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对我国现行退休制度与人口老龄化的矛盾进行分析,借鉴国外应对老龄化的经验,得出调整职工退休年龄是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的结论.同时,提出实施调整退休年龄的建议:适时实施延长企业女职工退休年龄政策,循序渐进地延长职工退休年龄,正确处理退休年龄与促进就业的关系.采用数据递推计算方法动态模拟延长企业女职工退休年龄使养老基金增值的情况,运用数据说明延长退休职工年龄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增加,我国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延迟退休年龄已不可避免。分析了延迟退休年龄的原因和影响,提出了"温和延长"和实行弹性退休制等对策。  相似文献   

3.
应对人口老龄化不仅仅是退休年龄的调整,需要采取一揽子的措施。真正能够影响老年人供养能力、缓解养老金支付压力的是实际退休年龄而不是法定退休年龄,在目前尚不能很好控制提前退休问题的情况下,不要匆忙出台延迟退休政策,需要严格执行现行退休年龄制度,抑制提前退休,延迟退休要与抑制提前退休联动。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在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科技水平的进步,人们的寿命也在不断延长,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延长退休年龄已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从目前社会现实情况来看,延迟退休政策的制定和出台正面临着许多现实困境,如劳动者意愿存在差异、增加短期就业压力、“二孩政策”的影响和配套机制不够健全.因此,需要通过实行弹性退休、拓宽就业渠道、提高母婴福利和完善配套机制等措施,来减少政策推行的社会阻力,促进社会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5.
当前,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越来越突出。人们普遍认为适当延长退休年龄,可以缓解人口老龄化,增加劳动力供给,减轻养老保险基金支出。但是,严峻的就业形势等又是不争的事实。从正反两方面,分析了延迟退休的利弊得失以及鉴于"延迟退休之必然趋势",目前可以针对此问题做出的努力。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给中国劳动力市场带来了严峻的考验,劳动力短缺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目前,对于延长退休年龄缓解劳动力短缺的提议成为社会的焦点,。本文结合有关的实际情况,针对性的分析延长退休年龄的合理性、弊端,以及延长退休年龄能否缓解我国劳动力短缺的问题,客观总结自己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长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已然步入了“新常态”。然而,人口老龄化、养老金缺口问题仍然是萦绕在中国经济上空的“阴霾”,加之人均预期寿命的不断提高,国民健康状况的不断改善,现有的退休制度已经不能适应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延迟退休政策的出台似乎是势在必行!许多民众担心延迟退休年龄可能会挤占青年人的就业岗位,对青年就业产生负面影响,对这一举措持反对态度。经模型分析及依据 CHNS 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短期内,延迟退休可能会对就业产生“挤出效应”,但是这种“挤出效应”因不同地区、性别和行业等有所差异,而且,从长期来看,延迟退休对就业没有负面效应甚至是促进作用。最后给出了延迟退休政策设计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技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人口平均寿命显著延长。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数量逐渐增多,人口老龄化问题显著,我国已经提前进入老年化国家。人口老龄化给社会带来的问题是巨大的,对于我国的经济、医疗、生产力等各方面的发展都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在当今经济社会背景下,延迟退休年龄这一议题的提出便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广泛的关注。本文从人口老龄化的背景出发,深入探究延迟退休年龄议题的可行性,得出了实施该政策总体利大于弊的结论。文章提出了相关意见与建议,为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延迟退休年龄的问题研究提供了一些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9.
现行的退休年龄制度面临着诸多问题,如我国法定退休年龄偏低、职工缴纳养老保险费年限偏短、领取养老保险金年限偏长而引起的赡养率上升、统筹养老保险基金入不出敷出、男女退休年龄不统一引起的工作纠纷等。本文试从欧美国家推迟年龄政策及趋势的角度,结合我国国情和实际,提出了关于延迟退休年龄的相关政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吕挥 《商品与质量》2012,(S7):77-78
近年来关于高校专业技术人员退休制度改革的呼声不绝于耳,并逐渐被党和政府所高度关注,高校专业技术人员是高校教师队伍的主体,是人才资源的核心部分,这部分人员的退休制度如何进行改革,事关高等学校的科学发展。本文针对现行高校退休制度的弊端,阐述了改革高校专业技术人员退休制度的必要性,探讨了试行柔性退休制度的可能性,并对高校专业技术人员柔性退休制度实施路径提出了初步的构想。  相似文献   

11.
我国企业女职工法定退休年龄为50岁,是世界上退休年龄最低的,有较大的政策上调空间.针对这种情况,设计合理调整女职工退休年龄的方案,并根据上海的具体情况进行了测算.计算结果表明,方案实施会逐年增加社保基金的收入,累计数额巨大,可以大大缓解老龄化带来的压力.  相似文献   

12.
针对当前许多学者提出的延长工作年限以缓解养老金支付风险的观点,作者提出只有缩短工作年限才是促进就业的有效手段,并对不可回避的养老金问题重新进行了制度上的设计,从而力求达到既增加就业,同时也降低养老金支付风险。  相似文献   

13.
近期"延迟退休"的话题备受关注,但人们却忽视了比较突出的"提前退休"问题。"提前退休"如何界定?"提前退休"的现状如何?"提前退休"对养老保险制度有什么影响?本文对此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抑制"提前退休"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面对老龄化冲击导致的养老金巨大缺口,各国采取延迟退休政策。延迟退休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和经济政策,与国家、单位、在职职工、退休人员等方面的责任和切身利益都相关。本文从延迟退休的优势出发,从个人生活保障、就业、社会福利三个方面浅谈延迟退休政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近期关于我国的"刘易斯拐点"是否到来、退休年龄是否应该"延迟"的话题备受关注,社会各界广泛争论,意见不一。通过分析认为,我国的"刘易斯拐点"尚未来临,"延迟退休"的时机尚不成熟。  相似文献   

16.
随着老龄社会的到来,老龄化也成为很多国有企业面临的突出问题,能否抓好离退休人员管理工作,直接关系到企业能否健康快速发展。而抓好离退休党支部建设工作,对于抓好离退休党员管理,进而促进整个离退休人员队伍稳定,最终推动企业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简述了我国企业目前的退休金计划的实施和会计处理方法,着重论述了在约定受益法下企业退休金计划的确立,成本的计量确认与分摊,会计处理方法及报表列示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引入一般马尔可夫模型,将多重纯流出模型应用于养老金计划,建立并讨论了固定给付计划的捐纳金和固定捐纳计划的退休给付的精算现值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