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紫荆关断裂带古构造应力场特征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晋获断裂带古应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3.
4.
通过对南丹-都安断裂带分段构造特征和其控盆作用的分析,推断出该断裂带的运动学模式为:在后期挤压应力场的作用下,盆地内早期的地层与台地型地层之间发生大规模的挤压运动,控陷正断层发生构造反转,盆地内地层块体向上、向前逆冲运动;台地型地层沿滑脱面发生拆离,顺滑脱面产生反向逆冲.  相似文献   

5.
6.
潞安矿区显微组构研究及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微观角度分析了山西省潞安矿区文王山正断层和王家沟逆冲断层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石英组构图清晰地反映了南京东向和北东东向的构造挤压作用。岩组分析与共轭剪节理分析结果一致,反映了潞安矿区地质构造的多期复合变形。  相似文献   

7.
8.
在美国陆地卫星图象中,线性构造表现最为突出云南的卫星照片影象上,也表现出规模不等的线性断裂,它们都经历了长期复杂的演化和发展。此种线性构造在不同地段或两侧的不同部位上,影象都表现出较大的差异。这种影象图形结构构造上的差别,实际上是断裂带形成演化历史复杂性的直接表现或实际记录,本文以红河断裂带为例从所显示的影象图形结构分析入手,结合区域地质资料进行深入的阐述。  相似文献   

9.
张家口—蓬莱断裂是华北地区一条重要的北西向地震构造带。为了研究其断裂构造体系,在对张家口—蓬莱断裂带南口—宁河段地球物理重磁场资料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利用线性增强后的重磁水平45°、135°及总梯度模资料,获取了与断裂构造体系关系密切的主要线性构造分布。研究表明,区域上重磁场存在东高西低及具裂陷槽性质的近北西西向宽缓磁力低值异常带格局;北东向和北西(东西)向断裂互相限制,晚期以来区域构造应力有利于北东向的断裂活动,致使北西向断裂表现出明显的分段性;北西西向断裂提供了深部孕震环境,控制了地震沿北西定向排列,而北东向断裂则是主要的发震构造。此结果为今后该段断裂活动性的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显微构造现象分析、古应力值计算、古温度和应变速率研究,从构造环境的角度,将华北板块南缘(豫南部分)划分为两个构造域:南部韧性变形域以高应力,高温和低应变速率为特征,对应于板块碰撞带;北部韧——脆性变形域以中低温和高应变速率为特征,对应于板块边缘浅层逆冲断裂系。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渤海海域的地震资料及地质资料进行综合分析,认为郊庐断裂带在该地区的宽度为50 km,并分为东支和西支.以张家口-*蓬莱断裂为界,渤海海域的郑庐断裂带分为南段和北段,南段东、西两支断裂的走滑特征非常明显;北段的东支走滑特征明显,而西支走滑特征不明显.古近纪,北段东支和西支都具有走滑运动,但是由于张家口-蓬莱断裂左旋切割,导致西支走滑受阻而被废弃,因此走滑运动主要集中在东支.  相似文献   

12.
动态裂纹的位错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静态裂纹的位错模型已有广泛的研究,而动态裂纹的动态位错模型研究得不够。本文提出动态增生位错模型,并给出了它的应力场,利用这一模型,建立了适用于动态裂纹问题的奇异积分方程。用这种方法求得了运动裂纹的D-M模型的位错分布函数及裂纹张开位移。  相似文献   

13.
遥感影象特征表明,右江断裂带是一条控制了两侧构造发育的深大断裂带。该带的活动期长,应力状态变化大,故在不同的时期,在构造的不同部位,表现出不同的构造特征。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新生代以来亚洲板块与周邻板块运动学特征、鄂尔多斯盆地区域构造应力场变化及盆地抬升的 地质学证据,探讨鄂尔多斯盆地—高原转型期的地球动力学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新生代以来鄂尔多斯盆地— 高原转型期的驱动力主要源于印度板块北移、青藏高原隆升和太平洋板块向西俯冲产生的远源波及力。鄂尔多 斯盆地抬升的时期主要分为:新生代早期(65~45、45~25)MaBP,盆地处于缓慢阶段性抬升期;新生代晚期(25 ~0.78、0.78)MaBP,盆地处于快速阶段性抬升期,且抬升的频次有逐渐加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吴川—四会断裂带的构造演化与金矿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6.
在断裂、褶皱形成机制、构造样式分布平面分布和垂向分布研究的基础上,将准噶尔盆地乌夏断裂带构造样式的演化归为6种序列和3个演化阶段.构造样式演化具有明显的分区性,在断裂带东西两侧表现为相似性,中间则呈明显不同.3个演化阶段是指二叠纪前展式强烈压缩构造样式发育阶段、三叠纪一体罗纪后展式压缩构造样式发育阶段和白垩纪一第三纪局部伸展构造样式发育阶段,而且构造样式的发育具有继承性和同沉积性.控制乌夏断裂带断层规律性发育的主要因素是区域构造环境、基底性质、应力作用方式和岩石力学性质等.  相似文献   

17.
对哇洪山断裂带中段变形岩石磁组构分析表明,断裂带及其外围构造岩磁化率百分率各向异性H值(普遍>5%,断裂带>10%)较高,说明岩石经历了较强的韧性变形,岩石磁组构具有磁面理发育、磁线理不发育、磁化率量值椭球呈压扁状的特点.由构造岩磁化率最小轴推断的韧性变形期最大主压应力方位主要为近E-W向,由此推断该期断裂带的水平运动性质为左旋.沿断裂带走向构造岩磁组构参数有明显的变化,反映构造变形特征沿断裂带走向有一定差异,其中阿移项、哇沿河—巴硬格莉沟—加木恩韧性变形较强,而红柳沟—蒙高、老沿等地相对较弱.晚华力西期及其以后岩体(脉)H值不高,说明岩石无明显韧性变形,反映韧性变形早于此类岩体(脉)形成.  相似文献   

18.
利用三维地震解释技术,重点采用相干体技术与断裂解释结合的方法,研究桩南断裂带几何学、运动学及动力学特征,发现桩南断裂带三段式分布规律及弧形弯曲的特征;并结合区域动力学背景,合理解释其动力学机制:沾化凹陷内部两条主要边界断裂(长堤断层、埕东断层)活动引发了桩南断裂带东、西两侧断裂的发育;边界断裂的活动强弱的差异性造成桩南断裂带发生弯曲变形;对桩南断裂带内部油气分布规律的研究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20.
本文在大量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地质力学的理论和方法。论述了罗茨—易门断裂带的组成特征、发生发展及其对铁矿的控制作用断裂带由罗茨—易门大断裂及其伴生和派生构造所组成它经历了长期的发展和多期的活动沉积建造、岩浆建造和成矿作用的形成和分布严格受到断裂带的控制在时间上,铁矿床的形成与断裂带的发展阶段有内在联系;在空间上,铁矿床的分布受到断裂带多级序构造的控制这种认识对指导滇中铁矿的进一步找矿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