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贵阳市儿童心理行为问题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健康概念的更新,儿童气质、心理卫生及行为问题成为儿童保健的重要课题,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目的:通过问卷调查了解贵阳市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现状及气质类型分布情况。 设计:随机整群抽样,横断面调查。 单位:贵阳市妇幼保健研究所。 对象:于贵阳市城区33个儿保责任地随机抽取12家单位为调查点,调查期间来做健康检查的1~6岁儿童,排除有严重躯体疾患及智力异常的儿童。 方法:采用自制心理卫生调查表、中国1~3岁儿童气质量表、中国3~7岁儿童气质量表、2~3岁儿童行为量表、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标准化的Achenbach’s儿童行为量表分别调查儿童的心理卫生问题、行为问题及气质类型分布,所有问卷均由儿童父母填写,问卷当场收回。于初测后2~4周随机抽取部分受试者重新填写上述问卷,进行重测信度检验。 主要观察指标:儿童的心理卫生问题、行为问题及气质类型分布,社会环境因素对气质、行为的影响。 结果:①贵阳市儿童气质类型分布中,容易抚育型、抚育困难型、中间近容易抚育型,中间近抚育困难型、发育缓慢型气质分布分别占35.58%,4.21%,39.70%,7.37%,13.14%。②贵阳市儿童心理卫生问题总检出率为94.50%,不同气质类型儿童心理卫生问题检出率分别为98.91%,97.26%,96.19%,94.05%,93.13%(P〈0.01)。③行为问题总检出率分别为19.57%,不同气质类型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分别为31.76%,26.69%,22.58%,21.33%,12.72%(P〈0.001)。居住条件、父母文化程度、婚姻关系,管教态度、亲子关系、孕期营养、患病情况、照管人等与气质类型及行为问题发生有关,气质与心理行为问题关系密切。 结论:贵阳儿童心理卫生问题普遍存在,应予以重视,可通过对相关因素的改造,帮助其重塑良好个性,减少心理行为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背景: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健康概念的更新,儿童气质、心理卫生及行为问题成为儿童保健的重要课题,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目的:通过问卷调查了解贵阳市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现状及气质类型分布情况。设计:随机整群抽样,横断面调查。单位:贵阳市妇幼保健研究所。对象:于贵阳市城区33个儿保责任地随机抽取12家单位为调查点,调查期间来做健康检查的l~6岁儿童,排除有严重躯体疾患及智力异常的儿童。方法:采用自制心理卫生调查表、中国1~3岁儿童气质量表、中国3~7岁儿童气质量表、2~3岁儿童行为量表、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标准化的Achenbach’s儿童行为量表分别调查儿童的心理卫生问题、行为问题及气质类型分布,所有问卷均由儿童父母填写,问卷当场收回。于初测后2~4周随机抽取部分受试者重新填写上述问卷,进行重测信度检验。主要观察指标:儿童的心理卫生问题、行为问题及气质类型分布,社会环境因素对气质、行为的影响。结果:①贵阳市儿童气质类型分布中,容易抚育型、抚育困难型、中间近容易抚育型、中间近抚育困难型、发育缓慢型气质分布分别占35.58%,4.21%,39.70%,7.37%,13.14%。②贵阳市儿童心理卫生问题总检出率为94.50%,不同气质类型儿童心理卫生问题检出率分别为98.91%,97.26%,96.19%,94.05%,93.13%(P<0.01)。③行为问题总检出率分别为19.57%,不同气质类型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分别为31.76%,26.69%,22.58%,21.33%,12.72%(P<0.001)。居住条件、父母文化程度、婚姻关系、管教态度、亲子关系、孕期营养、患病情况、照管人等与气质类型及行为问题发生有关,气质与心理行为问题关系密切。结论:贵阳儿童心理卫生问题普遍存在,应予以重视,可通过对相关因素的改造,帮助其重塑良好个性,减少心理行为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多动行为问题儿童血5—羟色胺浓度变化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动行为问题儿童与正常儿童外周血5-羟色胺浓度差别,进一步了解心理卫生偏异儿童,不同年龄阶段行为问题儿童外周血5-羟色胺浓度差别,并分析各种行为问题儿童外周血5-羟色胺浓度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应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筛查并根据其因子分分类,对30例行为问题儿童进行外周血5-羟色胺含量测定,与30例正常儿童对照比较。结果:多动行为问题儿童与正常儿童外周血5-羟色胺浓度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显(P<0.05),内向型因子组与外向型因子组比较明显升高,差异显(P<0.05),不同年龄阶段行为问题儿童外周血5-羟色胺浓度随着年龄的增长与正常儿童差异增大,结论:外周血5-羟色胺浓度与行为问题有关,可能是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的物质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10~16岁双生子儿童行为问题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双生子儿童行为问题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级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成都市随机选取64对10~16岁的双生子,使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评定其行为问题,估算双生子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率及性别、卵型分布特征。结果 10~16岁双生子的行为问题发生率为6.25%,低于全国非双生子行为问题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P=0.004 5);不同性别、不同卵性双生子之间行为问题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891;P=0.258);在双生子儿童的行为问题中,以交往不良为主,占总行为问题的38.46%。结论 10~16岁双生子的行为问题发生率低于非双生子;在双生子儿童的行为问题中,以交往不良为主。  相似文献   

5.
儿童行为问题(Children's Behavior Problems)多指在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上都超过了相应年龄所允许的正常范围的异常行为[1].儿童行为问题如果不及时矫治,常常会妨碍儿童身心的正常发展,影响学习甚至对成年后人格特征、行为都产生不良影响[1-2].Lerner认为儿童行为问题不仅影响其生长发育和社会化过程,还可能导致成人期发生适应不良、违法犯罪和精神疾病[3].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但很多家长和教师对行为问题认识不足,教育态度及方法错误,导致儿童行为问题加剧,因此探讨儿童行为问题的影响因素及干预方法具有迫切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6.
儿童时期是心理成长、行为习惯形成与性格塑造的关键阶段。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缺乏家庭指导,易产生心理和行为问题。该文从留守儿童问题行为的评估工具、特征、影响因素及干预现状几个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提升该群体的身心健康状态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目的:验证艾氏儿童行为量表在辽西地区的标准化情况并探讨辽西地区儿童行为问题的影响因素。方法:于1999-10/2001-12选择朝阳、锦州、阜新3个市15所中学共3940人进行儿童行为问题调查,男女各半,年龄12~16岁,均自愿参加调查。剔除填表不全、问题回答不完整者,共收回内容详实问卷3006份。应用艾氏儿童行为量表(社会能力主要包含儿童的体育运动能力、社会交往情况和在校学习状况;行为问题包括的因子范围较广,有抑郁、交往不良、强迫倾向、社会交往退缩、多动等等)及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3版修订本对儿童行为问题进行评估。由各班班主任教师进行协助,说明调查的目的和表格填写方法,然后由学生本人及家长各自填写星表一按照调查对象性别分别计算各种行为的评分范围,并与美国及中国常模比较。结果:剔除填表不全、回答问题不完整者,进入结果分析3006人。①辽西地区男孩行为问题因子分与中国、美国常模的比较:体诉、分裂样、交往不良、不成熟、敌意退缩的因子常模分均高于美国同年龄男孩,而攻击却相反,与国内报道相一致。辽西地区男孩违纪、攻击低于中国同年龄男孩。②辽西地区女孩行为问题因子分与中国、美国常模的比较:焦虑、体诉、分裂样、抑郁退缩因子分高于美国同组女孩,而攻击却相反,与国内报道相一致。辽西地区女孩焦虑、分裂样、抑郁退缩高于中国同年龄女孩。③辽西地区儿童行为问题的影响因素:包括儿童由近亲而非父母照顾、在家养育、非独生子女、父母文化程度低、父母非干部,父母期望过高、父母态度不一致、教育方式溺爱或过严、学习环境不安静、学习风气不良、居住条件差,儿童与家庭其他成员关系不良、无好朋友及参加文娱活动不多等方面,具有以上影响因素的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较无相应影响因素儿童高(X^2=5.26~24.7l,P〈0.05~0.01).结论:辽西地区3所城市12~16岁男女孩艾氏儿童行为量表的各项因子得分与中国常模一致,行为问题的影响因素也与国内报道相符,因此所得出的3所城市儿童行为量表各项因子得分可作为辽西地区常模,在医院及中小学校评估儿童行为问题时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验证艾氏儿童行为量表在辽西地区的标准化情况并探讨辽西地区儿童行为问题的影响因素。方法:于1999-10/2001-12选择朝阳、锦州、阜新3个市15所中学共3940人进行儿童行为问题调查,男女各半,年龄12~16岁,均自愿参加调查。剔除填表不全、问题回答不完整者,共收回内容详实问卷3006份。应用艾氏儿童行为量表(社会能力主要包含儿童的体育运动能力、社会交往情况和在校学习状况;行为问题包括的因子范围较广,有抑郁、交往不良、强迫倾向、社会交往退缩、多动等等)及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3版修订本对儿童行为问题进行评估。由各班班主任教师进行协助,说明调查的目的和表格填写方法,然后由学生本人及家长各自填写量表。按照调查对象性别分别计算各种行为的评分范围,并与美国及中国常模比较。结果:剔除填表不全、回答问题不完整者,进入结果分析3006人。①辽西地区男孩行为问题因子分与中国、美国常模的比较:体诉、分裂样、交往不良、不成熟、敌意退缩的因子常模分均高于美国同年龄男孩,而攻击却相反,与国内报道相一致。辽西地区男孩违纪、攻击低于中国同年龄男孩。②辽西地区女孩行为问题因子分与中国、美国常模的比较:焦虑、体诉、分裂样、抑郁退缩因子分高于美国同组女孩,而攻击却相反,与国内报道相一致。辽西地区女孩焦虑、分裂样、抑郁退缩高于中国同年龄女孩。③辽西地区儿童行为问题的影响因素:包括儿童由近亲而非父母照顾、在家养育、非独生子女、父母文化程度低、父母非干部,父母期望过高、父母态度不一致、教育方式溺爱或过严、学习环境不安静、学习风气不良、居住条件差,儿童与家庭其他成员关系不良、无好朋友及参加文娱活动不多等方面,具有以上影响因素的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较无相应影响因素儿童高(χ2=5.26~24.71,P<0.05~0.01)。结论:辽西地区3所城市12~16岁男女孩艾氏儿童行为量表的各项因子得分与中国常模一致,行为问题的影响因素也与国内报道相符,因此所得出的3所城市儿童行为量表各项因子得分可作为辽西地区常模,在医院及中小学校评估儿童行为问题时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农村留守儿童情绪行为及个性特征的相关因素。方法将100名留守儿童设为研究组,100名非留守儿童设为对照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艾森克个性问卷进行测评分析。结果研究组焦虑、抑郁情绪、行为问题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和艾森克个性问卷的 P、N分量表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男生、女生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评分与艾森克个性问卷评分存在显著相关性( P<0.05或0.01)。结论农村留守儿童存在明显的情绪、行为及性格缺陷问题,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能显著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3~7岁学龄前哮喘儿童的气质类型及行为问题,提供该类人群的基础数据,并且通过评估该年龄段哮喘儿童气质类型与行为问题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全面的了解哮喘儿童,为减轻儿童哮喘发作及减少行为问题发生提供干预和治疗的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儿科哮喘门诊就诊的哮喘儿童作为哮喘组(78例),同时按照随机数表法选取在北京市西城区某幼儿园就读的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75例)。同时根据儿童是否存在行为问题,哮喘组分为行为问题组(24例)和无行为问题组(54例);对照组分为行为问题组(12例)和无行为问题组(63例)。用“中国儿童气质量表”和“Conners儿童行为问卷父母用量表”分别对两组儿童进行问卷调查,评估出两组儿童气质分布以及出现行为问题的情况,并对两组儿童气质类型及行为问题进行相应比较分析。结果①哮喘组气质维度中活动水平、适应性、注意分散度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哮喘组气质分布中平易型所占的比例低于对照组,麻烦型所占的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哮喘组儿童行为问题的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31);哮喘组儿童品行问题、身心问题、多动指数方面的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③哮喘组儿童中,行为问题组平易型所占的比例低于无行为问题组(P=0.028),而行为问题组中间偏烦型所占的比例高于无行为问题组(P=0.002)。结论哮喘儿童有其特定的气质及行为特征方面的表现,需要社会去了解并关注他们,并通过采取及时有效的心理、家庭、社会等方面的干预措施,协调儿童气质发展,减少行为问题的发生,从而全面提高哮喘儿童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1.
儿童行为问题与其性别及母乳喂养的相关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背景: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不但影响儿童时期的生活质量,而且可以预测成年后发生精神障碍的危险性。目的:探讨4~5岁儿童行为问题发生与其性别及母乳喂养的关系。设计:分层整群抽样调查。单位: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童保健科;青岛大学医学院预防医学教研室。对象: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2004—05青岛市市内4区的10所幼儿园4~5岁儿童600人,男301人,女299人。入组儿童均为足月顺产儿。方法: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和自制的儿童行为影响因素问卷,对儿童进行调查。以行为问题的有无为因变量,以生后喂养情况、母乳喂养持续时间为自变量分性别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主要观察指标:母乳喂养情况、母乳喂养持续时间及行为发育状况。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完成调查儿童600人。①在所调查的儿童600人中,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14.2%(85/600),其中男童的行为问题检出率为17.94%(54/301),女童的行为问题检出率为10.4%(31/299),男、女童行为问题检出率比较,有明显差异(x^2=7.07,P〈0.01)。②单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主要喂奶粉”、“只喂奶粉”是男童行为问题的危险因素(OR=2.72,4.29),“母乳喂养持续时间≥9个月”是男童行为问题的保护因素(OR=0.43);“主要喂母乳”、“主要喂奶粉”、“只喂奶粉”、“母乳喂养持续时间〈1个月”是女童行为问题的危险因素(OR=2.55,7.79,7.79,2.76)。③以喂养方式、母乳喂养持续时间为自变量,行为问题的有无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只喂奶粉”和“母乳喂养持续时间≥9个月”分别是男童行为问题发生的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OR=3.76,0.45);“主要喂母乳”、“主要喂奶粉”和“只喂奶粉”仍是女童行为问题发生的危险因素(OR=2.55,7.79,7.79),与单因素结果相似。④校正了家庭年收入、父母亲受教育水平后,“只喂奶粉”和“母乳喂养持续时间≥9个月”仍分别是男童行为问题发生的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OR=3.48,0.45);“主要喂母乳”、“主要喂奶粉”和“只喂奶粉”仍是女童行为问题发生的危险因素(OR=2.49,9.81,12.89)。结论:男性是儿童行为问题的危险因素;母乳喂养量少和母乳喂养持续时间短是4—5岁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营口地区城乡儿童少年行为问题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城乡儿童和少年行为问题间的差异性.方法随机抽取营口市区和农村普通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各一所,年龄6~16a年龄段学生各50名进行Conners儿童行为问卷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1012份,其中农村517份,城市495份.结果Conners父母问卷各因子分农村均高于城市(P<0.05或0.01);Conners教师问卷不注意/被动、多动指数分量表分农村高于城市(P<0.01);不同年龄及不同性别比较城乡均有差异.结论农村儿童和少年比城市儿童少年可能存在较多的品行问题、学习困难、多动行为和情绪问题,尤以12~16a多见.  相似文献   

13.
在儿童阶段,通常可以见到他们的重复行为。而重复也是强迫症的特征之一,二是否有必然的联系?  相似文献   

14.
儿童听力障碍与言语发育缺陷的关系已被人们所熟知,改善听力促进言语发育成为研究的热点。然而,言语只是多元认知的一个方面,对听力障碍儿童的非言语认知能力如注意能力、行为问题却缺乏系统研究。本文探讨了听力障碍儿童视觉注意发展及行为的特征,将有助于对听力障碍儿童早期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5.
行为问题儿童的系统家庭治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系统家庭治疗是否适用于干预儿童的行为问题.方法采用家庭动力学自评量表调查276名小学四年级学生的家庭动力学特征,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父母问卷(简称CBCL量表)调查他们的行为情况.在检出有行为问题的57例儿童中,以全体家庭成员自愿参加干预活动的20例作为干预组,以任何一名家庭成员不愿参加干预活动的37例作为异常对照组,对干预组儿童及其父母进行4个月的系统家庭治疗.4个月后,对两组学生和家长重新发放上述量表进行调查.数据分析采用SPSS11.5软件.结果干预治疗后,干预组家庭动力学和儿童行为发生了变化,与干预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表现为家庭气氛由"沉闷、敌对"向"和谐愉快、平等开放"的方向转变(P=0.000,P=0.000),家庭成员的个性化程度由低向高转变(P=0.005,P=0.000),疾病观念由"认为患者是无能为力的受害者"向"患者可以有所作为"的方向转变,实现"疾病观念的软化"(P=0.003,P=0.000);干预前后以较,以及干预组与异常对照组比较,其CBCL总分下降(P=0.003/0.000,P=0.033/0.014).结论系统家庭治疗干预儿童行为问题是可行的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儿童保健门诊干预对儿童饮食行为问题的提升效果.方法:选取在笔者所在卫生院就诊的120例存在饮食行为问题的儿童,根据儿童的四种不良饮食行为评分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喂养指导,观察组实施综合性儿童保健,对比两组的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的调查评分结果相比,差异不存在显著性(P>0.05);干预后,对照组、观察组的调查评分均较干预前出现改善,两组间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儿童饮食行为不良的儿童实施综合儿童保健门诊干预,能够有效改善儿童饮食行为,具有显著的提升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尹士奇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26):104-106
目的:了解小学生的心理卫生状况。方法:于2005-10以上海浦东新区小学为总体样本,随机整群抽取两所普通小学1-5年级学生1350名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制家庭情况调查表进行家庭情况调查,应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调查行为问题,行为问题9项因子中有一项因子得分大于中国常模的为行为问题阳性;采用Conners教师用量表调查多动症情况,并进行确诊,有一项因子得分大于98分为多动症阳性;采用由龚氏修订的儿童艾森克个性问卷调查性格问题,4项因子任一项〉70分或〈40分为具有某种人格偏常;采用联合型瑞文测验测定智商,智商〈70分为智商低下;上学年期终考试语文、数学均分低于该年级均分一个标准差,智商≥80分。无严重神经精神疾病的为学习困难。结果:发放问卷1350份,得到资料完整合格问卷1310份,有效率97.04%。①心理问题发生情况:行为问题发生率为16.49%,学习困难为9.92%,多动占4.05%,具某种人格偏常为7.25%,智力低下占2.06%。②各类心理问题之间有显著相关,其中学习困难与行为问题、学习困难、多动症、具某种人格偏常、智力低下均相关,而具某种人格偏常仅与学习困难相关。③行为异常与父母对儿童教育态度方式及沟通情况,母孕时的生理情况和现在职业以及儿童出生时情况和个性有关。学习困难与母亲文化低、父母教育不当和母亲健康状况不佳有关,并与外向性人格特征负相关(r=-0.074,p〈0.01),与神经质,精神质,掩饰性正相关(r=0.009,0.045,0.032,P〈0.05)。结论:浦东新区小学生存在心理行为问题,与多项家庭教育因素有关。为预防和减少心理行为问题应对小学生进行综合干预。  相似文献   

18.
儿童及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行为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1型糖尿病儿童及青少年中行为问题的检出率。方法:首次应用Ae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对205例北京地区1型糖尿病患儿和619例健康对照者的行为问题进行评定。并使用SPSS10.0统计软件对两组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①1型糖尿病组行为问题的检出率为200%,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为8.2%,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25.195,P=0.000)。②糖尿病组检出率居前5位的因子是社交退缩、抑郁、分离焦虑、分裂样和交往不良等,在交往不良和社交退缩的方面,糖尿病组和健康对照组间存在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x^2=8.320,12.357,P=0.004,0.000)。结论:①1型糖尿病患儿是行为问题发生的高危人群。②在1型糖尿病儿童、青少年患者中以社交退缩、抑郁、分离焦虑、交往不良和分裂样行为问题为主,尤以社交退缩和交往不良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9.
儿童行为问题与其性别及母乳喂养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不但影响儿童时期的生活质量,而且可以预测成年后发生精神障碍的危险性.目的探讨4~5岁儿童行为问题发生与其性别及母乳喂养的关系.设计分层整群抽样调查.单位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童保健科;青岛大学医学院预防医学教研室.对象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2004-05青岛市市内4区的10所幼儿园4~5岁儿童600人,男301人,女299人.入组儿童均为足月顺产儿.方法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和自制的儿童行为影响因素问卷,对儿童进行调查.以行为问题的有无为因变量,以生后喂养情况、母乳喂养持续时间为自变量分性别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主要观察指标母乳喂养情况、母乳喂养持续时间及行为发育状况.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完成调查儿童600人.①在所调查的儿童600人中,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14.2%(85/600),其中男童的行为问题检出率为17.94%(54/301),女童的行为问题检出率为10.4%(31/299),男、女童行为问题检出率比较,有明显差异(x2=7.07,P<0.01).②单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主要喂奶粉"、"只喂奶粉"是男童行为问题的危险因素(OR=2.72,4.29),"母乳喂养持续时间≥9个月"是男童行为问题的保护因素(OR=0.43);"主要喂母乳"、"主要喂奶粉"、"只喂奶粉"、"母乳喂养持续时间<1个月"是女童行为问题的危险因素(OR=2.55,7.79,7.79,2.76).③以喂养方式、母乳喂养持续时间为自变量,行为问题的有无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只喂奶粉"和"母乳喂养持续时间≥9个月"分别是男童行为问题发生的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OR=3.76,0.45);"主要喂母乳"、"主要喂奶粉"和"只喂奶粉"仍是女童行为问题发生的危险因素(OR=2.55,7.79,7.79),与单因素结果相似.④校正了家庭年收入、父母亲受教育水平后,"只喂奶粉"和"母乳喂养持续时间≥9个月"仍分别是男童行为问题发生的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OR=3.48,0.45);"主要喂母乳"、"主要喂奶粉"和"只喂奶粉"仍是女童行为问题发生的危险因素(OR=2.49,9.81,12.89).结论男性是儿童行为问题的危险因素;母乳喂养量少和母乳喂养持续时间短是4~5岁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血液肿瘤儿童治疗中的行为问题及影响因素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孟馥  付晓燕 《现代康复》2001,5(9):34-35
目的:探讨血液肿瘤儿童在治疗中的行为问题及家长对其行为的影响。方法:对57例血液肿瘤患儿进行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及家长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定,设62例同期住院儿童31位家长对照组,结果:血液肿瘤儿童组行为问题总检出率为21.1%,男孩在交往不良,躯体诉述,违纪,女孩在抑郁,社会退缩,躯体诉述因子与对照组有显差异,家长SCL-90各因子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差异(P<0.01),其敌对因子,人际关系,偏执,焦虑,强迫等因子与患儿的分裂样,抑郁,体诉,社会退缩,多动,攻击,韦纪呈正相关,结论:血液肿瘤儿童在治疗中存在明显的行为问题,与治疗过程,家长心理状况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