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欧盟内部铁路系统制式众多,为满足互联互通需要,制定了较为详尽的铁路限界技术标准,在世界范围内影响较大。近年来,国内企业承担的海外铁路项目及装备出口项目越来越多,系统性掌握欧盟标准体系中铁路限界的计算方法对项目顺利实施十分重要。为此,对欧盟铁路互通性技术规范(TSI)、欧洲铁路限界系列标准(EN 15273—1/2/3)进行研究;总结欧盟技术标准体系下限界计算的一般思路,提炼欧盟铁路限界计算方法的关键点,并针对具体案例,分别基于欧盟限界标准体系及我国铁路限界标准总结建筑限界的确定流程。研究成果可帮助国内相关技术人员深入理解欧盟标准体系中铁路限界计算方法,并为设计人员在采用欧盟技术标准体系进行铁路限界计算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了保证列车运营安全,需要在日常运营过程中进行隧道限界检测,但现有检测方法存在测量干扰大、效率低、断面非连续性、与轨道结构相互独立等不足。为此,提出一种基于点云数据的轨道结构与隧道空间限界一体化自动检测方法。在通过中轴线拟合提取隧道任意位置断面的基础上,建立基于钢轨顶面的隧道限界检测坐标系,引入不同类型的隧道限界框,采用改进射线算法实现多种隧道类型的限界自动检测分析。对既有铁路隧道进行现场实验表明,采用该方法可实现侵限位置和侵限尺寸值的准确获取,并给出侵限断面图,满足隧道检测精度要求,在隧道日常运营维护中能够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杨楠 《中国铁路》2022,(4):107-113
结合现阶段铁路限界检测的具体情况,对基于三维激光扫描的铁路限界检测技术开展研究.重点论述采用三维激光扫描进行铁路限界检测的外业工作、在扫描点云中确定铁路线路的中心,以及采用限界组合圆柱(台)体进行限界超限判定的方法.测试结果表明,该技术较好地解决了采用三维激光扫描进行铁路限界检测的关键性问题,满足限界测量对精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通过阐述以激光技术、图像技术等为支撑的限界检测技术和超限货物在途状态监控技术,分析在综合限界管理中货运装车对超限货物外形轮廓复核,工务等部门对货物运输径路线、桥、隧等建筑物净空复核等方面,提出通过铁路限界管理及超限超重货物运输辅助决策系统,动态掌握超限货物运输径路的限界变化情况,辅助优化确定超限货物运输径路,保障超限货物的运输安全。  相似文献   

5.
传统铁路限界测量作业效率低,难度大,如何高效且精确地获取限界数据成为铁路建设亟需解决的问题,为此,提出了将三维移动激光扫描技术运用于铁路限界测量的方法。通过实际工程应用后,与传统限界测量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显示,移动激光扫描测量具有自动化程度高、获取数据速度快、点云数据量大、精度可靠性高以及数据处理迅速等优点,今后可将该技术在类似工程测量项目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高速列车动态限界测量的技术难题,提出一种基于立体视觉测量技术的高速列车动态位姿测量方法,构建了测量系统。详细介绍测量系统的基本构成、测量原理、模型建立、参数标定和现场运用方法等,该技术方法速度快,精度高,可满足速度为500km/h的动车组动态限界测量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铁路限界包括机车车辆限界和建筑接近限界,均需符合GB 146.1-1983和GB 146.2-1983的规定.建筑接近限界是一个以钢轨顶面为基准,在水平直线上垂直于铁路中心线、接近机车车辆限界的特定尺寸横断面轮廓.在此轮廓内,除了机车车辆和与机车车辆有相互作用的建筑物和设备(站台、车辆减速器、路签接受器、接触网等)外,其他建筑物和设备不得侵入.  相似文献   

8.
为确保机车车辆在铁路线上运行的安全 ,防止其撞击邻近的建筑物及设备 ,线路四周必须有一定的空间 ,对于运行的机车车辆也要限制在一定的尺寸轮廓范围内。为此 ,铁路上规定有机车车辆限界和建筑接近限界。所谓机车车辆限界就是限制机车车辆横断面最大容许尺寸的轮廓图形 ,而建筑接近限界就是沿线建筑物及设备距轨道中心和距钢轨轨面的最小容许尺寸所形成的轮廓图形。机车车辆限界与建筑接近限界之间必须留出一定的空间即安全空间 ,以保证机车车辆不会因运行中产生的正常横向晃动和竖向偏移振动而与沿线建筑物、设备相撞 ,另外 ,安全空间也为…  相似文献   

9.
机车车辆限界标准的制定一般基于各国铁路的运营及技术装备特点,由于我国非黏着制动技术的研究及应用起步较晚,国内限界标准对相关问题的规定不明确,制约了机车车辆的升级换代和新设备的应用。近年来,非黏着制动技术的应用需求日益增长,对国内外现行的机车车辆限界标准以及非黏着制动相关的问题进行了系统对比分析,并对我国限界标准修订提出建议,为机车车辆和制动技术的发展提供依据。研究表明,国内外机车车辆限界的计算方法及下部限界规定均有差异,其中,欧洲限界标准充分考虑了近轨道区域以及与轨面接触区域的部件空间,是非黏着制动装置设计的重要依据;现有非黏着制动装置外形尺寸可满足我国限界标准的横向空间要求,但对于近轨面区域需进一步明确相关规定。  相似文献   

10.
铁路异物侵入检测对保障铁路运营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提出一种基于PTZ (Pan-Tilt-Zoom)相机极向投影进行铁路限界自动识别的方法。针对PTZ相机采集的移动背景图像,提出一种分时图像融合生成匹配模板,利用小波分析、形态学运算和连通域标记进行图像预处理,进而利用Hough变换和钢轨极向投影检测图像中钢轨位置的限界区域标记算法。当相机姿态或焦距调整后,基于Sift特征匹配计算模板图像与新图像间的坐标变换矩阵,提出将模板图像中的限界区域映射为新图像中限界区域的方法。铁路现场实验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识别由平行钢轨确定的铁路限界,有效解决了PTZ相机无法自动确定限界区域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线路勘测是既有铁路改造、维护以及与增建二线的重要环节,为解决铁路轨道三维激光点云不完整对钢轨线型提取的精度和影响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钢轨结构特征约束匹配的三维激光点云轨道中心线自动提取新方法,通过将三维激光扫描获取的钢轨断面与标准钢轨相匹配,以标准钢轨中心线对遮挡和缺失的实际扫描钢轨中心线进行表达,从而精确计算钢轨中线...  相似文献   

12.
针对单轨列车受电弓滑板磨耗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线结构光测量技术的受电弓磨耗在线检测方法,该方法利用线激光获取受电弓滑板轮廓畸变图像,并对图像进行图像处理操作从而计算出受电弓滑板的磨耗最大量。首先,当机车驶入指定区域,自动触发摄像机采集受电弓滑板实时状态的光条纹图像;然后将采集到的图像进行预处理,提取光条纹中心,计算滑板的磨耗量;最后根据计算的磨耗量对机车的运行状况进行评估,从而保证机车安全运行。采用磨损后的受电弓滑板实物为检测对象,实测最大磨损量为8.500 mm,使用本文磨耗检测技术得出的受电弓滑板最大磨损量最大绝对误差为0.300 1 mm,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案满足铁路技术标准要求的最大绝对误差值0.5 mm以内的条件。  相似文献   

13.
结合我国现行铁路标准、运营和在建电气化铁路的现状,对200km/h及以下客货共线电气化铁路区间路基常用接触网支柱进行分析归纳,提出电气化铁路区间直线地段标准路基面宽度建议值;对区间路基电缆槽设置的4种方案,进行系统优缺点对比分析;给出路肩设置电缆槽时路基面宽度及加宽值的计算公式,指出了最佳设置方案,并计算出最佳组合设置方案的路基面宽度值,给出I级重型200 km/h及160 km/h铁路路基面设计图式,以期为相关规范标准的修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电气化铁道接触网数显激光测量仪研发的意义、仪器设备的构造、组成、功能、设计原理、主要技术参数以及使用与操作方法。为测量电气化铁道接触网导高、拉出值、限界等提供了一种可靠的技术装备。  相似文献   

15.
孙梓博 《铁道建筑技术》2012,(4):100-102,118
既有桥梁在建设时,考虑到成本因素,一般对净空预留较低。新建电气化铁路下穿既有桥梁时,经常会因为净空高度不够而落道,进而产生了很高的土建费用。因此,跨线桥处如何确定接触网净空进而降低土建费用是设计中常常碰到的问题。以新建松陶铁路下穿桥为例,探讨了如何计算最小净空高度。  相似文献   

16.
铁路建筑限界缓和曲线地段加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铁路现行的规章、规范及设计手册中,未明确缓和曲线地段建筑限界加宽计算方法。为找出一种误差值小、使用方便的缓和曲线地段建筑限界加宽计算方法,根据图解法相关数据,绘制分析不同曲线要素组合的加宽值曲线,研究总结铁路建筑限界缓和曲线地段加宽值变化规律。根据加宽曲线特点,利用多项式曲线拟合的方法提出缓和曲线地段内侧加宽、外侧加宽及运动附加超高通用计算公式。与图解法计算结果对比表明,通用公式计算误差满足测量误差限值要求,证明通用计算公式是正确可靠的。提出的通用计算公式可供铁路相关技术人员工作时和《铁路技术管理规程》等规章修订时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满足TB 10601-2009《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中控制网设计时边长投影变形值的要求,设计院通常把1条几百公里的高速铁路划分为多个几十公里的工程投影独立坐标系.相邻坐标系之间的搭接段线路设计中线,可采用前、后投影带坐标系的设计参数来推算,由于投影变形导致相邻坐标系推算出的线路设计中线存在横向偏差,轨道精调时若处理...  相似文献   

18.
为了能够精确描述铁路扣件端部形状,提高铁路扣件的识别率,以及满足扣件检测的实时性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截线法的铁路扣件骨架提取算法。首先,通过预处理得到原始图像的二值图像及其感兴趣区域;其次,应用不同方向的方位距离变换计算扣件各端部区域的骨架生长点;然后,以骨架生长点为中心沿扣件的弯曲方向分别利用水平线族和竖直线族扫描扣件端部轮廓,得到截线段后,计算其中心点;最后依次连接骨架生长点和所有截线中心点即可得到完整的扣件图像骨架。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证明,本文算法对扣件形状的描述能力强,并且可以准确识别扣件形状。对于复杂图像的识别具有较好的效果,在识别缺陷扣件时具有较强的应用优势。算法运行时间较短,可以达到实时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既有铁路扩能改造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目的:根据新的技术政策、新的标准规范等要求,通过对既有线扩能改造中出现的与新的标准规范不相适应的若干问题的分析研究、对既有线通行双层集装箱的合理性及增建二线后改变维修体制的探讨,提出了觖决既有线扩能改造工程若干问题的基本思路。研究结论:对于既有线扩能改造工程的一些问题,应根据项目的特点,在本着避免既有线大拆大改、节省工程投资的原则下,结合铁路新的技术发展方向、新的标准规范要求,采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新建线路应不折不扣地执行新的标准规范,对既有线改建则应充分考虑到既有线的现状特点,在满足项目功能需求的情况下,应尽可能地与新的标准、规范相适应,并应考虑未来的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