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傅燕华 《中国中医急症》2014,(12):2346-2347
目的 观察龙胆泻肝汤加减联合三黄止痒搽剂治疗带状疱疹(肝经郁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予中药龙胆泻肝汤加减联合三黄止痒搽剂治疗,对照组予盐酸伐昔洛韦片联合炉甘石洗剂治疗,疗程均为10d.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随访1个月,治疗组发生后遗神经痛2例,少于对照组之6例(P>0.05).治疗组的止疱时间、止痛时间、结痂时间及脱痂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龙胆泻肝汤加减联合三黄止痒搽剂对带状疱疹(肝经郁热证)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综合方法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11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与对照组50例,两组均口服伐昔洛韦胶囊、消炎痛、维生素B1,外用黄连炉甘石洗剂,治疗组同时用维生素B12穴位注射和微波皮损处照射,10天为一疗程。结果:止疱时间、疼痛减轻时间、止痛时间、结痂时间、皮损痊愈时间治疗组均短于对照组(P<0.05),愈显率高于对照组(P<0.01),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方法治疗带状疱疹能明显提高疗效,降低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如意珍宝丸联合伐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效果.方法:治疗组50例,给予如意珍宝丸联合伐昔洛韦治疗;对照组50例,给予伐昔洛韦治疗.治疗10天并随防1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止痛、止疱、结痂时间及有无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结果:治疗组止痛、止疱、结痂时间比对照组均明显缩短,治疗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明显提高,治疗组后遗神经痛发生率比对照组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如意珍宝丸联合伐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比单用伐昔洛韦治疗能有效促进水疱干燥脱痂和疼痛的消失或减轻,并能减少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龙胆泻肝汤加减联合口服伐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HZ)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16年9月—2017年9月于我院治疗的HZ患者84例,依据治疗方法设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2例,前者予伐昔洛韦治疗,后者予龙胆泻肝汤加减联合口服伐昔洛韦治疗,观察2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疼痛缓解、止疱、结痂及脱痂时间均比对照组短(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带状疱疹应用龙胆泻肝汤加减联合口服伐昔洛韦治疗能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安全有效,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与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芩珠合剂联用伐昔洛韦治疗中老年带状疱疹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97例中老年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入芩珠凉血合剂组、伐昔洛韦组、芩珠凉血合剂联用伐昔洛韦组(联合用药组),观察用药后止疱、结痂、止痛和痊愈的时间及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的发生率,同时对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进行治疗前后评分。结果 伐昔洛韦组止疱及结痂时间短于芩珠凉血合剂组;联合用药组的止痛及痊愈时间短于芩珠凉血合剂组,且PHN发生率低于另外两组。结论 伐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起效较快;而芩珠凉血合剂则能有效缓解疼痛,与伐昔洛韦联合应用能有效减少PHN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盐酸伐昔洛韦片和阿昔洛韦注射液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上海市皮肤病医院2012年2月—2014年1月收治的带状疱疹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治疗组口服盐酸伐昔洛韦片,2片/次,2次/d;对照组静脉滴注阿昔洛韦注射液加入250 m L 0.9%生理盐水中,5 mg/kg,2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8 d。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8%、9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皮损停止进展时间、开始结痂时间、一半皮疹结痂时间、所有皮疹脱痂时间和开始出现无疼痛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疼痛完全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伐昔洛韦片治疗带状疱疹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以有效缩短疼痛时间,减少后遗神经痛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龙胆泻肝汤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将160例带状疱疹患者被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80例,采用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皮损,1次/d,照射剂量为0.5J/cm^2,同时给予口服龙胆泻肝汤,1剂/d,分2次服,外用夫坦乳膏,4次/d;对照组80例,给予口服盐酸伐昔洛韦片0.3g/次,2次/d,外用药、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同治疗组;对于疼痛剧烈的患者同时给予双氯芬酸钠片75mg/次,1次/晚。治疗1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在止疱、结痂、止痛方面的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龙胆泻肝汤联合NB-UVB治疗带状疱疹可提高疗效,缩短临床痊愈时间。  相似文献   

8.
阿昔洛韦联合针灸治疗带状疱疹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晓燕 《河南中医》2009,29(12):1209-1210
目的:观察阿昔洛韦联合针灸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探寻缩短带状疱疹病程、降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的有效方法。方法:将12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纽各60例,治疗组采用口服阿昔洛韦片并联合围刺、隔蒜灸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阿昔洛韦片治疗。观察两组病人止痛、结痂、后遗神经痛发生等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有差异(P〈0.05),止疱时间、疼痛明显减轻时间、疼痛完全消失时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后遗神经痛发生率治疗组(2.0%)明显低于对照组(14.0%)。结论:阿昔洛韦联合围刺、隔蒜灸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明显提高,并能降低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龙胆泻肝汤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服用龙胆泻肝汤,对照组服用阿昔洛韦进行治疗。结果:两组带状疱疹性疼痛的治疗效果以及后遗神经痛发生率等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龙胆泻肝汤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盐酸伐昔洛韦分散片治疗儿童水痘的临床疗效。方法:326例儿童水痘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予以盐酸伐昔洛韦分散片和阿昔洛韦片口服治疗,观察患者体温正常时间及疱疹基本结痂时间。结果:盐酸伐昔洛韦分散片组在疱疹基本结痂时间和体温正常时间均优于阿昔洛韦片组,治疗组的治愈率和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盐酸伐昔洛韦分散片水溶性好,口服生物利用度高,服药次数少,病人依从性好,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水痘药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升降散合瓜蒌红花甘草汤联合伐昔洛韦片用于治疗带状疱疹急性发作及预防后遗神经痛(PH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门诊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治疗组口服升降散合瓜蒌红花甘草汤与伐昔洛韦片,对照组单纯口服伐昔洛韦片,疗程均为10d。记录患者治疗前后及随访各时段VAS评分,并进行组间比较;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PHN发生率以及止疱、脱痂、疼痛缓解时间。结果:治疗组平均止疱、脱痂、疼痛缓解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第14、21、28天(从开始治疗日计)治疗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治疗组愈显率为84.38%,对照组愈显率为71.88%,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皮疹完全消退后1个月治疗组PHN发生率为3.1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75%。结论:升降散合瓜蒌红花甘草汤联合伐昔洛韦片治疗急性发作期带状疱疹患者,可缩短病程,减轻神经痛,且有效预防PHN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卢壮  郑建宇 《河南中医》2013,(12):2191-2192
目的:观察电针疗法联合神灯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以及对后遗神经痛的影响。方法:选取带状疱疹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治疗组给予电针联合神灯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盐酸伐昔洛韦、维生素B1治疗,两组均治疗10d。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均能有效改善带状疱疹综合评分(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疼痛均逐渐减轻,但治疗组减轻疼痛程度、缩短疼痛持续时间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结痂时间、脱痂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后遗神经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电针联合神灯是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的一种有效方法,可明显缩短疼痛病程,加快疱疹结痂,有效减少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龙胆泻肝汤联合西药治疗带状疱疹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益红 《新中医》2022,54(17):47-50
目的:观察龙胆泻肝汤联合西药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 例带状疱疹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60 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龙胆泻肝汤口服治疗。比较2 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2 组止疱时间、止痛时间、结痂时间的差异,比较2 组治疗后2 个月后遗神经痛发生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75.0%,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止疱时间、止痛时间、结痂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发现,治疗组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为1.7%,对照组为13.3%,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治疗组出现恶心1 例,腹泻1 例,对照组胃部不适1 例,恶心1 例,2 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龙胆泻肝汤联合西药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显著,可缩短带状疱疹的病程,降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用药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4.
周琳  周贵云 《河南中医》2010,30(1):72-73
目的:观察龙胆泻肝汤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10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7例口服阿昔洛韦缓释片0.2g,3次/d,同时对水泡破溃者予0.1%雷夫奴尔温敷,未破渍者予阿昔洛韦膏外用,均2次/d;治疗组4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龙胆泻肝汤口服,2次/d,两组均7,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71.93%,治疗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的止疱、结痂、止痛、皮损痊愈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1)。结论:龙胆泻肝汤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药西南文殊兰联合龙血竭外用治疗与护理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给予西南文殊兰及龙血竭外涂,对照组35例给予伐昔洛韦口服,同时配合1%喷昔洛韦乳膏外涂.比较两组患者疗效,止疱、结痂时间,疼痛程度评分(VAS),后遗神经痛(PHN)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治愈率,止疱、结痂时间,疼痛程度评分(VAS),后遗神经痛(PHN)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南文殊兰联合龙血竭外用治疗带状疱疹,起效快,止疱、结痂迅速,疗效确切,能显著降低VAS评分及PHN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治疗带状疱疹的安全、经济的治疗方法。方法:将16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地分为对照组(A组)与治疗组(B组)。对A组的80例病人用西药治疗,口服维生素B1、伐昔洛韦、消炎痛,肌肉注射维生素B12,并且用黄连炉甘石外洗;B组80例在A组治疗的基础上,再加用刺络拔罐联合半导体激光治疗,5d作为1个疗程。结果:B组的止疱时间、止痛时间、结痂时间以及总病程全部短于 A 组(P<0.05)。结论:刺络拔罐联合半导体激光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显著,并且降低了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值得临床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异甘草酸镁联合伐昔洛韦、红光治疗仪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88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口服伐昔洛韦、红光治疗仪病灶部位照射,疗程10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异甘草酸镁注射液静滴,疗程7d。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每日临床观察,并记录止疼、止疱及结痂情况,疗程结束后每周随访2次,共6次。结果:治疗组的止疱、止痛、结痂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两组治疗7d时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7,P<0.05)。结论:异甘草酸镁注射液联合伐昔洛韦、红光治疗仪治疗带状疱疹,能够缩短止痛、止疱及结痂时间并提高疗效,且安全、可靠不良反应较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清热祛疱汤配合伐昔洛韦治疗老年带状疱疹急性期的疗效。方法:采用电脑随机分组法将80例老年带状疱疹急性期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伐昔洛韦治疗,研究组则采取清热祛疱汤配合伐昔洛韦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止疱时间、结痂时间、脱痂时间及止痛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睡眠质量(Q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VAS评分均降低(P<0.05),QS评分均升高(P<0.05),且研究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Q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愈率85.00%,高于对照组45.00%;研究组总有效率100%,高于对照组80.00%。结论:清热祛疱汤配合伐昔洛韦治疗老年带状疱疹急性期有显著效果,可以减轻患者疼痛,还能大大缩减治疗时间,提高患者睡眠质量,整体上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安全性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与伐昔洛韦联合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治疗组采用复方甘草酸苷75mg,3次/d,同时口服伐昔洛韦0.3g,2次/d;对照组单纯口服伐昔洛韦0.3g,2次/d。两组疗程均为7天。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止疱、止痛、结痴时间及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1)。且无不良反应。结论:复方甘草酸苷与伐昔洛韦联合治疗带状疱疹疗效好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伐昔洛韦联合中药治疗中老年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中老年带状疱疹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伐昔洛韦联合苦参解毒汤(苦参、金银花、连翘、大青叶、白鲜皮、黄芩、黄连、黄柏、龙胆草、牡丹皮、生地黄、赤芍、紫草、防风、甘草)治疗,对照组采用伐昔洛韦治疗.2组疗程均为10 d.观察2组的疗效,止痛、止疱、结痂时间和后遗症.结果:治疗组治愈43例,有效6例,无效1例,有效率占98%;对照组治愈30例,有效17例,无效3饲,有效率占94%.2组疗效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伐昔洛韦联合中药治疗中老年带状疱疹治愈率高,疗程短,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