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儿童生长痛指儿童下肢肢体或关节反复发作疼痛,但无肢体关节红肿、功能障碍及全身、局部发热等阳性体征。X线摄片,血液细胞学检查,血沉、抗“O”、类风湿因子、血尿酸等检查均无异常。中医认为:“痛则不通”,“不通则痛”,治疗宜采用疏通经络脏腑气机的方法。针刺四缝,能激发自身抗病能力,调节机体功能,对此病有较好治疗效果。1 临床表现儿童生长痛多数为固定的下肢痛,有的在膝关节、小腿及腹股沟,或髋关节,有跛行之状。极少数为头面、  相似文献   

2.
生长痛是发生在小儿生长最旺盛时期之前的一种肢体疼痛症 ,除自觉症状外 ,实验室、X线等辅助检查无异常发现。笔者于 1995~ 2 0 0 1年用舒筋活血洗方治疗儿童生长痛42例 ,疗效满意 ,并与用西药治疗的 42例作对照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两组 84例均为门诊或急诊患儿。男 38例 ,女 46例 ;年龄 4~ 13岁 ,平均 7.8岁 ;病史最长 5年 ,最短 3天 ,平均 2 .4月 ;肢体疼痛部位 :下肢疼痛 72例 (其中膝关节周围痛 5 8例 ,占 6 9.0 5 % ,小腿、踝部、臀部痛 14例 ,占 16 .7% ) ;上肢疼痛 12例 (其中肘关节周围疼痛 9例 ,占 10 .71% ,腕部、掌指痛…  相似文献   

3.
下肢痛是发生在小儿生长最旺盛期的一种肢体疼痛症,临床上并非少见。常被诊为“生长痛”而不给予治疗。在临床工作中,作者观察到下肢痛儿童的骨密度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为了解下肢痛与骨密度之间的关系,我们对100例下肢痛儿童进行了骨密度分析,并与150例健康儿童比较,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资料来自我院1998年1月~1998年12月就诊的儿童,男66例,女34例;年龄4~12岁,平均8岁。诊断标准:①有或无诱因的短暂的间歇性下肢痛或关节痛能自行缓解。②疼痛时间3个月以上,发作5次…  相似文献   

4.
膝关节无明显外伤及其他诱因而出现的膝关节痛,上下楼梯困难,下楼尤甚,跛行,急性期夜间痛甚,检查膝关节内侧副韧带、髌韧带、胫骨粗隆疼痛,多数病人可见轻度水肿,少数病人可有红、肿、热、痛或关节积液,X线、化验检查无异常变化,其他部位无任何症状,常被诊为膝关节副韧带损伤、良性关节痛等,常久治不效。  相似文献   

5.
膝关节是下肢的主要关节,其结构和功能都是人体关节中最复杂的。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同髋关节置换术一样,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由于新材料的出现,假体设计的不断改进,外科技术的不断提高,人工膝关节在更多疾病及更大年龄范围中得到推广应用,术后配合有计划的康复训练,能最大限度地改善关节功能,矫正畸形和缓解疼痛。将已经损坏的膝关节的致痛部分用设计好的人工关节组件取代,就称之为膝关节置换,此关节代用品称之为假体。  相似文献   

6.
小儿生长痛是现代医学对一些小儿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出现原因不明的肢体痛 ,而估计可能与生长发育有关的一组症状。笔者运用自拟蚕砂木瓜汤加减治疗小儿生长痛 31例 ,疗效较为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共 31例 ,均为门诊患儿 ,其中男 2 2例 ,女 9例。年龄最小 5岁 ,最大 10岁。病程最短 3个月 ,最长2年。疼痛部位在双下肢的 2 7例 ,四肢均痛的 4例 ,其中以夜间疼痛为主者 11例 ,昼夜均痛者 2 0例。2 诊断标准2 .1 肢体疼痛呈反复发作或呈慢性过程 ,疼痛可为渐进性、间歇性或起伏不定。可发生在四肢 ,最常见的部位为下肢、大腿前侧…  相似文献   

7.
针刺四渎穴治疗“生长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儿童生长痛,亦称“生长性骨痛、发育性骨痛”,是指四肢不定期的间歇性发作性疼痛,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少数亦可见有整日整夜疼痛。发作时全身和患肢无明显阳性体征,疼痛消失后,生活和学习上一切正常。自1992年以来,笔者采用四渎穴治疗“生长痛”12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综合疗法治疗膝关节粘连僵硬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辉  付博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6):1344-1345
膝关节粘连是中老年人及重体力劳动者的常见病,属中医的痹证。其主要的临床症状是疼痛、关节肿胀、畸形及关节活动受限等。膝关节是人体最大的关节,几乎承受着全身的重量,负担重,活动大,关节软骨容易磨损、破坏。腰或下肢先天性发育缺陷(如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或关节受伤(如骨折、脱位)、生病(如化脓性关节炎、类风湿病)等,可使关节接触面不平滑,负重力线变化,从而使膝关节发生退变性变化而导致骨性关节炎;另外寒冷和潮湿等因素作用于机体,容易引起膝关节局部的神经、血管及软组织功能紊乱,从而加重此病。祖国医学认为:肾藏精主骨,肝藏血主筋。老年人肝肾不足,精亏血少,筋骨受损,风寒湿邪容易侵入,阻滞经络,流注关节,致关节周围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膝关节粘连僵硬是骨科临床常见的后遗症,多系由膝关节内骨折,膝关节内外韧带损伤,固定时间过长,血肿机化粘连,或疼痛不敢活动所致。故及早进行治疗和功能锻炼尤为重要。方法:熏洗按摩,电针配合神灯治疗,彻底松解各部位的粘连,采用综合方法治疗,疗效满意,积极配合锻炼,也是影响疗效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小儿生长痛(又称生长痛)即现代医学上的非特异性肢痛,是儿童生长过程中出现的历时3个月以上的反复发作的肢体间歇性疼痛^6[1-2]。中医学无此病名,根据其症状特点,笔者认为其可属于痹证范畴。2005年以来笔者采用参苓白术散治疗小儿,  相似文献   

10.
小川 《家庭中医药》2003,10(1):31-31
老年人膝痛大多数属于原发性骨性关节炎,除由于关节本身的老化外,与血液循环差,过度劳累,天气变化和外伤因素有关。早期局部X光检查,可无异常改变,以后由于软骨变性和受破坏,其边缘、关节囊、肌腱、韧带附着处骨质增生,形成骨刺,使骨端肥大、变形而妨碍运动。这种膝痛多数是逐渐发生的,常因走路过长或站立过久,过度疲劳而疼痛加剧。平时感到膝关节酸软,疼痛无力,上下楼梯不便,尤以一种体位变换到另一种体位时,如静坐片刻后站起来走路时,感到膝关节僵硬,疼痛难忍,活动一会儿后疼痛消失,活动多了,疼痛又加重。有这种膝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