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总结本科2003年4月—2009年3月间30例婴幼儿肾穿刺活检结果 ,分析其临床及病理情况。方法将30例患者临床和病理诊断分类统计。结果原发性肾小球疾病17例,其中IgM肾病12例;遗传性肾小球疾病11例,其中先天性肾病10例;本组纠正错误诊断4例。结论在婴幼儿肾小球疾病中,IgM肾病与先天性肾病最常见;在婴幼儿,肾活检对提高肾脏病诊断很重要。  相似文献   

2.
气管异物吸入是婴幼儿常见的临床急症.本文对32例气管异物吸入婴幼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提高对婴幼儿气管异物吸入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分析新生儿百日咳与婴幼儿百日咳的临床资料,探讨新生儿百日咳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至2019年7月确诊的71例新生儿百日咳与142例婴幼儿百日咳的临床资料。结果:新生儿百日咳中阵发性咳嗽、痉挛样咳嗽、总的咳嗽时间>14 d、咳剧后呕吐、鸡鸣样回声、喘息、异常淋巴细胞、合并病毒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婴幼儿组,入院前咳嗽时间短于婴幼儿组,咳嗽缓解时间、住院时间长于婴幼儿组;呼吸道感染接触史、呼吸暂停、发绀、三凹征、肺部闻及中细湿罗音、呼吸衰竭、合并肺炎、肺部实变或不张、合并细菌感染、误诊率、需氧率、机械通气率高于婴幼儿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有意义。结论:新生儿百日咳较婴幼儿百日咳症状不典型,但临床症状更重,易出现呼吸暂停,更易合并细菌感染,需氧率高,住院时间长,有致死风险。临床工作中应提高对新生儿百日咳的警惕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2012年安吉县婴幼儿麻疹临床及流行病学特点,为制定婴幼儿麻疹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5月收治的66例婴幼儿麻疹患儿临床资料。结果①4~8月龄麻疹患儿占57.6%。②74.2%的婴幼儿由于未到接种月龄没有接种麻疹疫苗;该接种而未接种的13例中,由于家长偏见而拒绝、家长流动而漏种就占了11例。③66例全部有发热,高于39℃者占47.0%;均有红色斑丘疹,95.5%入院时已出现柯氏斑;伴有精神萎靡、恶心呕吐、眼结膜充血,并发肺炎较为多见;麻疹病毒IgM抗体阳性检出率86.4%。结论建议将麻疹疫苗初种年龄从现在的8月龄提前到6月龄,为孕前妇女常规接种麻疹疫苗;加强对流动人口计划免疫的管理;加强对婴幼儿麻疹患儿的早期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5.
范玲  于栋伟 《北方药学》2015,(9):116-117
近年来氨溴索的各种药理作用得到了广泛关注。它能够活化黏液-纤毛运输系统,从而促进排痰、改善呼吸;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能够直接清除体内自由基等氧化物,从而在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治疗中起到肺保护作用;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可用于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治疗,此外,还可以用于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然而氨溴索的许多作用机制仍不清楚,需要进一步研究阐明。本文主要对氨溴索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正>支气管肺炎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病和多发病,严重危害小儿的健康,重症肺炎在小儿病死率中仍居首位。重症肺炎由于缺氧、酸中毒及其它各种因素影响,常出现各种电解质紊乱。因婴幼儿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易被严重的原发病掩盖,影响治疗效果。现将我院2004年4月至2005年12月收住院婴幼儿重症肺炎并电解质紊  相似文献   

7.
王健 《医药论坛杂志》2003,24(24):48-48
目的  观察沐舒坦注射液治疗婴幼儿肺炎的疗效。 方法  将确诊患儿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沐舒坦注射液。 结果  治疗组在临床症状消失的时间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 <0 0 1。结论  沐舒坦注射液治疗婴幼儿肺炎疗效确切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推拿治疗婴幼儿急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之间收录的80例婴幼儿急性腹泻患儿给予推拿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25%。其中,痊愈35例,比例为43.75%;显效25例,比例为31.25%;有效17例,比例为21.25%;无效3例,比例为3.75%。结论临床中对于婴幼儿急性腹泻患儿给予推拿治疗是可行的,有效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且有效的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中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由巨细胞病毒(CMV)感染所致婴幼儿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136例婴幼儿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院136例婴幼儿CMV感染,肺炎86例占63.2%,肝炎22例占16.2%。结论婴幼儿CMV感染以肺炎、肝炎为主,早期检测有利于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0.
吴清泉 《海峡药学》2002,14(1):47-48
目的 探讨气雾剂在婴幼儿哮喘的应用。 方法  对 5 8例婴幼儿哮喘采用普米克气雾剂与舒喘灵气雾剂借助于储雾罐雾化吸入疗效观察 ,并设对照组 ,采用口服或静滴糖皮质激素与氨茶硷。结果  总有效率达 10 0 % ,而副作用少 ,与对照比较 ,χ2 =3 0 .67,P<0 .0 1,具有极显著差异。 结论  应用普米克气雾剂与舒喘灵气雾剂治疗婴幼儿哮喘疗效好、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11.
<正>小儿腹泻(infantlediarrhea)是婴幼儿时期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之一,是由多种病原引起的以腹泻和电解质紊乱为主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常见于3岁以下婴幼儿,夏秋季多发[1]。婴幼儿腹泻主要为肠道病毒感染,部分伴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重症可引起脱水、酸中毒  相似文献   

12.
乌体林斯预防婴幼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婴幼儿在6月至3岁期间,存在生理性的免疫功能低下。一般在婴幼儿6个月左右,来自于母体的抗体绝大部份已消除,而自身的免疫功能需在3-4岁以后才发育致成人水平的50%,因此,多数婴幼儿都易发生反复的呼吸道感染。我们应用乌体林斯作为免疫增强剂预防婴幼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营养不良(malnutrition)在婴幼儿中仍有较高的发病率,尤其在以米糊为主食喂养和父母不在身边的婴幼儿中最常见。现将我院收治的121例营养不良患儿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
我们对广西桂平市部分食用三聚氰胺污染婴幼儿配方奶粉致婴幼儿泌尿系结石的临床资料作一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婴幼儿轮状病毒(RV)肠炎的临床特点,提高对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2009~2011年收治的122例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122例RV肠炎患儿经治疗1~2d后体温下降,3~5d腹泻呕吐停止,平均住院6d;心肌酶谱异常者占25.4%(31/122),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增高者占8.2%(10/122),心肌酶及肝酶异常均为一般性,可随病情好转而渐恢复正常。结论轮状病毒仍是秋冬季婴幼儿急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之一,目前尚无特效治疗,应用调节肠道菌群和对症处理、防治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多脏器损害可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左乙拉西坦单药对婴幼儿癫痫的治疗效果。方法 本次临床研究以120例不同类型婴幼儿癫痫患儿为观察对象,继发全面型、婴儿痉挛型、肌阵挛型、强直型、强直阵挛型、部分型,各20例,所有患儿均接受左乙拉西坦单药治疗,回顾分析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左乙拉西坦单药治疗对于不同类型婴幼儿癫痫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类型婴幼儿癫痫患儿接受左乙拉西坦单药治疗,均具有较为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宋敏 《首都医药》2014,(20):48-49
目的:支原体肺炎(MPP)是指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肺部急性炎症,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但近年来婴幼儿患病率增加。本文以婴幼儿MPP病例资料为研究对象,总结婴幼儿MPP实验室特征,为临床诊断小儿MPP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研究2012年3月~2013年1月在我院呼吸内科住院的患儿25名,分析WBC、CRP、ESR等炎性指标的变化情况,总结婴幼儿MPP实验室特征。结果 MPP患儿于起病后10~15天后进行MP-IgM检查,会提高MP-IgM阳性检出率;多数患儿WBC计数属于正常范围,部分轻度升高;CRP可以作为提示MP早期感染的指标。结论当临床怀疑婴幼儿支原体肺炎时,应当及时检测血常规和CRP等,并且在起病后10天左右进行MP-IgM检查,有助于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18.
武红英 《临床医药实践》2007,16(11):1070-1070
目的:观察沐舒坦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肺炎的疗效。方法: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沐舒坦雾化吸入,对照组给予糜蛋白酶雾化吸入。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1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肺炎,沐舒坦疗效优于糜蛋白酶。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BICE)展开临床分析与探讨。方法随机抽取在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42例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患儿病例,对其实验室检查、临床表现、治疗效果、随访结果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42例患儿胃肠道的临床症状相对较轻,不存在或者是仅为轻度的脱水。发病平均月龄(16.2±8.3)个月,惊厥发生在前3d者35例(83.33%)。随访42例患儿无1例复发,生长发育正常。结论对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的发病病因不是十分明确,该症状的胃肠道症状相对较轻,然惊厥容易反复发作,其有效治疗药物为苯巴比妥钠。预后效果良好,无复发病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临床特征,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四川省遂宁市中心医院儿科住院确诊MPP患儿83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为婴幼儿组(0~3岁)和少儿组(>3~14岁),分析两组患儿临床症状、体征、X线表现、肺外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婴幼儿组与少儿组患儿主要临床表现及肺外表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婴幼儿组患儿主要临床表现以咳痰、喘息等症状相对明显,肺部干、湿罗音多,体温相对较低,平均热程短;少儿组多表现为高热不退,平均热程长,阵发性、顽固性干咳,症状重,体征少。MPP胸部X线表现具有多样性,小叶实质浸润是两组患儿最常见的X线征象,婴幼儿组MPP间质浸润明显多于肺段实质浸润,双侧病变居多,少儿组肺实质浸润多于间质浸润,单侧病变居多,且较婴幼儿组易引起肺不张、胸膜炎等,MPP的X线表现严重程度与临床症状、体征相关性不强是两组患儿的共同特征。结论不同年龄MPP在临床症状、胸部体征及X线表现等方面均存在一定差异,须结合实验室检查才能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