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以新鲜杏肉为主要原料设计了混浊型果汁饮料的加工工艺,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方案,以感官风味作为评价指标,优选出杏汁、蔗糖和柠檬酸的最佳复配比为:14%杏汁+8%蔗糖+0.08%柠檬酸,并确定复合稳定剂的最佳组合为:0.10%果胶+0.15%CMC+0.10%黄原胶。  相似文献   

2.
澄清杏汁饮料生产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澄清杏汁饮料的护色、澄清和配方等工艺做了重点讨论。结果表明:护色用1.5%抗坏血酸、0.25%柠檬酸和0.2%氯化锌能得到良好的效果;澄清的最佳工艺为pH4、酶0.001%、时间40min、温度45℃;产品的配方为杏汁40%、糖10%、柠檬酸0.40%。  相似文献   

3.
无花果汁保健饮料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世霞 《饮料工业》2008,11(10):7-9
以无花果为主要原料,对用其制作保健果汁饮料的工艺要点进行了研究,研制出具有无花果特有风味的保健饮料。产品配方为:无花果汁25%+蜂蜜2%+柠檬酸0.1%+蔗糖8%+海藻酸钠0.05%+果胶0.05%+CMC-Na0.1%。  相似文献   

4.
程道梅  金虹 《食品与机械》2007,23(1):132-134
以鲜鱼腥草为原料,经清洗、破碎、烫漂、压榨、过滤制得鱼腥草汁液,杀菌后将其与槐花蜂蜜、蔗糖、柠檬酸、Vc、香精进行调配,调配液经过滤、灌装、杀菌得调和保健液。实验结果表明:最佳调和比例为鲜鱼腥草汁80%,蜂蜜7%,蔗糖10%.柠檬酸0.2%,Vc0.1%,香精适量。该保健液色泽淡黄,透明无沉淀,酸甜可口,带有鱼腥草风味。  相似文献   

5.
研究银耳复合保健饮料的生产工艺。应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案优选该饮品和复配稳定剂的配方。结果表明,银耳复合保健饮料的最佳组合方式为D1B3E4C4A3,即银耳百合绿茶汁为40%、柠檬酸为0.1%、柠檬酸钾为0-3%、蔗糖为7.0%、蜂蜜为2.8%、水为49.8%(上述百分比均为质量分数)。复配稳定剂的最佳配方为A2B1C2,即0.20%羧甲基纤维素钠+0.10%黄原胶+0.15%果胶。  相似文献   

6.
鱼腥草蜂蜜保健液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鲜鱼腥草为原料,经清洗、破碎、烫漂、压榨、过滤制得鱼腥草汁液,杀菌后将其与槐花蜂蜜、蔗糖、柠檬酸、Vc、香精进行调配,调配液经过滤、灌装、杀菌得调和保健液。实验结果表明:最佳调和比例为鲜鱼腥草汁80%,蜂蜜7%,蔗糖10%,柠檬酸0.2%,Vc0.1%,香精适量。该保健液色泽淡黄,透明无沉淀,酸甜可口,带有鱼腥草风味。  相似文献   

7.
仙人掌-菠萝香型饮料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8,自引:5,他引:8  
肖玫  王胜友  钱志锋  浦毅 《食品科学》2005,26(12):264-269
以仙人掌、菠萝为主要原料,加以柠檬酸、蜂蜜等辅料,经科学加工制成有保健功能的水果香型饮料。本文对仙人掌-菠萝混合汁饮料的生产工艺、配方和技术关键进行了研究。通过正交试验及方差分析,确定出该饮品的最佳组合方式为E4D4B2A2C4,即澄清的仙人掌-菠萝混合汁用量35%,蔗糖8%,蜂蜜2.8%,柠檬酸钾0.2%,柠檬酸0.4%,水为53.6%(上述百分比均为质量分数)。试验还确定出产品最适稳定剂配方为0.20%羧甲摹纤维素钠+0.01%黄原胶+0.15%果胶为最佳。  相似文献   

8.
金樱子,猕猴桃,胡萝卜复合饮料研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报道了用富含VC的金樱子、猕猴桃和富含胡萝卜素的胡箩卜为原料,研制具有天然、营养和保健特点的复合饮料,以正交试验法筛选出饮料最佳配方为:金樱子汁20%~25%,猕猴桃汁5%~6%,胡萝卜汁5%~6%,蔗糖9%~10%,柠檬酸0.1%~0.15%。同时也解决了饮料的涩味与混浊。  相似文献   

9.
以鲜菇汁为原料,经乳酸发酵而制成鲜菇汁发酵饮料,通过对接种量、发酵时间、乳粉量、糖酸比进行试验.从而确定最佳工艺参数为:接种量3%,乳粉量5%,发酵时间3.75h,蔗糖12%,柠檬酸0.04%。  相似文献   

10.
马齿苋保健果冻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马齿苋汁为主要原料,利用正交试验和感官评定的方法确定马齿苋保健果冻的最佳配方为:20%马齿苋汁,9%蔗糖,0.4%柠檬酸,3.4%凝胶剂(明胶:琼脂比为4:1)。该产品呈浅桃红色,酸甜可口,不含防腐剂,并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  相似文献   

11.
以新疆浓缩小白杏浆还原加工成50%果肉型杏汁饮料,采用单因素和三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实验,以离心沉淀率、上清液吸光度、感官稳定性和黏度为指标,评价不同稳定剂对杏汁的稳定效果。通过因子分析提取3个主成分指标,构建综合评价模型,筛选出最佳复配稳定剂组合为:果胶0.35‰、结冷胶0.18‰、黄原胶0.10‰。  相似文献   

12.
以河北串枝红杏为原料,研究杏果胶酶酶解,杏白兰地的发酵工艺,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果胶酶酶解工艺,采用单因素试验和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优化杏发酵工艺。结果表明,最佳酶解工艺条件为果胶酶添加量0.10%,酶解温度45 ℃,酶解时间3.0 h。此优化酶解工艺条件下,杏酶解液综合评分为89.35分。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发酵温度24 ℃,酵母添加量0.08%,初始糖度24.8%,此优化发酵工艺条件下,带渣一次蒸馏后酒精度为16.0%vol,感官评分为88.22分。将一次蒸馏液进行二次蒸馏后,得到杏白兰地的酒精度为38.0%vol、酒体透亮、口感醇厚、具有杏果显著风味特征。  相似文献   

13.
张黎骅  秦文  马荣朝 《食品科学》2010,31(17):143-147
为了进一步改进杏核加工装备的设计与制造,利用LDS-W10A 型微机控制的力学实验机进行含水率及施压方向对杏核脱壳特性影响的研究,并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实验表明,当含水率在5.97%~30.14% 时,分别沿X轴、Y 轴和Z 轴施压时,含水率对破碎力和能耗影响较为明显(P < 0.10);沿X 轴、Y 轴对杏核施压时,随着含水率的增加,杏核所需破碎力和能耗逐渐减小。在相同含水率的条件下,杏核沿不同施压方向所需破碎力和能耗有显著差异,其中,沿X 轴所需破碎力和能耗最大,分别为992N 和1304.48mJ,沿Y 轴所需破碎力和能耗最小,分别为268N 和294.80mJ。相对于沿X、Y 轴,沿Z 轴施压杏仁更容易破裂;而且含水率越高,则核仁越容易破裂。所以,杏核脱壳应选择沿Y 方向施压,并在脱壳前对杏核进行适当的干燥以避免核仁被破坏。  相似文献   

14.
姜明洪  吴光虹  张明 《饮料工业》2010,13(10):18-20
研究了菠萝、木瓜复合饮料的生产技术条件,并对影响其稳定性的稳定剂进行了探讨。菠萝木瓜复合饮料的最佳工艺配方为:复合果汁40%(v/v,菠萝汁∶木瓜汁=3∶2)、白砂糖14%、柠檬酸0.15%,以0.10%CMC-Na、0.10%卡拉胶、0.12%黄原胶为复合稳定剂时,该复合饮料稳定效果最佳,呈浅黄色,质地均匀,具有菠萝和木瓜香气,酸甜适口。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不同护色剂对杏酒褐变的抑制作用,以褐变抑制率和色差值为指标,选用六种护色剂进行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选出对褐变抑制影响最大的三种护色剂后,利用响应面试验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杏酒的最佳护色剂配方为异抗坏血酸钠0.70 g/L、L-半胱氨酸1.10 g/L和植酸0.01 %,在此条件下测得的杏酒酒精度、还原糖和总酸与未添加护色剂的杏酒对照组无明显差异,褐变抑制率为53.11%,色差值为22.35,与预测值的吻合率分别达到97.00%和95.84%,可有效抑制杏酒褐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山杏核壳是生产中的下脚料,开发利用较少。以山杏核壳为原料提取黑色素,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工艺条件。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选取实验因素与水平,根据Box-Benhnken中心组合实验设计原理采用四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得到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20,温度60℃,碱液浓度1mol/L,时间4h;在此条件下,提取得率可达8.33%。  相似文献   

17.
杏酒澄清工艺的响应面法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敏  王杰  王君 《中国酿造》2020,39(4):176
以凯特杏为原料酿造杏酒,加入皂土进行澄清处理,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澄清温度、澄清时间、皂土添加量为变量,以透光率为响应值,用响应面分析法进行澄清工艺的优化,并对澄清后杏酒的稳定性、理化指标和感官特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杏酒的最佳澄清工艺为澄清温度24 ℃、皂土添加量0.5 g/L、澄清时间2.5 d。在此澄清工艺下,杏酒透光率可达97.60%,澄清后杏酒稳定性良好,还原糖由4.52 g/L降至3.75 g/L,总酸由5.25 g/L降至4.69 g/L,酒精度由14.7%vol降至13.2%vol,总酚含量由169.25 mg/L降至142.38 mg/L,蛋白质含量由1.18 g/L降至1.06 g/L。澄清后的杏酒澄清透明,有光泽,香气更加优雅,酒体更加平衡,感官评分由79分升至87分。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杏子的物理特征,并依据特征采用十字式刀头冲压的原理设计了一种冲压式半自动连续去杏核装置。该装置采用凸轮分割器及滑块装置组合的设计方式,可实现装杏子的链板一走一停,并且在链板每次间歇停顿时,冲刀完成1次冲压去核的动作。经试验验证:利用该装置对杏果进行去核处理,去核率达到96%以上,杏肉带出率2.4%,杏核残留率3%。  相似文献   

19.
大孔树脂纯化山杏核壳总黄酮的工艺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山杏核壳为原料,采用大孔树脂纯化山杏核壳提取液中的总黄酮,利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D101大孔树脂纯化山杏核壳总黄酮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上样溶液质量浓度0.3 mg/mL、pH 2、流速2 mL/min的条件下进行纯化实验,大孔树脂对山杏核壳总黄酮的平均吸附率为75.20%。山杏核壳总黄酮的质量分数可达51.63%,表明D101大孔树脂对山杏核壳总黄酮有较好的纯化效果,且工艺重复性和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20.
采用酶解法提取新疆伊吾县野山杏多肽,探究其对衰老模型小鼠的抗氧化作用。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酶底物比、料液比、提取时间、pH值和酶解温度对野山杏多肽水解度的影响,结合正交试验,优化野山杏多肽提取工艺;以提取物为原料,D-半乳糖制备小鼠衰老模型,分为空白对照组,野山杏多肽低、中、高剂量组(50、75、100 mg/kg),衰老模型组以及Vc阳性对照组,连续灌胃饲养30 d,测定血清、肝组织和脑组织匀浆中GSH-Px、SOD活力和MDA含量。酶解法提取野山杏多肽的最佳工艺:酶底物比为4%,酶解时间120 min,pH值为8,酶解温度为65℃,料液比为1:25,多肽水解度为35.73%,多肽得率为7.22%。与模型组相比,多肽中、高剂量组均可显著提高小鼠血清、肝组织及脑组织中的T-SOD、GSH-Px活性(p<0.05),降低MDA的含量(p<0.05);其中高剂量组血清中T-SOD含量达到177.24 U/mL,MDA含量达到9.05 nmol/mL,GSH-Px达到261.59 U/mL,与空白对照组结果相近。研究结果表明,新疆伊吾县野山杏多肽对衰老模型小鼠具有良好的体内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