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传统文化学术形态的“国学”在当代获得了社会的“尊崇”,理性地分析这一文化现象对于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至关重要。在“国学热”背景下重构大学生文化信仰,既要坚持民族的文化,又不能回避全球化带来的文化信仰多元化这一现实。  相似文献   

2.
当今的社会是一个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人们的物质消费观念也越来越强。结婚20多年的夫妻一直由一人掌管经济动脉;刚结婚的小俩口商量着该由谁来当家;大学生们每月按时从父母那领取生活活动资金;天真的小学生成天下这“爸妈,我要这个帮我付钱”的命令;刚出生的宝宝还不知何谓“理财”。  相似文献   

3.
关注女大学生恋爱问题做好思想指导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丽娟 《文教资料》2005,(27):31-32
改革开放二十年使人们的各种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得风气之先的大学生们的观念就更加前卫。和中国社会传统的道德观相比,大学生们对爱情、婚姻都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大学校园内恋爱的普遍,对大学生性行为和同居的认可,甚至女大学生出轨,被人们炒得沸沸扬扬,而今,新学年伊始,与爱有关的契约正悄然风行校园,人们不禁要问:大学生这是怎么了?当“爱情契约”风刮过,接下来校园又会刮什么风?“不提倡,不禁止”一直是我国高校对大学生在校谈恋爱所持的态度。教育专家认为,“爱情契约”的存在是否合理并不重要,关键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长期对学生…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针对在校大学生“是否可以结婚”的讨论,社会给予了充分关注。围绕这一问题,人们展开了广泛而深刻的讨论,而教育部于2005年3月29日发布并于2005年9月1日实施的新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和《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以下简称《规定》和《准则》)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把人们的“激情”提升至沸点。一方面是由于大学生即将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家庭、社会都对大学生寄予厚望。另一方面,大学生对现实问题有着独特的敏锐性,有自己独到的思维和见解。  相似文献   

5.
失当的比较     
李冰 《教育文汇》2004,(10):21-22
早先看过一篇文章:《大学生与幼儿园的娃娃们谁聪明》,说是女教师画了一个圆圈儿问大学生:“这是什么?”大学生思考良久才说:“可能是零。”问幼儿园的孩子,孩子们七嘴八舌地回答:“是太阳”、“是烧饼”、“是铁环”……  相似文献   

6.
在俄罗斯国家的历史上,1993年或许谈不上惊心动魄,但也值得一书。古老的双头鹰正是在这年被重新定为国徽。然而,或许是由于数年来人们对红色这一革命色彩的偏爱,当年政坛的“鸟类学家们”竟将双头鹰绘在了红色盾牌上。 生性诙谐的俄罗斯人不愿放过任何针砭时弊的机会。围绕双头鹰再度成为国徽,民间流传着不少笑话,其中一个便是: “为什么这鹰会有两个脑袋?” “因为给它照相时它不停地摇头晃脑,照出来就成双头了……”  相似文献   

7.
曾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一次地震中,山上鹰巢的一只鹰蛋滚落到鸡场,混进正要孵化的鸡蛋里。过了一些日子,一只漂亮的鹰破壳而出了,但这只鹰被当作一只鸡来抚养。很快,鹰也相信自己就是一只鸡,但本性又使它无法安于鸡们的生活。有一天,它看见天空中有一群矫健的鹰在翱翔。“啊,”鹰叹道,  相似文献   

8.
冯梅英 《大学时代》2006,(10):59-60
修订后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取消了对大学生在校期间结婚的限制。这一作法的根本出发点是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但学校、法学界、大学生和学生家长对这一修改说法各个不一。本文试着从社会进步和法治文明的角度认识这一修改的意义,并明确取消结婚限制不意味着提倡大学生结婚,在校大学生应正确行使“婚姻自主权”。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针对在校大学生“是否可以结婚”的讨论,社会给予了充分关注。围绕这一问题,人们展开了广泛而深刻的讨论,而教育部于2005年3月29日发布并于2005年9月1日实施的新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和《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以下简称《规定》和《准则》)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把人们的“激情”提升至沸点。一方面是由于大学生即将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家庭、社会都对大学生寄予厚望。另一  相似文献   

10.
曾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一次地震中,山上鹰巢的一只鹰蛋滚落到鸡场,混进正要孵化的鸡蛋里。过了一些日子,一只漂亮的鹰破壳而出了,但这只鹰被当作一只鸡来抚养。很快,鹰也相信自己就是一只鸡,但本性又使它无法安于鸡们的生活。有一天,它看见天空中有一群矫健的鹰在翱翔。“啊,”鹰叹道,“我多么希望像它们一样啊。”鸡们听后哄堂大笑,说:“你不可能像鹰一样飞,你是一只鸡,而鸡是飞不高的。”鹰继续看着天上飞翔的同类,梦想着自己能和它们一同飞翔。可是,每次当它说想要飞的时候,都被告知“那是梦想。”鹰也逐渐相信自己飞不起来了。渐渐,鹰不再…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就业是当今社会的热门话题。十几年的寒窗苦读,今朝要有什么样的结果,就看具体的就业情形了,因此这牵动了千家万户的心。作为当代大学生,即将踏入社会,成为社会的一分子,该怎样看待就业这一敏感而又非常实际的问题呢?根据管理学的相关理论我们知道,“大学生就业”是一个控制过程,因此我们可以依据  相似文献   

12.
据说,有人画了一个圆圈儿问大学生:“这是什么?”大学生思考良久,才底气不足地说了一句“可能是零”。又一天,此人画了个同样的圆圈儿问幼儿园的孩子:“这是什么?”孩子们立刻七嘴八舌地回答:“是太阳。”“是烧饼。”“是铁环。”“是足球。”“是鸡蛋。”“是布娃娃脸上的小酒窝儿。”“是西瓜。”  相似文献   

13.
经过十多年的寒窗苦读, 莘莘学子们即将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开始新的人生。面对人生的又一个起跑线,该怎样选择,是每一个大学毕业生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对于即将踏入社会的大学毕业生们来说,要想顺利地被社会所吸纳和承认,首先,必须了解社会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大学生,然后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的去充实、调整和完善自己。  相似文献   

14.
对于即将毕业奔走于人才市场中的学子们来讲,2003年的冬天是一个格外严峻的就业严冬。曾经踌躇满志,意气风发的“大本”们在经历了一次次的笔试和面试后纷纷落马。人们不禁要问:中国真的已经到了“人才过剩”了吗?  相似文献   

15.
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你怎么那么笨呀?”随着一句认真的批评,我的头又被哥哥的手指“狠狠”地点了一下。没办法,这样的语言和动作我早已司空见惯,因为我总是问哥哥一些滑稽、可笑又很愚蠢的问题。6岁时,我问哥哥:“松花江里是不是都是松花蛋呀?”7岁时,我问哥哥:“爸爸和妈妈结婚了,我和哥哥什么时候结婚呀?”我一直以为结婚是一家人的事。8岁时,我问哥哥:“今年我上一年级一班了,明年我还要上一年级二班,后年上一年级三班,一年级要上几年呀?我什么时候才能上完六年级呀?”9岁时,我问哥哥:“要是把西瓜籽儿吃到肚子里,会不会从肚脐眼长出小苗呢?”10岁时,我问…  相似文献   

16.
当看到芸芸的求助信时,忆茗曾经想,“芸芸”这个名字好像是有深意的哦。所谓“芸芸众生”,不就是由有着这样那样小烦恼的普普通通的你和我所组成的吗?后来又收到了名字和人一样美丽的悦婷的来信,两个外表、境遇迥然不同却都身陷困惑的女孩的倾诉,让忆茗开始思考,一个人,该怎样面对自己拥有和没有的一切,也就是说,该怎样面对真实的自我。该怎样让芸芸们明白不漂亮不是她们的错?该怎样让悦婷们明白漂亮也不是她们的错?该怎样让开始审视自我的你明白,你可能不美,不聪明,不出色,不成熟,但仍然有着别人无法掩盖的光芒……想一想,你应该用什么态度来和自己交往呢?问一句,你和自己的关系好吗?  相似文献   

17.
卢风 《教师博览》2008,(10):50-51
启蒙运动把传统社会指斥为在很大程度上受神话和迷信支配的社会。启蒙学者们号召人们“公开地动用自己的理性”,号召人们用知识去驱除迷信,用独立判断去克服盲从。启蒙学者们告诉人们,世界上并不存在什么上帝,宇宙间的一切都是自然的,所谓自然事物就是自然科学所描述的那种事物。自然界是有秩序的,而且自然界的秩序又可为人类理性所揭示。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一度为社会所羡慕的大学生,在人们心中出现了“滑坡现象”,这就是所谓“问题大学生”的由来。他们被社会、学校、家长认为是“出了什么毛病”,但并没有自觉地意识到自己到底“出了什么毛病”。处在知识信息十分密集,传播迅速的高校的大学生们,易在社会动态的开放体系中随时改变自己的认识结构和行为模式。社会环境、学校教育环境、亚文化圈等领域都“全方位”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思想意识的复杂性和多层次性、  相似文献   

19.
《学子》2004,(7)
苏轼在密州任上时,通判是刘式(生卒年不详)。一天,刘庭式假回乡走后,同僚们对苏轼说:庭式说是回乡结婚,恐怕未必…”“为什么?”苏轼有点不解。原来刘庭式年少时,和同乡一个姑娘议定了婚约,后来,他中了进士,偏巧那姑娘的眼睛瞎了。姑娘家本来很穷,女婿当了官,地位就悬殊了,何况姑娘又双目失明呢?难怪同僚们议论纷纷了。然而,出人意外的是,不久,刘庭式却同瞎姑娘结婚了,连苏轼也感到诧异,问他:“你同瞎姑娘结婚,家里……”“别说家里,连我老丈人也不落忍哩。我妻子的妹妹长得漂亮,有人劝我娶她妹妹。”刘庭式严肃地说“这怎么成呢?我早把心交…  相似文献   

20.
在西方,婚姻是个人稳私,不可冒昧去询问。而表示“结婚”的marry一词的用法,你可一定要“问”个明白,否则会闹出笑话。 1.在表示“A与B结婚”这一意思时,汉语的“与”字,同学们往往用英语的介词with来表示,这是不对的。marry是及物动词,不用介词。 他跟她结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