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为探索甲壳素纳米晶体(chitin nanocrystals,ChNCs)对于冷冻水产品的抗冻效果,以带鱼鱼糜为研究对象,蔗糖和山梨糖醇混合物(1.5%∶1.5%,质量比)处理为对照,不添加抗冻剂为空白对照组,研究不同含量ChNCs(1%、3%、5%,质量分数)对带鱼鱼糜的盐溶性蛋白含量、总巯基含量、分型巯基含量、流变性能、鱼糜凝胶的凝胶强度、持水性、白度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8 ℃冻藏35 d 后,ChNCs 可以延缓盐溶性蛋白和巯基含量的下降趋势,增强鱼糜的流变学性能和保护带鱼鱼糜中肌原纤维蛋白的完整性;同时,ChNCs 还能增强鱼糜凝胶的凝胶强度、持水性、白度等特性,在冻藏期间抑制凝胶弱化的作用,其中3%ChNCs 的抗冻效果优于其它试验组。  相似文献   

2.
冻藏条件对草鱼鱼糜氧化劣变及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冻藏条件对淡水冷冻鱼糜氧化劣变和品质的影响。本实验以草鱼鱼糜为研究对象,分别在-12℃和-18℃进行90 d冻藏实验,通过测定羰基含量、TBARS值、TVB-N值、盐溶性蛋白、持水性、凝胶强度、凝胶弹性,分析冻藏条件对品质的影响,并进行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冻藏时间的延长,两种温度下羰基含量、TBARS值和TVB-N值显著增加(p0.05),-18℃贮藏15 d,羰基含量增加6.91%,TBARS值增加18.56%,-12℃贮藏75 d,TVB-N值可达到21.62 mg/100g,盐溶蛋白含量、持水性、凝胶强度、凝胶弹性显著降低(p0.05),且各指标间存在显著相关(p0.05),羰基与TBARS值在-18℃条件下相关度达0.9523。氧化引起的这些变化说明,冻藏温度和冻藏时间对鱼糜的品质和贮藏稳定性影响较大,蛋白氧化和脂肪氧化对凝胶性能和贮藏稳定性有较大破坏作用,但低温短期冻藏有利于鱼糜品质。  相似文献   

3.
茶多酚延缓冷藏大黄鱼肌原纤维蛋白变性降解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经过0.3%茶多酚浸泡的养殖大黄鱼鱼片和对照组在-2℃冷藏条件下25 d内肌原纤维蛋白生化特性以及鱼糜凝胶特性变化规律。定期分析处理组和对照组大黄鱼肌原纤维蛋白生化指标(钙酶活性、巯基含量和表面疏水性)和鱼糜凝胶特性指标(凝胶弹性、凝胶强度和凝胶持水性)。试验结果表明,茶多酚处理组和对照组的鱼片肌原纤维蛋白的生化特性具有显著差异性,储藏期间鱼片中肌原纤维蛋白的SH含量下降,表面疏水性增大,Ca2+-ATPase活性逐渐下降。同时显示,冷藏过程中茶多酚处理组和对照组鱼糜凝胶弹性、凝胶强度及凝胶持水性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而明显下降。SDS-PAGE电泳结果显示,肌原纤维蛋白发生一定程度的降解。此外,肌纤维蛋白质的SH含量和表面疏水性与贮藏时间呈显著线性相关,可以作为蛋白质变性程度的指示指标。茶多酚能延缓肌原纤维蛋白变性和降解程度,延缓鱼片和鱼糜氧化变质程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 为了改善鱼糜制品的品质及其贮藏稳定性,添加不同浓度柠檬醛纳米乳液(0.35%-0.55%,添加量为3%)制备鲅鱼鱼糜。方法 测定鱼糜的凝胶性能、微观结构、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值、氧化稳定性以及菌落总数。结果 柠檬醛纳米乳液的添加提高新鲜鲅鱼鱼糜的凝胶强度、持水性以及质构特性 (P < 0.05),降低蒸煮损失率 (P < 0.05),且凝胶网络结构致密有序,孔洞较小,表面光滑。当柠檬醛纳米乳液浓度为0.45%时,新鲜鱼糜凝胶品质最好。此外,在贮藏过程中,各处理组鱼糜的持水性、蒸煮损失、氧化稳定性、TVB-N值和菌落总数均优于对照组,表现最佳为0.45%组。结论 柠檬醛纳米乳液的加入能够提高鲅鱼鱼糜的凝胶性能,增强鱼糜在贮藏过程中的氧化稳定性,抑制鱼糜中微生物的生长,为进一步鱼糜凝胶品质的改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脂质对鱼糜蛋白凝胶功能特性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不同油茶籽油添加量对鱼糜凝胶特性、水分分布、脂质及蛋白质结构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油茶籽油添加量的增加,鱼糜凝胶强度、乳化稳定性和持水性显著增加(P0.05),当油茶籽油添加量增加到8%时各指标基本稳定,此时鱼糜凝胶强度为225.1 g·cm,游离出来的液体质量分数为2.60%。拉曼光谱分析发现,油茶籽油的添加改变了鱼糜凝胶体系中脂质和蛋白质的化学结构,主要表现为C—H谱带峰宽的增加、O—H谱带相对强度的下降,以及鱼糜蛋白中β-折叠、β-转角和无规卷曲结构相对含量的增加和α-螺旋结构相对含量的降低。同时,随着油脂质量分数的增加,水分以更加细小的状态分布在鱼糜凝胶体系之中。以上结果进一步揭示了油茶籽油的添加可增加鱼糜凝胶强度、乳化稳定性和持水性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6.
猪肉添加量对鱼糜凝胶制品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了猪瘦肉、猪肥膘添加量对鱼糜制品凝胶强度、持水性、色度、感官品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添加30%的猪瘦肉和6%的猪肥膘,产品的凝胶特性和持水性较好,感官品质适宜。鱼糜制品中添加猪肉可以使产品具有鲜香味,可掩盖鱼糜制品的腥味。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苹果多酚改性蛋清对鲅鱼鱼糜性质的作用机制,将质量比分别为0.50%、0.75%、1.00%、1.25%、1.50%苹果多酚改性的蛋清加入鱼糜中,与控制组(只添加蛋清)及空白组对比,通过测定凝胶特性;测定鱼糜凝胶的TVB-N、菌落总数、TBARS、以及TPA参数随贮藏时间的变化;检测鲅鱼鱼糜肌原纤维蛋白的圆二色谱、及紫外吸收光谱。结果显示添加苹果多酚改性蛋清的鱼糜凝胶强度(2962.81、3342.79、3088.05、2527.83、2147.12 mm?g)、持水性(0.87%、0.85%、0.87%、0.86%、0.86%)有着显著性的提升(p<0.05),随着苹果多酚浓度的增加,鱼糜的L*(亮度)从69.58降至64.10,a*(红绿值)从-1.83升至1.23(p<0.05);鱼糜凝胶硬度、弹性、回复性存在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贮藏期内,挥发性盐基氮值、过氧化值和菌落总数值相对于空白组均有显著性下降(p<0.05)。经过苹果多酚改性蛋清处理的鱼糜肌原纤维蛋白,0.5% AP-EW组相对于空白组的α-螺旋含量增加了1.87%,β-转角和无规卷曲相对含量有降低。结果证明苹果多酚改性蛋清的添加可显著提高鲅鱼鱼糜的凝胶性质。  相似文献   

8.
摘要:鱼糜制品生产过程中加入羊栖菜可得到新型鱼糜制品。以白鲢鱼糜为原料,研究了羊栖菜浆液添加量对鱼糜凝胶性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大豆分离蛋白、玉米淀粉及κ-卡拉胶对羊栖菜-鱼糜复合凝胶的凝胶强度及持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羊栖菜浆液添加量为20%时所得鱼糜凝胶强度最大,但持水性较差。与对照组相比,添加4%大豆分离蛋白、10%玉米淀粉及0.75% κ-卡拉胶时,所制得的羊栖菜-白鲢鱼复合鱼糜的凝胶强度分别提高13%、5%和16%,持水性分别提高9%、10%和8%。具有较高凝胶强度及持水性,具有较好的凝胶品质。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鱼糜加工副产物(鱼头、鱼骨、鱼鳞、鱼鳍等)酶解物的添加对冻融鲢鱼鱼糜品质及凝胶特性的影响,对酶解物的体外抗氧化性及反复冻融鱼糜的盐溶性蛋白含量、巯基含量、Ca2+-ATP酶活性、表面疏水性、凝胶特性、凝胶持水性及色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其他酶相比,经胰蛋白酶及碱性蛋白酶酶解后,鱼糜加工副产物酶解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最强;与对照组及蔗糖添加组鱼糜相比,鱼糜加工副产物酶解物的添加能够有效减缓反复冻融后鱼糜肌原纤维蛋白的冷冻变性及氧化速率,鱼糜的盐溶性蛋白含量、巯基含量、Ca2+-ATP酶活性较高,表面疏水性较低;同时,鱼糜加工副产物酶解物的加入增强了鱼糜凝胶的初始凝胶特性及持水性,并能够有效延缓鱼糜凝胶破断力、凹陷度及凝胶强度的劣变,改善鱼糜凝胶的持水性。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高温杀菌鱼糜制品的品质,研究可得然胶添加量对120℃杀菌白鲢鱼糜凝胶特性的影响。通过测定可得然胶-鱼糜复合凝胶的动态流变性质、破断力、破断距离、凝胶强度、凝聚性、咀嚼性、色度、持水性、TCA-可溶性肽和SDS-PAGE电泳等指标,探究可得然胶对鱼糜流变特性、质构特性、色度、持水能力和蛋白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可得然胶可以提高鱼糜凝胶的流变特性,显著减少TCA-可溶性肽含量(P0.05),从而提高鱼糜凝胶的热稳定性和持水性。可得然胶对鱼糜蛋白组成没有影响,但会降低其白度值。可得然胶添加量为6g/kg时,改善鱼糜凝胶品质的效果最好,能显著增强鱼糜的凝胶强度和流变特性(P0.05)。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不同添加量(0.2%,0.4%,0.6%,0.8%,1%)的微晶纤维素(microcrystalline cellulose,MCC)、甲基纤维素(methyl cellulose,MC)和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ydroxypropyl methyl cellulose,HPMC)3种改性纤维素对低盐鱼糜-蟹肉混合凝胶品质的影响。方法 以白鲢鱼糜和性早熟中华绒螯肉为原料制备混合凝胶,用物性仪、离心法以及色差仪测定混合凝胶的凝胶强度、持水性和白度,并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化学作用力、总巯基含量以及扫描电镜分析原因。结果 低盐鱼糜-蟹肉混合凝胶添加0.2% MCC时,凝胶品质更好。凝胶强度、持水力得到了提高,白度也得到了改善。同时α螺旋结构展开,β折叠结构形成,疏水作用力增大,总巯基含量降低,二硫键含量升高,微观结构变得更加有规律,有利于混合凝胶网络结构进一步形成。结论 添加0.2%的MCC可以有效改善低盐鱼糜-蟹肉混合凝胶品质。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不同冻藏条件对带鱼鱼肉及其鱼糜凝胶特性影响,将新鲜带鱼分别置于-7、-13、-18和-23℃下冻藏15~120 d,期间测定带鱼鱼肉理化特性(羰基、巯基、Ca2+-ATPase活性、TBARS),随后将鱼肉制成鱼糜凝胶后测定凝胶特性(色泽、凝胶强度、持水力),并结合扫描电镜观察微观结构。结果表明,随着冻藏时间的延长,鱼肉羰基含量和TBARS值逐渐升高,巯基含量和Ca2+-ATPase活性下降。冻藏温度越低,鱼肉的各项指标变化程度越小。除-7℃冻藏60 d后的样品TBARS值大于0.58 mg MDA/kg外,其余样品均未发生腐败。随冻藏时间的延长,带鱼鱼糜凝胶色泽逐渐劣变,持水力逐渐降低,冻藏温度越低色泽和持水力的变化越小。带鱼鱼肉在四个温度下冻藏120 d制成的鱼糜凝胶,其凝胶强度分别下降了72.33%、54.13%、39.17%和29.31%。通过SEM观察发现更低的冻藏温度能够使鱼糜凝胶保持良好的三维网状结构,抑制带鱼凝胶的劣变。综上,随冻藏时间的延长,带鱼鱼肉及其鱼糜凝胶特性逐渐劣变,随着冻藏温度由-7℃降低到-23℃,劣变过程...  相似文献   

13.
为进一步考察板栗壳多酚在冷藏鱼糜制品中的应用效果,探索水产品保鲜新方法,在鱼糜中分别添加0、0.01%、0.02%、0.03%、0.04%、0.05%的板栗壳多酚并制备成鱼丸,真空包装后在4 ℃下冷藏,定期测定样品的微生物学指标、理化指标和质构指标等。结果表明:在4 ℃下,随着贮藏时间的不断增加,鲢鱼鱼丸的菌落总数、TBA值、TVB-N值和硬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弹性、持水性、白度值和感官评分呈下降趋势,pH值先升高后降低;添加板栗壳多酚的鲢鱼鱼丸菌落总数、TBA值和TVB-N值均低于空白组,持水性、弹性和感官评分均高于空白组。综合冷藏过程中各类指标的变化,板栗壳多酚添加量为0.02%时保鲜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猪瘦肉、猪肥膘添加量对鱼糜制品凝胶强度、持水性、色度、感官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添加30%的猪瘦肉和6%的猪肥膘,产品的凝胶特性和持水性较好,感官品质适宜。鱼糜制品中添加猪肉可以使产品具有鲜香味,可掩盖鱼糜制品的腥味。  相似文献   

15.
该研究探讨了用清水+臭氧水漂洗的鱼糜在-18℃贮藏期间凝胶强度、持水性、色泽、羰基、巯基、硫代巴比妥酸(TBA)、风味等的变化。研究得出,在0~24周贮藏期间,臭氧漂洗组羰基含量增加了4倍,TBA含量增加了约2倍,总巯基与游离巯基含量分别下降至原来的63.50%、66.61%。且相同贮藏时间臭氧漂洗组的羰基含量较对照组高,巯基含量较对照组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臭氧漂洗组和对照组的鱼糜及鱼糜凝胶亮度与白度增大,凝胶持水性和凝胶强度缓慢下降,但前3周臭氧漂洗组的凝胶强度强于对照组。贮藏中鱼糜的腥味、鲜味和咸味降低。综上,在贮藏中臭氧漂洗虽然会一定程度上促进蛋白质与脂质的氧化,不过在贮藏终点时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而且清水+臭氧水漂洗可以在贮藏前一个月控制鱼糜凝胶强度的下降并一定程度上提高鱼糜白度。另外,一级动力学模型在贮藏前一个月可较好地反应其品质变化。该研究为臭氧在鱼糜贮藏稳定性上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采用罗望子胶(CTG)与阿拉伯胶(GA)分子包埋法制备微胶囊高良姜精油,并将其应用于金鲳鱼鱼糜的保鲜,研究不同添加量的微胶囊化高良姜精油对鱼糜在冷藏过程中保鲜效果及凝胶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罗望子胶与阿拉伯胶为壁材,通过包埋法制得的高良姜精油微胶囊具有缓释的能力;在冷藏条件下,添加微胶囊化高良姜精油可以有效地降低金鲳鱼鱼糜细菌菌落总数(TVC)、挥发性盐基氮(TVB-N)、p H值、TBA值。随着微胶囊添加量的增加,凝胶化鱼糜产品的凝胶强度呈现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7.
以非漂洗罗非鱼鱼糜为对象,研究添加百香果皮粉(1%、2%、3%、4%、5%)对非漂洗罗非鱼鱼糜白度、凝胶全质构、凝胶强度、持水性、蒸煮损失率以及水分迁移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百香果皮粉添加量的增加,鱼糜硬度、凝胶强度、持水性增加,并在添加量为4%时达到最大值,随后硬度、凝胶强度、持水性开始下降,而蒸煮损失率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白度值降低。低场核磁共振结果表明,百香果皮粉的加入使鱼糜凝胶中水分状态发生变化,结合水和不易流动水比例增加,自由水比例减少,且添加量为4%时变化最为显著。综合各项指标得出,添加4%百香果皮粉有利于提高非漂洗罗非鱼鱼糜的凝胶品质。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决全蛋液贮藏期间凝胶性能下降的问题,本文通过在全蛋液中添加抗坏血酸并研究其对全蛋液凝胶强度、凝胶持水力以及蛋白巯基含量和表面疏水性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抗坏血酸对全蛋液凝胶强度和凝胶持水性的下降具有显著抑制作用,抗坏血酸添加量为0.04%时,凝胶强度下降幅度从40%减少到10%,持水性下降幅度从17.2%降低至7.6%。同时,抗坏血酸的添加能显著提高全蛋液蛋白的总巯基含量并延缓其在贮藏中的下降,而添加0.04%和0.07%抗坏血酸对全蛋液蛋白疏水性升高的抑制作用相对不明显,表明抗坏血酸抑制全蛋液凝胶性能的下降可能主要是利用其还原性作用,减少巯基氧化损失,从而促使凝胶时形成更多的二硫键以增强凝胶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谷氨酰胺转氨酶(TGase)对鱼糜蛋白-脂质复合凝胶特性和微观结构的影响,研究了TGase添加量对鱼糜蛋白-脂质复合凝胶特性、水分分布状态、蛋白分子间作用力和微观结构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TGase添加量的增加,鱼糜凝胶的硬度、咀嚼性、乳化稳定性显著性增加(P0.05);鱼糜凝胶中非冻结水含量和凝胶持水性增加;鱼糜凝胶蛋白质分子间氢键、疏水相互作用、非二硫共价键【ε-(γ-谷氨酰基)赖氨酸共价键】等化学作用力显著性增加(P0.05);鱼糜蛋白质电泳图谱中肌球蛋白重链(MHC)条带强度变浅。扫描电镜及其分形维数分析发现,随着TGase添加量从0%增至0.5%,鱼糜蛋白-脂质复合凝胶的分形维数从2.801增至2.857,且鱼糜蛋白质的聚集度变大,凝胶网络结构增强,进一步解释了鱼糜蛋白-脂质复合凝胶特性、乳化稳定性和持水性等增强的原因。综合分析各指标,当TGase添加量为0.4%时鱼糜蛋白-脂质复合凝胶的特性较好。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大豆油、亚麻籽油和紫苏籽油对草鱼鱼糜品质的影响,分析了添加不同含量的植物油后,草鱼鱼糜的色泽、凝胶特性、持水性、蒸煮损失、质构参数和微观结构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添加植物油可显著增加鱼糜凝胶的白度,但会降低鱼糜的持水性、凝胶强度、硬度、凝聚性和咀嚼性,同时蒸煮损失明显提高,而对弹性、粘着性和回复性影响不大。添加3%的植物油对鱼糜凝胶的微观结构没有显著性影响,尤其是添加3%的紫苏籽油时,草鱼鱼糜凝胶的网络结构相对光滑、平整,并无大的孔洞,而且持水性和凝胶强度下降幅度最低。因此,可以将紫苏籽油添加到鱼糜制品中,提高鱼糜营养价值,改善制品色泽,而不影响其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