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舒利迭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雪格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3):3072-3073
目的:观察舒利迭(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将确诊支气管哮喘患者38例,分为吸入糖皮质激素和长效β受体激动剂的复方制剂舒利迭(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组20例;吸入糖皮质激素(丙酸氟替卡松)对照组18例。治疗后对临床疗效、肺功能指标进行比较及统计学分析。结果:舒利迭治疗组用药后临床疗效和肺功能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舒利迭在治疗支气管哮喘改善临床症状和肺功能明显,较单纯吸入糖皮质激素能更好控制及改善的哮喘症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莫沙必利、法莫替丁治疗胃食管反流相关性哮喘的疗效。方法:将72例胃食管反流相关性哮喘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应用糖皮质激素和β2受体激动剂吸入平喘治疗,加用莫沙必利5mg,口服,3次/d,法莫替丁20mg,口服,2次/d,疗程2周。对照组36例应用糖皮质激素和β2受体激动剂吸入平喘治疗,疗程2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6%,对照组总有效率61.1%,两组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哮喘与胃食管反流之间关系密切,抗哮喘的同时应注意抗胃食管反流治疗,莫沙必利及法莫替丁对胃食管反流相关性哮喘治疗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3.
沙美特罗联合氟替卡松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沙美特罗联合氟替卡松(舒利迭)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把87例确诊为支气管哮喘的患者分为吸入糖皮质激素加长效β2受体激动剂的舒利迭组37例,β2受体激动剂组26例,糖皮质激素组24例。治疗后对肺功能、临床症状、药物副作用等方面进行评价。结果:舒利迭组用药后肺功能改善及临床症状消失及好转皆明显优于其他组,且副作用相对较少。结论:吸入沙美特罗联合氟替卡松治疗哮喘临床疗效良好,能改善肺通气功能,降低气道高反应性,改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沙丁胺醇高频氧气雾化联合丙酸氟替卡松喷雾剂吸入对哮喘急性发作患儿的临床疗效与护理方法.方法:将82例哮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哮喘患儿均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沙丁胺醇高频氧气雾化和丙酸氟替卡松喷雾剂吸入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62.5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沙丁胺醇高频氧气雾化联合丙酸氟替卡松喷雾剂治疗哮喘急性发作患儿效果好.  相似文献   

5.
符翔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17):3923-3923
探讨孟鲁司特钠联合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选取收治的9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吸入丙酸氟替卡松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孟鲁司特钠联合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治疗。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没有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孟鲁司特钠联合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取得的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沙美特罗/替卡松混合干粉剂(舒利迭)吸入治疗儿童中、重度哮喘的临床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方法本院2003年3月~2004年8月儿科门诊、急诊及住院的中、重度哮喘儿童120例,按单双日随机分组,治疗组选用舒利迭吸入,对照组吸入糖皮质激素(辅舒酮)治疗,分别对其临床疗效以及肺动能、不良反应进行观察研究。结果舒利迭吸入治疗组的临床疗效、肺功能改善方面明显优于辅舒酮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未出现明显副作用。结论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治疗儿童中、重度哮喘,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前哮喘治疗主要采用以吸入糖皮质激素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案。新的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方案建议,对轻度以上急性发作期及慢性持续期患者以吸入糖皮质激素与长效β2受体激动剂作为长期治疗方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是长效β2受体激动剂沙美特罗(SM)和新型吸入型糖皮质激素丙酸氟替卡松(FP)的混合干粉吸入剂,是目前治疗哮喘的唯一双效合一的药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吸入剂(舒利迭)辅助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92例确诊为COPD的65岁以上患者,分为3组,一组吸入舒利迭,一组吸入氟替卡松(辅舒酮),一组吸入安慰剂。根据圣·乔治(St.George)呼吸疾病问卷(SGRQ)的方法对临床症状问卷调查及体征检查评分。结果: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和氟替卡松组在6个月的治疗后,均使患者的SGRQ分值显著下降(P=0.000)。沙美特罗/ 氟替卡松和氟替卡松组之间也存在显著差异,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较单用氟替卡松下降更为明显(P=0.005)。与安慰剂组相比,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组明显降低了每位患者每年的急性发作次数(P=0.001)。氟替卡松组未见类似的作用。结论:舒利迭可辅助治疗COPD,且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著者文摘]  相似文献   

9.
韦丽华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18):3236-3237
摘要 目的:观察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对87例确诊的支气管哮喘的患者,分为吸入型糖皮质激素加长效β2受体激动剂(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组37例,吸入β2受体激动剂组26例,吸入糖皮质激素组24例。治疗后对肺功能、临床症状、药物副作用等方面进行评价。结果: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组用药后肺功能改善及临床症状消失及好转皆明显优于其它组,且副作用相对少。结论: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哮喘临床疗效良好,能改善肺通气功能,降低气道高反应性,改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0.
舒利迭治疗支气管哮喘120例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卫民 《临床医学》2007,27(7):24-24
目的 观察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干粉吸入剂(舒利迭)吸入对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确诊为支气管哮喘的患者给予舒利迭治疗,经准纳器吸入,每日2次.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肺功能变化情况.结果 舒利迭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总有效率为96.6%,肺功能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结论 舒利迭对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显著,且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11.
万托林溶液联合舒利迭治疗小儿哮喘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近几年,小儿哮喘的发病率急剧上升,在全球哮喘防治的GINA方案中,提倡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和支气管扩张剂联合治疗。我院近几年在儿童哮喘急性发作中使用葛兰素厂家生产的沙丁胺醇(万托林)溶液雾化吸入,联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舒利迭)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舒利迭与氟替卡松联合孟鲁司特对哮喘患者肺功能与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选取200例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双盲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氟替卡松联合孟鲁司特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舒利迭吸入的治疗方法,治疗3个月后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 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 0%(P 0. 05);观察组患者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夜间呼气峰值流速和白天呼气峰值流速等肺功能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观察组的白三烯、白细胞介素-8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与氟替卡松联合孟鲁司特相比,舒利迭对哮喘的疗效更明显,对患者肺功能的改善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3.
舒利迭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舒利迭是由葛兰素史克公司近年来研发的用于治疗成人及儿童哮喘的吸入型药物,它结合了其主要成分丙酸氟替卡松和沙美特罗疗效的互补作用,因此舒利迭既有抗炎又有持续的支气管扩张作用,成为临床控制哮喘的重要方法.现将我院呼吸科从2004年1月至2004年12月5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应用舒利迭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特异性免疫治疗过敏性哮喘患儿5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特异性免疫治疗过敏性哮喘患儿的疗效及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96例对螨变应原测试阳性的过敏性哮喘患儿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特异性免疫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6例,两组均采用GENA方案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药物为丙酸氟替卡松(辅舒酮)气雾剂和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舒利迭),特异性免疫治疗组实施特异性免疫疗法。分别于3个月、6个月、1年、2年进行疗效判定、简易肺功能检测。结果:特异性免疫治疗可明显改善过敏性哮喘患儿症状,患儿哮喘发作次数减少,肺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特异性免疫治疗过敏性哮喘疗效显著,且疗程与疗效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联合使用噻托溴铵粉吸入剂(思力华)和沙美特罗替卡松(舒利迭)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治疗效果与护理。方法 45例中重度COPD患者随机分为3组:联合组给予吸入噻托溴铵干粉剂与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噻托溴铵组给予吸入噻托溴铵干粉剂;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组给予吸入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在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测定肺功能。结果治疗后第14 d,与噻托溴铵组及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组相比,联合治疗组第1秒用力呼气量和用力肺活量均显著提高(P<0.01)。结论 3种药物联合治疗,对COPD患者具有更强的支气管扩张作用,能够显著改善COPD患者的肺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孟鲁司特、丙酸氟替卡松联合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孟鲁司特4mg,1次/日,睡前服;丙酸氟替卡松50ug/次,2次/日,雾化吸入,必要时借助储雾罐。结果:治疗组病程极期喘憋及痉咳持续时间、肺部喘鸣消失时间,总有效率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联合治疗可以明显改善症状,缩短住院天数,并可以减少糖皮质激素(ICS)的剂量,提高ICS的疗效,安全,没有发现严重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将我院2011年1-8月诊治的96例支气管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口服氯雷他定联合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治疗。治疗组给予口服孟鲁司特钠片联合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治疗。吸入方式均为定量气雾剂经口吸入,并且两组吸入剂量相等。疗程均为30d。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进行随访。结果对照组患者47例,有效28例,无效19例,有效率为59.57%,治疗组49例,有效39例,无效10例,有效率为79.59%,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孟鲁司特钠片治疗支气管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临床疗效较好,联合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治疗具有协同作用,且不良反应较少,患者依从性、耐受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收治的46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3例。对照组给予吸入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治疗;观察组除给予吸入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外,同时给予沙丁胺醇片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对照组与观察组在治疗后,咳嗽的频率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较对照组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慢性咳嗽是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唯一的临床症状,沙丁胺醇片和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联合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具有良好的效果,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联合吸入噻托溴铵及舒利迭对稳定期重、极重度COPD患者肺过度充气及运动耐量的影响。方法 42例稳定期重度-极重度COPD患者随机分为联合吸入噻托溴铵及舒利迭组(联合治疗组,n=20)和舒利迭组(n=22)。联合治疗组吸入噻托溴铵干粉胶囊18μg,每日1次及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干粉剂(50μg/500μg)1吸,每日2次;舒利迭组吸入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干粉剂(50μg/500μg)1吸,每日2次。在用药前及用药后1月和3月分别测定肺功能深吸气量(IC)、功能残气量(FRC)及COPD评估测试(CAT)评分、6 min步行试验(6MWT)距离。结果联合治疗组及舒利迭组治疗1月后IC及FRC 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月后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MWT及CAT评分在治疗1月及3月后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吸入噻托溴铵及舒利迭能减轻稳定期重度-极重度COPD患者肺过度充气(提高IC、降低FRC)、提高运动耐量、改善生活质量,较单独吸入舒利迭疗效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口服孟鲁司特钠联合吸入丙酸氟替卡松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分别给予口服孟鲁司特钠联合吸入丙酸氟替卡松治疗、单纯吸入丙酸氟替卡松治疗,连续治疗8w后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1)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7%,观察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χ2=8.124,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2)两组患者治疗前FEV1、PEF、PaO2、PaCO2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较对照组各项指标均有显著差异(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3)观察组2例鼻及咽喉部黏膜干燥;对照组2例声音嘶哑、1例咽喉部白色念珠菌感染。结论口服孟鲁司特钠联合吸入丙酸氟替卡松治疗支气管哮喘效果理想,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