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涂皓 《教育》2015,(9):42-43
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学校分学段推进传统文化教育。目前,国学课已经走进北京50余所中小学校,上海、天津、长沙等地也相继开设了国学课。对于国学课,《纲要》从多个方面提出了要求,其中最主要的两点就是: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全面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师资队伍水平。由此看来,提升教师队伍和纳入教材体系才让国学进课堂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2.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强调,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地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中,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并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中考、高考升学考试中的比重。  相似文献   

3.
张炳前 《甘肃教育》2022,(23):52-55
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入中学课堂,既是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也是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文章旨在从义务教育阶段初中课堂教学的角度,探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的策略,主要从转变育人观念、优化教学设计、运用教学方法、完善课程体系、开展课后服务等五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4.
孙建辉 《中国教师》2014,(21):24-27
<正>黎松龄,北京市第一六一中学特级教师。《中国教师》:根据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有关内容,今后我国将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您认为这有何意义与价值?黎松龄:文化的传承,本来就是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无论对民族还是个人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现  相似文献   

5.
<正>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力求做到三个"全覆盖":一是学科课程全覆盖,将教育内容体现到德育、语文、历史、体育、艺术等主要课程中去。二是教学环节全覆盖,包括课堂教学、课堂外教学、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是教育人群全覆盖,从小学一直到大  相似文献   

6.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也给出了具体的教学建议。教学实践中,要践行《历史课标》理念,在历史教学中融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需要以唯物史观为理论指导,以历史理解为专业方法,以家国情怀为教育目标。具体策略有:把握线索,厘清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创设情境,感悟优秀传统文化的神韵;中外联系,理解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青海教育》2014,(4):1-1
教育部近日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纲要》强调,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推动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途径,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8.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优秀文化的一系列重要讲话,把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推向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为贯彻落实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讲话精神,教育部研究制定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对加强青少年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行了整体规划、分层设计,明确了系统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要求和实施步骤。其中,中小学基础教育阶段在青少年学生处世修身、人格养成上是极为重要的阶段。学校德育应遵循《纲要》提出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的内容滋养青少年学生心灵,激活青少年学生心中传统文  相似文献   

9.
教育部印发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首次对中小学课程教材如何有效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行了系统谋划.贯彻落实《指南》,从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本质内涵、落实课程教材主渠道、优化教育教学方法、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和加强师资培养等方面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有助于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效.  相似文献   

10.
在新课程标准下开展政治教学,教师应当改变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模式,扭转传统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教学现状,鼓励学生进行主动探索,乐于探究,使学生养成勤于动手,提高学生信息搜集与处理的能力。在政治生活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提高学生的思维认知水平,也应当有效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所以本文从以下几方面探究政治生活课堂如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提出具体的教学策略,希冀有效增强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  相似文献   

1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对于少年儿童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小学以“二十四节气”为抓手,以“项目化推进”为活动形式,积极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的校本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2.
据《中国教育报》2021年2月19日02版报道:近日,教育部印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这既是落实"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远景目标的顶层设计,也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重要举措。《指南》明确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的基本原则、总体目标、主题内容、载体形式、学段要求、学科安排等要求。依笔者之见,在具体落实中要强化"三个引领"。首先,要强化价值引领。价值引领是开展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根"与"魂"。  相似文献   

13.
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版),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是语文课程改革的需要,我们的优秀文化更应该让 学生通过语文课堂去了解和传承,培养其热爱中华文明、热爱 美好生活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增强民族文化的自信心,自 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4.
正一、语文课程"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鉴于各级各类课程在吸收和呈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存在着不系统、不全面的现象,《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对从小学到大学各个学段的课程如何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  相似文献   

15.
孙建辉 《中国教师》2014,(21):21-24
<正>徐健顺,著名吟诵专家,中华吟诵学会秘书长,首都师范大学副教授。《中国教师》:根据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有关内容,今后我国将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您认为这有何意义与价值?徐健顺:国学教育圈中是这样评价《完善中华优  相似文献   

16.
徐莉浩 《现代教学》2015,(Z1):17-18
上海市奉贤区教师进修学院实施以"贤文化"为主题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结合时代要求、地域特色和历史积淀,从多方面为"贤文化"教育作保障,让学生在寻贤、敬贤的过程中,获得道德认知,优化道德品行,力求培养"敬奉贤人,见贤思齐"的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成为当前全面深化素质教育的目标导向,也是切实加强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战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应牢牢扎根于丰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教育系统如何深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7.
张宏丽 《教育艺术》2021,(2):57-57,59
中华五千年的文明需要继承和发扬,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全面认识和传承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增强民族文化的自信力,培养优秀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任务和历史使命。因此,把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相融合,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我们每位教师应该认真学习和思考的。  相似文献   

18.
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要坚持多种形式,多措并举,而开发和实施地方课程是最直接的途径和有效载体。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鼓励各地各学校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开设专题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相似文献   

19.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教育中的爱国主义教育是具有代表性和指向性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一发展理念和自我追求也是我国自古以来文人墨客进行自我教育和勉励的重要思想基础。我国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教育具有多年的历史,在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等多种教育形式中均有涉及。  相似文献   

20.
唐月泉 《现代教学》2015,(Z1):131-132
从"两纲"教育到2014年4月教育部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政策层面上要求高中阶段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性认识为重点,引导学生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化学学科在这历史性的机遇时刻,也应承担起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多年来,对于中学各门学科的习题课,尤其是数理化学科的习题课,学生总感到有点枯燥乏味,基本上就是对知识点反复训练。不少教师也觉得习题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