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射频热疗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19例原发性肝癌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液化碘油5~15mL 羟喜树碱10mg 吡柔比星30mg 顺铂50mg)后,再行肝脏射频热疗,每周热疗2次,每次60min,温度控制39~42℃,肝动脉化疗栓塞1次、射频热疗6次为1个疗程。结果:本组有效率31.6%,临床受益率52.6%。主要毒性反应为肝动脉化疗药物所致的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未见射频热疗所致的不良反应。结论:射频热疗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有较好效果,且不增加毒性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热应激及短暂心肌缺血对大鼠心、肝组织损伤及热休克蛋白(HSP70)表达的影响。方法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热休克组和短暂心肌缺血组,每组6只,应激后20h取心、肝组织,采用Western blotting、免疫组化及HE染色方法,观察大鼠心、肝组织的病理变化和HSP70的表达。结果(1)热应激及短暂心肌缺血后大鼠心、肝组织均有病理改变且HSP70表达与对照相比均显著增加(P〈0.05);(2)短暂心肌缺血后心肌中HSP70表达量显著高于热应激后的表达量(P〈0.05),而肝脏在两种刺激后HSP70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暂心肌缺血对心脏组织中HSP70表达的影响强于热应激,而对肝脏的影响两者无显著差异,这可能与不同刺激引起心、肝组织中HSP70表达机制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射频热疗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19例原发性肝癌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液化碘油5-15 mL+羟喜树碱10 mg+吡柔比星30 mg+顺铂50 mg)后,再行肝脏射频热疗,每周热疗2次,每次60 min,温度控制39-42℃,肝动脉化疗栓塞1次、射频热疗6次为1个疗程.结果:本组有效率31.6%,临床受益率52.6%.主要毒性反应为肝动脉化疗药物所致的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未见射频热疗所致的不良反应.结论:射频热疗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有较好效果,且不增加毒性反应.  相似文献   

4.
大鼠肝纤维化时肝星形细胞免疫组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纤维化的发生过程中,肝脏内的星状细胞起了关键的作用。这种细胞在受到肝脏损伤的信号刺激后活化,在肝细胞与肝细胞之间产生大量纤维组织成份,形成纤维组织在肝内沉积,导致肝纤维化。结果表明,视黄醛主要贮存在肝脏,其内的肝星形细胞是肝纤维化时是主要的成纤维细胞。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16 层螺旋CT 肝脏血管成像对肝脏肿瘤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的指导意义.方法 27 例肝肿瘤患者介入治疗前行16层螺旋CT 肝脏三期扫描,进行VR、MIP 血管重建,分析肝脏肿瘤供血动脉的表现,并与DSA 进行对比.结果 全部肝动脉VR 图像均能清楚显示腹主动脉重要分支的起源、走行,MIP 对二、三级肝动脉显示优于VR,其中肝动脉血管变异8 例,肿瘤由肝右动脉及肝左动脉双重供血4 例,5 例肝海绵状血管瘤可见边缘性结节状异常染色,7 例肝癌可见肝动脉门脉瘘.MSCTA 显示与DSA 一致.结论 肝脏MSCTA 是一种无创、简便的检查方法,通过VR、MIP 等血管成像方法可详细显示肝脏肿瘤的血管信息,尤其是在显示肝脏血管变异、肿瘤迷走血管供血、腹腔动脉及肝动脉分支的起源和走行等方面,为肝脏肿瘤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提供了帮助.  相似文献   

6.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实质性器官和腺体,执行着复杂的生理功能.肝脏血流正常为l 500 mL/min,占心输出量的1/4[1].肝脏血流由门静脉和肝动脉共同提供,门静脉血流占总肝脏血流的3/4,肝动脉占1/4,但由于肝动脉血氧含量明显高于门静脉,肝脏的血氧供应约1/2来源于肝动脉[2,3].  相似文献   

7.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实质性器官和腺体,执行着复杂的生理功能.肝脏血流正常为l 500 mL/min,占心输出量的1/4[1].肝脏血流由门静脉和肝动脉共同提供,门静脉血流占总肝脏血流的3/4,肝动脉占1/4,但由于肝动脉血氧含量明显高于门静脉,肝脏的血氧供应约1/2来源于肝动脉[2,3].  相似文献   

8.
目的 从小牛肝脏中分离纯化具有抑制肝癌细胞活性的多肽类物质,并分析其性质.方法 将小牛肝脏细胞的提取液经超滤、透析、加热、乙腈沉淀、离子交换层析等步骤分离、纯化得到几种蛋白并在体外用HepG2细胞检测其抗肿瘤活性.结果 获得了2种对肝癌细胞有显著抑制效应的蛋白,其分子量分别为10.9KD和11.9KD.结论 发现两种对热很稳定的非精氨酸酶类新的肝源性细胞生长抑制因子,有望发展成为新的治疗肝癌的药物.  相似文献   

9.
<正>联合肝脏离断和门静脉结扎二步肝切除术(ALPPS)是在2007年由德国医生Schlitt首先实施的新术式,该术式主要针对的是巨大肝脏肿瘤和肝脏多发性肿瘤手术切除后余肝体积不足的病例而设计的~([1])。手术分2次进行,首次完成左右半肝的离断,将拟切除的肝脏门静脉系统完全解剖阻断,同时保留该部分肝脏的动脉以及静脉系统,从而达到保留肝脏的再生目的,在保留肝脏再生、肝功能可以代偿后实施第二次  相似文献   

10.
丁体龙  马勇  沈烈  张文学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7):2317-2318,I0001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低氧诱导因子-1α的表达与肝脏微循环改变的关系。方法对12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进行观察,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低氧诱导因子-1α在肝组织中的表达变化,采用透射电镜观察肝脏微循环结构的改变情况。结果慢性乙型肝炎肝组织超微结构改变有肝窦腔狭窄、肝窦阻塞、肝窦扩张和肝窦毛细血管化几种主要形态,免疫组化观察低氧诱导因子-1α呈阳性或强阳性表达,与肝脏微循环障碍程度呈明显的正相关。结论慢性乙型肝炎肝脏微循环改变加重了肝细胞与血液循环之间的物质和氧的代谢障碍,肝细胞缺氧是肝脏病变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正>肝转移癌指非肝内的原发肿瘤可经血行或淋巴途径转移到了肝脏。由于肝脏接受肝动脉和门静脉双重供血,血流丰富,因此肝脏是恶性肿瘤转移最常见的靶器官之一,转移率为11.1%,40%的恶性肿瘤患者会出现肝转移~([1,2])。目前超声是肝脏检查的最常用影像学方法,多用于肿瘤患者的治疗前检查、术后观察随访等。肝脏超声检查常规使用低频凸阵探头,其优势是能较为全面地显示肝内全貌以及肝脏周围组织结构,但是对于肝脏表浅部位的转移癌病灶以及微小病灶易漏诊,笔者在此探讨高频超声在肝内转移灶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自1991年Reich等报道腹腔镜肝脏肿瘤切除术以来,腹腔镜肝脏切除手术逐步得到开展,但是由于肝脏血运丰富、管道结构密布等原因,腹腔镜肝脏切除术大宗病例在国内主要局限在少数几个中心,大多数医院能开展的腹腔镜肝脏手术主要是肝活检术、肝囊肿开窗术及肝癌的一些微创物理治疗。我科近日完成了云南首例完全腹腔镜下左肝外侧叶切除术,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正>肝脏占位性病变,简称肝占位,是指肝脏内出现局灶性病变,分为囊性及实质性占位,其中实质性占位的预后较差,在原发性肝脏占位性病变中约占85%~90%,分为恶性与良性[1]。良性主要有肝血管瘤、肝脓肿、局灶性结节性增生、肝腺瘤等,恶性主要包括混合型肝癌、肝细胞癌、继发性肝癌、肝内胆管细胞癌等[2]。目前,肝脏占位性病变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包括CT、磁共振成像(MRI)、超声等,其中MRI在肝脏占位  相似文献   

14.
肝组织的再生是肝脏对损伤反应的一个基本现象。肝脏再生包括肝实质细胞再生和肝组织结构的重建,肝细胞在再生中起重要作用,体内多种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通过不同机制进行调控。对肝脏再生调控机制的研究不仅有利于掌握肝切除适应证,也为肝切除术后的恰当处理提供了依据,为器官移植开辟了新的前景。下面就肝再生所涉及的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以及肝再生的启动、增殖、终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药源性肝脏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脏是外来物质代谢的中心.对肝脏有潜在毒性的物质可能对肝脏产生直接或通过代谢变化间接地损害肝脏.药物引起肝毒性的范围很广,从无症状的可逆性肝功能异常到致命的急性肝坏死.据统计,临床上20%~30%的严重肝衰是由药物引起的.事实上,大多数药物都对肝脏有毒性. 1 危险因素 1.1 潜在的肝脏疾病患者 由于肝脏本身的代谢功能降低,而增加药源性肝病的危险性. 1.2 性别 女性比男性更易发生药源性肝病.如氟烷引起的肝炎女性较常见.  相似文献   

16.
张聪建  孙倩  董婷  熊彦  罗新华 《贵州医药》2008,32(3):267-268
肝脏病变常规的诊断方法是血清酶学、血清生化学、免疫学、病原学、B超等.近几年来开展肝穿刺活检对肝脏病的常规诊断方法是一个极大的补充.肝组织诊断使临床医生对肝脏病变的程度认识更清楚,为治疗方案的确定又增加可靠的依据.我院感染科自2001~2005年开展了B超引导下肝脏穿刺活检75例,本文将肝穿刺病理与肝脏二维超声、临床诊断作对比探讨.  相似文献   

17.
许飞  朱青峰 《河北医药》2003,25(11):846-846
近年来 ,肝脏双期增强螺旋CT已成为肝脏占位病灶尤其是肝癌检查的重要方法 ,并列为常规 ,非螺旋CT由于扫描速度的限制 ,动态增强不可能在肝脏的动脉期完成全肝扫描 ,这对富血供的小病灶检出非常不利。另外也不可能使所有扫描层面均落在肝脏强化的峰值内 ,这对少血供病灶的检出同样不利。螺旋CT克服了上述缺点 ,完全能在肝动脉期扫描全肝和在门静脉期重复全肝扫描。通过这样的双期扫描 ,可以最佳程度地显示肝脏富血管性肿瘤及特征。1 双期增强CT扫描原理静脉注射对比剂行增强扫描的目的是为了增加肝实质与肝内病变之间的密度差。二者的C…  相似文献   

18.
肝纤维化中医药治疗和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列明 《药品评价》2007,4(4):285-288
肝纤维化,指的是肝脏在修复过程中,肝脏内细胞外基质,特别是胶原蛋白的过度沉积所致的一种病理变化,表现为肝窦周围的纤维化(肝窦毛细血管化)和肝小叶之间及小叶内纤维间隔的形成。如果纤  相似文献   

19.
王华 《江西医药》2010,45(6):594-596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实质器官.由于具有肝动脉及门静脉双重血供,故恶性肿瘤容易发生肝脏转移。肝切除术是目前治疗转移性肝癌的主要方法。手术切除既要彻底去除肿瘤.又要最大限度地保存正常肝脏,所以在提高肝转移癌手术切除率的同时,不可避免要考虑肝再生问题。肝再生受到基因、细胞因子、激索、营养等一系列因素的调控。  相似文献   

20.
肝海绵状血管瘤(下称肝血管瘤)是最常见肝脏良性肿瘤,约占肝脏良性肿瘤的41.6%,占全身血管瘤的20%。我院1984~1987年经手术病理症实的肝血管瘤9例,占同期肝占位病变的15.4%。为探索肝血管瘤的影象诊断,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