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科军  陈旭峰  周建飞  蔡惠东 《河北医药》2011,33(12):1821-1822
目的 探讨超声内镜(EUS)在可疑胆总管结石患者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前的临床应用。方法对28例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后出现急性胰腺炎、梗阻性黄疸或反复腹痛等病史的患者,经腹部B超、CT检查提示胆总管扩张,可疑胆总管病变,术前行EUS检查诊断,并经ERCP确认。结果28例患者确诊胆总管结石并行EST取石术25例,确诊胆道肿瘤2例,十二指肠乳头炎性狭窄1例。结论EUS能提高胆总管结石确诊率,指导ERCP,提高治疗效果,减少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联合内镜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贺州市人民医院2008年4月至2010年7月的胆总管结石行ERCP联合EST术患者50例,术后监测患者的症状、体征变化。结果 49例患者成功取石,成功率为98%,其中42例一次性取石,7例2次取石,1例患者取石未成功,转入外科继续治疗。成功取石后1例患者并发急性胰腺炎,发生率为2.04%,经过及时、对症治疗后痊愈。其余患者成功取石后经4~5d治疗后顺利出院。术后B超检查提示结石取净率为100%。结论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联合内镜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胆总管结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临床上建议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3.
顾锋  陆欢 《江苏医药》2012,38(19):2316-2317
目的 评价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联合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9年8月-2011年8月我院收治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15例,先行ERCP+EST,再行LC治疗.结果 15例患者ERCP+EST均获得了成功,结石全部取出.12例1周内行三孔法或四孔法LC;1例患者术后并发胰腺炎,治愈后两周行LC术;另1例因年龄较大,术后1个月行LC术.全部病例无中转开腹及术后未发现残留结石.结论 ERCP、EST联合LC用于治疗胆囊、胆总管结石具有效果好,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陈长蓉  熊秀梅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6):2203-2204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是在内镜下经十二指肠乳头插管注入造影剂,从而逆行显示胰胆管的造影技术。ERCP术后胰腺炎常见,我院自开展ERCP或EST以来,已成功开展了85例,术后只发生了轻微的胰腺炎1例,现将ER-CP或EST术后胰腺炎的预防护理措施总结如下。1心理护理术前应向患者交  相似文献   

5.
目的 回顾性分析逆行性胰胆管造影(FRCP)在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PCS)的病因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95例临床上诊断PCS患者行ERCP检查,根据不同的病因,分别行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和/或内镜乳头气囊扩张,内镜鼻胆管引流(ENBD),内镜塑料或金属胆道支架(ERBD/EMBE)治疗,内镜十二指肠乳头切除治疗等内镜治疗.结果 行ERCP检查的患者,90例(94.7%)成功,证实胆总管结石43例,乳头旁憩室9例,胆囊管残留过长8例、伴结石2例,胆总管末端良性狭窄6例,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SOD)6例,壶腹部癌4例,肝门部胆管损伤并狭窄3例,胆总管十二指肠瘘2例,十二指肠乳头良性肿瘤2例,胆胰管合流异常1例,胰胆管未见异常6例.43例胆总管结石中40例内镜取石治疗成功,8例胆总管末端良性狭窄、6例括约肌功能异常、胆囊管残留结石2例行EST,3例肝门部胆管损伤并狭窄行胆道塑料支架(ERBD)引流.2例壶腹部癌置入金属支架(EMBE)引流.2例乳头良性肿瘤,高频电切除乳头.并发症发生率为6.7%,其中切口出血2例,急性胰腺炎4例.结论 对于PCS患者,ERCP检查能明确病因,具有不可替代的诊断价值,同时能进行创伤小、痛苦少和有效的治疗.  相似文献   

6.
内窥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胆道结石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淑军 《江西医药》2005,40(7):425-427
目的总结联合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m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和内镜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mtomy,EST)治疗胭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方法23例病人用十二指肠镜先行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证实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后先行经内窥镜行Oddi括约肌切开术(EST)取石、碎石,再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结果LC手术成功率95.6%。2例出现急性胰腺炎,术后复查B超无结石残留,平均住院6.5d。结论联合应用LC、ERC和EST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经过细心的护理和精心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PCP)同时行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对胆总管结石的诊断与治疗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98例经B超检查诊断为胆总管结石的患者,先行ERCP检查,再行内镜下EST治疗胆总管结石.结果 98例中ERCP准确诊断胆总管结石96例,怀疑胆总管结石1例,未发现异常1例,其确诊率为97.9%;96例EST后采取网篮取石、球囊取石和机械碎石网篮取石成功,1例失败.结论 ERCP对胆总管结石诊断价值较高.EST是一种治疗胆总管结石安全、有效、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电子十二指肠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ST)取石的治疗效果。方法对45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经十二指肠镜行取石治疗。包括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括约肌切开(EST)、鼻胆管引流术(ENBD)及碎石、取石术。结果除9例插管失败,ERCP成功率98%;22例未能完全取石、1例术中结石与取石篮嵌顿需行手术治疗,其余427例均达到完全取石,治愈率94.9%;与内镜操作相关、需要积极治疗的并发症15例(3%),1例术中结石与取石篮嵌顿行手术治疗,1例完全取石术后出血内镜及药物止血失败后行手术治疗,其余均经保守治疗痊愈。结论 ERCP+EST取石治疗胆总管结石是一种安全、操作时间短、无需麻醉、疗效高、创伤小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胆总管结石是肝胆外科常见疾病之一.目前常用手术方式有开腹胆总管切开、胆道镜探查、取石术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联合十二指肠乳头肌切开术(ERCP/EST).后者属于微创手术,相对开腹手术有保持胆道系统的完整性、对机体创伤小、并发症少、疗效显著、恢复快[1-2]等优点.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收治105例胆总管结石患者,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联合十二指肠乳头肌切开术(ERCP/EST),经过术前术后的精心护理,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雷波 《安徽医药》2013,34(6):728-730
目的评价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联合内镜括约肌切开术(EST)、乳头括约肌球囊扩张术(EPBD)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胆总管结石患者行ERCP联合EST、EPBD术(内镜组)临床资料,以同期82例传统开腹手术(开腹组)为对照,比较2组取石成功率、住院费用等。结果内镜组93例(96.9%)患者常规ERCP取石成功,2组患者成功率、住院费用、结石情况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内镜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较开腹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 ERCP联合EST、EPBD治疗胆总管结石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72例胆总管结石的诊断方法比较及治疗   总被引:3,自引:6,他引:3  
目的评价超声、CT、内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诊断及经内镜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取石(EST)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价值。方法胆总管结石患者在行超声、CT、ERCP检查确诊后,经内镜行EST治疗胆总管结石。结果超声检查72例患者显示明确为胆总管结石46例,诊断准确率为63.89%(46/72);CT检查48例患者显示明确为胆总管结石41例,诊断准确率为85.41%(41/48);72例行ERCP显示明确为胆总管结石68例,诊断准确率为94.44%(68/72)。72例行EST并取石,取石成功70例,成功率为97.22%(70/72)。EST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3%(6/72)。结论ERCP对胆总管结石有较高的诊断价值,EST是一种治疗胆总管结石的安全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内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及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取石术(EST)成为胆总管结石内镜治疗基本技术,对其精心配合及护理,有效地预防术后胰腺炎的发生。方法对42例胆总管结石患者行内镜治疗,通过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观察与护理。结果经ERCP术后造影证实胆总管结石全部取出,无严重并发症。术后当日腹痛、发热明显好转,1~2周黄疸、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基本消失,肝功能逐渐正常。结论熟练的护理配合技术和术前、术后的精心护理,可以有效地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ERCP联合EST治疗胆总管结石318例护理体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吴霞  黄家丽 《安徽医药》2010,14(1):115-116
目的 探讨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联合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取石术(EST)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护理体会。方法318例胆总管结石患者行ERCP和EST取石术。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术后加强病情的观察及并发症处理。结果318例手术成功306例;结石取净率为100%;并发症1例;平均住院日6d。结论术前做好充分准备和术后精心护理是ERCP/EST取石术取得成功以及预防术后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结合胆总管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微创疗法,但操作技巧较高,要有熟练的内镜医生和经过专业培训的护士配合完成。本文主要介绍在ERCP+EST的手术过程中护士与医生熟练配合的操作技术,以及术前准备、术后护理和并发症的观察,是手术成功和减少并发症发生的关键。胆总管结石是常见疾病,以往多采用外科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乳头括约肌球囊扩张术(EPBD)、鼻胆管引流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10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行常规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选择性行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内镜下乳头气囊扩张术、鼻胆管引流术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0例患者中,96例常规逆行胰胆管造影成功,成功率96.0%.另4例因结石嵌顿于壶腹部行乳头开窗术取石成功;79例一次取尽结石,18例分2 次取石成功,总成功率97%,3例取石失败.术后并发高淀粉酶血症32例,胆道感染4例,急性胰腺炎1 例,无大出血、穿孔等严重并发症,术后平均住院6 d.结论 经内镜下胆总管取石疗效好,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16.
我院自2001年2月至2004年10月行内镜胰胆管造影(ERCP)、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内镜下碎石术(EML)取石术成功治疗胆总管结石78例,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本组78例患者中男47例,女31例,年龄31~84岁,平均年龄63岁.其中胆绞痛者29例,慢性腹痛腹胀者19例,合并胆管炎者15例、急性胰腺炎者13例,重症胰腺炎者2例.单发结石42例,多发结石36例.22例为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残留或复发结石.伴有乳头旁憩室者28例.  相似文献   

17.
杨蓉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20):2833-2833
我科于2000年10月 ̄2004年12月采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检查治疗211例肝、胆、胰腺疾病,现将术后观察及护理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211例,男123例,女88例,年龄15 ̄72岁,平均年龄45.5岁,取出胆道蛔虫19例,乳头切开59例,胆总管取石54例,留置鼻胆管(ENBD)8例,胆系造影66例,未成功9例。ERCP明确了胆囊结石、肝管结石、胆总管结石、胆管癌、胰腺癌、EST技术即刻解除胆总管结石,并使合并急性化脓性胆管炎、胰腺炎的患者症状立即缓解或消失,ENBD技术也可以使梗阻性黄疸患者减黄。1.2方法:医生或护士应向患者详细的介…  相似文献   

18.
刘金有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23):3592-3593
目的:评价腹腔镜、胰十二指肠镜联合手术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扩张、结石治疗的l临床应用效果.方法:行腹腔镜、胰十二指肠镜联合手术治愈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53例,分别采用先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内镜括约肌切开术(EST),再序贯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41例,另12例是在大量择期LC后出现急腹症而采取治疗性ERCP/EST.结果:41例选择现行ERCP/EST术,再行LC术,12例因LC术后诊断有胆总管结石而行EST术治疗.手术时间:ERCP,EST平均时间为70分钟,LC术平均时间为45分钟,两种手术几乎无出血.ERCP/EST术后第一天开始进半流食,LC后当晚便可进半流食,未出现术后严重并发症如:肠穿孔、出血、胰腺炎等,第二步手术后平均住院5.1天,53例中39例随访时间2个月~3年,未出现不适症状,复查B超无胆总管结石复发.结论: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扩张、结石疾病选择腹腔镜、胰十二指肠镜联合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式,有着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正>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取石以创伤小、痛苦少、结石清除率高、术后恢复快等优势而备受青睐,越来越多的胆总管患者选择此微创技术取石治疗[1]。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已经成为治疗胆总管结石的首选方法,但其相关并发症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短期并发症包括出血、穿孔、急性胰腺炎等,其远期并发症则更是内外科医师一直以来共同关注的焦点,比如反复发作的胆管炎、胆管结石形成,胆管狭窄,甚至胆管癌等。内镜下乳头括约肌扩张术(EPBD)由于可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十二指肠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应用价值和临床疗效。方法对联合十二指肠镜和腹腔镜治疗的65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5例患者先行十二指肠镜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均成功进行胆管造影,胆管及胆囊显影,成功率100%,继而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胆总管结石用取石网蓝或球囊取出,鼻胆管引流(ENBD)后3—7d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ERCP+EST+ENBD中发现胆囊管低汇流6例,胆管下段炎性狭窄5例。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8例,急性轻型胰腺炎2例,EST后无十二指穿孔、出血、胆漏等并发症,无胆总管残石。65例随访3~6个月未见残石及胆管炎发生。结论双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临床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