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观察生黄合剂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即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物组及生黄合剂低、中、高剂量组,每组8只,分别给药7 d后,建立MIRI模型。检测大鼠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及心肌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用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情况,并观察心肌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生黄合剂能降低大鼠LDH及MDA的含量,增加SOD活性,降低心肌细胞凋亡指数,改善心肌组织病理损害。结论生黄合剂对大鼠MIRI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为通过抗自由基作用来抑制MIRI诱导的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柚皮素(naringenin,NAR)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保护作用。方法32只雄性SD大鼠(220 g~250 g)随机分为假手术组(control,n=8)、IRI组(n=8)、NAR 50 mg/kg组(n=8)和NAR 100 mg/kg组(n=8)。NAR 50 mg/kg和NAR 100mg/kg组均在IRI前2 h予相应NAR腹腔注射。大鼠心肌IRI模型制备方法: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 min,再灌注180 min,而后180 min检测各组大鼠血清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以及再灌后24 h检测心肌梗死面积。结果NAR可显著降低大鼠心肌IRI后心肌梗死面积(与IRI相比,P<0.05),同时还可以显著减轻IRI后血清中IL-1β、TNF-α、LDH、CK和MDA的水平,增加SOD水平(与IRI相比,P<0.05),并呈浓度依赖性。结论NAR对心肌IRI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保护机制与抑制IRI后炎症反应和清除氧化应激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3.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心肌缺血本质是心肌的氧供需求平衡失调,缺血心肌可呈现功能、形态及代谢等方面的损伤[1,2],减少心肌缺血后损伤的最有效办法就是恢复组织灌注。但是,目前遇到的问题是缺血心肌在恢复血液再灌注后,出现了心律失常、心肌能量代谢障碍、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及微血管内皮细胞(VEC)损伤和功能障碍等一系列的功能、结构、代谢及心肌细胞电生理特性等各个方面的损伤进一步加重的现象,即心肌缺血/再灌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损伤的影响,并探讨机制.方法:以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穿线结扎法制备心肌缺血模型,松开结扎线造成再灌注.45只SD大鼠随机分成5组:①假手术组,②缺血再灌注组,③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的高选择性阻断剂LY294002组,④EPO 组和⑤EPO+LY294002组.观察心电图Ⅱ导联心律失常发生情况,进行室性心律失常评分;电镜观察心肌细胞超微结构;以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检测血清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肌钙蛋白I(cTnI)水平.结果:EPO能降低心律失常评分(P<0.01),减轻心肌细胞超微结构损伤,减少细胞凋亡(P<0.01),降低血清CK-MB和cTnI水平(P<0.01),但这些作用可被预先给予的LY294002所减弱.结论:EPO能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PI3K参与其信号转导.  相似文献   

5.
缺血后处理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在体条件下缺血后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可能的途径。方法建立大鼠在体缺血再灌注模型,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缺血后处理组、缺血预适应组。于再灌注末测定心肌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的含量,并测定心肌组织梗死面积。结果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缺血后处理组与缺血预适应组心肌梗死面积明显减小,血浆肌钙蛋白I及MDA的含量均降低(P<0.05),血浆SOD活性升高(P<0.05)。结论缺血后处理可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心肌保护效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预处理对体外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利用Langendorff灌注系统,建立体外大鼠心肌常温全心心肌缺血30min再灌注120min损伤模型。将5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4只):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组、白藜芦醇组、Nω硝基L精氨酸甲酯(LNAME)组、氨基胍(AG)组。检测各组的心功能、心肌一氧化氮合酶(NOS)同工酶(NOSi)活性、一氧化氮(NO)的含量、丙二醛的含量、心肌梗死面积以及心肌细胞凋亡指数。结果:与IRI组相比,白藜芦醇组左室发展压(LVDP)、左室压力上升和下降最大变化速率(±dp/dtmax)明显改善(P<0.05或0.01);心肌梗死面积、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心肌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P<0.01);心肌NOSi活性和NO含量显著升高(P<0.01)。LNAME组和AG组LVDP和±dp/dtmax显著低于白藜芦醇组(P<0.05或P<0.01);心肌梗死面积、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心肌丙二醛含量显著升高(P<0.01);心肌NOSi活性和NO含量显著降低(P<0.01)。结论:白藜芦醇对体外大鼠IRI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通过提高心肌NOSi活性,促进NO产生而介导的。  相似文献   

7.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利用溶栓或早期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进行有效的心肌再灌注是缩小心肌梗死面积,改善临床转归的有效方法.缺血预适应和缺血后适应不仅对动物的心脏有保护作用,同样对人类心脏也具有保护作用.通过再灌注损伤补救激酶(RISK)途径,阻止线粒体转运通道(PTP)开放等干预再灌注损伤递质的措施,能够明显减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8.
大鼠心肌缺血预处理及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改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改进和完善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R)模型的制备,简化多次缺血预处理(IP)操作,提高制模成功率。方法成年SD大鼠80只,随机分成四组:改进的缺血/再灌注组及预处理组(PIR,PIP);以往的缺血/再灌注组及预处理组(TIR,TIP)。改进组心电图记录,左颈动脉插管压力测定、TTC染色心肌梗死面积评估。结果①造模成功率:PIR组与TIR组分别为95%和55%(P<0.05);PIP组及TIP组分别为95%和10%(P<0.01)。②PIP组发生心律失常起始时间比PIR组延迟27.1(%P<0.05);室速、室颤持续时间比PIR组分别短77.5(%P<0.01)和68.9(%P<0.05);室速、室颤的发生率分别是PIR组的45(%P<0.05)和30.3(%P<0.05);心律失常得分仅为PIR组的70(%P<0.01)。③颈动脉压力波形的改变。④PIR组及PIP组心肌梗死面积分别为59.4±13.6%和26.8±11.7(%P<0.01)。结论改进的方法能够提高成功率,准确性地复制心肌I/R的实验模型,简化实验操作。  相似文献   

9.
氧自由基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大量的研究证明氧自由基(oxygen free radical,OFR)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这一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对OFR及其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之间的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远距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肢体缺血预处理对在体和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 (I/R)的影响 ,探讨其发生的可能机制。分别制备在体、离体和远距预处理大鼠心肌梗死模型 ,将 6 0只大鼠随机分为 6组 ,①在体心脏I/R组 (IR1组 ) ,②预处理后在体心脏I/R组 (PC1组 ) ,③离体心脏I/R组 (IR2 组 ) ,④预处理后摘取离体心脏I/R组 (PC2 组 ) ,⑤两组空白对照组 (C1,C2 )各组 10只大鼠。结果 :⑥PC1组与IR1组比较 ,心肌梗死面积明显减少 (12 .9%± 1.7%vs 39.2 %± 2 .4 % ,P <0 .0 1) ,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降低 (8.3%vs4 1.7% ,P <0 .0 5 ) ,血CK含量降低 (86 3.35± 139.87vs12 5 0 .16± 36 9.33U/L ,P <0 .0 1) ,血清MDA含量减少 (2 .2 4± 0 .4 2vs 4 .5 3± 0 .30 μmol/L ,P <0 .0 1) ,SOD活性增加 (36 0 .6 0± 70 .33vs185 .0 0± 4 9.75U/L ,P <0 .0 1) ,血浆中NO2 -/NO3 -含量升高 (5 3.2 8± 5 .34vs 32 .2 5± 6 .4 8μmol/L ,P <0 .0 1)。②PC2 组与IR2 组比较 ,两组在心肌梗死范围 ,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方面均无明显差异 ,冠脉流出液中CK含量、组织中MDA含量及SOD活性测定亦无明显差异。结论 :远距预处理对在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心肌保护作用 ,而经历预处理的离体心脏则无此作用 ,提示远距预处理对心脏I/R损伤的保护作用可?  相似文献   

11.
高氧液对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观察高氧液对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结扎兔冠状动脉左室支中段 ,40 min后解除结扎行再灌注 ,制成心肌急性缺血再灌注模型。于缺血前 10 min、再灌注前 10 m in,分别静滴平衡盐液、高氧平衡盐液 ,观察在急性缺血及再灌注状态下心电图、血浆肌酸磷酸激酶 (CK)、丙二醛 (MDA)和超氧化物岐化酶 (SOD)的变化。结果 :高氧平衡盐液能使抬高的心电图 S- T段明显下降 ,缺血再灌注心肌 CK活性明显降低 ;并能保护SOD的活性 ,降低脂质过氧化反应代谢产物 MDA的含量。结论 :高氧平衡盐液对家兔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褪黑激素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褪黑激素增补于停搏液中对缺血再灌注离体鼠心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 2 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褪黑激素组 ,对照组。离体鼠心在改良的Langendorff Neely灌注模型上 30min预灌注 ,12 0min停搏 ,30min再灌注。缺血前及再灌注期间测定血流动力学指标 ,心肌酶 (CPK ,LDH)、心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脂质 (LPO)含量。电镜观察心肌超微结构。结果 :再灌注后 ,褪黑激素组心功能、心肌超微结构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 ;CPK ,LDH ,LPO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1) ;SOD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褪黑激素增补于停搏液中可显著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具有良好的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薯蓣皂甙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薯蓣皂甙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为IR组、高剂量组(DH)、低剂量组(DL)。IR组0.9%生理盐水10m.lkg-1.d-1灌胃,高剂量组薯蓣皂甙300mg·kg-1.d-1灌胃,低剂量组150mg·kg-1.d-1灌胃,共7d。末次给药24h后,复制大鼠心肌IR损伤模型,观察心脏生理学指标(HR、BP、ST段变化),心律失常评分,心肌梗死面积,心肌形态学指标的变化。结果与IR组心律失常评分3.75±0.45相比,给药组(DH组2.25±1.18,DL组2.44±1.09)明显下降,心肌梗死面积明显缩小,心功能明显改善。结论薯蓣皂甙对大鼠心肌IR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老年大鼠小肠缺血预处理对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老年大鼠小肠缺血预处理对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在大鼠离体心脏灌注模型上,观察在体小肠缺血预处理对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结果小肠缺血预处理组和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组检测结果分别为蛋白56.3±0.7和91.5±15.4mg/L,乳酸脱氢酶(LDH)101.2±29.3和230.6±35.9U/L,组织蛋白酶D(CD)1.4±0.4和1.9±0.5U/mg蛋白,丙二醛(MDA)1.2±0.2和1.6±0.4μmol/gdw,各指标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均为P<0.01)。蛋白激酶C(PKC)抑制剂组上述指标明显高于预处理组。结论老年大鼠小肠缺血预处理对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这种器官间的交叉预处理保护作用涉及PKC途径。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恒定磁场干预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即假手术组、I/R组、50mT恒定磁场+I/R组及100mT恒定磁场+I/R组。大鼠麻醉开胸,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40min,再灌注4h。采用Evan’s蓝和TTC染色法测定心肌梗死范围;用TUNEL法测定大鼠心肌组织细胞的凋亡;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肌酸激酶(CK)的水平,采用微粒子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肌钙蛋白I(cTnI)的水平。结果50mT及100mT恒定磁场干预组I/R后,心肌梗死面积和细胞凋亡指数均显著小于I/R组(P<0.05)。I/R组大鼠血清CK和cTnI的水平与假手术组比较显著升高(P<0.05);而不同强度的恒定磁场干预+I/R组血清CK和cTnI的水平与I/R组比较显著降低(P<0.05)。结论恒定磁场干预能有效地抑制I/R所致大鼠心肌的损伤。  相似文献   

16.
目的:后肢远程缺血预处理对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与心交感神经损伤影响的实验研究。方法:20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被均分成两组:对照组及远程缺血预处理(RIPC)组。两组均制作心肌缺血模型。RIPC组在心肌缺血前行双后肢短暂缺血预处理2次(充气式压力止血带环扎双后肢腘窝上1/3,压力26.6kPa,每次10min,间隔10min),最后一次后肢缺血预处理后再灌注60min制作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其方法为: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完全闭塞45min,于松开结扎圈再灌注2、4h时,分别以碘-间位碘代苄胍(^131-MIBG)、^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mTc-MIBI)双核素作放射自显影,其后以美蓝、氯化四唑(TTC)作组织染色,分别确定心肌危险梗塞灶与实际梗塞灶。结果:再灌注4h后,预处理组危险梗塞灶与实际梗塞灶均小于对照组(P〈0.01)。^131I-MIBG及^99m~Tc-M1BI自显影在同一区域摄取存在差异性,两组^131I-MIBG显影缺损面积(40.8土3.2)%.均显著比^99mTc-MIBI显影缺损及实际梗塞灶大(P〈0.05)。结论:远程预处理能有效阻断心肌缺血再灌注对交感神经损伤的作用;利用交感神经显影剂MIBG显影能客观监测心肌梗塞病变范围和程度,评价远程预处理的心肌保护效应。  相似文献   

17.
本文回顾有关支持氧自由基作为全心再灌注损伤病理基础的证据,并展望在这种病理学基础上今后药物治疗的趋向。  相似文献   

18.
罗格列酮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罗格列酮对大鼠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及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 min,再灌注60 min的方法 ,复制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实验动物随机分为罗格列酮组(3 mg·kg-1·d-1)、模型组(生理盐水2ml/d)和假手术组(生理盐水2ml/d).再灌注后观察血清酶学改变,Evans blue、TTC双重染色检测心肌梗死面积,流式细胞术测定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免疫组化检测凋亡蛋白Bcl-2、Bax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罗格列酮显著降低血清酶CK、LDH水平(P<0.01),缩小心肌梗死面积(P<0.01),增加Bcl-2、减少Bax表达(P<0.01),减少心肌细胞凋亡(P<0.01).结论 罗格列酮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实验采用Langendorff离体大鼠心脏模型及电子自旋共振方法,检测金属络合剂去铁敏,青霉胺对心肌缺血后再灌注损伤的影响。结果显示:去铁敏,青霉胺可抑制心肌缺血后再灌注过程中自由基的产生,拮抗缺血对心肌组织的损伤。其机制可能为:金属络合剂抑制了依赖过渡型金属离子催化的Fenton反应速度,减少羟基自由基的产生。  相似文献   

20.
远隔预处理和后处理对兔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远隔预处理和后处理是否具有减轻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新西兰大白兔40只,随机平均分为4组:对照组、心肌缺血预处理组、肢体缺血预处理组和肢体缺血后处理组,分组进行干预。测定血浆磷酸肌酸激酶(CK)和丙二醛(MDA)活性及心肌梗死面积并检测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结果心肌缺血预处理组、肢体缺血预处理组和肢体缺血后处理组心肌梗死面积、再灌注末MDA活性、缺血组织MPO活性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远隔预处理和后处理均有显著的心脏保护作用,其作用可能与减轻活性氧的损伤及抗氧化作用加强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