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灌溉用水信息是黄河三门峡以下非汛期水量调度的基础和依据,在分析下游黄河灌区用水特性的基础上,建立了下游引黄灌区灌溉用水预报模型,通过对1985-1995年人民胜利渠灌区的灌水资料分析验证表明,该模型计算结果合理,可为三门峡以下非汛期水量调度提供灌溉用水信息。  相似文献   

2.
根据山西临汾灌溉试验站2009年与2010年冬小麦试验资料,采用田间试验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利用PS123作物生长模型,计算得出5种水文年型冬小麦潜在蒸发蒸腾量。以产量最大为目标,建立灌溉制度优化模型,确定5种水文年型优化灌溉制度。通过实际应用进行了检验,得出:冬小麦非充分供水条件下灌溉预报土壤水分下限值的理论计算方法,进一步完善了非充分灌溉预报理论,利于灌区动态计划用水与水资源优化配置,对于加强灌区用水管理、提高灌区用水效率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人民黄河》2017,(12):157-160
土壤墒情预报是农田土壤水分调控的基础和前提。针对当前灌区土壤墒情监测工作量大且预报精度不高的问题,采用数值模拟和农田实测数据相结合的方法,应用以水量平衡法为基本原理的ISAREG灌溉模型进行灌区土壤墒情预报,并利用内蒙古河套灌区沙区灌溉试验站的大田实测数据对ISAREG模型的模拟精度进行验证,结果表明:ISAREG模型能较好地模拟作物土壤含水率的动态变化,模型输出的模拟值与实测值对比,回归系数约为1.02,决定系数在0.6以上,误差在10%以内,表明该模型参数经过校准和验证后,可以用来进行土壤墒情预报。该模型还具有识别作物是否处于水分胁迫状态,并对作物灌溉制度进行评价和优化的功能,可进行灌区灌溉预报。  相似文献   

4.
为缓解金华市安地灌区水资源紧张的现状,基于多源感知信息,构建灌区实时灌溉预报模型及开发模型系统,主要涵盖气象信息预报、作物需水量预报、田间土壤墒情监测、灌溉预报决策等4大功能模块,通过向灌区用水管理者发送灌溉预报决策信息,辅助灌区科学决策,达到适时、适量灌溉,节约灌区农业灌溉用水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渭河流域宝鸡峡灌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灌区的实际引水量、作物需水规律和灌溉用水过程,将灌区各灌季实际灌溉引水量与灌溉用水量进行对比分析,对灌区水量调度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景电灌区季节用水不平衡,限制了灌区效益发挥。对种植面积大且有一定代表性的四种作物,相互配合、同步进行限、控灌溉研究,经五年试验所取得的最优组合及灌区综合调查分析,结合灌区水利设施功能,产生了优化的灌溉制度及其相适应的作物种植结构比例,从而解决了灌区用水高峰期水量不平衡问题,显著提高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对沿黄灌区有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7.
高扬程多梯级泵站提水灌区灌溉用水管理信息处理关键技术包括灌溉管理及灌溉预报技术、优化管理技术、G2模拟仿真开发系统。灌区灌溉用水管理控制系统主要是渠道太阳能自动控制关键设备及技术。使用这项技术,可以避免因信息不灵、调度不便而造成的水量浪费,同时可以适时适量地满足作物用水需求,节约灌溉水量,减少渠系维修、管理费,可节水20%,扩大灌溉面积25%左右。使我国大中型提水灌区的水管理水平在短时间内接近发达国家水平。(摘自《中国水利报》)高扬程多梯级泵站提水灌区用水管理调度技术  相似文献   

8.
宝鸡峡灌区灌溉用水量与降水量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蕊莲 《防渗技术》2001,7(3):42-46,48
宝鸡峡引渭灌区是一个地处半干旱地区,设施面积300万亩,窄而长的带状灌区。区内多年平均降水570.9mm。量少,而且具有在时空分配上与作物需水量不协调等特点,从而决定了灌区系补天然降水之不足的灌溉性质。降水丰沛县适时,作物需要灌溉补充的水量就少;反之,天气干旱,或降水与人物需水量不吻合时,则作物需要灌溉补充的水量就多。因而,灌溉用水量与降水量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灌区内6个主要县,区(扶风,武功,兴平,秦都,礼泉,乾县等)的气象站均有较长系列的降水资料,可供我们进行用水,降水关系分析。分析三者之间的相关关系,并通过降水预报资料(省,市气象台提供有年,季等中,长期天气预报,包括降雨预报等)预测灌区用水量。这对于编拟灌区用水计划,预算当年资金收入,安排工程项目,指导水库蓄水,水源调度等灌溉管理工作,扩大灌溉效益等,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周振民 《人民黄河》1989,11(4):42-46
黄河下游引黄灌区的灌溉用水计算,目前一般采用作物的灌溉定额与种植面积相乘的方法求得。这一方法的基本缺陷是对各种作物生长阶段的需水量按灌溉定额取固定数值,这与各种作物生长期内的实际需水量有很大矛盾。为了正确计算灌区内不同典型年各种作物的灌溉用水,从而制定合理引黄水量,本文以陈垓引黄灌区为例,将灌区内农作物概化为小麦、早秋、棉花和晚秋四种,以水量平衡原理为基础,并考虑到作物种植规划和引黄的工程技术条件,以及对引用黄河水资源与地下水开发利用情况,计算出典型年全年的及年内各不同时段的合理引黄水量,为陈垓引黄灌区的科学规划和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宝鸡峡引渭灌区是一个地处半干旱地区 ,设施面积 30 0万亩 ,窄而长的带状灌区。区内多年平均降水5 70 .9mm。量少 ,而且具有在时空分配上与作物需水量不协调等特点 ,从而决定了灌区系补天然降水之不足的灌溉性质。降水丰沛且适时 ,作物需要灌溉补充的水量就少 ;反之 ,天气干旱 ,或降水与作物需水量不吻合时 ,则作物需要灌溉补充的水量就多。因而 ,灌溉用水量与降水量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 ,灌区内 6个主要县、区 (扶风、武功、兴平、秦都、礼泉、乾县等 )的气象站均有较长系列的降水资料 ,可供我们进行用水、降水关系分析。分析三者之间的相关关系 ,并通过降水预报资料 (省、市气象台提供有年、季等中、长期天气预报 ,包括降雨量预报等 )预测灌区用水量。这对于编拟灌区用水计划、预算当年资金收入、安排工程项目、指导水库蓄水、水源调度等灌溉管理工作、扩大灌溉效益等 ,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对新疆棉田实时灌溉预报系统结构、软件设计及模块功能做了较详细的分析,提出了适合新疆灌区墒情预报模型和灌溉预报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检验。该系统目前已投入使用,并在使用以后进行了完善和升级,现可作为集棉田信息采集、灌溉预报于一体的自动灌溉系统,直接控制田间灌溉,在新疆的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2.
在对灌区来水和需水随机性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确定灌区灌溉用水保证率的计算模型。利用该模型不仅可以进行灌区评价,而且可用于灌溉用水设计,为灌区的规划和管理提供了较为科学的决策依据。文章最后以示例说明了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湖南省种植业以水稻为主,以往的灌区规划设计中灌溉用水多采用:水田用水按双季稻,单季稻种植比8:2计算水稻灌溉定额,旱土用水按水田用水的1/4计,文中通过对涔天河灌区扩建工程灌区范围内作物种植结构现状分析,从水,土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发展优质,高效农业的角度出发,进行作物种植结构优化,并计算分析了除水稻外的10种主要旱作物的灌溉定额,为优化灌区设计,经济合理分配用水提供了前提。  相似文献   

14.
本次紧密结合黑龙江省灌区工程规划设计中,在灌溉供水、用水、耗水、排水和灌区供水、用水、耗水、排水关系的处理上,普遍存在的基本概念混淆和模糊不清等问题,针对富锦市锦西灌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进行了研讨,并首次提出了农田灌溉供用耗排关系图和综合分析成果。主要研讨内容有灌溉供用耗排和灌区供用耗排,作物需水量、有效降雨量、灌溉需水量和灌溉用水量,灌溉供水量和灌溉用水量,灌溉损失水量和灌区损失水量,灌溉水利用系数和灌区水利用系数,灌溉水量损失率和灌区水量损失率,灌溉耗水率和灌区耗水率,灌溉退水率和灌区排水率等。  相似文献   

15.
灌溉水库水资源优化调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榆社云簇水库为例、以水库灌区多种作物所能达到的最大产值为目标函数,本文研究了一套灌溉水库用水优化调度模型。它包括计划调度模型和实时调度模型两部分,适用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灌溉水量不足的水库的用水调度。  相似文献   

16.
结合灌区实测灌水数据,采用PPR模型(投影追踪回归模型)对辽宁中部灌区农业灌溉用水进行预测,分析该模型在农业灌溉用水预测中的适用性。结果表明,该模型适用于灌区农业灌溉用水预测,可用于辽宁地区农业灌溉用水预测分析,为区域农业灌溉趋势预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盈科灌区是黑河流域中游绿洲典型灌区之一,该灌区农业用水效率较低,农业用水矛盾十分突出。制种玉米是灌区主要种植作物,研究制种玉米的优化灌溉制度对实现该区域农业用水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利用分布式作物模型AquaGIS模型,基于盈科灌区土壤质地的空间变异性对该灌区制种玉米灌溉制度进行了优化,提出了适合灌区实际配水情况的最佳灌溉制度。通过灌溉制度优化,灌区制种玉米蒸散发量减少36~53mm,水分生产率WPET增加5%左右,灌溉水生产率WPI增加25%~48%,极大地提高了灌区农业用水效率。同时,对该灌区不同水文年灌溉制度进行优化,综合对比灌区制种玉米WPET、WPI和产量,其中丰水年灌溉3次、平水年灌溉4次、枯水年灌溉5次可以实现农业用水效率最高,为灌区高效节水灌溉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8.
文中详细分析了黄河流域灌溉用水特性,得出灌溉用水的时空变化特点为:(1)流域各区段灌溉用水量是随年代增长的;(2)各河段所用水量变化呈现上升趋势,为波动增长型;(3)各河段灌溉用水量年内分配变化较大,大空间分布上也有较大差异,在以上分析基础上,对黄河流域灌溉需水量预报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自适应指数平滑线型模型与时间序列分析的新息实时建模预报模型预报精度高,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文章结合辽阳灌区社会经济发展现状以及灌溉用水变化趋势,在详细分析灰色动态模型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结合2006-2016年辽阳灌区实测灌溉用水实测数据对灰色模型的适用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表明:在辽阳灌区灌溉用水预测方面灰色动态模型表现出良好的适用性与准确性,该模型预测结果能够客观、真实的反映灌溉用水实际状况,可为辽阳地区灌溉用水预测以及农业发展规划提供一定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辽宁海滨灌区为例,以现状灌溉制度为基础,将《辽宁省行业用水定额》与《辽宁省各种作物灌溉制度分析》有机结合,确定灌溉定额。水量平衡分析过程中,将灌溉面积和可供水量分别分区,充分利用区间径流来减少水库供水,实现优化水资源配置,为灌区水资源科学合理利用提供决策性依据,也可供类似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