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影像学特征。方法 48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胸部平片和胸部CT检查,同时收集患者临床信息,对肺结核及糖尿病患者进行抗结核、降血糖治疗,动态观察治疗效果,并与48例未合并糖尿病的单纯肺结核病例进行影像学对照。结果 48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病灶以双肺中下肺野分布的有40例(40/48),病灶形态呈大片渗出融合或斑块的有43例(43/48),本组病例中,发现空洞的有42例(42/48),单一病灶内多发虫噬状空洞的32例(32/42),支气管播散多见。血糖控制后,病灶大多明显吸收,空洞缩小。结论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病灶的形态、分布、时期具有其自身的特点,高血糖状态对结核病灶有非常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研究32例合并糖尿病肺结核的X线表现情况。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于本科进行诊治的32例合并糖尿病的肺结核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的32例单纯肺结核患者为对照组,后将两组患者中病灶累积范围>1个肺野者比例、X线检查表现及治疗总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中病灶累积范围>1个肺野者比例高于对照组,X现显示大片状和块状影比例、结节状影比例、单发和多发空洞比例及支气管播散率均高于对照组,而治疗后X线检查总有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合并糖尿病的肺结核患者其X线显示大片状和块状影、结节状影、单发和多发空洞、支气管播散相对单纯肺结核更多,且治疗效果明显差于单纯肺结核患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老年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对62例合并糖尿病的老年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初诊时胸部X线表现病变类型为空洞形成型25例(40.3%),大片状浸润或干酪性肺炎2 3例(37.1%),小片渗出性病变12例(19.4%),纤维增殖型2例(3.2%);血糖理想控制的19例(30.6%),较好控制的29例(46.8%),控制不良的14例(22.6%);血糖理想控制组和较好控制组治疗后肺结核病灶明显吸收率、一般吸收率、病灶无变化率、病灶恶化发生率等,与控制不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老年肺结核合并糖尿病以空洞形成型和大片状浸润或干酪性肺炎为主;治疗效果与血糖控制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4.
邱鹏栋 《中国医药指南》2013,(2):436+438-436,438
目的分析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CT影像学表现,提高对该病影像学的认识,以达到早期诊断,提高治愈率。方法收集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我院收治的62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分析其病灶CT的分布特点及形态特点。结果 62例患者中,病灶位于双肺上叶尖、后段和(或)下叶背段者25例,占40.3%;位于右肺中叶和/或左肺上叶舌段者22例,占35.4%;位于一侧和(或)双肺上中前段、双下肺叶基底段者15例,占24.1%。表现为大片状病灶者38例,占61.2%,斑片状病灶、部分融合者34例,占54.8%,合并空洞者32例,占51.6.0%,常伴有支气管播散灶。结论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具有影像学一定特征,常呈大片状分布于多个肺叶肺段,空洞、支气管播散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1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12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糖尿病合并肺结核很少有典型结核中毒症状,其X线表现为大片状或多发性小片状阴影,病灶中心密度浓密,周围淡而模糊,尤其以多发小片状阴影最为典型,有些表现为厚壁、薄壁、无壁空洞,病灶分布在一般肺结核常见部位(80%),有20%发生在少见部位:右中叶、左舌叶、上叶前段、下叶基底段。血糖控制程度明显影响结核病灶的愈合。结论糖尿病并发肺结核时,两病宜同步治疗。治疗糖尿病时适当放宽饮食限制,以满足肺结核治疗的营养要求,积极控制血糖,早期合理抗结核治疗,能提高肺结核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艾滋病患者合并肺结核20例X线影像学特点。方法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20例,合并有咳嗽、发热、盗汗等症状,患者表现为消瘦以及呼吸困难等。所选患者均在本中心行X线检查(低剂量医用X射线机),实施正位侧位摄片,根据肺部结核情况,观察病变形态改变情况,观察病变性质等。结果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病灶主要在右肺中上叶,共15例,所占比例为75.0%;病灶在左肺中上叶患者13例,所占比例为65.0%;表现为肺野病灶的患者16例,所占比例为80.0%;表现为双肺均受累患者16例,占80.0%。X线下显示的病变类型:表现为斑片或者大片实变影患者14例,所占比例为70.0%;表现为多发空洞患者10例,所占比例为50.0%;表现为单发空洞患者1例,所占比例为5.0%;表现为胸腔积液患者10例,所占比例为50.0%;表现为多发结节影患者12例,所占比例为60.0%。结论了解艾滋病患者合并肺结核的X线影像学特点,有助于艾滋病合并肺结核诊断,具有较好的检查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影像学特点。方法 48例糖尿病患者进行胸片和病灶体层检查,并对其检查资料及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患者中,35例患者病灶出现在多个肺段,13例患者出现在单个肺叶或者肺段,其中14例患者病灶出现在普通肺结核少见的部位。病灶形态呈大片融合或斑块的有20例(20/48),本组病例中发现空洞的有14例(14/48),结节影8例(8/48),肿块影3例(3/48),散在小斑块影3例(3/48)。血糖控制及抗结核治疗后,病灶大多好转,X线及CT可见38例患者病灶缩小或吸收。结论糖尿病肺结核的影像学表现在病灶的分布、形态及病灶内外的情况具有特点,临床检查及治疗时应注意。  相似文献   

8.
35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影像表现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影像学特点。方法35例糖尿病患者进行胸片和病灶体层检查,同时收集临床资料,对结核及糖尿病进行动态观察,并与35例未合并糖尿病的肺结核病例进行影像学对照。结果35例糖尿病肺结核的病灶以双上肺野分布的29例(29/35),病灶形态呈大片融合或斑块的有30例(30/35),本组病例中发现空洞的有26例(26/35),单一病灶内多发虫噬状空洞的23例(23/26),支气管播散多见。血糖控后,病灶大多好转。结论糖尿病肺结核的影像学表现在病灶的分布、形态及病灶内外的情况具有特点,高血糖状态对结核病灶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许凯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2):80-81
目的:探讨空洞型肺结核X线平片特点。方法: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经X线确诊的142例空洞型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42例患者中,X线平片所见:右侧单发空洞82例,左侧单发空洞30例,左侧多发空洞18例,双侧多发空洞12例。其中,无壁空洞46例,薄壁空洞62例,厚壁空洞18例,纤维空洞16例。结论:空洞型肺结核X线平片表现差异较大,临床中应注意鉴别,综合分析患者的特异性,做出正确的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病例特点、治疗方案及预后。方法选取本院结核内科确诊为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60例患者为研究组,同时选取单纯肺结核患者60例为对照组,对患者治疗前后的肺部病灶、空洞吸收、血糖等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空洞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2个月和6个月后,研究组的痰菌阴转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研究组的病灶吸收情况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血糖控制良好的患者痰菌转阴率和空洞吸收率较血糖控制不良的患者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时,两者互为影响,高血糖状态是影响肺结核病灶好转的重要原因,积极控制好血糖是治疗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老年肺结核合并糖尿病28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探讨60岁以上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60岁以上老年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284例(观察组)及同期住院治疗的60岁以上单纯肺结核患者302例(对照组)行临床症状、治疗结果分析。结果观察组血糖控制不良占8.5%,血糖控制较好占12.7%,血糖控制理想78.9%。肺部X线表现:空洞形成占23.2%,大片浸润或干酪性肺炎占26.7%,小片浸润性病变占39.8%,纤维增殖型占3.2%。与对照组临床表现及近期病灶吸收效果、痰菌转阴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老年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表现多重于单纯性肺结核,近期胸片病灶吸收程度慢、痰菌转阴率低。糖尿病患者应根据血糖水平、肺结核性质选择不同降血糖及抗肺结核药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35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X线胸片、痰菌培养结果、血糖监测结果及治疗转归,并与35例单纯肺结核患者进行比较。结果35例糖尿病并肺结核患者痰菌培养阳性率高,结核病灶以双上野分布较多,空洞多发,并有支气管播散。临床以乏力、低热、盗汗、消瘦多见。经治疗血糖控制后,症状缓解,病灶较前好转。结论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在X线胸片、痰检及临床表现具有其特点,高血糖状态对结核病灶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海洛因依赖者合并肺结核的影像学表现特征,以提高对该人群肺结核的X线影像学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收集和分析2001年1月-2006年6月间我中心收治的30例海洛因依赖患者合并肺结核的影像学资料。30例均行X线正侧位胸片检查,其中6例同时加行CT检查。结果:30例肺结核中浸润型(Ⅲ型)肺结核23例(76.7%),结核性胸膜炎(Ⅴ型)3例(10%),原发型肺结核(Ⅰ型)2例(6.7%),血行播散型肺结核(Ⅱ型)1例(3.3%),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Ⅳ)1例(3.3%)。病变多为大片状斑片状或小片状渗出实变阴影,其中伴有/或无小结节、空洞肺门和/或纵隔淋巴结肿大等病灶混杂存在,边界模糊,呈双肺多叶多段受累,病灶多有融合趋势。结论:海洛因依赖合并肺结核后,各型肺结核均可见(Ⅲ型最多),)(线表现以多种性质的病灶共存,多形态,多叶段分布,病变广泛,肺毁损严重,胸膜炎以渗出性为主,表现为中或少量积液,干性胸膜炎表现为胸膜肥厚和粘连。  相似文献   

14.
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5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抗结核治疗疗效,以便早期诊断,合理治疗,提高治愈率.方法 收集我院2006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56例(糖尿病组),随机入选同期不合并糖尿病的肺结核患者60例(非糖尿病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胸部X线表现、抗酸杆菌痰涂片检查、抗结核治疗疗效等.结果 糖尿病组患者中,急性或亚急性起病患者33例(58.9%),咳嗽咳痰患者49例(87.5%),咯血患者35例(62.5%),盗汗患者34例(60.7%),消瘦患者50例(89.3%),X线表现以大片浸润或干酪性肺炎(64.3%)、空洞形成(41.1%)为主,抗酸杆菌痰涂片检查阳性率为69.6%,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P<0.05).糖尿病组患者抗结核治疗总有效率89.3%,痰菌阴转率76.9%,低于非糖尿病组(P<0.05).结论 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上大多急性或亚急性起病,临床表现较明显,胸片检查多表现为大片浸润.干酪性肺炎以及空洞形成,抗酸杆菌痰涂片检查阳性率高,强化血糖控制及适当延长抗结核疗程有助于提高治疗有效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艾滋病合并肺结核和单纯肺结核患者的X线平片及胸部CT影像表现的差异,为临床诊断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1年7月至2015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42例为研究组,另选择本院同期收治的80例单纯肺结核患者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行胸部X线及CT检查,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X线平片及CT表现的差异.结果 病灶位置位于单纯结核好发部位、病灶仅累及1段、有致密斑片影、有小片淡薄影、有纤维增殖病灶、有空洞形成、有粟粒状病灶、有胸腔积液和有肺外结核的研究组分别为12例、14例、14例、24例、6例、4例、14例、14例和12例,与对照组的58例、60例、62例、6例、46例、38例、4例、12例和4例比较差异明显(x2=19.972、17.416、14.367、21.473、10.972、9.793、6.479、4.074和7.143,P<0.01或P<0.05).结论 艾滋病合并肺结核和单纯肺结核患者的影像学表现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6.
付晓梅 《中国基层医药》2005,12(10):1335-1336
目的观察糖尿病对肺结核抗痨疗效的影响。方法通过对36例肺结核患者糖尿病疗效的观察.分析肺结核患者病灶、空洞和痰菌变化情况。结果29铡糖尿病好转患者中,肺结核病灶吸收好转率、空洞缩小或关闭率、痰菌阴转率分别为96.6%、93.8%、92.9%;7例糖尿病恶化患者中,病灶好转吸收率仅为14.3%,无一例空洞缩小或关闭,痰菌持续阳性,2例死亡。两组病灶吸收率及痰菌隅转率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糖尿病与肺结核互有不利影响,糖尿病治疗结果对肺结核患者预后有重要影响。因此.建议对所有肺结核及糖尿病患者常规进行血耱和胸部X线检查。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了解抗-HIV阳性合并肺结核患者感染临床特点。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09年6月住院的172例抗-HIV阳性/AIDS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青年(25~35岁)务农人员居多。临床表现以发热、咳嗽、乏力、消瘦等症状常见。X线胸片表现为多形混合病灶分布。结论抗-HIV阳性/AIDS合并肺结核逐年增多,加强管理,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X线与CT在诊断空洞型肺结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组56例肺结核患者分别给予X线和CT影像学检查,对比其X线、CT影像表现。结果:56例患者中X线平片显示39个空洞,CT显示87个;X线显示空洞引起肺内支气管播散8例,CT显示18例;X线平片显示空洞周围卫星病灶36例,CT显示56例;结核空洞外侧胸膜增厚X线显示3例,CT显示7例;纵隔内及肺门旁淋巴结肿大CT显示2例,X线无一例显示,经统计学分析,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T在空洞型肺结核诊断中作用大,其诊断肺结核准确率明显优于X线平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影像学特点。方法35例糖尿病患者进行胸片和病灶体层检查,同时收集临床资料,对结核及糖尿病进行动态观察,并与35例未合并糖尿病的肺结核病例进行影像学对照。结果35例糖尿病肺结核的病灶以双上肺野分布的29例(29/35),病灶形态呈大片融合或斑块的有30例(30/35),本组病例中发现空洞的有26例(26/35),单一病灶内多发虫噬状空洞的23例(23/26),支气管播散多见。血糖控制后,病灶大多好转。结论糖尿病肺结核的影像学表现在病灶的分布、形态及病灶内外的情况具有特点,高血糖状态对结核病灶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影像学特点,以提高对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影像学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87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胸部CT表现。结果87例糖尿病肺结核中,42例病变位于中叶、舌段及下叶基底段;65例主要表现为大片状实变影,69例出现空洞,其中空洞直径〉3cm50例,多发空洞者51例。结论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点,病变可出现中叶、舌段及下叶基底段,且病变可发生于多个叶段,表现为大片状实变影及较大、多发空洞者多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