应根据患者意识障碍的程度采取相应的护理,同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并发症的疗效.方法 将46例尿毒症并发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接受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血液透析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实验室检查指标(肾功能、甲状旁腺激素、β2微球蛋白、电解质)变化与临床症状(肾性骨痛、失眠、皮肤瘙痒、食欲减退)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肾性骨病、皮肤瘙痒、睡眠障碍、食欲减退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对照组患者的食欲症状有所改善,而皮肤瘙痒、骨痛、睡眠症状未出现明显改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浆甲状旁腺激素水平、β2微球蛋白、钙、磷及肌酐、尿素氮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肌酐、尿素氮水平与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浆甲状旁腺激素水平、β2微球蛋白、钙、磷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能有效地清除甲状旁腺激素、β2微球蛋白等中分子毒素,纠正钙磷代谢紊乱,从而改善患者的尿毒症并发症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与长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并发症的疗效.方法 将46例尿毒症并发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接受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血液透析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实验室检查指标(肾功能、甲状旁腺激素、β2微球蛋白、电解质)变化与临床症状(肾性骨痛、失眠、皮肤瘙痒、食欲减退)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肾性骨病、皮肤瘙痒、睡眠障碍、食欲减退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对照组患者的食欲症状有所改善,而皮肤瘙痒、骨痛、睡眠症状未出现明显改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浆甲状旁腺激素水平、β2微球蛋白、钙、磷及肌酐、尿素氮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肌酐、尿素氮水平与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浆甲状旁腺激素水平、β2微球蛋白、钙、磷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能有效地清除甲状旁腺激素、β2微球蛋白等中分子毒素,纠正钙磷代谢紊乱,从而改善患者的尿毒症并发症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与长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10.
左旋肉碱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左旋肉碱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36例,分成两组。治疗组17例,对照组19例,治疗组于每次透析后静脉注射左旋肉碱1.0g,疗程共16周。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前后精神状态、食欲、透析后疲乏无力、透析相关性低血压、肌肉痉挛等临床症状;检查两组患者前白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等。结果:治疗组左旋肉碱治疗16周后体力、精神食欲、透析后疲乏无力、透析相关性低血压有明显改善,肌肉痉挛明显减少;血红蛋白、前白蛋白和白蛋白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白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无显著性改变。对照组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补充左旋肉碱可改善透析相关并发症,改善贫血。  相似文献   

11.
血液透析(滤过)是现阶段终末期肾病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能有效地净化血液,调整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改善患者体内环境。贫血作为血液透析常见的并发症,也是终末期肾病的常见并发症,对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有重要影响。本文旨在观察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前后中医证候学变化及贫血指标演变之间的相关性,以期对其中医治疗有所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不健康生活方式的流行,慢性肾脏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从而导致终末期肾病需肾替代治疗患者大量增加.血液透析是目前终末期肾病最重要的替代治疗,挽救了大量患者生命.但是由于血液透析是一种肾替代治疗,只能替代肾脏的部分功能,同时需要建立体外循环,血液透析的急慢性并发症是临床中常见问题,也是影响患者透析效果甚至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目前,针对防治血液透析相关并发症,已成为改善维持性血透患者生活质量、提高生存率的重要课题.本文拟对近年相关中医药防治血液透析相关并发症的相关临床研究作一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左卡尼汀对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和左心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联合人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HuEPO)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肾性贫血、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8例MH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9例。治疗组于每次血液透析结束时静脉注射左卡尼汀1.0g;对照组每次血液透析结束时静脉注射生理盐水5ml。疗程均为6个月。2组同时于血液透析后皮下注射r-HuEPO(每周75-150U/kg)。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相关的实验室检查以及超声心动图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3个月患者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及同期对照组(P〈0.01),〉HuEPO用量减少,且患者精神状态、体力、食欲、恶心、呕吐、透析耐受性、透析中肌痉挛、心律失常或低血压等症状明显改善,治疗后6个月患者左心功能较治疗前及同期对照组明显改善(P〈0.01)。结论左卡尼汀联合r-HuEPO可以明显改善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肾陛贫血和左心功能。  相似文献   

14.
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病患者治疗的主要方式之一,透析治疗的目的是延长终末期肾病患者生存时间,减少病死率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就诊意识的增强,血液透析被广泛地应用。现概述血液透析患者常见并发症的防治的有关资料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血液透析并滤过和血液透析+血液透析并滤过3种血液净化治疗方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难治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3组,即血液透析组、血液透析并滤过组和血液透析+血液透析并滤过组各20例。血液透析组每周行血液透析治疗3次;血液透析并滤过组每周行血液透析并滤过治疗3次;血液透析+血液透析并滤过组每周行血液透析治疗2次,血液透析并滤过治疗1次。观察治疗4周和8周后血压的变化。结果血液透析组治疗4周和8周后和治疗前相比,患者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透析并滤过组和血液透析+血液透析并滤过组中,治疗4周后两组血压都较本组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与治疗4周时相比,两组患者血压均基本保持稳定,没有明显进一步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血液透析并滤过及血液透析并滤过两种血液净化方式均可以有效改善血液透析患者难治性高血压,而且血液透析+血液透析并滤过比血液透析并滤过方式更为经济。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中药组方配合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提高透析效果,改善患者症状,防治并发症.方法:选取常规透析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中西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中药煎汤浓缩到50ml,口服一剂,每周五剂.观察前后均惊醒化验室检测,结果中西组和对照组治疗后于治疗前比较血清总蛋白,血红蛋白水平明显增高(P<0.05),临床症状改善,中西组20例(66.7%)比较对照组8例(26%),明显差异,P<0.05.结论:中药组方配合血液透析慢性肾功衰竭诊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血管通路是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的生命线,动静脉内瘘是目前最主要的永久性血管通路。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医保制度的改善,血液透析患者数量迅速增加,患者透析龄不断延长,再加上人口老龄化以及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发病率不断增加,动静脉内瘘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上升,严重影响了血液透析治疗的顺利进行,使社会面临巨大的医疗及经济负担,该患病人群也遭受巨大的压力和痛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碳酸镧联合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代谢异常(chronic kidney disease mineral and bone disorder,CKD-MBD)患者钙磷代谢的影响,为CKD-MBD患者选择最佳治疗方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选择陕西省人民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CKD-MBD患者76例,给予口服碳酸镧并按透析方式分为3组,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组24例、血液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滤过(HD and hemodialysis filtration,HD+HDF)组27例,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HD and blood perfusion,HD+HP)组25例,比较各组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血钙、血磷、钙磷乘积及甲状旁腺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的变化。观察3组治疗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3个月后,3组血钙较治疗前均升高,3组间血钙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3组血磷及钙磷乘积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但HD+HDF组、HD+HP组较HD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HD组门H在治疗前、后变化不大(P0.05),HD+HDF组和HD+HP组治疗3个月后PTH较前明显下降(P0.05)。HD组、HD+HDF组及HD+HP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5.0%、18.5%、32.0%,HD组并发症明显高于HD+HDF组和HD+H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HDF组并发症发生率最低。结论碳酸镧联合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血钙、血磷及PTH的清除效果不同,联合HDF和HP方式能明显清除血磷、PTH,改善钙磷代谢紊乱,不良反应小,适合临床应用治疗CKD-MBD。  相似文献   

19.
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成功实施的关键。隧道式Cuff血液透析导管(TCC)是内瘘成熟障碍情况下维持性血液透析的主要血管通路。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是TCC使用中最重要的并发症之一。本文就使用TCC的患者发生CRBSI的预防和治疗措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维持性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对慢性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39例长期血液透析的终末期肾衰竭患者,高通量组19例,常规透析组20例,分别测定两组患者研究开始第1次治疗前、后治疗2周和12个月时透析前血清β2-MG浓度,同时观察生活质量.结果:两种透析方式清除小分子毒素BUN、Cr无差异,但治疗12个月后H-HD清除中大分子尿毒物质,如β2-MG的能力较CHD提高;H-HD组患者血清白蛋白、血Hb水平明显高于HD组;高通量透析能够明显减少感染发生,改善长期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状况,改善贫血、减轻和缓解关节痛、皮肤瘙痒症状,生活满意度明显优于HD组,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通量透析能够明显提高长期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这与高通量透析有效清除并持续降低患者血清β2-MG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