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盐业经营管理已成为学者们有兴趣探讨的课题,并取得了一定成果。本文拟就自贡盐场主要资本家的经营管理做些综合研究,以此说明经营管理对自贡盐业发展的作用,进而探讨自贡盐业兴衰更替的主观原因。 一、盐业资本家的几种类型 自贡凿井取卤的井盐生产,富有投机性和冒险性。从凿井来看,往往是“每开一井至数年,工费甚巨,且终有不及泉者。”由于“开凿艰难,每井常费中人数家之产。”但成功则成为暴发户,因而不断的刺激着投资者。自贡井盐业的投资者,不少是地主、商人、高利贷者,他们将地租、商业资本和高利贷资本投资盐业,财富日积月累成为盐业大家  相似文献   

2.
成贤 《中国井矿盐》2002,33(2):32-32
自贡以“千年盐都”的美誉,闻名遐迩,蜚声中外。它“因盐设镇”、“因盐设县”、“因盐设市”而形成的行政区划,在世界城市中独具特色。自贡地区的盐业肇始,最早可以追溯到东汉章帝时期(公元76—88年)生产“江阳之盐”的“富义盐井”(在今富顺县境内)。随着盐业生产的发展,人烟的逐渐稠密,带来了市场的繁荣和经济区的形成。北周武帝时(公元561—578年),以富世盐井(即富义盐井)为中心设置了富世县,并在与富世盐井同时闻名于蜀中的大公井(今贡井境内)所在地设置了公井镇。此为自贡地域内最早出现的行政建制单位。…  相似文献   

3.
自贡地区大量使用浅气层瓦斯(天然气)煎盐,从元朝大德年间以来,已有六百九十多年的历史,使用深气层瓦斯煎盐,从清朝道光年间以来,也有一百六十多年历史了。这些老井由于使用年代久远,因此瓦斯剩余不多,气层压力很低,一般地说,五个大气压力左右,最小的还不到一个大气压力,所以对这些现在还能继续生产瓦斯的井称之为“低压瓦斯井”。 自贡地区的“低压瓦斯井”,由于井位开钻的岩层不一,所以它的产气层的井深也不一。根据井深程度和所产瓦斯煎盐燃烧情况,按照火源分为三种火,即草皮火(火源在井深一百二十丈以上,一市丈等于3.3333米)、腰火(火源在井深一百八十大以上)、底火(火  相似文献   

4.
自贡盐场对自流井构造卤水开发利用较早,迄今已二千余年。大量的对深部盐卤资源的开发是在盐井开凿技术的提高和不断完善的基础上实现的,三叠纪地层黄黑卤的开采,使人类进一步开发地下深部资源成为现实。本通过对自贡盐场近百年(185l~1950年)黄黑卤的开发历史和演变过程做了较为全面、客观的分析和研究,指出自贡盐场黄黑卤在182l~1850年为稳步发展阶段,185l~1892年为旺盛时期,1923年后黄黑卤生产逐渐减小,自贡盐场进入岩盐卤的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5.
自贡地区采卤制盐始于东汉(公元25—220年),据《李氏族谱》的记载:“明万历年间(公元1573—1620年)自贡才有火井,这当中相距一千余年,卤水用什么来烧制盐?恐怕当今的朋友很难相信是用柴草来烧制盐。直到公元1172年,陆游任荣州知州时还说过:“荣多井盐,秋冬收薪茅甚急,知小井以茅火煎之。”烧了近千年柴草之后,什么时候起用煤烧盐,很难查考。不过有史料记载:“明嘉庆(公元1522年)自贡盐灶已普遍改柴草为煤炭烧盐”这时距火井的出现还有近百年。明清时期,贡井方向基本用荣县产的煤,每年用量约1万吨…  相似文献   

6.
我国大口盐井,创始于战国末年,汉获大发展,唐臻于鼎盛,北宋初日暮衰落,被“卓筒井”新工艺所取替,历逾一千三百年之谱。在大口盐井阶段,四川开凿“盐井甚多”,唯“此井(陵井)最大”。《光绪井研志》卷六也述到:大口井以“武阳陵井最著”,相  相似文献   

7.
自贡盐业不仅历史悠久,而且盐业经济活动过程中的各种权益关系纷繁复杂。同一经营实体资本的持有人不仅众多,而且持有人的资本又在频繁地发生分析、转让、兼并。以凿井为例,若干个资本持有人组成一个经营集团开凿盐井,一定时期内资金耗尽而井未见功,于是将井出丢给第二个由若干个盐商组成的经营集团,继续经营,两集团间书立契约,预先言明井见功后双方各自所得权益。如仍未见功,则如法泡制,将凿井工程出丢给第三个集团……辗转易手,直至井见功。这样,按经营的阶段分,投资集团被称作“上节”、“中节”、  相似文献   

8.
自贡盐场由于发源井岩盐的发现,引起了当时盐商井户们的竞争,相继在附近又钻成不少盐岩井,以至二十世纪初正是盐商井户们开发盐岩的兴旺时期。由于我国长期处于封建社会,受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束缚,因此,在凿井这一工艺上始终停留在人力开凿的水平上,每凿一口井就要费时数年,耗资数万,还不能保证一定成功。盐场的井户们早就向往机器凿井,以期事半功倍。但由于当时凿井机器国内不能生产,必须向外商订购,全国政局又动乱,省内军阀割据及盐商井户保守等诸多原因,便无人兴办。  相似文献   

9.
煤层气井钻井过程中,钻井液往往对煤储层渗透性造成伤害,进而影响产气量。在安全钻进的基础上为了最大程度减小储层伤害,研发了生物酶可降解钻井液体系。可降解聚合物钻井液在山西的U型井和L型井已有试用成功案例,有望择机在新疆顺煤层井进行应用,以期减小储层伤害,提高产气量。  相似文献   

10.
自贡,早在东汉章帝年间(76~88年)就开始了井盐生产。伴随着盐业生产的出现,在劳动、生产与经营的过程中,由于盐的价值符号化和井盐业价值观的形成,并融入整个盐业生产和生活领域,从而出现了一种依附于盐业的文化现象,那就是自贡色彩斑斓的盐文化。自贡盐文化的内涵非常丰富,主要包括:盐业中的英雄崇拜,井盐技术文化,盐业的制度文化,盐文学、艺术,地名文化,以及融入自贡城市建筑、古迹名胜、民俗风情和饮食文化中的盐的特色等等。自贡盐业中的英雄崇拜主要反映在井神的供奉和一批庙宇的出现。如井神庙、火神庙、王爷庙、…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自贡长山盐矿107井套管多处破断事故,针对事故的特征,充分应用该矿所承担的国家“八五”重点科技攻关计划“85-601-03-02”专题所取得的成果,圆满处理了107井的套管破断事故,并恢复其注水能力,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周恒刚 《酿酒》1998,(4):1-9
漫谈已酸菌与窖泥周恒刚六产气发酵一词来源于起泡,也就是产气。随着科学的发展,也有不起泡的发酵。但发酵一词一直沿用至今。酿酒过程中必然产生接近乙醇量的CO2,液体发酵看得见起泡,白酒固态发酵,产气就难得一见了。1984年文君酒厂发现浓香型白酒发酵中所产...  相似文献   

13.
熊楚先生字汝诚(1908—1976),原富顺县沿滩区沙坪乡人。幼从私塾,继读自贡井高、华西医专、杭州医专、上海中法大学、浙江省立医学院。1930年起从事自贡盐业地质研究,著有《自贡地质矿产盐业问题》《川盐改进与资源》《川矿探测备要及其原始资料》三本书。这些书,分别论述自贡之盐矿地质及生产状态;针对分析当时的食盐产、运、销各方面的利弊,提出了改进的具体意见;论述顿钻钻井方法及原始资料整理方法。 由于历史因素,致使它们及佚文稿,散失不少。尤以“流体矿产储量之计算”公式各页,因年久湿毁,不现原迹,更为可惜,今略之!现从其中汇集为《熊楚论井矿自贡地质》一书,现将《熊》书中的《川盐改进与资源》(续篇)——“流体矿产之位置——对称等距”一文录于后。由于年久,墨迹不现或裉色,仅将零页集成篇,诚请同行指正。 为了保持历史原貌,文中,整理者的文释,用方括号[]记。原稿残缺字用……或用□代替。主要疑点,用▲编号1—9。并“注码后解”。此述。  相似文献   

14.
在盐业历史研究中,对个体盐民生产经营管理情况,应该说是不可忽视的问题。在自贡盐业的历史发展长河中,个体盐民生产经营情况更是不可磨灭而应占有一席之地的。 一、私井的产生和经营形态 (一)私井的产生 自贡盐业肇始于东汉,经魏晋南北朝时已具规模。《汉书·地理志》载“南安有盐官、铁官”,证明这里的盐业生产已纳入官  相似文献   

15.
曾一度火爆盐都自贡的“小火锅”,去年冬天似乎也降低了温度,取而代之的“伞肉汤’御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盐都的各个角落,成了去冬自贡饮食的新时尚。走在盐都的大街小巷,到处可以看到打着“牛肉汤”招牌把裤顾客的餐馆。看着满街的“牛肉汤”,不由得使人想起了自贡的一道名菜——“清汤牛肉”。它也曾经在盐都风靡一时,而且带有浓厚的盐业文化特色。话要说到一个世纪以前,当时自贡的盐业空前繁荣,但生产方式却极为落后。盐场生产基本上是手工操作,而像凿井、采卤这样繁重的力活,就只有靠牛来完成了。因此牛就成了当时盐场的主要生…  相似文献   

16.
本文作者通过一年时间的查访,以翔实的史料和档案资料,记述了自贡盐场一代儒商王和甫的生平,并考证了王氏水支一族发宗人王向荣乃清咸丰三年自贡首倡“川盐济楚”的盐商,这是首次披露。文中以丰富的史实,考量并论证了活跃于盐场、官场、商场之中,斡旋于军阀、官吏、盐商之间,以诚信宽厚著称于自贡盐场的王和甫,既是王氏水支宗族盐业经营的振兴者,又是地方政治、经济、社会事物的倡导者,亦是自贡各类社会矛盾的调解者,是自贡盐商老四大家族衰微和新四大家族崛起之间的历史时段,即清末民初自贡盐商的代表人物。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自贡地区的贡井盐商为例,论证他们与陕商、晋商不同,随着自贡地区盐业经济的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经营模式和管理秘笈。贡井盐商的经营模式有股份制经营模式、招商引资模式、“井盘井”投资模式及家庭式经营模式;管理秘笈有知人善用、用人不疑,度势审时、因应市场,诚信为本、以义取利,事必躬亲、勤勉有加。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认真分析了自贡盐业的现状,认为从自贡盐业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整体优势及历史遗留的一些困难因素出发,自贡盐业“在竞争中联合,联合起来竞争”已刻不容缓,从而指出组建自贡盐业集团公司的必要性。同时,提出了自贡盐业集团公司今后三年的生产经营目标及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9.
袁伟 《川菜》2014,(6):14-15
幕后故事“吃货团”自贡连吃5天 去年年中时候,《舌尖上的中国2》顾问、美食作家二毛率30余人组成的“吃货团”来到自贡,寻找美食。  相似文献   

20.
自贡历史悠久,由盐业“因利所以聚人,因人所以成邑。”走过了因盐设镇、建县和置市的道路。自贡素以井盐业闻名于世,被称之为中国的盐都。在长达两千多年的盐业生产进程中,自贡在全省乃至全国经济中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被誉为“川省精华”之地。自贡城市地域以盐井、盐灶、产区产场为范围,逐步形成现在城市分片集中、成组成团、相对独立的组团式城市布局的风貌。自贡的城市建筑、民俗风情、音乐绘画等,大都保留着浓郁的盐业历史文化特征。盐都自贡最具有传统的地方特色的人文景观,应该是首数盐场所独有的杉木井架———天车。天车,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