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讨对糖尿病肾病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实施饮食护理干预的价值。方法选择48例糖尿病肾病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均来源于该院2017年5月—2018年8月期间纳入,按护理措施不同分成两组,常规组和饮食组,每组24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饮食组在常规护理的同时给予饮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营养状况和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护理后饮食组的每日摄入蛋白量(DPI)、蛋白分解率(n PCR)、血清白蛋白(ALB)值均大于常规组(P0.05);护理前两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饮食组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实施饮食护理干预能改善营养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饮食护理在糖尿病血糖控制中的意义与价值。方法选择该院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收治的138例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划分为干预组与常规组各69例,为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强化饮食护理,为常规组患者提供一般疾病护理,评价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效果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干预后常规组血糖值均高于干预组(P0.05);干预后两组血糖值均低于干预前(P0.05)。干预组患者生理、环境、社会关系、心理等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护士为糖尿病患者提供强化饮食护理措施可帮助患者控制血糖稳定,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强化教育干预对2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患者行为及代谢状况改善的影响.方法 60例患者(30例合并脂肪肝、30例非脂肪肝)实施强化教育干预与指导,制定个体化饮食、运动计划、减肥方案,有针对性地实施强化教育、心理与行为指导,评价强化教育前、教育后饮食、运动等行为及代谢指标的变化.结果强化教育后,糖尿病合并脂肪肝组患者饮食结构趋于合理、参与运动明显增多、焦虑减轻、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血压等代谢指标有明显的改善(均P<0.05).糖尿病非脂肪肝组实施一般糖尿病教育显示患者的饮食、运动行为、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等代谢指标也有明显的改善(均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脂肪肝患者通过强化教育、心理支持、控制饮食、坚持运动、减轻体重等措施使患者大部分代谢指标有明显改善,显示了有针对性的强化糖尿病教育的近期有效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血液透析治疗糖尿病肾病(DN)尿毒症的临床效果。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该院收治的73例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患者作为DN组,并随机选取75例同期非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患者作为非DN组,均行血液透析治疗,分析两组各项临床检验指标改善、生活质量改善和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后DN组白蛋白水平低于非DN组,血糖值高于非DN组(P0.05),两组其他临床检验指标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DN组GQLI评分高于非DN组(P0.05);DN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非DN组(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患者应尽早进行血液透析治疗,并积极防控并发症的发生,以延长生存期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饮食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肾病患者饮食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在该院2017—2018年期间收治住院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中选择110例作为实验研究对象,患者就能符合糖尿病肾病诊断标准,家属以及患者知晓实验方案自愿参与,无严重并发症合并情况。分析饮食护理前后治疗依从性(计划饮食、准确评估食物、定时定量进食、参照标准进食)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护理干预后患者的计划饮食、准确评估食物、定时定量进食、参照标准进食等各项饮食治疗依从性指标明显优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糖尿病肾病患者生活质量显著高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同时联合饮食护理干预能够更加规范糖尿病肾病患者的饮食,提高饮食治疗依从性、疾病治疗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代谢指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情况。方法选取该院6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将其依据随机的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护理工作者对其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护理工作者对其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各30例,对比2组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代谢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餐后2 h血糖、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代谢指标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较对照组患者高(P0.05)。结论护理工作者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各项代谢指标情况,进而改善患者的护理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基于饮食干预的全局护理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2月—2022年12月普宁华侨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100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措施,观察组采用饮食干预的全局护理干预,比较护理前后两组血糖指标、生活质量评分和生活行为知识掌握程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和生活质量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生活行为知识掌握程度比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采用基于饮食干预的全局护理干预,能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血糖指标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延续性护理干预对其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于2017年2—12月期间,择取该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76例展开研究,采取双色球随机模式将之均分为38例对照组和38例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出院随访,观察组患者接受延续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后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生理职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活力、社会功能及总体健康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3个月后的自我护理能力比对照组显著更高(P0.05)。结论临床对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同时可改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综合护理干预应用在糖尿病肾病(DN)血液透析患者中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2014~2015年本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实施血液透析的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25例,对照组应用常规的护理措施,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在实施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病理生理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实施干预后,干预组的BUN、SBP显著比对照组低,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项指标干预组显著比对照组高,经统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心力衰竭、内瘘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显著比对照组低,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生理功能、心理职能等各项评分方面,干预组均显著比对照组低,经统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肾病(DN)血液透析患者中应用综合性护理干预,能够取得较好的护理效果,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及饮食护理效果。方法该次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88例(均为2017年7月—2018年7月期间),将患者透析效果作为分组依据,可分为透析充分组与透析不充分组,对患者膳食与营养情况进行统计后,评估两组患者经饮食干预后营养改善情况。结果该次研究中,透析充分组AMC指标小于透析不充分组,同时AC、FST与ALB指标大于透析不充分组,组间数据经统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透析不充分组Hb、HCT、CRP与SCR与ALB指标水平均低于透析充分组,组间数据经统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88例患者经饮食护理后,摄入蛋白质与热量数均高于摄入前,统计数据,发现其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期间,通过评估膳食营养状况,并且进行合理的饮食护理,可避免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带来的风险,对患者生存质量的提高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该次以老年糖尿病患者为例,探讨饮食控制干预方案的应用在预防并发症方面的效果。方法一共入选该院收治的10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入选时间为2017年2月—2018年2月,以随机数字分组技术的应用,平均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仅采取药物治疗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强饮食控制干预方案的应用,进一步对两组干预效果进行比较评估。结果 (1)在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两项指标水平方面,干预前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积极干预之后,观察组均显著要比对照组低(P0.05)。(2)在并发症总发生率方面,观察组的6.00%和对照组的30.00%对比显著要低(P0.05)。结论饮食控制干预方案的应用,能够改善患者的血糖指标水平,并起到预防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发症发生的作用;因此,值得采纳及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饮食及生活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该院收治糖尿病患者100例,以抽签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其中组间人数相等均为5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相关药物治疗。而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再实施饮食及生活护理干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包括患者的空腹血糖值(FBG)、餐后2 h血糖值(PBG)及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结果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血糖值均获得了明显的改善(P0.05)。组间比较而言,观察组患者的血糖值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饮食及生活干预对促进糖尿病患者血糖改善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个体化饮食干预在糖尿病住院患者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9月龙岩市第二医院收治的200例糖尿病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饮食干预,研究组患者给予个体化饮食干预,比较两组糖尿病住院患者的营养治疗效果。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生理职能、社会职能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体化饮食干预能够改善患者血糖相关指标,提高生活质量,可在临床上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改善患者不良生活方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对该院2011年9月—2014年1月期间消化内分泌住院治疗的患者93例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进行全面、持续的护理干预,评价护理干预效果。结果通过对93例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进行饮食、运动及日常用药等针对性护理干预,患者掌握了疾病的健康饮食理念,明显改善了不良的生活行为方式,有效降低了肝功能及相关代谢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有效地护理干预,对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疾病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血液透析治疗糖尿病肾病(DN)尿毒症的临床效果。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该院收治的73例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患者作为DN组,并随机选取75例同期非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患者作为非DN组,均行血液透析治疗,分析两组各项临床检验指标改善、生活质量改善和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后DN组白蛋白水平低于非DN组,血糖值高于非DN组(P<0.05),两组其他临床检验指标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DN组GQLI评分高于非DN组(P<0.05);DN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非DN组(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患者应尽早进行血液透析治疗,并积极防控并发症的发生,以延长生存期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饮食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肾病患者饮食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接收的74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该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给予饮食护理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37例:未联合饮食护理干预)与实验组(37例:联合饮食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预后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干预治疗3周后、6个月后相关时间段血糖相关检测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干预3周后、6个月后Morisky依从性量表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干预6个月内并发症发生率为8.1%,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给予饮食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个体患者血糖控制能力以及临床医嘱依从性。  相似文献   

17.
健康干预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目的探讨健康干预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调查问卷方式对社区健康服务中心182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知识、自我护理能力、糖尿病代谢各种自控指标、生活满意度进行健康管理前后的评估,同时根据评估情况进行个性化健康管理。结果健康干预前后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糖尿病知识知晓率及总评分,糖尿病代谢自控指标、生活满意度均有明显提高(P0.01)。结论健康干预的实施能有效改善被管理人员的整体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家庭医生式服务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糖代谢指标、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7月在该社区随访管理的2型糖尿病患者79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在我社区随访管理的2型糖尿病患者71例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予社区常规随访管理,观察组患者实施为期一年半的家庭医生式服务。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糖代谢指标、自我管理情况及生活质量DSQL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DSQL生理维度、心理维度、治疗维度、社会关系维度评分和总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均低于对照组,DSQL生理维度、心理维度、治疗维度、社会关系维度评分和总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饮食控制、运动情况、血糖监测、遵医嘱用药、足部护理等方面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医生式服务可改善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糖代谢指标及生活质量,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分析糖尿病患者护理中实施糖尿病护理小组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56例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实施糖尿病护理小组护理模式)和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以及护理前后血糖水平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无效1例,对照组无效5例,干预组护理总有效率(96.4%)显著高于对照组(82.1%),两组护理效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过相应护理后,FPG、2 h PG等指标相对于护理前均有所降低(P0.05),而且干预组患者护理后FPG、2 h PG等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均有所升高,但是干预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实施糖尿病护理小组护理模式的护理效果良好,可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大范围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针对糖尿病患者群体开展动机性访谈护理干预,对患者基本性自我管理能力和血糖生理指标控制效果的影响干预作用。方法2017年1月—2018年6月,将106例糖尿病患者随机等分为两组,每组53例,为参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针对研究组实施动机性访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指标测算值、自我管理行为表现状态评分指标测算值,以及接受护理前后的FPG指标测算值、HbAlc指标测算值和生活质量水平评分指标测算值。结果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指标测算值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的饮食自我管理能力表现状态评分指标测算值、心理自我管理能力表现状态评分指标测算值、治疗自我管理能力表现状态评分指标测算值,以及自我管理能力表现状态总评分指标测算值均高于参照组(P0.05)。护理前,研究组的FPG指标测算值和HbAlc指标测算值均与参照组大致相当(P0.05)。护理后,研究组的FPG指标测算值和HbA1c指标测算值均低于参照组(P0.05)。护理前,研究组的生理功能表现状态评分指标测算值、社会功能表现状态评分指标测算值、情感职能表现状态评分指标测算值,以及总体健康表现状态评分指标测算值均与参照组大致相当(P0.05)。护理后,研究组的生理功能表现状态评分指标测算值、社会功能表现状态评分指标测算值、情感职能表现状态评分指标测算值,以及总体健康表现状态评分指标测算值均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为糖尿病患者实施动机性访谈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确保患者的血糖获取到较好控制,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