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张扬  赵晓群  王缔罡 《计算机应用》2016,36(11):3222-3228
较准确的语音切分方法可以极大提高语料标注等工作的效率,有助于语音识别等应用中语音与模型的对齐。利用汉语语音在时频二维的能量特征设计了一种新的汉语语音音节切分方法。用传统方法判断静音帧,用相同时间不同频率的二维能量判断清音帧,用不同时间特定频段的0-1二维能量判断浊音帧及有话帧,综合4种判断结果给出音节切分位置。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切分准确度优于基于归并的音节切分自动机(MBSDA)和高斯拟合法,其音节切分误差为0.0297 s,音节切分偏差率为7.93%。  相似文献   

2.
泰语分词和词性标注任务二者之间存在高关联性,已有研究表明将分词和词性标注任务进行联合学习可以有效提升模型性能,为此,提出了一种针对泰语拼写和构词特点的分词和词性标注联合模型。针对泰语中字符构成音节,音节组成词语的特点,采用局部Transformer网络从音节序列中学习分词特征;考虑到词根和词缀等音节与词性的关联,将用于分词的音节特征融入词语序列特征,缓解未知词的词性标注特征缺失问题。在此基础上,模型采用线性分类层预测分词标签,采用线性条件随机场建模词性序列的依赖关系。在泰语数据集LST20上的试验结果表明,模型分词F1、词性标注微平均F1和宏平均F1分别达到96.33%、97.06%和85.98%,相较基线模型分别提升了0.33%、0.44%和0.12%。  相似文献   

3.
李灿  杨雅婷  马玉鹏  董瑞 《计算机应用》2021,41(11):3145-3150
针对低资源语言机器翻译任务上一直存在的标注数据资源匮乏问题,提出了基于语种相似性挖掘的神经机器翻译语料库扩充方法。首先,将维吾尔语和哈萨克语作为相似语言对并将其语料进行混合;然后,对混合后的语料分别进行字节对编码(BPE)处理、音节切分处理以及基于音节切分的BPE处理,从而深度挖掘哈语和维语的相似性;最后,引入“开始-中部-结束(BME)”序列标注方法对语料中已切分完成的音节进行标注,以消除音节输入所带来的一些歧义。在CWMT2015维汉平行语料和哈汉平行语料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相较于不进行特殊语料处理以及BPE语料处理训练所得普通模型在维吾尔语-汉语翻译上的双语评估替补(BLEU)值分别提升了9.66、4.55,在哈萨克语-汉语翻译上的BLEU值分别提升了9.44、4.36。所提方案实现了维语和哈语到汉语的跨语言神经机器翻译,提升了维吾尔语-汉语和哈萨克语-汉语机器翻译的翻译质量,可应用于维语和哈语的语料处理。  相似文献   

4.
自动分词是自然语言处理的关键基础技术。针对传统泰语统计分词方法特征模板复杂、搜索空间大的问题,提出融合上下文字符信息的泰语神经网络分词模型。该模型借助词分布表示方法,训练泰语字符表示向量,利用多层神经网络分类器实现泰语分词。基于InterBEST 2009泰语分词评测语料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相较于条件随机场分词模型、Character-Cluster Hybrid 分词模型以及 GLR and N-gram 分词模型取得了更好的分词效果,分词准确率、召回率和F值分别达到了97.27%、99.26 %及98.26 %,相比条件随机场分词速度提高了112.78%。  相似文献   

5.
藏语的“音节”在词汇语法研究和文本信息处理研究中都十分重要,尤其在解决未登录词切分问题和标注中能够发挥积极的作用。然而在现有的研究中,对音节的重视还不够。该文提出在文本标注时,可以先进行音节的性质标注,然后通过音节构词的规律预测复合词的词性,尤其是未登录词的词性。该文作者对藏语音节的定义进行了界定,提出音节的性质分类及标注原则,利用统计模型,在约24万音节的中小学语文教材语料库上进行实验,音节性质标注的正确率为93.520 8%。在此基础上,把音节性质标注信息用到词性标注中。实验结果表明: 即使在音节性质标注存在一定错误的情况下,词性标注的正确率也提高到94.196 7%;如果在保证音节性质标注完全正确的情况下,词性标注的正确率可以提高到97.775 4%,这说明音节性质标注信息对词性标注有帮助。  相似文献   

6.
张扬  赵晓群  王缔罡 《计算机应用》2016,36(5):1410-1414
研究汉语自然语音音节切分方法具有明显现实意义,比较准确的自然语音切分方法可以代替人工对一些拥有参照文本的语音进行标注。然而至今为止并没有完全准确的汉语语音音节切分方法。依据相同发音环境下汉语语音音节时间长度服从某种高斯分布和相邻语音音节之间存在短时能量波谷两个假设,提出了基于音节时间长度高斯拟合的汉语音节切分方法。对算法进行分析,根据初步切分短时能量波谷分散到各分语音段的特性,提出了简化算法,有效降低了该音节切分方法的时间复杂度。实验结果表明,音节切分准确度(与人工标注切分时间距离平方的均值)达到小数点后3位,在台式机Matlab环境下运算时间均不超过1 s,可以达到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7.
老挝语是一种无空格切分的字母语言,在进行自然语言处理工作时需要首先进行分词处理。现有分词算法主要为首先使用规则进行音节切分,然后根据音节切分结果进行老挝语分词,存在错误传递等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端到端老挝语分词方法,基于多任务联合学习思想,将老挝语音节切分与分词工作进行结合,实现了基于双向长短时记忆循环神经网络(BiLSTM)的端到端老挝语分词模型。实验表明,端到端的老挝语分词模型准确率达到89.02%,较以往分词模型有所提升。  相似文献   

8.
方言转换系统实现了普通话到济南话、沈阳话和西安话的实时语音转换.北方方言之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声调上,声调是属于音节的,因此声调转换模式转换是以音节为单位实施的.主要研究了方言转换系统中关键技术:连续语流音节切分算法.提出了一种基于自动机的逐级音节切分算法,分为语段切分、音节切分自动机和切分点自动校正三部分.该算法在误差48ms时,正确率达到72.55%,并成功支持了方言转换中的基频模式转换.  相似文献   

9.
基于句子级的唇读语料库及其切分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对适合唇读研究的连续音节双模态语料库及其语料切分算法的设计和研究工作进行了讨论。介绍了基于句子级的双模态语料库HITBi-CAVDatabaseII的设计和建立,形式化地讨论了该库的主要特点及基于语音能量的语料切分算法的可行性。该切分算法在基于能量的语音切分算法基础上,结合了双模态语料库的一些特征,实现了对语料的自动切分。  相似文献   

10.
作为语言最小独立运行且有意义的单位,将连续型的老挝语划分成词是非常有必要的。提出一种基于双向长短期记忆BLSTM神经网络模型的老挝语分词方法,使用包含913 487个词的人工分词语料来训练模型,将老挝语分词任务转化为基于音节的序列标注任务,即将老挝语音节标注为词首(B)、词中(M)、词尾(E)和单独成词(S)4个标签。首先将老挝语句子划分成音节并训练成向量,然后把这些向量作为BLSTM神经网络模型的输入来预估该音节所属标签,再使用序列推断算法确定其标签,最后使用人工标注的分词语料进行实验。实验表明,基于双向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的老挝语分词方法在准确率上达到了87.48%,效果明显好于以往的分词方法。  相似文献   

11.
泰文很少运用标点符号,句子间没有明显的分隔符,需要根据语义进行断句,为泰文词法分析、句法分析和机器翻译等自然语言处理任务带来了额外的困难。针对泰文断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Siamese循环神经网络的句子自动切分方法。相比传统泰文断句方法,该方法无需人工定义特征,而是采用统一的循环神经网络分别对候选断句点前后的词序列进行编码;然后,通过综合前后词序列的编码向量作为特征来构建泰文句子切分模型。在ORCHID泰文语料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优于传统泰文句子切分方法。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越南语词法特点的研究,把越南语的基本特征融入到条件随机场中(Condition random fields,CRFs),提出了一种基于CRFs和歧义模型的越南语分词方法。通过机器标注、人工校对的方式获取了25 981条越南语分词语料作为CRFs的训练语料。越南语中交叉歧义广泛分布在句子中,为了克服交叉歧义的影响,通过词典的正向和逆向匹配算法从训练语料中抽取了5 377条歧义片段,并通过最大熵模型训练得到一个歧义模型,并融入到分词模型中。把训练语料均分为10份做交叉验证实验,分词准确率达到了96.55%。与已有越南语分词工具VnTokenizer比较,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提高了越南语分词的准确率、召回率和F值。  相似文献   

13.
设计了一种腭裂语音的声韵母切分算法。通过主观的波形测试和客观的F检验及t检验,证明了腭裂语音与正常语音具有显著性差异。定义声母具有清音音素特性的音节为I类音节,声母具有浊音音素特性的音节为II类音节。首先基于层次聚类模型自动判别I类、II类音节,然后定义类浊音权重函数和类清音概率函数,实现I类音节的声韵母一级切分,再通过短时自相关函数峰值个数的一阶微分实现I类音节声韵母的二级切分。基于声韵母波形差异性,检测短时自相关函数的能量跳变点,实现II类音节的声韵母切分。通过大样本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腭裂语音声韵母自动判别算法具有较高的正确率,I类音节的正确率达到90.72%,II类音节的正确率为92.90%。  相似文献   

14.
15.
中文分词是众多自然语言处理任务的基本工作。该文提出了一个用双层模型进行中文分词的方法。首先在低层利用前向最大匹配算法(FMM)进行粗分词,并将切分结果传至高层;在高层利用CRFs对文本重新进行标注,其中低层的识别结果作为CRFs的一项特征,最后将对每个字的标注结果转换为相应的分词结果。,跟以前单独利用CRF进行分词的模型相比.低层模型的加入对CRFs模型的标注起到了重要的辅助作用。在北京大学标注的1998年1月份的人民日报语料上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取得了精确率93.31%,召回车92.75%的切分结果,证明该方法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TIP-LAS是一个开源的藏文分词词性标注系统,提供藏文分词、词性标注功能。该系统基于条件随机场模型实现基于音节标注的藏文分词系统,采用最大熵模型,并融合音节特征,实现藏文词性标注系统。经过试验及对比分析,藏文分词系统和词性标注系统取得了较好的实验效果,系统的源代码可以从网上获取。希望该研究可以推动藏文分词、词性标注等基础工作的发展,提供一个可以比较、共享的研究平台。
  相似文献   

17.
藏文命名实体识别是藏文分词和标注系统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对命名实体构词规律及分词歧义进行分析,提出基于音节特征感知机训练模型的藏文命名实体识别方案。重点研究了利用藏文紧缩格识别音节的方法,命名实体内部和边界音节的模型训练特征模板,训练模型,以及命名实体分类识别方法。提出的藏文命名实体识别方法在测试集上获得86.03%的F值,相对基于分词的基线系统高出10.5%个点。  相似文献   

18.
在构建藏语语料库时要对语音进行音素切分, 采用了两种方法, 即基于单音素HMM模型的自动切分方法和基于三音素HMM模型的自动切分方法。通过实验分析了这两种HMM模型的自动切分结果的准确率程度, 其中单音素、三音素总的平均切分准确度分别为80. 69%、88. 74%。实验结果表明, 三音素HMM模型的自动切分方法的准确率明显高于单音素HMM模型的切分率, 提高了语音语料库标注信息的精确度和一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