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 毫秒
1.
目的探讨早期强化康复训练对中风恢复期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在本院康复科就诊的中风患者78例。将轻、中型神经功能缺损的中风患者按康复方法分为轻型对照组21例,中型对照组18例,进行传统康复训练,轻型干预组21例,中型干预组18例,进行早期强化康复训练。对患者干预前后神经功能,运动功能,生存质量进行评估。结果轻度神经功能损伤患者对照组合干预组干预前后CS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组间也无显著性差异,对照组干预前后FMA评分,SSQOL评分无显著性差异,干预组干预后明显高于干预前,而且干预后干预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中度神经功能损伤组有相似结果。结论早期强化训练有利于轻度和中度神经功能损伤患者运动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针刺配合康复训练对脑出血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94例脑出血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均予常规内科综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刺配合康复训练,采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对2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进行评价,采用Fugl-meyer评分法对2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进行评价,同时采用巴氏指数(MBI)对2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Fugl-meyer评分和MBI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针刺治疗脑出血患者并配合康复训练指导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脑卒中病人接受康复训练后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将82例脑卒中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观察组病人实施康复护理训练。结果:经康复护理训练后,病人肌力的改善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早期实施康复护理训练,有利于脑血管病人肌力的提高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我院自2006年4月至2008年4月对收治脑外伤后认知障碍患者80例,给予相应的治疗、常规护理及康复训练,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干预对脑外伤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脑外伤患者按进行康复治疗的时间迟早分为观察组(发病3个月内)和对照组(发病3个月后)各60例,采用同样的康复训练方法,比较两组的康复效果。结果康复训练3个月后,所有患者的ADL评分和Brunnstrom分级均有明显改善,康复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康复训练效果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脑外伤患者积极进行早期康复治疗,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和ADL能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聂鹏 《医药论坛杂志》2003,24(15):76-76
偏瘫多见于各种脑部病变 ,其中最常见于脑梗死、脑血栓、脑出血等中风患者 ,这些脑血管疾病多见于老年人 ,是引起肢体瘫痪的主要原因[1] 。偏瘫给家庭和社会带来负担 ,个人生活质量下降。因此 ,早期进行肢体功能训练 ,对减轻病人的致残率 ,改善自我形象 ,增加日常生活能力 ,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1 一般资料我院脑血管内科 2 0 0 0年 1月~ 2 0 0 1年 12月共收治脑血管病患者 5 0例 ,其中男性 35例 ,女性 15例 ,年龄在 5 5~75岁 ,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肢体瘫痪 ,经过积极的、系统的治疗和早期康复训练 ,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总有效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强化康复训练对脊髓损伤患者神经运动功能改善的影响.方法 40例脊髓损伤致不全瘫患者,随机分为强化康复训练组(试验组,20例)和常规康复训练组(对照组,20例),试验组接受强化康复训练,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训练,分别在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的Rivermead运动指数、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 强化康复训练2个月后,两组患者的Rivermead运动指数和Banhel指数评分较训练前显著提高,且以试验组更为明显(P<0.01).结论 强化康复训练可以显著改善脊髓损伤患者的神经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1年12月至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早期肢体康复训练。护理干预1个月后对患者的偏瘫运动功能(Rivermead指数)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 指数)进行评价,比较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间Rivermead指数及Barthel指数测评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干预1个月后,两组Rivermead指数及Barthel指数测评结果较护理前均有所提高,且观察组比对照组提高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肢体康复训练可能会加快急性脑卒中患者患肢运动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运动康复训练对冠心病患者动脉硬化程度、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就诊于该院心内科的冠心病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运动康复组(52例)和常规治疗组(58例),比较2组干预前后颈-股动脉脉搏波速度(CF-PWV)、心内膜下心肌活力率(SEVR)、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舒张末...  相似文献   

10.
《中国医药科学》2019,(21):268-271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辅助治疗脑卒中患者的效果及对运动功能、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12月我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94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奥拉西坦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康复训练辅助治疗。经过3个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认知功能和自理能力。结果经过3个月治疗,实验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患者运动功能显著高于治疗前,且实验组患者运动功能显著强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患者认知功能显著高于治疗前,且实验组患者认知功能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患者自理能力显著高于治疗前,且实验组患者自理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康复训练辅助治疗脑卒中患者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认知功能及自理能力,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悬吊训练对脑瘫患儿下肢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悬吊训练对脑瘫患儿下肢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本院收治68例脑瘫患儿为研究对象,依据康复治疗差异,分为实验组(n=34)与对照组(n=34),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治疗措施,实验组于其基础上配合悬吊训练,对比2组训练前后腓肠肌张力、GMFM评分、膝过伸角度、足背屈角以及Furl-Meyer评分.结果 实验组训练后腓肠肌张力[(1.28±0.21)级]、膝过伸角度[(4.46±3.02).]、足背屈角[(68.72±1.46).],明显小于对照组[(1.85±0.33)级、(5.98±3.21).、(87.45±1.63)°](P<0.05);实验组训练后GMFM评分[(78.35±3.68)]、Furl-Meyer评分[(86.34±6.77)],明显高于对照组[(63.47±3.34)、(77.35±6.13)](P<0.05).结论 基于常规康复治疗进行悬吊训练,可有效减小脑瘫患儿腓肠肌张力,改善膝过伸症状,显著缓解运动障碍,具有积极实施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灯盏生脉胶囊配合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8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均按常规治疗,并行康复训练,观察组同时给予灯盏生脉胶囊。治疗前后各组分别接受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定,判断疗效。结果患者治疗后Fugl-Meyer、神经功能缺损和Barthel指数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但观察组治疗后的Fugl-Meyer、Barthel指数上升更明显,神经功能缺损下降更显著,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的显效率(70%)、总有效率(95%)明显高于对照组(45%,75%)(P〈0.05)。结论灯盏生脉胶囊配合康复训练能有效促进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减少病残率,缩短病程,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报告下肢残肢装配假肢的临床应用,探讨火器伤与创伤性下肢残肢装配假肢后的功能康复。方法2000-01~2005-12对640例下肢残肢装配了假肢,据患者需求装配国产经济型230例、进口功能型410例,以膑韧带支点者323例、全腔支点者233例、残端支点者50例、骨突支点者34例。采用平地、徒坡、台阶、骑车和复杂地形等措施进行功能锻炼。结果全组640例下肢残肢装配假肢后经过系列康复锻炼均恢复了站立、行走功能,步态近似正常。最大限度地获得功能康复,取得较好效果。结论装配假肢是下肢残肢恢复功能的最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目的:系统评价镜像视觉反馈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干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Embase、PubMed、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时间从建库至2020年2月.应用改良Jadad量表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5项研究,共627例患者.结果显示试验组上肢运动功能[WMD =4.50,95% CI(3.30,5.71)]、下肢运动功能[WMD=3.62,95% CI(0.87,6.38)]、步行能力[WMD=0.28,95% CI(0.15,0.42)]、平衡能力[WMD=9.97,95%CI(5.08,14.86)]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WMD=10.19,95% CI(3.64,16.74)]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镜像视觉反馈训练可改善脑卒中后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步行和平衡能力,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5.
万琴  马莉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22,28(10):1458-1462
目的:探讨BrainHQ视觉训练对于脑梗死患者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1月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08例,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其中男30例、女24例,年龄(63.57±5.38)岁,病程(2.32±0.98)个月。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Brai...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智能反馈训练系统对脑卒中后偏瘫早期下肢运动功能及平衡能力的治疗效果。方法将40名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智能反馈训练系统训练,每天治疗1次,每周治疗5次,4周后评估患者下肢表面肌电积分肌电值( IEMG)、协同收缩率( CR),Berg平衡功能量表( BBS)、简化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定( FMA)。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膝屈曲和踝背伸时的协同收缩率、BB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1),FMA评分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试验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智能反馈训练系统在脑卒中后偏瘫早期治疗中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及平衡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对不同的时间实施颅骨修补手术对脑外伤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对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45例脑外伤出血患者,对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于纳入对照组22例患者在骨瓣减压术后3~6个月内实施颅骨修补术,而观察组的23例则在减压术后2个月内实施颅骨修补术,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神经功能与生活能力变化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91%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4%(P<0.05);观察组患者颅骨修补术后3个月,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上比对照组更低,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I)、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比对照组更高,在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4%远比对照组发生率27%更低(P<0.05)。结论对于脑外伤伴脑出血的患者,在行骨瓣减压术后,术后3个月内早期进行颅骨修补手术,对于神经缺损的改善有满意效果,同时也有助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肢体运动功能的提高,使得患者康复满意。  相似文献   

18.
郑红秀  程宁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9):1284-1285
目的:探讨日常生活活动技能训练对精神分裂症病人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2004年8~12月入院60例精神分裂症病人按单、双日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入院后1周实行有计划的日常生活活动技能训练,对照组仅仅旁听,观看,不做专门技能训练。采用精神病人护理观察量表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后分别为(59.03±26.01)分和(30.5±14.71)分,对照组治疗前后分别为(59.63±24.08)分和(43.2±16.28)分。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Р<0.01)。结论:日常生活活动技能训练有效地改善了病人日常处理自理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缩短了住院时间,配合药物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老年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胃电活动与胃运动之间的关系。方法测定老年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不同时期胃排空分数(EF),同时行体表胃电图记录胃电节律变化,并与21例健康体检者进行比较。结果与健康人比较,老年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胃排空功能延迟、餐后正常胃电节律百分比及主功率比降低,以恢复期第7天为明显[正常慢波节律百分比(50.43±4.27)%,餐后、餐前功率比(0.71±0.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存在胃排空障碍及胃电节律紊乱,两者间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持续被动运动(CPM)对偏瘫患者股四头肌张力及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存在下肢痉挛的偏瘫患者50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下肢CPM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4、6周的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6周的股四头肌张力评分均有所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6周的股四头肌张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4、6周的FMA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均显著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4、6周的FMA评分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PM能降低偏瘫患者股四头肌张力以及改善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