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 探讨适合军队中小医院急诊专科护士培训方法.方法 参照军地急救技能比武模式,有针对性地以战伤救护训练及重症监护技能培训为核心培训方法,分析培训前后急诊专科理论与技能的考核成绩、急危重症抢救成功率及医师、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培训后护士的急诊专科理论与技能考核成绩、急危重症抢救成功率及医师、患者满意度比培训前明显提高.结论 通过参加军队卫勤比武及地方急救技能比武,总结急诊专科技能培训方法,切合本院实际情况,提高护士的整体素质,为培养急诊专科护士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郭祥英 《现代保健》2009,(20):137-138
目的使急诊科护士具备娴熟的抢救技能,提高急救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方法以急诊科22名护士为对象,对8项常见抢救技能掌握的现状进行调查,发现急诊护士抢救操作技能及心理应对能力有待提高,及时制订了定期培训计划,对培训前后护士技术操作进行了考核。结果经过1个月的培训,急诊护士的常见抢救技术操作考核合格率及急救意识都比培训前有显著提高。结论定期对急诊护士进行抢救技能的培训,能使护士具备较好的应对能力,为抢救急救患者赢得更多的救治时间和机会。  相似文献   

3.
急诊护士急救技能阶梯式培训的方法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人员急救技能阶梯式培训的方法。方法对30名急诊护士具体实施以急救技能及急救理论知识、院前急救及急诊分诊、群死群伤及突发卫生事件、综合模拟急救演练等项目的学习和培训;通过理论考试、急救技能及护理技术操作的考核、模拟急救考核并总结护士每次考核的成绩,对护士进行年度综合考评的方法,验证实施阶梯式培训后急诊护士的急救技能及整体素质。结果30名急诊护士考核成绩及护理综合质量考评均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实施阶梯式培训,能有效提高急诊护理人员的急救技能和整体素质,也提高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同时病人安全和护理安全得到有效保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群体性事件抢救流程优化对提升急诊护士抢救知识、抢救技能及临床工作能力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1日至2016年9月30日急诊科对群体性事件患者的抢救流程,找出其中的不足并对流程进行优化。从2016年10月1日至2017年9月30日实施优化后的抢救流程,在实施过程中发现问题时,及时分析原因,及时更改优化。将优化前患者作为对照组,优化后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抢救成功率、抢救时间、满意度、护士急救知识、急救技能及护士临床工作能力考核。 结果优化后患者抢救成功率提高、抢救时间缩短、满意度提高,护士急救知识及急救技能的掌握较前明显提高,护士临床工作能力也较前明显提升(P<0.05)。 结论实施优化后的抢救流程,不仅可提高护理人员的应急反应,增加护士的急救知识和急救技能,提高护士临床工作能力,还提高了患者的抢救成功率,缩短抢救时间,增加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我院急诊科的实施方法及效果。方法:针对急诊科的特点,将"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融入到对患者的护理服务中。加强对护理人员管理,强化专科知识、急救技能培训,提高护士的业务水平,转变服务理念,改变护理工作模式,明确岗位职责,弹性排班,严格护理人员绩效考核,细化满意度调查。保持绿色通道的畅通、实行急危重症患者"先抢救,后交费"的抢救原则。落实急诊患者无缝隙管理模式以优化就诊、服务流程,优化就诊环境,进行人性化管理等。结果:急诊护理工作质量明显提高,患者及医生对本科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明显提高。结论:在急诊科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提高了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提升了护士的整体素质,减少护患纠纷,营造良好的人文服务氛围,构建和谐护患关系,取得了患者满意、医院满意、政府满意、社会满意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社区护士急救技能掌握情况,探讨对社区护士急救技能的培训方法及效果。方法通过对537名社区护士问卷调查,了解社区护士急救技能最需要的项目,根据调查结果,确定培训项目,并进行培训。结果 537名社区护士急救技能培训后的考核成绩均显著高于培训前。结论不定期地对社区护士进行急救技能的培训,能提高护士应急处置能力,能满足社区居民的需求,提高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诊新护士规范化培训方法,快速提高新护士综合素质。方法对我院急诊科自2010年10月起,共招聘的12名新护士进行为期3个月的规范化理论、急救技能培训,及时考核讨论,评价效果,不断改进培训方法。结果培训后新护士的理论、急救技能较培训前明显提高(P0.01)。结论规范化培训可有效提高急诊新护士理论、急救技能水平,急救、护理质量及新护士工作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8.
自主型模式急诊科的功能与管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自主型模式急诊科的功能和管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急救中心2002年1月至2003年12月的临床资料,急诊出车3 284次,急诊门诊接诊48 350例次,急诊抢救660例,收住急诊病房1896例,收住其它专科病房3 998例,急诊病房住院病人手术592例,其中危重病人手术54例.结果距医院5公里以内的出诊,10分钟以内可到达现场,经现场急救后,转运途中无死亡,急诊抢救成功率92%;一般手术无死亡,危重病手术死亡7例,死亡率13%.结论自主型模式急诊科集院前急救、院内急救、确定性急诊手术、重症监护治疗为一体,有利于急救程序的管理,明显提高了危重病抢救成功率,同时也培养和发展了一支急诊医学队伍.  相似文献   

9.
晋卫短波     
既可抢救肿瘤急症病人又可抢救普通急症病人山西省肿瘤医院急诊科“应之能战”山西省肿瘤医院急诊科既具备专科急救水平,又具有全科应急能力,无论何时,面对肿瘤或普通急症病人,都能积极应战。山西省肿瘤医院急诊科多年来坚持“急”字当头,大夫、护士练就了肿瘤急诊抢救和普通急诊抢救都“行”的双重能力,  相似文献   

10.
实施急救服务技能培训 提高患者满意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急救服务技能培训在提高急诊病人满意度中的实用价值。采用了统一问卷调查表,在实施急救服务技能培训前原形,同期调查急诊科所有就诊患者,对培训前后病人的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说明对急诊科医护人员实施急救服务技能培养可提高患者满意度,并有助于提高急诊科医生护士的技术等级。可见,实施急救服务技能培训可提高医院和急诊科的行业争优势。  相似文献   

11.
严惠兰 《现代保健》2014,(22):121-123
目的:探讨评判性思维在提高急救护理水平中应用的效果。方法:运用评判性思维对急诊科护士进行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创新提高护理急救理论、实践及临床护理操作技能。结果:通过培训提高了护士的学习主动性,同时开阔了思路,使急救护理整体水平得到提高。结论:评判性思维的运用能够提高急诊护理急救水平。  相似文献   

12.
顾璇 《中国卫生资源》2009,12(3):142-143
近年来,院前医疗急救系统(即120急救系统)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医疗装备配置得到快速发展,院前急救医师队伍人员紧缺,流失率高,队伍不稳定等已成为制约院前医疗急救发展的瓶颈性问题。探索急救医务人员合理定位、提出采用“定点招生”、“定向培养”、“定向使用”的培养使用方式、试行建立独立的院前医疗急救医师的职称晋升考评体系等,以达到调动院前急救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稳定急救医师队伍,推进院前急救医学学科的建设发展目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本研究主要就院前急救护理中潜在的安全隐患以及应对措施展开分析讨论。方法选择该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所接到的急救电话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急救护理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11年,该院护士在综合水平的提升方面明显优于2010年,患者的满意度有了明显的提升,救护车的出车时间也明显缩短,它们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为了提高院前急救护理的质量,医院就必提高120的接听应急能力,须强化人员配备、加强急救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在急救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这样不仅可以缩短救护车的出车时间,而且还可以提高院前抢救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危重症专科护士在提升急诊护理质量中的作用及成效。方法科室积极培养急危重症专科护士,并对急危重症患者的护理质量和服务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急危重症患者不良事件及护理并发症明显减少,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及家属的满意度分别提高6.50 %和5.7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危重症专科护士通过规范化培训,管理急危重症患者可明显降低不良事件和护理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救治成功率,有助于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有利于提升急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5.
陈巍 《现代保健》2011,(33):155-157
全科医师培训是大型综合性教学医院临床教学和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培训学习是全科医师提高专业技术水平的重要途径。急诊科是全科医师培训的重要基地,全科医师的培训对急诊科乃至急诊医学的发展都非常重要。本文旨在加强全科医师的筛选,保证生源质量;注意因材施教,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拓展培养空间,注重综合能力提高;建立考评机制,调动教学双方积极性;使用与关爱结合,提供良好的后续发展支持等方面,对于提高综合性教学医院急诊科全科医师培训质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使急诊科全科医师临床实际操作技能、专业理论知识、临床诊疗思维和职业道德素质均有了新的提高,为其今后的终生教育和发展成为一名合格的急诊科医师奠定良好基础。本文总结了急诊科全科医师培训过程中的优势和不足,并对此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建立"城市中心医院—急救(120)—社区医院"的社会型急救网络,是提高全社会急救水平、提高急救成功率的关键所在,也是当今急救医学发展的主要趋向。建立社会型急救网络,应包括信息网络与社会型急救网络。信息网络只是通过信息流缩短急救时间;而社会型急救网络则以城市中心医院为基础,把急救站建立在社区,通过建立社区紧急救援志愿救护队,和对社区医院人群进行相关培训,做到"急救社会型、结构网络化、抢救现场化、知识普及化"。提高急救患者的生存率,减少急救患者致残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掌握急诊输液中与不同类型,不同疾病患者进行有效沟通的技巧。方法加强护理人员的职业技术培训,了解急诊输液区的工作性质和特点,制定护理应对措施。结果安抚了因突然发病引起焦虑患者12000余人次,安慰了因家人生病而焦虑的家属5800余人次。结论良好的护患沟通可使患者及家属感到了急诊护士的人文关怀,有效地改善了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18.
李群  柯秀柳 《医疗保健器具》2009,16(11):100-101
本文结合临床分析急诊科护理工作的特点,提出了急诊科护士素质的基本要求,即护士面对紧急状况应沉着冷静,严格实施抢救程序,建立灵活的人力调配机制,合理搭配,强化培训,重视急诊护理质量监控。急诊科护士素质的培养是避免或减少护患纠纷的重要措施,也是提高急诊科危重病人的抢救成功率,援救患者生命,促进患者康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