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Planning》2015,(6)
当前我国就业市场存在毕业生"就业难"而企业"用工荒"的两难现象。毕业生就业的数量和质量是高职学校人才培养水平的体现。针对我国高职课程体系构建存在的一些弊端,进行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工程造价课程体系构建,有利于提高工程造价专业的人才培养水平,有利于解决就业市场的两难问题。构建高职工程造价课程体系应遵循职业性、校企合作、整合性、模块化、动态性等原则,以就业市场的需要为导向,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以职业生涯发展为主线,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课程体系构建的研究越来越受到职业教育界的重视,是高职教育的核心问题,是衡量高职院校办学质量和市场应变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构建应以当前社会对职业岗位的人才需求和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明确专业定位,把职业岗位工作过程中的典型工作任务转换为课程,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促进学生职业能力与素质的形成,真正做到"工学结合、就业导向"的时代需要。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3,(6)
研究国内外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现状,分析订单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以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为研究个案,遵循职业基本能力、职业专项能力和职业综合能力的递进培养关系,打破原学科型"三段式"课程体系设置,构建"项目导向、能力递进、岗证衔接"专业课程体系,探索订单培养模式下的高职课程体系构建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4.
中高职贯通教育是我国探索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创新形式。本文分析了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构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合格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对策,并以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进行实践。  相似文献   

5.
高职教育的区域性对构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有影响 ,指出高职教育要适应当地经济的发展 ,就必须重新构建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计划上体现高职教育的区域性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5,(33):40-41
本文以"企业财务管理专业人才需求问卷"和"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问卷"调研为基础,分析当前企业财务人员需求现状与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从高职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专业教学内容完善、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探讨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7.
当前,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就业为导向、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积极推动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创新。尤其对于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而言,在职业标准颁布实施的背景下,高职院校要不断探索与职业标准相融合的课程体系,确保课程设置与岗位能力要求、职业资格认证内容相对应,从而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本文对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岗证"合一课程体系的构建原则与构建思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4,(24)
课程体系的构建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高职装潢艺术设计专业通过校企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明确装潢艺术设计行业或企业的岗位专项技能以及必备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确定人才培养的规格、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系统,构建双证融通的项目导向模块化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19):176-177
供给侧经济结构改革不仅对吉林省的经济产生重大影响,也将为吉林省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导向,供给侧视域下吉林省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要调整教育指针;以区域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为契机主动构建新常态下创新创业教育;强化产学研契合度,以项目化带动吉林省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以供给侧改革为标尺稳步推进课程体系改革和人才培养方式优化;协同育人机制以互联网+为基础构建教育资源共享平台。  相似文献   

10.
成军  徐琳  刘加华 《中华民居》2012,(12):340-341
人才培养方案作为高职专业建设的指导性文件和标志性成果,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的重要保证。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技术管理作为教育部高职目录外的一个新专业,近几年发展迅速。本文结合南通地区发展实际,从建筑行业市场实际需要出发,以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突破口,创新课程体系建构,以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结合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改革成果,对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技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系统设计,为该专业的创新性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