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 毫秒
1.
王叶群  黄国策  曹鹏 《计算机应用》2009,29(5):1241-1243
在对短波信道特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时延约束的改进型自动请求重传(ARQ)协议机制,降低了数据传输的时延,提高了通信效率,满足了半双工模式下短波数据传输的时效性要求。最后给出了仿真结果以及具体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2.
短波数据通信可靠多播协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短波数据通信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可靠多播中反馈信息的信道争用方式,使第二代短波通信实现可靠多播传输。同时将改进的可靠多播协议RMTP应用到短波可靠多播传输中,首次提出“一层发送,逐层补充,分层分步反馈”的思想。通过仿真表明,改进后的RMTP协议满足可靠多播传输要求,与未使用该协议的可靠多播传输相比多播传输延时明显缩短。  相似文献   

3.
从短波信道的传输特性及目前国内用户的实际出发,参考国外的某些成熟产品及技术,选择了CCIR-476协议作为短波传输协议,并用单片机实现了该协议。重点介绍了在此基础上如何用有限码集按汉字频度不等长编码进行传输的方案及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4.
一种基于自适应MR_ARQ协议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涛  谢剑英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3,39(26):179-181,214
自动重传请求(ARQ)协议是网络端_端传输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基于ARQ协议的在无反馈错误环境下的传输性能分析已得到广泛的研究。论文给出了一种在具有无线不可靠信道条件下根据传输性能要求自适应回传应答确认算法,有效地避免了不必要的重传,从而在一定条件下节省了宝贵的无线资源。模型分析及仿真结果表明:在一定的传输信道条件下使用自适应的MR_ARQ协议可有效地提高传输效率。  相似文献   

5.
本文考虑了正向信道不可检错和反向信道差错,并用齐次马尔可夫链精确完整地分析了ARQ通信系统的工作过程,从而将系统的表现传输效率和有效传输效率严格地区分开来。所推导出的性能公式能够在Modem远程通信这样的宽误码率环境下通用。本文研究了帧长与有效传输效率的关系。结果表明根据信道质量动态地选择帧长能够显著提高ARQ协议性能。  相似文献   

6.
经典GBN协议在信道质量较为恶劣的情况下存在着大量包的重传现象,因此吞吐量和传输效率较低.针对经典GBN协议的不足,提出一种改进的GBN协议,通过在接收端引入超时机制,大大提升GBN协议的运行效率.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后的GBN协议在吞吐量和传输效率上要优于经典的GBN协议.  相似文献   

7.
基于Markov模型的数字视频传输系统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移动信道是一个典型的长突发误码信道,该文提出建立一种移动信道的三状态Markov模型,并由它产生了信道差错序列,通过差错序列来反映移动信道的长突发误码特性,并给出了该信道模型的仿真实验无误串分布曲线图。为考察交织纠错码对移动信道性能改善的影响,采用了不同交织度下的多种BCH编码方案,通过仿真实验证实了交织能够极大地改善移动信道的性能,给出了各种实验统计结果图,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种实时数字视频传输系统仿真模型。  相似文献   

8.
由于层次性互联网传输协议框架中各层协议的封装,使得协议报头变得越来越大,导致了信道带宽的利用率较低。针对报头压缩的问题,阐述了发展报头压缩技术的意义,对压缩的可能性进行了分析,介绍了ROHC协议的基本概念,阐述了ROHC压缩和解压的.状态、运行模式和压缩效率,最后介绍了一个ROHC在PPPoE上的具体的实现过程,并给出了ROHC报头压缩技术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单一信道传输模式下数据吞吐率的受限和易受到干扰的缺陷影响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而多信道传输技术能有效地解决吞吐量受限和单一信道干扰问题。但是,多信道传输的特点使得多数单一信道路由协议在多信道的情况下无法获得满意的性能。本文采取三项措施,设计实现了多信道采集树路由协议:一是采用自适应的信标发送机制,二是采用Extra Expected Number of Transmission(eetx)作链路质量估计,三是通过跨层设计,同步路由层和MAC层邻居表信息的插入与删除等操作。实验室初步实验的结果表明,该协议具有网络的聚敛速度快、拓扑结构稳定等优点,可实现数据的可靠传输。  相似文献   

10.
通信对抗中短波天波传输损耗的仿真建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佳  张文明  王雪松 《计算机仿真》2007,24(8):28-31,35
如何在实际数据和先验知识较少的情况下,建立适用于通信对抗仿真系统的短波天波传输损耗计算模型来为实际系统提供指导,是通信对抗仿真中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根据信道传输理论,在合理选用和优化各种现有的独力分散数学模型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完整而简洁的短波天波传输损耗计算流程,并针对流程中的每一步给出了详尽的数学模型.该仿真流程和计算模型运用于某实际的C3I仿真系统,由于缺乏详实的实际数据,无法给出短波天波信道损耗计算子模块仿真结果与实际结果的直观对比,但是仿真系统的总体运行结果以及与实际系统的联调结果表明,该部分的计算结果正确,仿真流程与仿真模型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11.
基于Matlab仿真的短波无线信道研究   总被引:7,自引:7,他引:0  
提出了在短波无线通信信道的理论模型及算法,并基于Matlab工具进行了计算机仿真计算。针对不同的传输模式,分析了影响信道传输特性的几种参数,对其中的主要参数作了较为详细的讨论。研究得出的结果对于水面舰船与岸基的通信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基础和实际价值。  相似文献   

12.
我国第三代短波通信技术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并且国内的大多短波通信系统都是基于第二代的短波通信标准。相比于第二代短波通信的数据链路协议,第三代短波通信的自动链路建立系统以其简洁而高效的设计解决了第二代短波系统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在建立数据链路的高效性、稳定性、可靠性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进。根据美军标MIL-STD-188-141B中给出的第三代短波通信技术标准,对第三代短波数据链路协议的高速数据链路传输协议(HDL)进行了研究,通过理论分析与Matlab仿真相结合的方法,对数据包的误码率、丢包率、平均传输次数以及采用不同数据分组时的吞吐量等方面进行了性能分析。  相似文献   

13.
电力线载波通信具有网络覆盖范围广、接入方便的特点,但电力线不是一种理想的传输信道,其信道传输环境恶劣,不但具有阻抗匹配和频率选择性衰减的问题,而且还存在着严重的噪声和干扰。长期的实践证明:对抗恶劣电力线信道的最有效手段是信道编码技术,HomepulgAV标准中给出了双二元Turbo编码构造以及码内交织方案,但这种编码已经被国外通信设备商申请了专利,如果照搬恐会引起知识产权纠纷,因而给出了一种新的Turbo码交织方案,其性能比HomeplugAV标准略有提升,复杂程度完全相同,并给出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14.
量子密钥分配协议具有可证明的绝对安全性,但是由于量子信道噪声的作用,量子比特在传输过程中容易产生错误,从而降低量子密钥分配的效率。对此,根据量子纠错理论,利用Hamming码构造一种[7,1]CSS纠错码,并结合BB84协议,提出一种改进的量子密钥分配协议。通过理论分析与数值计算,对比改进协议与BB84协议在含噪声量子信道中的传输错误率,结果表明改进的量子密钥分配协议相比于BB84协议提高了对信道噪声的抵抗能力。  相似文献   

15.
面向连接的无线窄带信道传输协议是适用于无线窄带广播信道上的链路层组网协议.从一个通信协议设计的角度详细阐述了面向连接的无线窄带信道传输协议帧结构的设计、初始化流程的设计、数据传输流程的设计以及时隙的动态管理机制的设计.从实际效果看:该协议采用了时分复用的传输方式、时隙的动态管理机制以及面向连接的服务等数据通信技术,解决了窄带广播信道数据通信效率低的难题;另外,该协议的设计基于TCP/IP的体系结构,为透明传输IP提供了可靠保障.  相似文献   

16.
针对认知无线电网络中多信道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链路质量的多信道路由协议。该协议在充分利用频谱集合、提高网络吞吐量的同时,缩短了传输时延。给出了路由指标的具体计算过程,在选路的同时进行频段分配,使可用信道达到有效分配,并在降低时延的同时提高了网络吞吐量。仿真实验证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一种基于DSP平台的话音带宽短波信道模拟器。该模拟器不仅可以模拟短波信道的主要特点,如多径传输、瑞利衰落、多普勒频移等,而且实现了对传输信号的全数字化实时处理。  相似文献   

18.
王鹏  安建平 《计算机仿真》2007,24(8):116-119
提出了一种应用于岸船通信的高效数字短波调制解调器仿真模型.纠错编码采用了多级编码(MLC)方案,通过与正交频分复用(OFDM)相结合,使系统具有很高的频带利用率和传输效率.给出了典型信道条件下的MLC编码与解码方案,映射方式采用差分幅度相位调制(MDAPSK).仿真结果显示所提方案满足数字短波通信需求,与正交幅度调制(16QAM)相比,16DAPSK在相同误码率时所需信噪比增加了1~2 dB,但大幅降低了接收机复杂度,同时提高了数据传输效率.  相似文献   

19.
移动流媒体技术在视频传输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两种支持移动流媒体的传输协议,分析了无线视频传输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给出了视频传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案可提高视频的传输效率和传输质量。  相似文献   

20.
合适的多址接入MAC(multiple access)协议是提升网络性能的关键。根据短波地空IP网络通信覆盖范围广、难同步,空中节点信息可能丢失的特点,设计出该网络一种新型的带预约短波令牌协议HFTP-R(High Frequency token protocol with reserve)。该协议在初始化时由空中节点随机加入地面节点形成的簇,并通过预约信道向地面节点发送预约信息,从而获取令牌接入信道,地空之间不需要保持逻辑环的"封闭性"。最后,利用OPNET软件构建了HFTP-R的仿真框架,与其他MAC协议作了仿真比较。仿真结果表明,HFTP-R减少了短波令牌协议HFTP(High Frequency token protocol)的令牌丢失次数和传递开销,能提供较好的实时性、较高的网络吞吐量和业务传输成功率,在特定需求下较其他MAC协议更有优势,可满足网络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