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工程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的扩散模式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程项目对大气污染影响的定量预测是通过大气扩散模式计算来实现的。本文根据近年实践经验,对大气扩散模式的选用、扩散参数的确定及修正、地面长短期浓度的计算和计算结果的验证等方面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经供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2.
AERMOD在国内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实例验证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AERMOD是美国环保局推出的新一代空气质量模式系统,它由AERMET(气象数据预处理器)、AERMAP(地形数据预处理器)和AERMOD(大气扩散模型)3部分组成.结合宁波市北仑区域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对该模式系统进行模式验证,并应用于实际预测评价.验证结果表明,在采用适当的模型参数时,该系统预测值与实际监测值具有很好的一致性,SO2、NO2日均最高浓度预测准确率分别达到64.3%和85.7%.最后结合实际预测评价工作,提出AERMOD模式系统在国内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的优势及不足.  相似文献   

3.
本文用模糊数的方法进行建设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通过实例计算,说明在建设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中,模糊数的应用不失为一种实用性很广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环境影响评价中部分标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标准是环境影响评价的准则.结合环境影响评价的实际,探讨中国主要环境标准在执行中存在的3大问题,即环境标准中控制的环境因子数远远小于企业实际生产中排放的污染因子数,简单引用《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 36-79)不适合中国国情,部分因子的标准限值没有日均浓度等.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利用美国环保局多介质环境模型,或根据《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TJ 36-79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T 2.2-93)进行计算或推导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陈楠  王文勇 《环境工程学报》2011,5(8):1837-1840
为更准确地预测狭长交叉山谷中大气污染物浓度,利用高斯山谷扩散模式和美国Earth Technology Incorporat-ed公司研究的中尺度空气质量扩散模型CALPUFF对某山谷工业园区所在的狭长山谷中大气污染物浓度进行了计算。计算中,CALPUFF模型考虑了山谷中地表地形的变化,融入了诊断风场模块CALMET。...  相似文献   

6.
AERMOD与EIAA大气预测模型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是环境影响评价的一项重要内容,为准确评价项目实施后对周围大气环境的影响,需采用合适的大气预测模型.从大气预测模型系统组成原理、应用范围、应用过程、预测结果等方面对AERMOD和EIAA大气预测模型进行比较,分析两种模型在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中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7.
大气污染物扩散模式的应用研究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大气污染物扩散模式可以模拟不同尺度、气象、地形条件下工业污染物在大气中的输送与扩散特征,为大气监测、城市环境规划和空气质量预报等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归纳了目前广泛应用于模拟工业污染物扩散的模式,着重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对这些模式的主要应用研究进展,比较了各模式在应用上的优缺点,并对大气污染物扩散模式的应用研究前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城市大气污染问题已经引起广泛的关注,其中对城市中大气污染物的迁移扩散过程还需进一步研究。为了探究城市复杂地形下大气污染物扩散预测的新模式,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建立了数值预测模型,构造出水平均匀的大气边界层模拟风场;进一步对建筑物影响下的大气污染物扩散过程进行了模拟,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吻合,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可用于城市复杂地形下大气污染问题的研究工作;模拟结果与湍流模型的选取和湍流施密特数的设置有密切关系;采用SST k-ω湍流模型对此类问题较适宜,随着湍流施密特数的增大,扩散范围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9.
通过建立大气湍流扩散模型,结合大气、地形条件等环境基本资料和危化品的性质,计算出危化品泄漏突发事件的应急防护范围,为人群撤离和监测布点监控,提供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10.
一、概况小浦地区位于浙西北滨湖平原向丘陵山区过渡地带。该地区西北部为丘陵山地,合溪涧穿过其中,由西北流向小浦;东南部则为滨湖平原,地势开阔平坦。小浦镇东距太湖约15千米。为了进行某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我们在小浦地区用平衡球探测,研究当地大气扩散特征。 1986年12月17日至26日,在小浦释放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