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一种测量接地网工频接地电阻的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一种现场测量大型接地网工频接地电阻的新方法-相位差法,给出了测量原理并进行了误差分析。  相似文献   

2.
对小接地电流系统接地时的故障特征进行厂分析,提出了利用零序突变量,即故障分量特征为选线判据的保护方案,这从理论上解决了原有同类装置受系统运行方式改变、线路参数不对称、接地过渡电阻和测量回路误差等因素影响而误动的问题.装置采用单片微处理器实现.  相似文献   

3.
随着预防性维修工程在航空维修领域的发展,光谱仪在飞机发动机磨损状况监测中被广泛使用.光谱仪结构精密,对接地保护有严格要求.本文结合工作实际,着重探讨光谱仪接地保护装置的设计与接地电阻的测量.  相似文献   

4.
针对现有的接地电阻测量方法在山区发变电站接地电阻测量中所遇到的困难,提出了一种新的测量方法-反向修正系数法。实践证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可信度高,可供测量山区地网接地电阻时参考。  相似文献   

5.
接地电阻测量中地网中心的偏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戴武昌刘永德常树生[东北电力学院(后勤处)(电力工程系),吉林132012]接地电阻的实测是检验接地电极设计和施工的一个重要手段。随着电网容量的增大,短路电流可达数十千安,接地电阻若有0.1Ω之差即可导致难...  相似文献   

6.
为了克服输电线路杆塔接地运维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开发了一套杆塔接地电阻的信息化测量设备。该设备基于异频法原理,滤除了地中杂散电流的影响,保证了测量精度。同时,在测量完成后自动将测量条件和结果上传至云端数据平台,通过测量GPS位置与杆塔GPS位置的距离匹配计算,实现测量数据与"接地参数大数据云平台"数据库的对接。在测量过程中直接将"离线数据"转化为"线上数据",有效提高了接地运维的工作效率和准确率。最后,对部分超高压线路杆塔的接地电阻进行了现场测量。试验结果表明,研制的信息化测量设备测量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大幅减少了杆塔接地的运维、测量时间,有效推进了电网接地运维的信息化和数据化。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低压配电系统中性点的接地方式及其特点,并针对各种接地方式下发生的接地故障提出了具体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8.
对压电式加速度计测量系统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用等效电路的方法对地回路引入的口 电荷进行了计算,提出了避免各电路地电流之间形成噪声耦合的最佳接地方案。  相似文献   

9.
本讲述了在直流系统上采用的接地检测新技术,用于对变电站及电厂的直流系统母线电压进行绝缘监视,对直流支路进行绝缘监视及对支路接地电阻进行测量,判断接地支路,准确查找接地点,以减少因直流系统异常而造成的电力系统故障。  相似文献   

10.
机动测量设备广泛应用于航天测控领域。在实际应用中由于环境恶劣,若接地不良易影响设备间通信,严重时将导致工作异常。在介绍接地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对几例接地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在恶劣环境下可靠接地的解决措施,以及通过接地设计提高设备抗干扰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特殊场所的接地设计和降阻措施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特殊地带变电所接地装置的设计和降阻措施进行分析研究.对垫土层地带的变电所,提出双层地网的设计方案;对城市小型化变电所,提出充分利用城市地下自然接地体的观点;对河边变电所和水电站,提出设置河岸接地网或用导电水泥降阻的方案.并分析特殊场所接地应注意的问题和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2.
使用冲击电流发生器,通过埋设接地网,采用现场试验研究了不同注入电流的波前时间、不同注入点情况下接地网的冲击特性.结果表明,接地网的脉冲泄流效果与脉冲电流的波前时间、注入点密切相关.脉冲电流从接地网的中心注入可有效降低接地点的电位,提高接地网的脉冲泄流效果.  相似文献   

13.
记录某供电局110kV变电站接地网多次改造详情,以现场记录数据为基础,说明任何有降阻难度的接地网建设都不能单纯依靠产品材料堆积,而要重视将产品材料高效应用的技术。  相似文献   

14.
仪表及集散控制系统在石油化工生产装置中广泛应用,其中仪表及控制系统的可靠接地是保证生产装置安全、稳定运行和产品质量合格的基本保证。本文介绍了接地的作用和基本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5.
在电路设计中,接地的重要性众所周知,电子产品的很多问题都与接地的处理密切相关。本文通过对几种典型的接地方法,如PCB接地设计、多板卡系统接地设计、混合信号系统接地设计及取样时钟电路接地设计等进行分析,尽量避免在电路系统的设计过程中因为接地而出现的各种问题。  相似文献   

16.
针对宁德110 kV烟亭变电站接地网进行分析,提出采用重新铺设站内接地网,做水平外引,施加降阻剂并利用自然接地体的方法对接地网进行了彻底改造.测试结果表明该变电站改造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雷电流经过雷达阵地接地网时产生的最大电位差,根据接地网中雷电暂态的计算方法,给出了接地分支的电气参数计算公式;采用π型电路表示接地分支的分段单元,建立了接地网的等效电路模型.利用电磁暂态分析程序(ATP-EMTP)仿真法对不同结构的水平接地网在脉冲电流下的冲击特性进行分析,得出不同接地体的结构对接地网上最大地电位差的影响.采用类似田字型结构地网及在地网中心接入装备保护地可使分置装备之间因接地产生的电位差最小.该结论具有实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接地变压器式消弧线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提出一种全新思路的消弧线圈,它用磁路将接地变压器和消弧线圈溶为一体,具有接地变压器和消弧线圈双重功能,特别适用于按电网电容电流自动跟踪调谐的场合。  相似文献   

19.
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分析及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配电系统几种主要的接地方式从理论和实际运行两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指出了各种方式存在的问题,并讨论了影响其选择的因素.指出必须根据电网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综合考虑,合理选择中性点接地方式.对电容电流小的配电网仍可采用不接地方式,对电容电流较大、架空线路为主的配电网应选择自动跟踪消弧线圈接地方式,对电缆为主的配电网,中性点经电阻接地是优先选择的方式。  相似文献   

20.
对配电系统几种主要的接地方式从理论和实际运行两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指出了各种方式存在的问题,并讨论了影响其选择的因素.指出必须根据电网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综合考虑,合理选择中性点接地方式.对电容电流小的配电网仍可采用不接地方式,对电容电流较大、架空线路为主的配电网应选择自动跟踪消弧线圈接地方式,对电缆为主的配电网,中性点经电阻接地是优先选择的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