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世浩 《中国物理 C》1985,9(6):679-686
本文提出了一个对称性破缺前不仅左、右对称, 而且中微子(或反中微子)与荷电轻子、反轻子的弱作用也相同的SU(3)×U(1)模型. 这一模型无三角反常; 导出了sin2θw≤1/4; 在低能范围内与标准模型一致. 我们反轻子数推广为轻子荷. 证明了只有轻子荷才是严格守恒的, 各代轻子数分别守恒只能近似成立. 夸克不仅带有重子数、电荷, 而且也带有轻子荷. 本模型预言有μR→eReLμR, e+e→μ等现象.  相似文献   

2.
本文借助于SU(3)群生成元四种不同的实现,建立了一个以SU(3)规范群为基础的弱电统一模型,得到W&;#177;粒子和Z粒子的质量以及它们与轻子的相互作用都与Weinberg-Salam模型的结果相同,并且给出sin2θw=1/4。这个模型要求有一个新的守恒量子数——弱奇异数存在,还存在四个重矢量粒子V&;#177;和U±±和一些重费米子以及标量粒子。它们都带有不为零的弱奇异数,都和轻子不直接耦合。它们的存在不影响低能范围内轻子的弱电作用,并且只能在高能下成对产生。它们中最轻的粒子将是稳定粒子。本文还讨论了弱奇异数守恒破坏的可能性及其后果。  相似文献   

3.
把满足约束Pi2—mi2—U(x2)=0(i=1,2)的二质点组的相对论力学应用于介子的SU(4)层子模型。在U(x2)为无限深球方势阱情况下,导出介子的质量谱。得到一组较精确的线性的质量关系。对于O-介子,代替η’—ηs混合,提出了η’—ηc混合的猜测。指出瑞奇轨迹对J—M2直线有系统地偏离,得到新的轨迹为M2对ξnl2的直线,其中ξneπ为球贝塞尔函数的零点,l为轨道角动量,新轨迹与实验数据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4.
江向东 《中国物理 C》1984,8(3):272-278
本文提出的SU(6)大统一模型, 能容纳现代(V-A)耦合的普通费米子和现代(V+A)耦合的异常费米子. 通过引进一种分立对称性, 使得SU(6)通过Higgs机制自发破缺时, 费米子能得到低质量. 本文还做到了利用简单的Higgs场及其真空期望值, 使异常费米子的质量比普通费米子的质量重. 得到的sin2θw在大统一点的值为3/8.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光锥代数的基础上,用层子模型中核子的波函数和计算方法,由vW2P的实验曲线定出参数,并计算了 vG1、v2G2的值,得到了具有一定自旋取向的价层子的分布函数 h(?)(x).其中波函数中的时空函数取类谐振子的形式.文中对具有 SU(6)对称和不具有 SU(6)对称的两种旋量结构进行了讨论.计算得到的 A1P×vW2P 的理论值与实验相符合,对 SU(6)对称情况得到6 integral from 0 to 1{vG1P-vG1n}dx=-1.16,实验支持 SU(6)对称的波函数.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先把有确定Abel荷的相干态推广到有确定non-Abei荷的情况, 建立了玻色子和费米子两种情况下的SU(3)电荷、超荷相干态. 这样自然得到了分数电荷、超荷的夸克相干态. 为了得到整数电荷、超荷的强子相干态, 必须引入颜色自由度, 进而讨论SU(6)⊙SUc(3)的情况.  相似文献   

7.
由于中微子实验可能产生了中性和带电重轻子,我们讨论了每“行”有四个元素,如 ve,e-,E0,E- vμ-,M0,M- vτ-,T0,T- ……的轻子模型.非对角中性流看来是不可避免的.然而在文章提出的SU(2)×U(1)模型中,μ→eγ,仍可用Bjorken-Lane-Weinberg机制压低,重轻子的产生截面基本上与实验符合.最后我们讨论了一些SU(3)×U(1)及具有更高对称性的模型.  相似文献   

8.
本文讨论U(6/20)超对称性的SU(3)极限. 首先讨论有关群链的诸环节的约化问题, 接着讨论动力学的对称性, 而后以23592U143核将理论和实验作一比较.  相似文献   

9.
本文建议了一种SU(4)×S3α层子模型方案.讨论了介子的分类.给出在质量2Gev附近除粲粒子外还可能存在一批普通介子的色激发态,讨论了这些粒子的性质和它们在实验中表现的行为,并指出它们在一些新现象中可能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一种亚层子模型. 层子和轻子是由rishon T和V组成的. T和V是SUH(3)×SUC(3)×SUG(2)×U(1)群的多重态. 由这些多重态可以自然地得到三代层子和轻子. 在此模型中质子衰变为μe+e+或eμ+μ+.  相似文献   

11.
本文内容包括:(ⅰ)进一步给出SU(2)×U(1)×S3模型的结果S2≈S3≈(ms2)/(mb2);sin δ≤(mumd)/(mcms),并预言b夸克的主要衰变道是b→u+W,b夸克的寿命可能长到10-9秒.(ⅱ)给出类K0-K0系统混合时的精确表达式ρ=错号事例数/对号事例数=(1/2)(|p/q|2+|q/p|2)([Γ2+(Δm)2]2-(γ1γ2)2)/([Γ2+(Δm)2]2+(γ1γ2)2);并给出CP破坏的精确表达式:A=(1-ρ')/(1+ρ')=(IM12Γ12*)/(|M12|2+1/4|Γ12|2),这里ρ′=(负电错号事例数)/(正电错号事例数)。  相似文献   

12.
本文系统地讨论了在SU(4)C×SU(2)L×SU(2)R模型中质子衰变的方式.在这个模型中,没有Higgs粒子参与,就没有质子衰变,衰变末态产物的特点与SU(5)或SO(10)模型不同.  相似文献   

13.
按照文献[3]解决轻费米子质量等级问题的思想, 我们对SU(9)大统一模型作了系统分析. 结果是否定的, 任何SU(9)模型都不可能实现(α2,α,1)的方案.  相似文献   

14.
本文提出了三个SO(14)规范群大统一模型。它们能容纳四代通常的费米子。模型A预言了第一代和第二代费米子具有V-A型荷电弱流,而第三代和第四代费米子具有y+A型荷电弱流。在模型B中,我们得到和实验接近的Weinberg值:sin2θw=0.225荷电中间玻色子和中性中间玻色子的质量都将比Weinberg-Salam模型中的大1.7倍。模型B预言了另一个质量为100GeV数量级的中性中间玻色子,它与第一、二代费米子的耦合类似于重光子的耦合。模型B的τ—νr耦合和模型C的四代轻费米子的荷电弱流都是V—A型。本文中所有的模型都能容纳质量关系:mα·mμ~md·mτ,mμ~3ms,mr~mb,并给出第一Cabibbo角sinθ1=((md)/(ms))1/2。  相似文献   

15.
本文提出一种SU(4)SU(2)U(1)统一模型。在此模型中,层子和轻子放于同一个多重态中,所以它们有耦合,但这种耦合不会导致质子衰变,只对高能散射有效应。此模型预言了有两种中性中间玻色子,还算得了sin~2θ_w=0.25,并可使中微子有合理的质量。  相似文献   

16.
张跃中 《中国物理 C》1985,9(4):430-436
利用维数正规化方法, 通过到单圈的明显计算, 证明了包含重轻子的无Adler-Bell-Jackiw(ABJ)反常的SU(2)L×U(1)Y模型中的轴矢Ward恒等式的成立性是与γ5的两个在n维中的定义无关的. 它的一个自然的推论是维数正规化方法适用于我们的有轴矢耦合费米子的模型. 当把AVV三角形嵌入到轴矢费米子顶角中时, 发现在n→4的物理极限下它并不会引起任何新的有限的反常, 从而至少到两圈的水平证明了Frampton有关存在新的与质量相关的反常的猜测在我们的非Abel情况下同样是不成立的.  相似文献   

17.
杨新娥 《中国物理 C》1985,9(6):660-668
为了解决夸克和轻子的家族问题, 本文提出两类SU(3)sc×SU(N)复合模型(模型A和B). 基本组元preon是两种无质量自旋1/2的费米子. 应用费米原理于三个preon超色单态复合体系, 得到了符合模型要求(同一个来自SU(N)的相同表示并按水平规范群的相同表示变换)的各种SUsc×SU(N)模型包含的夸克和轻子家族数. 其中, 模型A的SU(3)sc×SU(6)和SU(3)sc×SU(5)分别预言了三代和五代轻的夸克和轻子家族.  相似文献   

18.
在本文中,我们讨论了一种SU(3)轻子模型,在此模型中左手和右手轻子具有平等的地位,并给出sin2θw=1/4。为了减少Higgs粒子和Yukawa耦合常数的数目,我们还研究了由动力学自发破坏产生轻子质量差的可能性。通过有效势的计算(直到两圈图),得出:复合Goldstone粒子仅当余下的Yukawa耦合常数位于一确定的小范围之内时才能形成。由此并得出相应的重轻子质量为130GeV。  相似文献   

19.
本文用SU(6)对称理论讨论了四重子系统, 为分析实验普提供了一种方法. 利用ΛΛ4H, ΛΛ4He, Λ4He和4H的基态是在SU(6)的同一个不可约表示中, 从Λ4H, Λ4He和4He的实验资料可以求出ΛΛ4H和ΛΛ4He的质量. 计算表明Jπ=0+双Λ超核ΛΛ4H和ΛΛ4He不象有束缚态.  相似文献   

20.
We analyze the theoretical prediction on the branching ratio of B→Xsγ to order ΛEW2KK2 in extension of the standard model with a warped extra dimension and the custodial symmetry SU(3)c×SU(2)L×SU(2)R×U(1)X×PLR, where ΛKK denotes the energy scale of low-lying Kaluze-Klein excitations and ΛEW denotes the electroweak energy scale. Contributions from the in nite series of Kaluze-Klein excitations are summed over through the residue theorem. The numerical result indicates that the present experimental data constrain the parameter space of the concerned model strongl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