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 与宫颈癌及癌旁组织的关系。方法:应用原位PCR技术(ISPCR)对44 例宫颈癌、18 例癌旁组织及30 例慢性宫颈炎和15 例正常宫颈组织中的HPV16DNA和HPV18DNA进行检测。结果:44 例宫颈癌组织中HPV16DNA 阳性35 例(79-5% ),HPV18DNA 阳性5 例(11-3 %) 。其中HPV16DNA和HPV18DNA均阳性4 例;HPV18DNA 阳性而HPV16DNA阴性1 例;HPV16DNA 阳性而HPV18DNA 阴性31 例。15 例癌旁组织伴宫颈上皮内新生物(cervicalintraepithelial neoplasm , CIN) Ⅱ~Ⅲ级,HPV16DNA 阳性12 例(80% ),其他3 例癌旁组织中1 例HPV16DNA阳性;30 例慢性宫颈炎有4 例HPV16DNA 阳性(13-3% ) ;15 例正常宫颈组织HPVDNA均阴性。结论:宫颈癌及癌旁伴CINⅡⅢ与HPV16、18 感染有密切关系,以HPV16 感染为主  相似文献   

2.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对成人型喉癌,喉癌旁组织及颈部淋巴结组织进行乳头状瘤病毒(HPV)检测,发现20例喉癌组织中有16例呈HPV-6,11例阳性,1例HPV-16,18例阳性,2例癌旁1cm内组织有1例HPV-6,11阳性,2例癌旁2cm外组织均呈HPV-6,11,16,18阴性,3例淋巴结病是检查有癌转移,均主HPV-6,11型阳性。  相似文献   

3.
膀胱癌高危乳头瘤病毒定位研究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进一步探讨高危HPV16、15与膀胱癌的病因学关系。方法:运用改良的原位杂交技术对52例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理膀胱乳头状移行细胞癌组织进行高危HPVDNA定位检测。结果:HPV DNA的阳性信号存在于肿瘤细胞核内,呈点状,也可为点片状,位于乳头癌全层,癌旁不典型增生上皮、癌旁正常的上皮组织及Brunn氏巢可同时有高危HPV的点片状表达。52例膀光乳头状移行细胞癌中高危型HPV16、18DNA阳  相似文献   

4.
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喉鳞状细胞癌患者的经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的组织标本28例。从石蜡包埋的癌组织提取的人乳头状瘤病毒DNA(HPVDNAs)用HPV-16,18试剂盒进行PCR扩增。其中5例(18%)扩增阳性。声带癌HPV-16,18的阳性率较其它部位的高(占阳性80%)。结果提示:HPV-16,18的感染在喉癌的发生中起到一定的作用。声门区的喉鳞癌与宫颈癌的发生类似,与HPV-16,18的感染有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5.
用PCR技术检测皮肤表皮肿瘤组织HPV DNA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应用多对引物PCR方法检测58例皮肤人表皮肿瘤(Bowen‘s病17例,Queyrat增殖性红斑5例,鲍温样丘疹病16例,皮肤鳞状细胞癌20例)石蜡包埋组织中HPV6,11,16及18DNA。Bowne’s病HPV1DNA2例(2/17)阳性Queyrat增殖性红斑HPV16DNA1例(1/5)阳性,鲍温样丘疹病HPV16DNA9例(9/16)阳性,皮阳鳞状细胞癌HPVDNA20例均阴性,提示鲍温  相似文献   

6.
应用E6特异性引物PCR检测新疆维吾尔族妇女子宫颈癌活检组织标本中的HPV6,16和18DNA。并应用免疫组化研究p53基因的表达。结果显示,65例标本中7例不适应用于PCR,其余58例中HPV16DNA阳性45例(77.6%),而HPV6DNA和18DNA为阴性。免疫组化显示,65例中p53表达阳性49例(75.4%)。在45例HPVDNA阳性标本中,p53表达阳性34例(75.6%);13例HPVDNA阴性标本中,p53表达阳性11例(84.6%)。提示,HPV阳性或阴性与p53表达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外阴癌的发病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将外阴癌病理存档蜡块切片脱蜡,以PCR方法扩增其中可能存在的HPV-DNA(6/11型和16/18型),经琼脂糖凝胶电泳,置紫外光反射仪下观察结果。结果在49例外阴癌原发灶中,HPV-DNA16/18型的检出率为26.5%,6/11型的检出率为2.0%;HPV-DNA16/18型阳性外阴癌的术后生存率好于HPV-DNA16/18型阴性外阴癌。结论一部分外阴癌的发病与HPV感染有关,这一部分外阴癌的预后较好;另一部分外阴癌的发病与HPV感染无关,但其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HPV16 肿瘤相关抗原E6 羧基端基因片段(E6C)在宫颈癌组织中的变异性以及采用E6C做为肿瘤治疗性疫苗抗原基因的可行性,采用PCR方法自18 例单纯HPV16 DNA 阳性的宫颈癌组织中扩增HPV16 E6CDNA,经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SSCP)和DNA序列测定法检测其基因变异性。SSCP分析结果显示,18 例宫颈癌组织中HPV16 E6CDNA 电泳条带与标准对照DNA 条带一致,提示无基因变异现象存在,DNA 序列测定也证实E6C编码区内无核苷酸突变。该研究证实采用HPV16 E6C端基因片段作为HPV疫苗候选基因可行,为进一步研制HPV16 DNA 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宫颈癌组织中乳头瘤病毒感染及抑癌基因p53突变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人乳头瘤病毒16,18型感染及抑癌基因P53突变与宫颈癌发生的关系。方法:应用PCR及其单链构象多态性方法,对60例宫颈癌组织DNA进行检测,同时选择宫颈糜烂及正常宫颈各50例作为对照。结果:宫颈癌组织中HPV16感染呈明显梯度关系,且鳞癌组织中HPV16的检出率远比腺癌高,并高于CIN和正常宫颈组织;相反,腺癌中HPV18的检出率比鳞癌高。  相似文献   

10.
宫颈癌组织中HPV16 E6C基因变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HPV16肿瘤相关抗原E6羟基端基因片段(E6C)在宫颈癌组织中的变异性以及采用E6C做为肿瘤治疗性轩抗原基因的可行性,采用PCR方法自18例单纯HPV16DNA阳性的宫颈癌组织中扩增HPV165E6CDNA,经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SSCP)和DNA序列测定法检测其基因变异性。SSCP分析结果显示,18例宫颈癌组织HPV16E6CDNA电泳条带与标准对照DNA条带一致,提示无基因变异现象存在  相似文献   

11.
用免疫组化及DNA斑点杂交技术检测人咽喉部鳞状细胞癌组织中HPV壳蛋白抗原及HPV6、11、16、18型DNA序列。45例鳞状细胞癌组织HPV抗原阳性率为22.2%,HPVDNA阳性率为31.1%,5例正常粘膜HPV抗原及HPVDNA均阳性。结果提示咽喉部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和发展与HPV感染有关系。  相似文献   

12.
为了证实人乳头瘤病毒亚型的感染与喉鳞癌的关系,采用原位杂交技术,荧光素标记HPV 6B/11,16,18DNA为探针,分别为32例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的喉鳞癌进行HPB 6B/11,16,18型检测。结果显示:HPV16型DNA阳性,HPV18型阳性9例,HPV6B/11阴性。提示:喉鳞癌的发生与HPV16,18型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13.
为了证实人乳头瘤病毒(HPV)亚型的感染与喉鳞癌的关系,采用原位杂交技术,荧光素标记HPV6B/11、16、18DNA为探针,分别对32例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的喉鳞癌进行HPV6B/11、16、18型检测。结果显示:HPV16型DNA阳性14例(46%),HPV18型阳性9例(28%),HPV6B/11阴性。提示:喉鳞癌的发生与HPV16、18型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14.
用地高辛配基分别标记,制备HPV-6、HPV-11、HPV-16及HPV-18的DNA探针,应用核酸杂交技术,对37例宫颈癌活检组织DNA作了检测,各型HPVDNA的检出率为:HPV-60%、HPV-112.7、HPV-1667.5%、HPV-1813.5%,联合应用HPV-16和HPV-18探针共同检测结果为81%。结果显示:我国宫颈癌的发生与HPV感染密切相关,联合应用高危型HPV探针可提高检  相似文献   

15.
应用人乳头瘤病毒(HPV)核酸分子斑点杂交法、流式细胞技术和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宫颈癌DNA倍体、HPV、ras p21和p53蛋白表达,并对其进行综合研究。结果显示,宫颈癌组DNA指数平均值明显高于正常组,且与肿瘤细胞分化有关;癌变组DNA异倍体率与肿瘤分化程度关系密切;在17例HPV16/18型阳性病例中,均有ras p21和或p53蛋白阳性表达。说明宫颈癌变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HPV16  相似文献   

16.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单链构像多态性(SSCP)分析银染色法检测了61例子宫颈癌、5例子宫颈间变、14例慢性子宫颈炎组织中16、18型人乳头瘤病毒(HPV16、18)感染及p53基因5、6、7、8外显子的变异。结果显示,子宫颈癌、子宫颈间变及慢性子宫颈炎组织中HPV16、18阳性率分别为82%、40%及14.3%(P<0.05),子宫颈癌组织中p53基因突变阳性率为20%,而子宫颈间变及慢性子宫颈炎组织中未见有突变,其中12例突变阳性的癌组织中9例呈HPV阴性,3例呈HPV阳性。提示HPV16、18感染在子宫颈癌发生中起重要的病因学作用;p53基因变异可能是部分子宫颈癌变的一个重要原因;高危HPV除了通过E6/p53蛋白复合物形成使p53蛋白失活的致癌途径外,可能还存在通过p53基因突变的致癌途径。  相似文献   

17.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多聚酶链反应技术检测42例喉和喉咽鳞癌,25例癌旁组织p53蛋白的表达和13例癌组织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16/18型DNA。结果显示:54.8%的癌组织和20%的癌旁组织中p53蛋白呈阳性表达,23.1%的高分化声带癌中检测到编码HPV16型E6蛋白的DNA,表明p53蛋白的过度表达和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与喉癌的发生有关,二者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8.
人喉癌中p53基因表达和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多聚酶链反应技术检测42例喉和喉咽鳞癌,25例癌旁组织p53蛋白的表达和13例癌组织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16/18型DNA,结果显示:54.8%的癌组织和20%的癌旁组织中p53蛋白呈阳性表达,23.1%的高分化声带癌中检测的编码HPV16型E6蛋白的DNA,表明p53蛋白的过度表达和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与喉癌的发生有关,二者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探讨喉癌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关系和HPV在喉癌中基因组型的分布与表达。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制备非放射性探针标记物-地高辛标记HPV共有引物探针,对146例喉不同病变的新鲜组织标本(喉癌68例,喉其他病变48例,正常喉组织30例),进行HPV6,11,16,18,31,33,35,42,58共9型HPVDNA感染的检测;阳性者用多重引物PCR方法分型。结果:喉癌HPV感染阳性率45.6%(31/68),喉癌颈转移淋巴结组织阳性率20.0%(3/15),喉癌前病变阳性率11.8%(2/17),声带息肉阳性率6.3%(1/16),15例癌旁及15例癌周正常喉组织均为HPVDNA阴性。HPVDNA型别分布在喉癌中以HPV16,18型为主,喉良性病变中以HPV6,11型为主。结论:喉癌发生与HPV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20.
用PCR技术对妊娠期HPV16和18型母婴垂直传播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人乳头瘤病毒(HPV)在妊娠晚期和分娩期母婴间的垂直传播。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随机对50例妊娠晚期妇女宫颈阴道脱落细胞、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新生儿脐血、羊水、生后12~48小时的新生儿咽部分泌物及母亲的乳汁进行HPV16、18型检测。结果:检出HPV16DNA18例,HPV18DNA17例。新生儿脐血分别是孕妇PBMC中检出HPV16、18DNA者。新生儿咽部分泌物阳性的HPV16、18DNA也分别是孕妇PBMC中检出者。在HPV阳性的宫颈分泌物中,其中8例HPV16DNA和9例HPV18DNA的其它标本中均未检出HPV16、18DNA。结论:妊娠期HPV可以在母婴之间垂直传播,而且新生儿感染HPV主要来自产前的胎盘血流,也与新生儿吞咽母血有关。说明孕妇PBMC中的HPV状态与这种传播有潜在的联系,剖宫产不能完全阻止母婴垂直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