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元顺  袁学亮  栾兆爱 《燃料与化工》2001,32(4):210-210,200
我厂氨水处理系统的氨水由剩余氨水、洗氨工序的富氨水、粗苯分离水和焦油处理水等组 成, 各种水质和水量见表1。焦油处理水与剩余氨水一起经隔油池后进入溶剂脱酚系统, 然 后在环保车间与蒸氨废水混合后进入生化脱酚装置的曝气池, 经生化脱酚后的废水直接外排 。洗氨工序的富氨水和粗苯分离水经重力沉降和过滤后进入蒸氨塔中蒸氨, 蒸氨废水经换热 器冷却后部分返回洗氨塔洗氨, 部分送环保车间处理。1 存在问题(1) 隔油池的除油效率低。由于隔油池的除油效率仅为30%~40%, 除油后进入溶剂脱酚 系统的剩余氨水含油量高达40~70mg/L, 不仅…  相似文献   

2.
柳钢焦化厂优化剩余氨水除油工艺,延长剩余氨水停留时间,充分发挥重力除油的效果;同时增加剩余氨水分布器,改进剩余氨水出口,除油效率达到83.65%。优化后显著降低了剩余氨水含油量,避免蒸氨管路及蒸氨塔堵塞,减少对后续生产工序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3.
用陶瓷膜分离技术,过滤安钢焦化厂回收车间剩余氨水中的焦油类物质.用正交实验分析方法确定刚玉陶瓷膜过滤器的最佳使用条件,包括温度、油质量浓度、流量及陶瓷膜过滤器的反冲洗时间.使过滤后的剩余氨水含油质量浓度<60 mg/L.解决了焦化污水处理过程中,因剩余氨水含油量过高而导致废水处理效果降低的问题.保证焦化污水处理设备的正常运行,改善处理效果,确保外排水质达标.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氨水焦油分离及剩余氨水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加药处理技术,提高了焦油和氨水分离效果,同时降低了剩余氨水含油量,保证管道畅通和蒸氨废水COD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5.
《化工设计通讯》2017,(1):80-81
优化剩余氨水除油路线,采用焦炭过滤器及陶瓷过滤器串联的方式,进一步改进陶瓷过滤器,显著降低剩余氨水含油量,避免蒸氨管路及蒸氨塔的堵塞,降低污水处理压力。  相似文献   

6.
焦油氨水分离系统分离效果差、氨水中含油量高不仅会堵塞氨水喷嘴,影响煤气冷却效果,而且给废水蒸氨以及污水处理带来了很大的难度。本文根据现场调查情况,对焦油氨水分离系统分离效果差、氨水中含油量高原因进行初步分析,并介绍了华菱煤焦化公司该系统优化改进实践的具体措施,通过一系列优化实践,有效的降低了氨水中含油量。  相似文献   

7.
郭炳辉  张婕 《煤化工》2002,30(5):52-54
介绍了离心式气浮除油技术 ,运用该技术可使焦化剩余氨水、富氨水含油量减少至 2 0 mg/ L ,使换热器、脱硫塔等设备堵塞的次数降低 90 % ,达到生产工艺的良好循环和连续稳定 ,净化煤气合格率 99%以上。  相似文献   

8.
鲍晓斌 《燃料与化工》2003,34(6):315-315
1存在问题我厂蒸氨工序自投产以来,常因剩余氨水中带焦油过多而严重影响蒸氨装置的正常运行,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的问题。(1)焦油氨水的分离效果差,致使蒸氨塔和换热器经常堵塞。因蒸氨装置不能连续生产而影响污水处理系统的正常运行。(2)蒸氨塔顶的氨汽进入饱和器后,因其带油而严重影响硫铵的色泽。2改进措施为解决剩余氨水严重带油的问题,我们对原有剩余氨水除油工艺进行了技术改造,改造后的工艺流程见图1。将两台剩余氨水槽由并联改为串联,这样,来自循环氨水槽的剩余氨水经1号剩余氨水槽除油后,从离槽底600mm处将氨水引入2号剩余氨水槽…  相似文献   

9.
曹汉生 《燃料与化工》2000,31(2):103-104
国内焦化厂中,为脱除剩余氨水中的氨,一般均采用传统的直接蒸汽汽提蒸氨法,蒸氨废水经生化处理后循环使用或外排。但此法存在蒸汽耗量大、设备腐蚀严重和操作费用高等问题。我厂虽也建有蒸氨装置,但由于存在蒸汽不足、设备腐蚀和堵塞等问题而长期未开工。剩余氨水不经任何处理,直接送生化装置处理后外排。致使生化装置因进水的污染物含量高,而难以达到理想的处理效果,造成外排水多项指标长年超标排放。1998年国家在推出太湖水的治理目标时,要求环湖各企业的外排水在1999年元旦前做到全部达标排放。为此,我厂开展用煤气解吸…  相似文献   

10.
2009年我厂新建1套120m3/h蒸氨分解系统,但投产后出现了一些问题,如蒸氨废水中的挥发氨达到2 000mg/L、氨分解炉体烧红,因此停工进行二次改造. 1 生产工艺及特点 由洗涤工序来的富氨水进入原料氨水槽.鼓冷工序来的剩余氨水经气浮除油机进入剩余氨水槽,用泵送至陶瓷管除油器后也送入原料氨水槽.原料氨水与蒸氨废水换热后通过混合器与碱液混合进入蒸氨塔蒸吹.蒸氨塔顶氨汽经过氨分缩器后进入氨分解炉分解,同时氨汽还可经冷凝冷却器生成浓氨水,送往脱硫系统补充碱源.蒸氨废水与原料氨水换热后进入一段冷却器冷却后,一部分送生化污水处理站处理,一部分经过二段冷却器后送洗氨塔循环洗氨,另一部分送氨分解炉作尾气的冷却介质.  相似文献   

11.
1工艺简介我公司焦炉煤气净化工艺中剩余氨水蒸馏装置投产于2004年5月,该系统主要是将焦油氨水分离系统的剩余氨水经过2台串联操作的氨水原料槽沉淀,除去部分焦油。剩余氨水经1#原料氨水槽  相似文献   

12.
1改进措施在蒸氨系统中,设备和管道常因剩余氨水中的焦油而造成堵塞,一般使用过滤器除油。我厂蒸氨系统未设氨水过滤器,蒸氨操作常因设备和管道的堵塞而影响稳定运行。为此,我们只好将蒸氨塔底的放空管阀门开启1/4~1/5,及时外排蒸氨废水中的沥青,但未能根本解决堵塞问题。2002年,我们按图1流程对焦油氨水分离系统进行了改造,取得了理想的效果,确保了蒸氨系统的稳定运行。如图1所示,从焦油氨水澄清槽分离出的氨水流入循环氨水槽,循环氨水泵在向焦炉抽送循环氨水的同时,用循环氨水支管将剩余氨水送入剩余氨水槽,澄清分离后的氨水自流入剩余氨…  相似文献   

13.
剩余氨水焦油含量高影响了蒸氨系统及污水处理系统的正常运行,在引进微孔陶瓷过滤器后,针对除焦油器存在的问题,通过工艺优化和设备改进,降低了剩余氨水焦油含量,保证了生产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1种新型陶瓷膜分离技术在某焦化厂的应用情况.为解决过滤氨水中的焦油类物质较多的问题,在核桃壳过滤器出口后、进蒸氨塔前增加2台串联操作陶瓷膜过滤器进行滤油.投入使用后,较好地解决了因氨水含油量高而导致蒸氨塔底堵塞、换热器阻力大、蒸氨废水泵能耗大、蒸氨废水含油高等生产问题.  相似文献   

15.
焦化厂废水处理工艺一般为:剩余氨水—蒸氨—生化处理—外排。随着国家对焦化废水排放要求的日趋严格,为保证合格排放,提高生化处理的进水指标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6.
苏良勇  成振义 《煤化工》2003,31(6):35-36
介绍了改造前后剩余氨水澄清分离系统工艺流程 ,主要是将剩余氨水槽改为焦油氨水自然沉降分离装置 ,同时 ,介绍了改造实施后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安钢焦化厂剩余氨水处理系统的工艺流程,分析了剩余氨水焦油含量高的主要原因。采取的改进措施:在鼓冷工序增加了焦油氨水分离槽;将蒸氨工序原料槽改为除焦油槽,延长了焦油氨水的分离时间;加强了对剩余氨水槽及蒸氨原料除焦油槽的放油。通过改进,降低了剩余氨水中的焦油含量,由改进前的平均500mg/L以上降为200mg/L左右,改善了外排水质,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8.
微波加热法脱除炼焦剩余氨水氨氮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微波加热法脱除炼焦剩余氨水中氨氮。结果表明,静态实验中,在加碱量为1.0008 g.(100 mL)-1、微波辐射时间为5 min、微波功率为900 W的条件下,氨氮脱除率为98.72%,剩余氨水中氨氮含量降到68 mg.L-1;动态实验中,当空气流量为0.3~0.7 m3.h-1、剩余氨水流量为4~12 mL.min-1、微波功率为90~900 W、加碱量与剩余氨水的体积比为(0.09~0.21)∶1时,对应氨氮脱除率分别为75.96%~94.36%、93.91%~75.96%、72.88%~93.50%和84.67%~93.01%。通过正交实验,确定最优工艺条件为:空气流量0.6 m3.h-1、剩余氨水流量4 mL.min-1、微波功率720 W、加碱量与剩余氨水的体积比0.15∶1,此时,氨氮脱除率达到94.58%,剩余氨水中氨氮含量降到287 mg.L-1。  相似文献   

19.
<正>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粗苯脱除剩余氨水中焦油的工艺,该工艺采用蒸汽加热器为热源,以粗苯为溶剂脱除剩余氨水中的焦油;剩余氨水在设备顶部加入,粗苯溶剂在设备底部加入,在热源的作用下,粗苯在设备底部自下而上流动,含有焦油的剩余氨水自上而下流动,粗苯与含有焦油的剩余氨水在设备内部的焦油脱除盘进行逆流萃取洗涤,剩余氨水和粗苯之间充分接触传质后,剩余氨水和粗苯分离,粗苯由设备顶部的粗苯出  相似文献   

20.
焦化生产中剩余氨水的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竹兰 《安徽化工》2003,29(5):29-31
针对焦炉煤气洗涤后产生的剩余氨水,提出“气浮 焦渣过滤”的预处理工艺,处理后的水补入煤气发生炉的竖管喷淋循环水系统,该系统的富水通过A^2/O工艺,再进行生化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