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红河油田裸眼完井水平井分段压裂工艺技术存在封隔器无法验封、裂缝起裂位置不明确、无法实现井筒全通径、后期作业困难等问题,在红河油田开展可钻桥塞和连续油管带底封2种固井完井压裂工艺试验。介绍2种压裂工艺的原理,并现场试验10口井,施工成功率大于97%,最高日产油48.69 t,压裂改造效果显著,压后能够实现井筒全通径,利于后期能量补充作业的实施。  相似文献   

2.
针对临兴区块裸眼水平井分段压裂过程中存在的裂缝起裂位置不确定、管柱携液能力差等问题,提出了套管固井连续油管分段压裂技术,优化了工具参数、水力喷砂射孔参数、压裂施工参数及配套工艺参数.通过水力喷枪、封隔器、接箍定位器等井下工具的组合应用来实现喷砂射孔、封隔分层、连续油管精确定位与环空大排量注入,只需一趟管柱作业即可完成多层射孔、压裂等作业,压裂级数不受限制.  相似文献   

3.
水平井在油气藏高效开发中具有巨大的优势,但同样面临着后期压裂改造的问题。吐哈油田近年来在水平井压裂工艺技术研究与应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形成了“封隔器+桥塞”、限流压裂、水力喷射压裂等水平井分段压裂工艺技术,基本实现了水平井压裂工艺技术的系列化。本文对吐哈油田水平井压裂工艺技术做了全面总结和评价,并提出了下步研究方向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为了更好的开发水平井,江汉油田自主研究了一种适用于套管完井水平井的分段压裂管柱技术。该压裂管柱采用液压坐封、泄压解封的扩张式封隔器为分封隔工具,配合多级节流喷砂滑套,可达到对水平井段进行有效封隔和一趟管柱完成多段压裂的目的。从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套管完井水平井多级分段措施管柱在江汉、四川、玉门、青海等油田水平井中措施作业18井次,工艺成功率100%,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针对多级管外封隔器分段压裂技术存在施工管串工具较多、节流摩阻较大、无法开启特低渗储层段等技术瓶颈,探讨水平井多缝分段压裂技术工艺,并对暂堵剂的成胶状态、溶解性能和抗压性能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6.
水力喷射分层压裂技术在复杂油气藏(低渗透油气田、多层、薄层)的储层改造中应用日益广泛,该技术常用于水平井、裸眼井、垂直井等新井的开发投产。在一些老井的储层改造或补层投产过程中,水力喷射分层压裂技术的应用则常受到老井生产历史的限制。本文介绍了一种隔上压下水力喷射分层压裂技术的工艺设计及现场实践应用。现场应用表明,该技术工艺简单,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裸眼井措施管柱设计需要考虑管柱锚定、管柱强度、井壁保护、安全起出、大斜度井坐封,长裸眼均匀布酸、压后返排等7个方面的具体问题。在实践中对高压措施管柱、常压措施管柱和长井段水平井措施管柱三种裸眼井措施管柱的运用应掌握其技术要点,同时还要弄清K341型裸眼封隔器、KDB型水力锚、ZF94-SP水平井坐封工具和KTH-114配酸器等4种主要配套井下工具的性能及主要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8.
川西致密储层垂向渗透率远小于水平渗透率,水平井自然产能与直井相比无明显优势,水平井需要采取增产改造措施.为此川西气田开展了包括笼统酸化、笼统压裂、分段压裂等水平井储层增产改造措施.同时为解决井简积液难题,开展了水平井泡沫排水、车载压缩机气举排水增产工艺探索  相似文献   

9.
水平井分段压裂已经成为低渗透气藏开发的必需手段,其中分段间距对压裂施工和压后效果具有较大影响。不同于以往采用数值模拟的手段,在总结了直井压后生产效果和经验后,综合考虑水平井分段压裂后的产能和应力干扰两方面的因素,给出水平井分段间距优化的计算方法。在水平井压裂后的产能至少应大于裸眼产能的前提条件下,假设地层内气体线性流进裂缝后,径向流进井筒,推导出计算压裂最大分段间距的计算公式。同时,利用压裂时裂缝周围产生的应力干扰理论,可确定出水平井压裂时的最小分段间距。运用这两种计算方法,最终确定出水平井分段压裂间距的最大和最小范围。通过计算实例进一步表明所提出的方法比较适用于现场压裂的快速设计。  相似文献   

10.
针对建南气田水平井层段的非均质性差异和破裂压力高的特点,需要采取分段高压酸化压裂措施改造。设计水平井分段高压酸化压裂管柱,通过管柱受力分析,达到优化管柱设计,工艺可行,耐高压,易解封的目的,为水平井分段高压酸化压裂措施施工提供一种有效的管柱工艺技术。  相似文献   

11.
目前国内常规气藏,主要采用酸压、完井一趟管柱完井,管柱配套有井下安全阀,地面配套控制系统,更换管柱时多采用压井作业实施。涪陵页岩气田完井方式与常规气田不同,主要采用水平井桥塞分段压裂完井,不能实现压裂、完井一趟管柱工艺。涪陵页岩气田所选用的套管规格限制了井下安全阀可选用的规格,将会影响测试、井下节流等技术的应用,需要研制适合涪陵页岩气井的较大通径井下安全控制管柱。  相似文献   

12.
针对水平井开采过程中水平段动用不均衡的问题,开展水平井分段均衡开采工艺技术研究。详述水平井分段均衡开采工艺技术的设计思路、结构原理,以及技术的核心配套工具——分流装置的工作原理、室内实验等。该技术通过分采泵配合分流器shunt、插封分流开关、双向皮碗封隔器等组合成水平井分段均衡开采工艺管柱,通过选用不同型号分采泵、控制进泵前不同水平段油流通道,实现了对上下两水平段的均衡开采,充分发挥各水平段的潜力。  相似文献   

13.
国外页岩气勘探开发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是世界上勘探开发页岩气最成功的国家,主要采用水平井+水力压裂进行开发.调研表明,页岩气资源量约占全球非常规天然气资源量的一半.国外页岩气勘探主要采用三维地震和微地震技术优化设计,已形成一套资源评价系统.国外钻井选择直井和水平井两种方式.完井储层改造多采用裸眼、筛管等完井方式,配合大型水力压裂改善页岩的超低渗透率.  相似文献   

14.
全通径分段改造工具在超深井分段改造中的应用工具主要由基管、裸眼封隔器、压控式筛管和投球式筛管组成。全通径分段改造工具通常第一级使用投球式筛管,其它级使用压控式筛管实现改造工具全通径,以满足改造和后期作业的需要。通过优化,一个压力级别可以控制两级或三级压控式筛管,实现水平井多级分段改造。该工具在塔里木塔中碳酸盐岩气田应用28井次,最深水平井达到7 810m,分段级数最多达到11级,改造规模最大达5 997方,分段改造后效果显著,平均产量折油气当量90.6t。全通径分段改造技术为其它类似储层分段改造提供了新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针对鄂南地区难动用致密砂岩油藏水平井分段压裂裂缝形态复杂、直井压后效果差、易形成水平缝等技术难点,通过施工排量、平均砂比、加砂量、前置液比例等缝网压裂施工参数优化,开展了水平井缝网压裂工艺研究。泾河13井长8油层的现场应用表明,压裂后均形成了缝网,从实践上验证了缝网压裂施工技术的正确性。该技术的成功应用,较好地解决了低渗砂岩储集层易形成水平缝的问题,实现了鄂南地区水平井缝网压裂工艺的技术突破。  相似文献   

16.
与常规射孔方式不同,水力喷射钻孔可针对储层有利部位实现定向喷射,以高压水射流钻孔的方式在油层与井筒间形成长度为100m微井眼。利用水力喷射钻孔孔眼的导向作用,继续实施水力压裂改造工艺,在压裂目的层中形成深穿透人工裂缝,以达到储层高效改造的目的。介绍了该技术的工艺原理及实施步骤,结合辽河油区的储层特点,优化了工艺关键参数,提出了火山岩改造的针对性措施,在辽河东部凹陷的探井中成功实施了"水力喷射定向深穿透压裂技术",获得高产工业油流。水力喷射定向深穿透压裂技术在国内应用尚属首次,为火山岩以及其他难动用储层改造开拓了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针对涪陵焦石坝页岩气田已压裂试气井,重点从水平井分段压裂改造工艺角度出发,利用正交实验法对压裂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从而定量化判断施工参数对压裂初期效果的影响程度,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建立了压裂初期产能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18.
页岩气作为一种重要的非常规能源,具有资源潜力大,开采寿命长等优点。目前,涪陵页岩气田已成功开发,涪陵页岩气藏自身的独特性决定了其产能的影响因素的复杂多样性。对气田内压裂完成的20余口水平井的试验参数及试气产量进行了统计,对比评价了不同水平段长度、不同簇间距、压裂段数、规模、方位角、不同压裂材料等试验参数对水平井压裂后产能的影响,为后期有效优化设计和指导页岩气水平井分段压裂施工提供依据,为实现涪陵页岩气田大规模高效开发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9.
水平井分段压裂工艺能够扩大单井控制储量范围,提高单井产能,降低措施费用,在新沟致密油藏有较好的适应性,但是工艺参数的优化对于实现水平井分段压裂的经济有效开发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计算新沟致密油藏的极限泄油半径,提出了分段间距优化,结合水平井分段压裂人工裂缝形态模拟及产能分析,提出了新沟水平井分段压裂参数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 多分支水平井在低渗透油气藏, 特别是开采页岩储层、 致密砂岩储层开发中起到越来越重要 的作用。为了进一步提高产量, 可对水平井采用水力压裂的方法使其产生裂缝从而增加油气产量。运用水电模拟 原理, 分别考察了裂缝长度、 渗透条件、 分支数量、 水平段裸眼及封闭条件等因素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裂缝存 在最优长度, 各分支水平井的产量不同, 在分支情况相同时裸眼完井与封闭完井的产量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