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介绍了DDS开铁口机气动系统的两项改进措施,通过改进,提高了开铁口机的振打能力,彻底杜绝了振打时小车不动的故障。  相似文献   

2.
杨士岭  张建华 《工具技术》2010,44(12):57-60
对高炉开铁口机钻削系统的连接形式进行了优化,并对优化前后的高炉炉前开铁口机钻削系统源动力的传递效率进行了高速碰撞动力学和ADAMS实体建模分析。优化后的钻杆速度比优化前提高了24mm/s,钻杆动能为优化前的141.9%。研究结果为新型开铁口机凿岩系统的设计提供了一种良好的理论依据和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3.
高炉开铁口机是重要的炉前设备之一,它的性能和效率直接影响到高炉的正常生产。该文论述了开铁口机液压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设备经改造后,运行稳定,产能得到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4.
梅山炼铁厂3#高炉DDS气动开铁口机设计上的失误,使开铁口机进退小车由前进转为后退时,必须停留5s。通过对气动系统的改进,取消退一侧的快排阀,消除了该故障。  相似文献   

5.
开铁口机作为高炉炉前核心设备,其正常工作是否正常将直接影响到高炉的安全性。首先分析了开铁口机液压系统原理;其次讨论了液压系统常见故障模式和产生机理;最后,结合钢铁企业实际生产和日常维护保养特点,提出了常见故障解决方案,希望能够为相关专业提供可以参考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杨士岭  张建华 《工具技术》2010,44(11):53-55
根据某厂高炉液压开口机的运动特性及无水炮泥在铁口孔道中焙烧后的性质,对高炉铁口炮泥钻削与冲击过程进行了理论分析与计算,得出:高炉铁口深度在0-1000mm时,开口机轴压F为1.647kN,转速为16.6mm/s时,开口机只需旋转钻削即可顺利进钻;铁口深度在1000-2600mm、开口机钻速为18mm/s时,开口机在钻削与冲打联合作用下可达到最佳切削效果;铁口深度在2600-2800mm时,炽热红铁层硬度较低,只需旋转钻削即可打开铁口。结合实践,对开口机切削设备进行了优化与改进,进一步提高了炮泥的钻进速度。  相似文献   

7.
高炉开铁口机的改造及其钻头体的设计制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高炉开铁口机改造方法及其通风钻头的设计和制造工艺。  相似文献   

8.
国内钢铁厂高炉大都引进了德国TMT公司生产的成套全液压开铁口机,其关键核心零部件钎尾轴时常产生扭曲变形和疲劳折断,从国外单件进口钎尾轴配件,价格昂贵、交货期长,严重制约高炉正常生产.为解决这一难题,文章分析了进口钎尾轴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从材质和机械加工两方面入手,对其实现了国产化.经实际应用表明:所制得的钎尾轴具有较高的抗冲击力和抗弯曲疲劳强度,可满足德国TMT开铁口机的工作条件与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9.
冲天炉开炉首次放铁水时,如炉温较高则出铁口不难捅开。当炉温偏低且堵出铁口时预热不足时,出铁口很难捅开,只好用钢钎鎯头凿,劳动强度大,不安全。我车间工人经实践  相似文献   

10.
结合水钢4号高炉(2500m3)出铁场设计实践,对2500m3高炉风口平台及出铁场设计的工艺布置及平台结构形式、设备选型(包括炉前吊车、泥炮、开铁口机等)、出铁场除尘抽风量及其分配等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
有前炉的小型冲天炉有时出现出铁口打不开的现象,分析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1.开风后前几包铁水不能间隔时间过长,过长则可能打不开出铁口。 2.出炉铁水温度太低(低于1320℃时)也容易造成出铁口打不开。 3.出铁口修得太厚也容易打不开,通常5吨以下的炉子出铁口厚度不能超过60毫来。  相似文献   

12.
钻杆卡具是某进口液压开铁口机的关键核心零件,是用于固定钻杆的装置。该钻杆卡具采用螺纹连接,因该种连接只能在一个方向上进行连接和调整,所以无法实现钻杆的反方向旋转。另外,由于螺纹表面受损时,会产生氧化层进一步损伤,这种氧化层还使得螺纹连接的咬死现象经常发生,导致钻杆无法更换,高炉被迫停炉。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把钻杆改为凹槽,采用方销穿过凹槽与钻杆卡具固定,限定钻杆的轴向窜动和径向跳动,保证了钻杆转动平稳,易于拆卸,实现了正反方向转动。同时,选用特殊的合金结构钢,巧妙设计加工工序,制备的钻杆卡具完全能够适应并满足该进口液压开铁口机的工作条件与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13.
可控精度综合法是一种实用、高效的平面杆机构的设计方法,它使所设计的机构在各个离散点都有不同的任选精度。由于引入了并向量的结构,大大简化了优化过程,尤其是对于有相对固定点的一类杆机构的综合。通过对高炉开铁口机构基本尺寸的优化设计验证了此方法的优越性。并利用Matlab建立了问题的数学模型,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计算,实现了杆机构轨迹的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4.
前炉出铁口,一般是焊接一块厚约3~4毫米的钢板,中间开一个圆孔作为出铁口。但常因出铁口处铁水冻结,多次打凿,致使出铁口钢板烧熔,孔口扩大,须更换钢板补焊,这样既浪费工时又不方便。在生产实践中,我们将出铁口钢板改装成为厚约3~4毫米、上大下小的活络梯形钢板,在其中间稍下部烧一个圆出铁口,然后锤成弧形,卡入出铁槽镶边铁空隙中(如图)。修出铁口时必须注意,将耐火泥搪塞钢板与炉壁之间的夹缝中,以免铁水沿夹缝冲出。经若干年来的生产实践证明,每当出铁口烧大不能再用时,便可把活络钢板打掉,换一块不需焊接的钢板,既减少麻烦又节省工时,方便  相似文献   

15.
冲击机构是钻机进行冲击钻进的主要工作部件。对冲击机构的运动学分析,传统研究方法主要是将冲击机构简化成对心曲柄滑块机构或偏置曲柄滑块机构,产生较大的误差。基于这一点,直接分析在任意瞬时冲击机构各构件之间的几何关系,然后进行运动学分析,这样更能准确地描述冲击机构的运动特性,为下一步进行动力学分析提供数据参考,对冲击钻机的结构优化设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冲击钻机是灌注桩基础施工的一种重要钻孔机械,但目前对冲击钻机钻进系统的动力学特性缺乏全面认识。以GCD-1500型冲击钻机为研究对象,结合钢丝绳和弹簧柔性体,在ADAMS中建立由刚体和柔体耦合的冲击机构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初步分析系统的动力学过程,并在不同约束条件下,利用脉冲激励分析方法研究冲击机构局部多自由度系统的模态振动和识别模态频率,为系统振动控制提供依据,对冲击钻机的优化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安磊  张锁怀  黄旺兴 《机械传动》2019,43(3):139-144
凸轮机构作为开盒机的主要机构,对其进行详尽的动态特性分析,将对开盒机的动态性能提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将凸轮连杆和凸轮轴进行柔性化处理,建立凸轮机构的多柔体模型,对多刚体模型和多柔体模型的仿真结果进行了对比。基于多柔体模型,分析了输入转速、阻尼系数、材料参数和结构参数对机构动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多柔体模型的仿真结果对开盒机的初始装配具有指导意义。减小凸轮厚度同时增大阻尼可以改善机构动态特性,使开盒机提速运行。同时,利用ANSYS对改变厚度后的凸轮进行模态分析,为避免共振和更为全面的动力学分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水下航行器快速性、减小开孔带来的噪声,盖板启闭机构被广泛应用。以空间连杆机构和凸轮机构为基础设计了盖板启闭机构方案,建立机构运动学模型,以盖板运动特性为设计目标,初步确定凸轮轮廓;建立机构的动力学模型,通过数值仿真分析盖板启闭机构的动力学特性,针对瞬时冲击载荷过大的问题开展方案优化设计。盖板启闭机构经过优化后,工作时对驱动力的要求明显降低,并且工作运行平稳,消除了冲击振动,能有效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隐身性。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中部槽双面焊接翻转机旋转部分结构和运动曲线,分析了其工作原理以及传动部分和旋转运动所需的技术参数。根据旋转运动曲线,控制旋转机构的运动时间,减小现有技术中翻转机旋转机构急停急起方式对整个翻转机造成的较大的启动与停止冲击,同时提高翻转机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20.
梁荣柱  韩燚  张惠 《机械制造》2010,48(12):34-36
对CZ-22型冲击钻机冲击机构进行改进,用液压油缸代替曲柄,从而实现真正的不停车调节冲击高度,达到降低工人工作强度和增加纯钻进时间,提高钻进效率,降低钻进的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