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夏春谷  尉迟力 《分子催化》1998,12(6):405-411
采用快速事停流技术,在实际反应条件下,考察了不同铁卟啉配合物Fe(Por.)Cl(Por.-TPP、TMOPP和TFPP)与单氧给体PhIO构建的模拟酶体系中催化活性物种的生成及催化烯烃环氧化过程,在氧给体PhIO作用下,Fe(Por.)Cl均生成了四价铁氧卟啉配合物,但Fe(TPP)Cl和Fe(TMOPP)Cl存在严重的氧化分解,而Fe(TFPP)Cl则基本未发生氧化分解,且在底物DPBD存在下  相似文献   

2.
采用快速混合停流技术,考察了在实际反应条件下,不同锰卟啉配合物MnⅢ(Por.)Cl(Por.=TPP、TMOPP和TFPP)与单氧给体PhIO构建的细胞色素P-450模拟酶体系催化活性物种的生成及催化烯烃环氧化过程.在氧给体PhIO作用下,MnⅢ(Por.)Cl均生成了高价锰氧卟啉配合物和双核μ-氧锰卟啉配合物;但MnⅢ(TPP)Cl和MnⅢ(TMOPP)Cl存在严重的氧化分解,而MnⅢ(TFPP)Cl不易氧化分解,且它的催化环氧化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3.
采用快速混合停流技术,考察了在实际反应条件下,不同锰卟啉配合物Mn^Ⅲ)P;or。)Cl(Por。=TPP,TMOPP和TFPP)与单氧给体PhIO构建的细胞色素P-450模拟酶体系催化活性物种的生成及催化烯烃环氧化过程。  相似文献   

4.
采用快速混合停流技术,在实际反应条件下,考察了五氟代锰卟啉配合物Mn~Ⅲ(TFPP)C1与两种单氧给体亚碘酰苯PhIO和过氧苯甲酸m-CPBA构建的细胞色素P-450模拟酶体系催化活性物种的生成及催化烯烃环氧化过程.在氧给体PhIO作用下,Mn~Ⅲ(TFPP)C1生成了高价锰氧卟啉配合物和双核μ-氧锰卟啉配合物,具有高的催化环氧化活性和催化剂稳定性.而在氧给体m-CPBA作用下,Mn~Ⅲ(TFPP)C1则生成了一种较稳定物种,以致催化活性较低。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某些附加试剂及反应介质对四苯基卟吩合铁(Ⅲ)[TPPFeCl或(TPPFe)2O]模拟细胞色素P-450催化PhIO羟化环己烷反应的影响。发现适量的异丙醇、吡啶及NaOH能促进反应,加入盐酸及增大介质的极性对反应不利。证明了副产物环己酮主要是由PhIO直接氧化生产物环己醇生成的,TPPFeCl的存在不利于酮的生成,醇的存在能延长催化剂的寿命。  相似文献   

6.
王燕军  王先元 《合成化学》1995,3(4):285-287
在稳定金属卟啉一次氯酸钠模拟体系中,环己烷常温常压下氧化成环己醇和微量环己酮。金属卟啉的活性依次下降,FeTDCMNPPβ-Br8.Cl〉FeTDCPPβ-Br.Cl〉FeTDCMNPP.Cl》FeTPP.Cl其稳定性依同样的顺序递减,锰卟啉的活性低于相应的铁卟啉,其活性下降顺序与铁卟啉相同。在金属卟啉基间引入强吸电子NO2取代基能提高它的活性与稳定性,但卟啉环上β-Br取代基的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7.
江淑萍  叶兴凯 《分子催化》1996,10(2):120-126
以MnTPPCl为催化剂研究了不同氧原子供体PhIO,NaOCl和H2O2在环己烷加氧反应中的作用。根据动力学考察和UV-V1S,IR,ESR分析认为,PhIO和NaOCl可能分别与NtPPCl形成具有转移氧原子能力的单核或双核的高氧化态氧化锰卟啉配合物,而H2O2与MnTPPCl作用同形成非活性物种。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N2H4在间-四(邻-硝基苯基)四苯并卟啉铁(Ⅲ)、钴(Ⅱ)、锌(Ⅱ)和镍(Ⅱ)配合物[MTP(о-NO2)TBP,简称MTBP]修饰石墨电极上的催化电氧化反应,测得该系列金属四苯并卟啉的催化活性的顺序为Co(Ⅱ)TBP>ClFe(Ⅲ)TBP>Ni(Ⅱ)TBP>Zn(Ⅱ)TBP≈石墨,考察了Co(Ⅱ)TBP和ClFe(Ⅲ)TBP催化联氨电氧化反应的动力学过程。结果表明,OH^-和N2H4在C  相似文献   

9.
以MnTPPC1为催化剂研究了不同氧原子供体PhIO、NaOCl和H2O2在环己烷加氧反应中的作用。根据动力学考察和UV-V1S、IR、ESR分析认为,PhIO和NaOC1可能分别与MnTPPC1形成具有转移氧原子能力的单核或双核的高氧化态氧代锰卟啉配合物,而H2O2与MnTPPC1作用则形成非活性物种。讨论了MnTPPC1-单氧原子供体催化环己烷加氧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0.
用紫外-可见光谱对氧化剂PhIO、H_2O_2和空气对μ-氧代双四苯基卟吩合锰([TPP·Mn(Ⅲ)]_2O)的氧化过程进行监测,揭示了[TPPMn(Ⅲ)]_2O在不同氧化剂作用下具有不同的反应过程。研究了8种取代μ-氧双四苯基卟吩合锰{[TXPPMn(Ⅲ)]_2O,X=p-(i-Pr),p-CH_3,p-Cl,p-F,p-OCH_3,H,m-Cl,o-Cl}与H_2O_2反应中的取代基效应和溶剂效应。结果表明:上述反应为卟啉环上的吸电子基所促进;且反应速率随着反应溶剂的亲核性能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1.
MnTFPPCl模拟体系催化环己烯氧化反应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马红竹  索继栓 《分子催化》1999,13(3):165-168
研究了高氟代金属卟啉MnTFPPCl催化环己烯氧化反应的催化活性,探索了反应体系中不同单氧原子给体对催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MnTFPP-Cl/NaOCl体系有较好的催化转移氧能力。主要以PhIO为氧化剂,考察了轴向配体,溶剂等对MnTFPPCl/PhIO模拟体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本文合成了四(对-氯代甲基)苯基-甲基紫精卟啉及其Zn、Co、Mn配合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紫外可见光谱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它们的光化学性质.结果表明.在TEOA中光照使M·TCMPP—mv ̄2+发生了分子内从卟啉到甲基紫精的电子迁移反应.在ZnTCMPP-mv ̄2+/TEOA/DMSO—H2O体系中可发生光敏化还原mv2+反应,生成较稳定的mv+.在Mn(Ⅲ)TCMPP-mv2+/CH3OH/H2O体系中可发生光助氧化甲醇反应,并检出了氧化产物甲醛.  相似文献   

13.
合成及表征了一系列以柔韧碳氢链相连不同长度的p/p型单核铁(Ⅲ)双卟啉配合物,以可见光谱首次观察到该系列配合物在氯仿溶液中开放式及闭合式构象的平衡,发现680nm处吸收峰强度与这种构象平衡有关,烷氧链越长,该吸收峰强度越大.利用该类配合物模拟了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对环己烷的羟化作用,催化结果表明,在以分子氧为氧源及还原剂存在的温和条件下,该类配合物的催化活性显著高于单核铁卟啉(FeTPPCl),随着柔韧碳氢链长度的增加,双卟啉的催化活性依次增加.高的催化活性与双卟啉配合物在溶液中的构象平衡,即闭合式构象引起的立体位阻及电子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4.
胡家元  田金忠 《分子催化》1999,13(3):169-175
研究了水和有机物组成的两相催化体系中,由RuCl3-TPPTS(TPPTS:P(m-C6H4SO3Na)3)原位反应生成的催化活性物种对4-苯基-3-丁烯-2-酮(又名苄叉丙酮)的催化加氢反应.考察了钌浓度(1.0×10-3~6.0×10-3mol/L)、氢压(1.0~6.0MPa)、反应温度(30~70℃)、配体浓度(1.2~7.2×10-2mol/L)、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TAB: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及反应时间等对加氢反应活性和选择性的影响,并与以配合物RuCl2(TPPTS)3为催化剂前体生成的催化活性物种对加氢反应的活性及选择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分别由配合物RuCl2(TPPTS)3及RuCl3-TPPTS原位反应生成的催化活性物种,都只催化4-苯基-3-丁烯-2-酮的C=C键选择加氢.由配合物RuCl2(TPPTS)3形成的催化体系的加氢活性及选择性均优于RuCl3-TPPTS原位反应生成的催化活性物种.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加入,使加氢反应活性下降,选择性略有提高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水溶性钯-膦配合物PdCl2(TPPTS)2催化1-己烯加氢反应,考察了两相催化体系中添加表面活性剂CTAB,膦配体TPPTS,以及溶液pH值等对反应的影响,证明了1-己烯加氢反应中有一诱导期.反应中涉及两种催化活性物种.一种是由PdCl2(TPPTS)2还原生成的低氧化态催化物种,它在一定的CTAB浓度下,可以保持相当的稳定性.另一种是被TPPTS或H2还原形成的钯黑.根据PdCl2和TPPTS反应过程的31PNMR研究,对PdCl2(TPPTS)2分子中Pd被还原和TPPTS被氧化提出了解释  相似文献   

16.
本文合成了四(对-氯代甲基)苯基-甲基紫精卟啉及其Zn,Co,Mn配合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紫外可见光谱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它们的光化学性质。结果表明,在TEOA中光照使M。TCMPP-mv^2+发生了分子内从卟啉到甲基紫精的电子迁移反应。在ZnTCMPP-mv^2+/TEOA/DMSO-H2O体系中可发生光敏化还原mv^2+反应,生成较稳定的mv^+。在Mn(Ⅲ)TCMPP-MV^2+/CH3  相似文献   

17.
GAS┐PHASEPHOTOCATALYTICOXIDATIONOFCHClCCl2ANDPhMeBYSUPPORTEDTITANIALiLin(DepartmentofChemicalEngineering,TsinghuaUniversity,B...  相似文献   

18.
钯催化环己烯氧化合成环己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考察了由不同金属酞菁(MPc,M=Fe,Co,Cu)氯代金属卟啉(MTPPC.,M=Fe,Cr,Mn)和Pd(OAc)2(醋酸钯)/HQ(氢醌)组成的催化体系对环己烯氧化成环己酮的催化活性。表明,在乙腈酸性水溶液中,Pd(OAc)2/HQ/FePc催化体系对环己烯氧化合成环己酮显示出较高的催化活性,在30min内环己酮收率可达84%,选择性>98%,研究了各种因素对体系催化活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本文用波谱及高压液相色谱(HPLC)方法研究了二氯代三-2-吡啶甲基胺的铁(Ⅲ)配合物(FeTPACl_2ClO_4),三─6─甲基─2─吡啶甲基胺合铁(Ⅱ)与苯甲酸的配合物(Fe(Ⅱ)TLAOBzClO_4)同单过氧化邻苯二甲酸六水合镁盐(monoperoxyphthalicacid,magnesiumsalthexahydrate,即MPPA)的反应。提出了过氧键的两种断裂(即均裂和异裂)机理,分析了中心离子价态、配体结构等因素对反应机理的影响;并通过FeTPACl_2ClO_4与间氯代过氧代苯甲酸(mcPBA)的反应,研究了过氧酸结构对反应机理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就过氧酸中过氧键发生均裂的程度而言:三价铁配合物与过氧酸的反应>二价铁配合物与过氧酸的反应;MPPA反应体系>MCPBA反应体系。  相似文献   

20.
陈华  刘海超 《分子催化》1995,9(2):145-151
本文研究了两相催化体系中,在CTAB(C16H33NMe3Br)存在下,水溶性铑-膦配合物RhCl(CO)(TPPTS)2对1-己烯氢甲酰化反应的催化性能,详细考察了反应温度、压力、膦/铑比等对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0MPa恒压下,反应温度100℃,膦/铑摩尔比为16,H2:CO=1:1的条件下,1-己烯氢甲酰化的转化频率(TOF)可达到39.8min^-1。在此反应条件下,有机相和水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