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随着天气变冷,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骤然上升.中风更是首当其冲。中风,又称脑卒中或脑血管意外,是一组突然起病,以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为共同特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中风分为出血性脑中风(脑出血或蛛网膜下隙出血)和缺血性脑中风(脑梗塞、脑血栓形成)两大类.以脑梗塞最为常见。  相似文献   

2.
我们常说的“中风”,是一组以脑部缺血及出血性损伤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又称脑卒中或脑血管意外,具有极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中风主要分为出血性脑中风(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和缺血性脑中风(脑梗塞、脑血栓形成)两大类。引起中风的原因很多,但您可知道,天热也能导致中风?  相似文献   

3.
提到中风,人们自然会想到脑中风如脑血栓、脑梗塞、脑出血等。殊不知在脑以外的某些部位也可发生中风,那就是鲜为人知的眼中风、腹中风和腿中风。这类中风尽管部位不同,但同脑中风一样,来势凶险,后果严重。  相似文献   

4.
提到中风,人们自然会想到脑血栓、脑出血、脑梗塞等脑中风病,殊不知在脑以外也存在着中风,那就是鲜为人知的眼中风、腹中风和腿中风。尽管中风的部位不同,其后果同样十分严重。  相似文献   

5.
中风,即脑卒中,又称脑血管意外。临床上分出血性脑中风和缺血性脑中风。前者包括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者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 不管哪一种脑中风,有其共同特点:起病急骤、往往在短期内脑部损害症状可达到高峰。其中又以出血性脑中风最危重。据统计,约1/4的患者在发病后的24小时内死亡,半数于三周内死亡。此病死亡率之所以如此高的原因,除疾病本身凶险外,还与病人的错误体位、病  相似文献   

6.
林湘艳 《保健医苑》2009,(12):26-27
<正>眼下脑中风患者又成为急诊科的"主角"。脑中风是卒中的俗称,又称"脑血管意外",大致分为两类:缺血性卒中,包括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出血性卒中,根据出血部位的不同分为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  相似文献   

7.
脑中风预报准不准迟吉茂仅凭一张中风预报汇报单,就可以先知您患脑中风的命运吗?脑中风是指人的脑血管发生的出血或阻塞而引起的急性脑血管疾病而言,可分为出血性(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和缺血性(脑栓塞、脑血栓形成和暂时性脑缺血)两大类。脑血管疾病是世界公认...  相似文献   

8.
正中风是中老年人生命健康的最大威胁。据最近统计显示.我国现有中风患者7000万人,每年新发中风200万人,每年中风死亡人数为165万,即我国每12秒就有一人发生中风、每21秒就有一人死于中风。中风分为出血性脑中风(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和缺血性脑中风(脑梗死、脑血栓形成)两大类,以脑梗死最为常见。中风往往表现为突发面部、手臂或下肢无力或麻木,特别是单侧;突然意识障碍,说话或理解困难;突然单眼  相似文献   

9.
溪言 《药物与人》1996,(5):29-29
脑中风又称脑卒中,在古代称为中气。脑中风指的是一组疾病,它包括脑出血、脑血栓与脑栓塞。脑中风是老年人发病率很高的常见病,它危胁人们的生命和健康,是一种危害性很大的疾病。虽然,近年来诊断技术及治疗  相似文献   

10.
中风,又称脑血管意外,通常分为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两大类型。前者可见于脑血栓形成(有称脑梗塞或动脉硬化性脑梗塞)和脑栓塞,后者常见于脑溢血(有称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由于这类脑血管病变而引起中风后,大多数患者会遗留肢体偏瘫,屈伸不利,手足拘挛等症状。  相似文献   

11.
有些疾病(如中风、破伤风、痛风……)与风有着不解之缘,其实同风并不相关。对这些疾病不要受“风”所迷惑,要认清其庐山真面目,以便对因防治。 中风:又称脑血管意外,系脑血栓和脑出血的统称。其病理改变为脑动脉硬化、血粘稠度过高、高血压。当血压过高超过脑血管承受能力时,便发生脑出血;当血液粘稠,血流缓慢,血小板凝聚力和吸附力增加时,便在脑血管形成血栓,从而发生脑中风。其主要症状为肢体活动不灵、单瘫或偏瘫。其防治措施为:合理膳食,加强锻炼,降压、除脂或活血化瘀治疗。 破伤风:系由破伤风杆菌感染所引起的急性传染  相似文献   

12.
汪涛 《健康生活》2007,(1):21-21
急性脑血管疾病,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动脉硬化性脑梗死、腔隙性脑梗死、脑栓塞、高血压性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统称为“脑卒中”或“脑中风”。又根据中风的性质,是血管栓塞还是血管破裂,还是两者皆有之,又称之为缺血性中风、出血性中风或混合性中风。  相似文献   

13.
脑血管病是发生在脑部的血管疾病,包括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栓、脑栓塞等,亦称之脑中风或脑卒中,即中老年人常说的中风不语、嘴歪眼斜、半身不遂,是威协老年健康的严重疾病。如何预防脑中风的发生,是中老年朋友共同关心的问题。特别是四十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容易得此病,如果还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高脂血症、血粘度增加、身体过胖、饮食偏咸,长期大量吸烟、饮酒,精神紧张、过度劳累等病症,发病机会更多。  相似文献   

14.
急性脑血管又称脑血管意外、脑卒中或中风。本病大致可分为出血性脑血管病——主要包括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主要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由于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所引起的脑梗死。急性脑血管病是老;年人最常见的急诊之一,正确认识并采取积极预防,是降低病死率、减少病残率的关键。 脑出血的诊断要点 脑出血又称脑溢血,多发生于45~60岁的中老年人,94.9%的病人有高血  相似文献   

15.
通常人们总是把中风和高血压联系起来,但是也常可见到一些老年人,血压并不高,却突然发生了中风,这是什么道理呢? 原来,中风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两大类。出血性脑中风包括脑溢血、珠网膜下腔出血等,这是因为高血压、动脉硬化导致血管破裂而造成。这类中风约占中风的40%左右。缺血性中风包括脑血栓形成,脑栓塞等,是由于脑部血管本身硬化、狭窄,逐渐发展为阻塞,从而造成该部脑血流供应中断,脑组织缺氧或坏死。这类中风约占中风的60~70%。缺血性中风既可发生在高血压伴有动脉硬化的病人身上,也可发生在仅  相似文献   

16.
脑中风即脑血管意外,它包括脑出血和脑缺血两大类。脑出血有大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缺血如脑血栓形成、脑栓塞,总称为脑梗塞。 脑出血后,脑实质内有大量的出血,脑组织被出血破坏,病灶周围脑组织水肿、软化。  相似文献   

17.
德国耶拿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发现,中风病人发病后的半年内是患者大脑功能恢复的关键时期。中风主要分为出血性脑中风(如脑出血)和缺血性脑中风(如脑梗塞、脑血栓)两大类,死亡率高,即使经抢救幸存,也约有一半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后遗症。耶拿大学神经病学教授奥托·维特领导的研究小组发现,发生中风后不久,患者脑内伽玛-氨基丁酸受体的成分发生了改变。伽玛-氨基丁酸是中枢神经系统中最重要的神经递质之一。研究发现,伽玛-氨基丁酸成分改变使大脑的兴奋性增强,因此患者的大脑虽然受损,但脑细胞的认知能力反而有所提高。患者大脑受损区域的某…  相似文献   

18.
解读脑卒中     
李涛 《药物与人》2004,(3):52-52
脑卒中是一组以脑部缺血及出血性损伤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又称脑中风或脑血管意外,具有极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主要分为出血性脑卒中(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和缺血性脑卒中(脑梗塞、脑血栓形成)二大类,以脑梗塞最为常见。脑卒中发病急,病  相似文献   

19.
急性脑血管疾病又称脑卒中,或中风。可分为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它是人类健康的三大“杀手”之一,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在我国都排榜首。 脑的血液供应来自两个系统,一个是颈内动脉系统,一个是椎——基底动脉系统,并有颅底动脉环沟通这些血管,以调节脑的血液供  相似文献   

20.
脑中风又称脑卒中、脑血管意外,可分为缺血性中风(如脑血栓形成、脑栓塞等)及出血性中风(如脑溢血)二种类型。以中老年人为最多,青年人也可发生。主要表现是口角歪斜、肢体偏瘫,还可有失语、头晕、头痛、呕吐、吞咽困难等症状,经治疗后相当部分人仍可遗留不同程度的肢体瘫痪等,严重患者可有大小便失禁,吐血性物,抽搐不断,昏迷,呼吸不规则等,可很快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