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奈韦拉平阻断艾滋病病毒孕产妇母婴传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艾滋病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致死性的性传播疾病,学名为获得性人类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syndrome,AIDS)。其病原体为艾滋病毒,学名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据报道在未进行干预的情况下,艾滋病母婴传播率达到15%~45%。我  相似文献   

2.
新蔡县36例感染艾滋病病毒孕产妇母婴阻断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新蔡县预防艾滋病病毒母婴传播措施及母婴阻断效果。方法对新蔡县2003-2008年孕产妇免费自愿咨询检测确认H IV抗体阳性者及H IV阳性育龄妇女随访中发现的孕产妇实施综合性(终止妊娠、预防性抗病毒药物治疗、择期剖宫产、人工喂养)干预措施。结果知情同意终止妊娠11例(30.56%),失访2例(5.56%,缅甸妇女,返回原籍),1例处于妊娠期(2.78%),已分娩22例(61.11%),分娩产妇规律性服用抗病毒药物21例(95.45%),23例新生儿中,规律服药22例(95.65),人工喂养21例(失访2例,1例随母亲返缅甸,1例随父母外出打工),满18月龄19例(失访2例),经H IV抗体检测17例,检测阴性17例,婴儿H IV抗体检测阴性率100%。结论现行的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措施是可行的,通过对H IV抗体阳性的孕产妇实施综合性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H IV母婴传播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母婴传播(MTCT)是15岁以下儿童感染艾滋病病毒(HIV)最主要途径,婴儿和儿童HIV感染约有90%是通过母婴传播而获得的.艾滋病母婴传播可以发生在妊娠、分娩和哺乳过程中,通过HIV咨询检测、抗病毒治疗、安全分娩、人工喂养等系列措施可阻断HIV母婴传播.随着艾滋病母婴阻断技术的成熟和完善,艾滋病母婴传播率可降至2%.  相似文献   

4.
阻断艾滋病病毒母婴传播的成本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对艾滋病高发区某试点省的母婴HIV阻断措施进行经济学评价,探讨其成本效果和该措施的经济学效率。方法根据阻断人数和各项阻断措施的费用计算成本,计算避免1例感染HIV的费用,避免1个伤残(失能)调整生命年(DALY)损失的费用,阻断1例感染HIV的费用与1例感染HIV后的经济损失对比,计算当成本与效果均等时的孕妇HIV阳性率。结果终止妊娠措施成本效果:每避免1 DALY损失的费用平均为2264元;避免1例感染的费用平均46 963元,感染后平均每例经济损失为211 000元,效果成本比值为4.5:1。综合措施成本效果:避免1例感染成本为60 853元,避免1 DALY损失的成本为2937元,效果成本比值为3.5:1。结论阻断HIV母婴传播的成本效果显著,当孕妇HIV阳性率>0.03%时进行筛查和母婴传播阻断均具成本效果价值,是对有限资源的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5.
30例艾滋病母婴传播干预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促进艾滋病感染孕产妇母婴阻断干预措施的实施。方法由有经验的经培训的咨询员为30例确诊为HIV感染的孕妇进行咨询。结果30例艾滋病感染孕妇全部实施了母婴阻断措施,其中9例自愿终止妊娠,21例继续妊娠。继续妊娠者实施了药物阻断、选择了剖宫产。21例HIV抗体阳性孕产妇所生婴儿服用抗病毒药物并实施人工喂养。经随访18个月,20名婴儿(1例失访)HIV检测全为阴性。结论良好的咨询是母婴阻断措施得以落实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6.
艾滋病病毒-1母婴传播及阻断措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艾滋病病毒(HIV)分为HIV-1和HIV-2两种。HIV-1的感染力较强,是当今世界HIV流行的主要病毒株,并可引起母婴传播,母亲感染后可在产前、产中或产后将其传播给婴儿。HIV-2的感染力较弱,引起母婴传播的危险性较低,关于HIV-2母婴传播的报道也较少。母婴传播是儿童和婴儿HIV-1感染的主要方式,占儿童和婴儿HIV感染者的90%以上。近年来,关于HIV-1母婴传播的方式、影响因素和干预措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较快。本文对近5年来国外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艾滋病母婴传播人工阻断干预效果,为进一步做好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回顾分析2009~2013年艾滋病母婴垂直传播人工阻断情况与效果。结果:2009~2013年孕妇HIV抗体检测率为63.76%(20 798/32 617),发现HIV感染孕妇13例,孕妇HIV检出率为0.06%(13/20 798),非孕期发现2例;HIV母亲孕期或产前预防性抗病毒阻断用药8例,母亲阻断用药率为53.33%(8/15),新生儿预防性抗病毒用药率为40.00%(6/15),新生儿人工喂养率为66.67%(10/15);8例HIV母亲预防性抗病毒用药阻断率为100.00%(8/8),而7例HIV母亲未阻断用药患者中1例婴儿12月龄死亡,4例婴儿HIV抗体阴性,2例HIV抗体确证阳性,未阻断用药者HIV母婴传播率为33.33%(2/6),母亲阻断用药与非阻断用药的婴儿感染HIV几率虽有差异,由于样本量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8,P=0.16)。结论:艾滋病母婴传播危险性依然存在,孕期检测发现与预防性抗病毒阻断用药,是阻断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广西宁明县艾滋病母婴阻断干预效果,为今后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国家妇幼卫生综合信息平台中的“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管理系统”摘录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报表以及HIV阳性孕产妇个案信息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测27876例孕产妇,HIV抗体阳性率为0.16%(45/27876),高于广西周边地市。这些阳性孕产妇中,终止妊娠9例,分娩36例;其中自然分娩29例,剖宫产7例。母亲和新生儿抗病毒药物用药率分别为66.67%、88.89%。有23例阳性母亲所生的婴儿随访满18个月,其中3例 HIV 阳性,母婴传播率平均为13.04%(3/23),但2013、2014年连续两年降至0。结论宁明县孕产妇艾滋病母婴阻断工作逐步得到加强,但仍存在不足。应加大管理和宣传力度,同时注意防范越南媳妇的外来传染源。  相似文献   

9.
艾滋病是当前威胁世界人类健康的重要类型疾病,在婴儿和儿童群体中也存在大量的艾滋病病毒(HIV)携带者,其中大约90%的患者是通过母婴传播获得的.艾滋病病毒在通过母婴传播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妊娠、分娩和哺乳过程都可能发生HIV的传递.本文简要分析了当前艾滋病病毒的感染情况和在母婴中的传播机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HIV母婴传播的危害和艾滋病母婴阻断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阻断艾滋病母婴传播措施的效果,控制新生儿艾滋病的发生率。方法选择北海市妇幼保健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实验室检查HIV阳性的16例孕产妇,对其采取阻断艾滋病母婴传播措施,所有新生儿均进行6—18个月的随访,观察新生儿结局,新生儿HIV阳性的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对阻断效果进行评价。结果16例新生儿出生后仅1例于随访18个月检查HIV阳性,发生率为6.25%。16例新生儿均无出生缺陷、无胎膜早破等并发症。发生胎儿窘迫2例,发生率为12.5%;新生儿窒息1例,发生率为6.2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8.75%;无1例出现肝功能损害。结论孕早期抗病毒药物结合产科干预与人工喂养可降低新生儿HIV阳性发生率,而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患者都能耐受。  相似文献   

11.
李涛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1):2720-2721
目的分析四川省凉山州布拖县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措施的实施情况及母婴阻断效果。方法对2008年1月~2010年6月发现的177例HIV抗体阳性孕产妇的资料进行回归性分析,对其孕期服用抗病毒药物情况、妊娠结局、分娩方式、婴儿喂养方式、婴儿HIV感染情况等进行分析。结果 177例患者中,最终失访的有25例。剩余的152例中,终止妊娠的有5.9%(9/152),118例已分娩。还有25例处于妊娠期。分娩的产妇中有64.4%(76/118)服用过抗病毒药物,97.5%(115/118)为阴道分娩。已分娩的118例中,8例为死胎、死产,17例婴儿因各种原因死亡。存活的93例婴儿中,75.3%(70/93)服用了抗病毒药物,84.9%(79/93)采用人工喂养。8例婴儿在满18月龄时检测了HIV抗体,其中1例为阳性,其余为阴性。阻断率为87.5%(7/8)。结论布拖县对HIV阳性孕产妇所实施的综合干预措施对降低艾滋病母婴传播起到了良好作用,但仍需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四川省凉山州某高流行县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的开展情况及母婴阻断效果,为今后的工作开展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通过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网络直报信息系统,收集2008 - 2014年孕产妇HIV检测、感染情况,阳性孕产妇及所生儿童相关信息,并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008 - 2014年全县孕产妇HIV抗体总检测率为61.76%,共发现686例阳性孕产妇,孕产妇HIV感染率为4.35%。分娩的阳性孕产妇中抗病毒药物用药率为66.96%。分娩活产婴儿599例,新生儿抗病毒用药率为62.94%。对HIV阳性孕产妇所生儿童进行随访,人工喂养率为88.78%,母婴传播率为14.15%。 结论 7年间,研究地区母婴传播干预措施落实情况有所提高,但仍存在薄弱环节,需加强孕产妇早期咨询检测工作,落实孕产妇及所生儿童的随访管理,以确切评价预防工作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泰安市泰山区孕产妇艾滋病相关知识、行为、HIV及梅毒感染状况,为制定防控策略、预防母婴传播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1-04/07期间到监测哨点医院妇产科门诊就诊的400名孕产妇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问卷调查和HIV、梅毒检测.结果 孕产妇艾滋病知识总知晓率为82.37%,不同文化程度孕妇间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174,P<0.01),有吸毒史1人,有多性伴4人,梅毒抗体阳性检出率为0.25%,没有检出HIV抗体阳性者.结论 泰安市泰山区孕产妇存在一定程度的梅毒流行,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较低,艾滋病梅毒预防相关知识宣传教育和早检测、早诊断、早干预工作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本区内孕产妇对艾滋病预防相关知识的知晓程度,为更好的对孕产妇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11月在新疆乌鲁木齐市妇幼保健医院建卡或围产期保健的孕妇300例进行调查。结果被调查人群对艾滋病知识的总知晓率较低为77.00%(231/300),调查对象对于目前可以通过干预措施阻止艾滋病母婴垂直传播不清楚,对与艾滋病感染者深接吻会传染艾滋病知晓率只有33.67%,与艾滋病感染者共用牙具剃须刀会传染艾滋病知晓率69.67%,蚊虫叮咬不会传播HIV知晓率43.67%。结论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殊性,语言沟通能力的局限性,孕产妇获得预防艾滋病知识的渠道比较局限,少数民族地区孕产妇艾滋病健康教育有待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5.
县级区域性艾滋病预防控制的策略与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云南省临沧县开展了艾滋病社区健康教育项目和艾滋病预防控制与关怀项目,对县级区域性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进行总结:1)以充分的组织领导为基础,强化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将行政领导措施与具体业务工作有机结合:2)以大众宣教为基础,辅以社区关怀工作;3)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氛围,突出“人性”,辅以必要的物质关怀和生活帮助;4)让HIV感染者主动参与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5)学校对广大学生与青年开展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6.
韦芳琴  张燕  李燕  李静  朱亚屏  李慰  谢薇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9):3061-3065
目的:了解云南农村孕产妇艾滋病、梅毒和乙型肝炎(乙肝)知识知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在云南省艾滋病高、中流行区各选择两个县,问卷调查农村孕28周至产后6个月671名妇女。结果:农村孕产妇对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相关知识知晓率分别为71.9%、66.1%和63.3%,各知识点知晓率均为艾滋病高于梅毒和乙肝(P<0.05),且3个病均以三大主要传播途径知晓率高,而预防母婴传播措施的知晓率较低;免费咨询检测知晓中艾滋病高于梅毒和乙肝(P<0.05)。研究对象的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综合知识得分分别为13.00±4.00、12.00±4.00和12.00±5.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孕产妇及其丈夫文化程度低、家距离县城远和未参加过乡村级宣传是艾滋病知识知晓的主要影响因素,孕产妇文化程度低和未参加过乡村级宣传活动是梅毒知识知晓的主要影响因素,而乙肝知识知晓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孕产妇及其丈夫文化程度低。结论:孕产妇对艾滋病的知识知晓率较高,但对梅毒和乙肝知晓率较低。应加强对文化程度低、居住偏远的农村妇女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知识的宣教,提高她们知识知晓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江门市孕产妇的行为特征及艾滋病感染危险因素流行情况。方法分析2009年至2015年国家级孕产妇监测哨点的数据资料。结果2009年至2015年不同年度孕产妇年龄、婚姻状况、户籍、文化程度、妊娠次数和生育情况构成比均有显著性差异(χ2值分别为43.02、5.04、85.79、194.19、217.82、131.97,均P<0.05)。2009年至2015年,孕产妇艾滋病知晓率相对较高,总体知晓率为93.47%~99.75%,不同年度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5.96,P<0.01)。2009年至2015年7年连续监测共发现7人承认有吸毒行为,吸毒比例总体为0.24%,各年度比较趋势检验无统计学意义(χ2=0.785,P>0.05)。2011年检出3例梅毒抗体阳性者,2014年检出2例梅毒抗体阳性者,梅毒抗体阳性率分别为0.21%(3/469)和0.49%(2/405),各年度无显著性差异(确切概率P>0.05)。2012年至2014年分别检出4例、1例和3例HIV抗体阳性者,HIV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00%(4/402)、0.25%(1/405)和0.74%(3/405),各年度无显著性差异(确切概率P>0.05)。结论江门市孕产妇人群艾滋病呈高流行状态,目前孕产妇人群艾滋病知晓率较高,但既往感染者生育愿望与频次的增加,使艾滋病流行的危险因素加大,应加强孕产妇检测工作,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减少母婴传播危险性。  相似文献   

18.
武汉市1994年孕产妇死亡及其漏报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5年4~7月,对武汉市1994年死亡的15~49岁育龄妇女进行的全面普查。结果表明,我市孕产妇死亡率为41.16/10万,漏报率为48.28%。孕产妇死亡原因首位为产科出血,死亡专率为19.87/10万,其后依次为妊高征(7.10/10万)、妊娠合并症(5.68/10万)。孕产妇死亡与产前检查次数、死亡地点、死亡时期、分娩地点等有关。郊县孕产妇死亡漏报率为53.85%,显著高于城区。漏报环节首位为医疗保健机构,占64.29%,其次为个人家庭,占28.57%。漏报原因首位为计划外生育、隐瞒,占42.86%,其次为家属不了解报告制度。指出提高产科质量,加强围产期保健系统管理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重要措施;健全和完善医疗保健机构的孕产妇死亡报告制度,建立健全三级保健网,有效地控制计划外生育,加强在群众中宣传孕产妇死亡报告制度的重大意义,是减少和消除孕产妇死亡漏报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衡阳市艾滋病综合防治效果,为今后开展艾滋病综合防治提供经验和资料。方法调查分析2005-2009年每年新发现感染者数量、高危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高危行为率,评价防治效果。结果 2005-2009年期间,在监测力度、检测人数逐年增加的情况下每年新发现感染者数量逐年减少,艾滋病防治知识总知晓率吸毒人群由2005年的56.71%提高到2009年的86.73%,暗娼从59.21%提高到86.73%,吸毒人员最近一次注射吸毒共针率由2005年的68.49%下降至2009年的30.45%,暗娼最近一次性服务的安全套使用率由2005年58.75%上升至2009年90.26%。结论衡阳市艾滋病综合防治特别是对吸毒人群干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河南省县、乡两级艾滋病防治人力资源,进一步优化基层艾滋病防治人力资源配置。方法: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调查河南省艾滋病高发地区4个县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定点医院的艾滋病防治人力资源投入情况。结果:县级艾滋病防治人员有391人,乡级379人,女性多于男性,县级专职人员高于乡级,县、乡两级防治人员学历和职称有显著性差异,艾滋病相关知识培训级别较低,内容不全。结论:优化艾滋病防治人力资源配置结构,加强艾滋病防治知识技能培训,建立完善城乡医疗机构对口支援机制,落实艾滋病防治人员医疗保障制度和薪酬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