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植物乳杆菌和干酪乳杆菌抗氧化活性正在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将这两种菌添加到契达干酪中,采用清除DPPH自由基,还原力及清除羟自由基3种方法,研究这两种菌对干酪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利用契达干酪作载体,研究干酪中益生菌在通过模拟胃肠道后菌的活性情况。结果表明:在8℃成熟时,分别加入植物乳杆菌、干酪乳杆菌和同时加入这两种益生菌干酪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及羟自由基清除能力均在第16周达到最大值,分别为47.30%,46.19%;48.65%,46.66%和51.72%,47.43%,而还原力在第20周达到最大值0.479,0.515,0.656,显著高于空白组的45.05%,43.86%,0.366(P0.05)。另外,干酪成熟24周后,活菌数分别为7.58 lg(CFU/g),7.65 lg(CFU/g),7.78 lg(CFU/g),低于酸奶发酵4周后的活菌数,而干酪在模拟胃肠道后活菌数均达到6.5 lg CFU/g以上,显著高于酸奶和直接通过模拟胃肠道后的活菌数,起到益生的作用。以上结果表明两种菌能够显著提高干酪的抗氧化活性,同时,干酪作为载体能够保护益生菌,使其通过对菌有破坏作用的胃肠道环境,并达到益生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利用向农家干酪加入干酪乳杆菌的方式,研究农家干酪的抗氧化活性及在模拟胃肠道中乳酸菌的存活能力。通过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的清除的能力以及对铁的还原能力指标的测定,利用PH 4.6-SN及12%TCA-SN进行抗氧化活性分析。结果表明:在第30 d时,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达到最高值,为316μM Trolox,还原能力为0.647;羟自由基的清除率在第25 d时最高达到54.38%,在第30 d时有所下降。在对第20 d的农家干酪的水溶性提取液的冷冻干燥粉进行抗氧化活性的评价时,抗氧化活性得到提高;综上所述,添加干酪乳杆菌的农家干酪在储藏期内抗氧化活性显著增强。选择第20 d的农家干酪进行模拟胃肠道的存活能力研究,发现活菌数降低了5 log_(10) cfu/g,最终为7 log_(10) cfu/g,可起到益生作用。因此,加入干酪乳杆菌显著提高农家干酪抗氧化活性,农家干酪可以起到益生作用。  相似文献   

3.
探讨了植物乳杆菌和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完整细胞、无细胞提取物及灭活菌体的抗氧化活性.测定了两种乳酸DPPH(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清除能力、羟自由基清除能力、超氧阴离子清除能力、抗脂质过氧化能力、还原能力和对金属离子的螯合能力,对比其抗氧化活性的差别.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茵的抗氧化活性优于保加利亚乳杆菌,这为综合利用植物乳杆菌提供了有利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了植物乳杆菌KLDS 1.0386的体外抗氧化能力和10种抗生素的敏感性。方法:以过氧化氢耐受性、DPPH自由基清除力、羟自由基清除力、超氧阴离子清除能力、抗脂质过氧化能力、还原能力和螯合金属离子能力为指标进行体外抗氧化评定;检测KLDS 1.0386对β-内酰胺类、碳青霉烯类、糖肽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林可酰胺类和酰胺醇类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KLDS 1.0386菌悬液、菌体菌体细胞破碎液和发酵上清液三者对比,菌悬液的抗氧化能力最佳;在抗生素敏感性上,植物乳杆菌KLDS 1.0386对氨苄西林、青霉素、亚胺培南、庆大霉素、红霉素和四环素表现为敏感;对万古霉素、卡那霉素、克林霉素和氯霉素表现为耐受。结论:实验获得一株具有潜在抗氧化能力和耐药性的植物乳杆菌。  相似文献   

5.
选取4株(干酪乳杆菌1.0319、瑞士乳杆菌1.0612、鼠李糖乳杆菌1.0911、植物乳杆菌1.0202)具有X-脯氨酰-二肽酰基-氨肽酶(X-prolyl-dipeptide acyl-aminopeptidase,Pep X)活性的乳杆菌,经过3次紫外诱变,诱变出具有高活性Pep X的菌株(UV-C3、UV-H3、UV-R3、UV-P3),将其添加到契达干酪中,分析在干酪成熟期间Pep X活性和抗氧化活性变化,建立二者间的相关性,并研究添加产Pep X乳杆菌对干酪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乳杆菌所产Pep X活性对契达干酪抗氧化活性及品质具有显著影响,且二者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随着干酪成熟时间的延长,干酪的Pep X活性及抗氧化活性逐渐上升,且在第90天达到最大值,其中,添加UV-R3菌株所产的Pep X活性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最大值为10.16 U/g,其抗氧化能力(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清除率、羟自由基清除率、还原能力)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最大值分别为68.43%、67.56%、0.684 3。在120 d后,随着酪蛋白的水解,干酪的苦味肽大量产生,且质构情况显著降低。在第120天时,干酪的风味感官得分达到最大值,均超过9.0分,因此可在成熟120 d后进行食用。  相似文献   

6.
6株人源乳酸菌体外抗氧化活性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分离自江苏如皋长寿村人群肠道的6株乳酸菌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测定了6株菌对过氧化氢耐受能力、不同组分对羟自由基、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还原能力、抗脂质过氧化能力及T-SOD和GSH-Px活性,结果表明:6株菌中,发酵乳杆菌L2、L4,屎肠球菌E2对1.0 mM H2O2耐受能力较强。6株菌不同组分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发酵上清液的抗氧化活性总体要优于菌体和胞内提取物。其中,L2发酵上清液羟自由基清除能力和T-SOD活性最强;E2发酵上清液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GSH-Px活性最高;发酵乳杆菌L1发酵上清液还原能力最高;干酪乳杆菌L3发酵上清液抗脂质过氧化能力最强。测定结果表明这6株菌总体抗氧化能力较好,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实验用菌为从新疆传统乳制品酸奶和干酪中分离出的7株乳酸菌,分别是乳酸片球菌(Pediococcus acidilactici)1株、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3株、耐久肠球菌(Enterococcus durans)1株、魏斯氏菌(Weissella cibaria)1株和面包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nis)1株。对其清除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自由基、还原能力以及亚铁离子螯合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7株乳酸菌具有不同的抗氧化能力,其中植物乳杆菌亚铁离子螯合能力最强,乳酸片球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相对较高,魏斯氏菌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较强,面包乳杆菌的羟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还原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8.
研究NaCl对保加利亚乳杆菌耐氧化胁迫能力及糖代谢生成乳酸的影响。利用平板菌落计数法检测不同浓度H2O2对保加利亚乳杆菌活菌数的影响,利用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羟自由基清除能力、还原活性作为体外抗氧化能力评价指标,对比添加不同量氯化钠孵育的菌株的抗氧化活性的差别,得到最适浓度NaCl处理后的优化菌。结果表明,H2O2亚致死值为1 mmol/L,致死值为2 mmol/L。在1 mmol/L H2O2胁迫条件下,0.1%~0.3%NaCl对保加利亚乳杆菌存活率及抗氧化活性明显提高,其中0.2%NaCl处理后的保加利亚乳杆菌存活率提升最高是对照组的3倍,抗氧化活性最大。DPPH清除率上升1倍,羟自由基清除率及还原性均增加(P0.05)。结论:NaCl能够提高保加利亚乳杆菌自身的抗氧化能力,这为提高保加利亚乳杆菌抗氧化性提供理论支持,为综合利用保加利亚乳杆菌提供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9.
从2份健康成人粪便中分离得到7株植物乳杆菌,以DPPH自由基清除率、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羟自由基清除能力、耐受过氧化氢及还原能力为指标,研究7株植物乳杆菌抗氧化活性;筛选获得清除自由基能力及耐受过氧化氢能力较强的2号、3号菌株;进一步研究发现,2号菌株总抗氧化能力显著高于3号菌株,但2号、3号菌株超氧化物歧化酶、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无显著差异。2号、3号菌株具有潜在的抗氧化活性,还需经过细胞抗氧化试验和动物试验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0.
从自制泡菜中,分离出三株乳酸菌,经鉴定,三株菌分别为植物乳杆菌、戊糖片球菌和干酪乳杆菌干酪亚种。分别在有氧和厌氧条件下培养这三株乳酸菌,评价其发酵上清液和胞内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三株乳酸菌均在厌氧条件下呈现出较高抗氧化能力,厌氧培养对清除羟自由基影响最大;对于清除羟自由基及脂过氧化自由基,三株乳酸菌的发酵上清液较胞内提取物均体现出更高的水平;对于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三株乳酸菌的胞内提取物效果更佳。对比三株乳酸菌,戊糖片球菌清除羟自由基的能力最强,植物乳杆菌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能力最强,而干酪乳杆菌抗脂质过氧化能力较另外两株菌强。  相似文献   

11.
为获得能应用于功能性食品的高抗氧化性能乳酸菌,测定了30株分离自江苏如皋长寿村人群肠道中的乳酸菌发酵液清除自由基能力和还原能力,并对初步获得的4株抗氧化性能较好的菌株发酵不同组分清除自由基能力、还原能力及抗氧化酶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4株菌发酵液抗氧化性能不等同于其各组分抗氧化性能总和,且发酵上清液抗氧化性能显著高于其菌体和胞内提取物。获得综合抗氧化性能较好的2株菌L10和L13,两株菌发酵上清液对羟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56.4%和64.8%,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51.8%和53.5%;两株菌发酵上清液还原活性A700nm分别为2.523和2.540;两株菌发酵上清液T-SOD活性分别为32.802U/mL和33.825U/mL,GSH-Px活性分别为37.273U/mL和45.012U/mL。两株菌经鉴定分别为发酵乳杆菌和干酪乳杆菌。  相似文献   

12.
为确定益生菌对契达干酪抗氧化性变化的影响,在菌株具备良好耐酸、耐盐性,适用于干酪生产前提下,以水解性和抗氧化性为指标,分别筛选出水解能力和抗氧化能力较强的菌株,并将其添加到契达干酪中,不添加益生菌的干酪为空白组,对干酪成熟过程中活菌数和抗氧化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9?株益生菌中,瑞士乳杆菌(Lactobacillus helveticus)1.0612和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1.0911分别具有较强的水解能力和抗氧化能力。在成熟过程中,添加L. helveticus 1.0612和L. rhamnosus 1.0911的两组干酪活菌数无显著差异,但均显著高于空白组。3?组干酪抗氧化能力均先升高再降低、最后趋于平缓,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清除能力均在第4个月达到最大,还原能力在第5个月达到最大,且添加水解能力强的L. helveticus 1.0612干酪各项抗氧化能力的最大值(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还原能力分别为51.05%、49.97%、0.66)均显著高于添加L. rhamnosus 1.0911的干酪(47.30%、46.19%、0.56)(P<0.05)。因此,在契达干酪中添加水解能力较强的菌株,相比于添加本身具有良好抗氧化活性的菌株,可能会加剧干酪的蛋白水解,生成具有抗氧化能力的短肽和氨基酸,从而提高干酪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3.
以5株乳源乳杆菌为研究对象,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LGG为阳性对照菌株,通过pH和胆盐耐受性试验、胃肠液耐受性试验、抗生素敏感性试验、抑菌活性试验、黏附Caco-2细胞试验、抗氧化活性试验考察5株菌的益生特性。结果表明,5株乳杆菌对环境胁迫均具有一定的抗逆性;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单增李斯特菌具有一定的抑制能力,抑菌圈直径均分别>10 mm、>20 mm、>13 mm;其中鼠李糖乳杆菌260益生特性较优,黏附能力较强,黏附率为4.16%,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56.36%、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23.09%、总抗氧化能力(T-AOC)为5.26 μmol/mL,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该试验选用鼠李糖乳杆菌、干酪乳杆菌、肠膜明串珠菌及布拉酵母菌液态发酵牡蛎,比较其总抗氧化能力、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及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总肽含量。结果表明,4株益生菌发酵牡蛎制品组的总抗氧化能力与空白组相比均显著提升,其中鼠李糖乳杆菌组最高,为(4.04±0.05)U/m L;4组均具有自由基清除能力,其中鼠李糖乳杆菌组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最强,羟自由基清除能力与其他组相近,但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最低;总肽含量由高到低排序的发酵牡蛎制品组为肠膜明串珠菌组>干酪乳杆菌组>鼠李糖乳杆菌组>布拉酵母菌组。初步确定鼠李糖乳杆菌为适用于发酵牡蛎制备活性肽的优良菌株,可为海洋食药资源高值化利用提供可借鉴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5.
4 种乳酸菌体外抗氧化能力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洋  郭宇星  潘道东 《食品科学》2012,33(11):25-29
通过抗脂质过氧化、清除DPPH自由基、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 ·)、还原力、清除羟自由基实验对发酵乳杆菌、乳酸乳球菌、嗜酸乳杆菌和瑞士乳杆菌4种乳酸菌发酵上清液和胞内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4种乳酸菌的具有不同的抗氧化能力,其中瑞士乳杆菌的羟自由基清除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还原能力相对较高,乳酸乳球菌和嗜酸乳杆菌清除O2- ·能力相对较强,发酵乳杆菌抗脂质过氧化能力为最强。实验还初步研究乳酸菌的抗氧化机理,显示乳酸菌存在SOD和GSH-Px,这可能与乳酸菌的抗氧化作用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为了筛选出高吸附铅离子且具高抗氧化能力的菌株,本文对10株乳杆菌进行了铅离子吸附研究,以DPPH·清除力、还原能力、羟自由基清除及抗脂质过氧化能力为指标进行了体外抗氧化能力的评定。结果表明:不同乳杆菌之间的清除铅离子能力不同,抗氧化能力也不相同,其中德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KLDS1.0207具有高吸附铅离子和高抗氧化能力,该菌株铅离子去除率达79.18%,还原能力达99.00μmol/L的半胱氨酸当量,DPPH·清除率为50.40%,羟自由基清除率26.88%,抗脂质过氧化能力达15.62%。此菌株可用于体内缓解铅中毒造成的氧化损伤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添加瑞士乳杆菌(Lactobacillus helveticus,Lh)与嗜热链球菌-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发酵剂(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Lactobacillus bulgaricus,Y)单独或共培发酵,研究Lh不同接种量对牦牛乳的发酵特性、以及发酵牦牛乳的抗氧化能力与肽含量及蛋白水解活力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Lh与Y混合发酵能使牦牛乳更快凝乳,凝乳时间为2.67 h;在整个冷藏期间,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羟自由基清除能力分别与肽含量呈极显著相关(P<0.01),均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于第14天达到最大值(P<0.05),其中5%Lh-Y组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最强,为93.95%,同时该组样品的羟自由基清除能力最强,为81.83%;Fe2+螯合能力表现为下降趋势,分别与肽含量、蛋白水解活力呈极显著相关(P<0.01),5%Lh组样品的螯合能力最强;还原能力表现为上升趋势,与蛋白水解活力呈显著相关(P<0.05),5%Lh-Y组的还原能力最强。结果表明,Lh与Y混合培养能够显著提高发酵牦牛乳样品的抗氧化能力,瑞士乳杆...  相似文献   

18.
刘晶  孟杨  赵征 《食品工业科技》2012,33(9):146-149
通过控制初始发酵条件:pH6.0、发酵温度39℃,可以提高发酵乳清清除羟基自由基和DPPH.的能力。在发酵20h内,随着乳清蛋白水解度的增加,发酵乳清清除羟自由基和DPPH.的能力也随之增大,在发酵20h时达到最大,分别为48.06%和73.52%,发酵乳清清除羟自由基和DPPH.的能力与未发酵乳清相比分别提高了22.73%和46.09%,与保加利亚乳杆菌菌体相比分别提高了23.75%和40.63%。探讨了蛋白水解度和保加利亚乳杆菌活菌数和抗氧化活性之间的关系。20h后,发酵液自由基清除能力与水解度之间没有正相关性,因此不能采用蛋白水解度作为评价发酵乳清抗氧化性的指标。本研究对可能影响保加利亚乳杆菌发酵乳清抗氧化性的因素进行探讨,为开发功能性乳清产品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9.
以果蔬自然发酵液中分离得到的3株乳杆菌(Lactobacillus)为对象,通过测定表面疏水性、自身凝聚率分析乳杆菌的表面特性;以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和铁还原能力为指标,分析3株乳杆菌的体外抗氧化能力差异;以降解胆固醇及亚硝酸盐为指标,评价乳杆菌的功能活性。结果表明:3株菌中,L3的表面疏水性和自身凝聚力均表现良好,分别为57.7%和95.2%(24 h);3株菌的上清液具有很强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90%)、羟自由基清除率(>68%)及还原能力(>1.0),其中L1和L3的上清液具有更强羟自由基清除率,近90%,L2则具有较强的抗脂质过氧化能力(>37%);乳杆菌在48 h内几乎完全降解200 mg/L NaNO2;3株菌上清液均有较好的胆固醇降解能力(>19%),其活性物质主要为蛋白质和多糖类物质。综上所述,果蔬发酵液中分离所得的3株乳杆菌表现出了良好的益生特性,可为开发功能性发酵食品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植物乳杆菌NDC75017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酸奶中所筛选的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NDC75017在不同体系中的抗氧化作用模式。方法:测定了活细胞、无细胞提取物、胞外分泌物及菌体灭活物质的自由基清除能力、总抗氧化能力(totalantioxidant capacity,T-AOC)、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otal superoxide dismutase,T-SOD)活性、还原能力和金属离子螯合能力。结果:株菌能够耐受一定浓度的过氧化氢(H2O2),无细胞提取物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最强,胞外分泌物的羟自由基(•OH)清除作用最好。无细胞提取物和胞外分泌物的T-AOC效果最佳,与另外两组差异显著(P<0.05)。胞外分泌物的GSH-Px和T-SOD酶活性最高,明显比无细胞提取物和菌体灭活组效果好(P<0.05)。4 组样品都具有还原能力和金属离子螯合能力,但Cu2+螯合能力不如Fe2+螯合能力效果好。结论:菌株具有抗氧化活性,其抗氧化本质可能与其具有金属离子螯合能力、提供电子和清除自由基等作用模式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