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2 毫秒
1.
^153Sm-EDTMP和骨膦治疗骨转移癌性疼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153Sm-EDTMP和/或骨膦治疗骨转移癌症疼痛60例的治疗效果。方法:对60例确诊为骨转移癌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153Sm-EDTMP治疗组、骨膦治疗组和^153Sm-EDTMP加骨膦治疗组,观察止痛效果、骨病变有效率和毒副反应。结果:^153Sm-EDTMP组30例、骨膦组20例、联合用药组10例的止痛有效率分别为80%,85%和90%;3组分别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χ^2=1.597,P&;gt;0.05)。3组骨病变有效率分别为20%,10%和50%;联合用药组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12.000,8.940,P&;lt;0.05),3组毒副反应均少。结论:^153Sm-EDTMP加骨膦联合治疗是骨转移癌疼痛的优选疗法。疗效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
目的153钐-乙二胺四甲基膦酸(153Sm-EDTMP)联合伊班磷酸钠控制多发性骨转移癌疼痛,探讨其疼痛缓解率.方法106例多发性骨转移癌患者用153Sm-EDTMP联合伊班磷酸钠治疗,观察骨痛缓解及生活质量提高情况.结果严重(+++)CR 23例,PR 16例,MR 3例,NR 3例.中度(++)CR 18例,PR 15例,MR 3例,NR 2例.轻度(+)CR 14例,PR7例,NR 2例.止痛有效率87.7%,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无严重毒副反应.结论153Sm-EDTMP联合伊班磷酸钠治疗多发性骨转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153钐-乙二胺四甲基膦酸(153Sm-EDTMP)联合伊班磷酸钠控制多发性骨转移癌疼痛,探讨其疼痛缓解率。方法106例多发性骨转移癌患者用153Sm-EDTMP联合伊班磷酸钠治疗,观察骨痛缓解及生活质量提高情况。结果严重():CR23例,PR16例,MR3例,NR3例。中度()CR18例,PR15例,MR3例,NR2例。轻度(+):CR14例,PR7例,NR2例。止痛有效率87.7%,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无严重毒副反应。结论153Sm-EDTMP联合伊班磷酸钠治疗多发性骨转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153钐-乙二胺四甲基膦酸(^153Sm-EDTMP)联合伊班磷酸钠控制多发性骨转移癌疼痛,探讨其疼痛缓解率。方法 106例多发性骨转移癌患用^153Sm-EDTMP联合伊班磷酸钠治疗,观察骨痛缓解及生活质量提高情况。结果 严重( ):CR23例,PR16例,MR3例,NR3例。中度( )CR18例,PR15例,MR3例,NR2例。轻度( ):CR14例,PR7例,NR2例。止痛有效率87.7%,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无严重毒副反应。结论 ^153Sm-EDTMP联合伊班磷酸钠治疗多发性骨转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153 Sm-EDTMP联合热疗治疗骨转移癌骨痛的疗效.方法:根据患者对治疗方法的选择,将54例骨转移癌患者分为对照组26例和治疗组28例,对照组仅给予153 Sm-EDTMP静脉注射;治疗组在静脉注射153 Sm-EDTMP的基础上给予热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发生1级、2级、3级疼痛人数多于对照组,发生4级、5级、6级疼痛的人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骨痛治疗有效率为75.0%,好转率为17.9%,无效率为7.1%;对照组骨痛治疗有效率为34.6%,好转率为23.1%,无效率为42.3%,两组疗效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153 Sm-EDTMP联合热疗或单独静脉注射153 Sm-EDTMP都是治疗骨转移癌患者骨痛的有效方法,而153 Sm-EDTMP联合热疗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6.
153Sm-EDTMP治疗多发性骨转移癌骨痛89例临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153钐-乙二胺四甲基膦酸(153Sm-EDTMP)治疗多发性骨转移癌骨痛的疗效及护理.方法:对89例多发性骨转移癌患者静脉注射153Sm-EDTMP18.5~37 MBq/kg,每月治疗1次,3次为1疗程.结果:本组153Sm-EDTMP治疗后骨痛完全缓解57例,部分缓解19例,无效13例,总缓解率85.4%.153Sm-EDTMP对轻、中、重度骨痛均有效,与疼痛级别无关(P>0.05).结论:153Sm-EDTMP对治疗多发性骨转移癌有良好的止痛效果,积极实施各项护理操作,引导患者摆脱疼痛意识,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可明显提高骨转移癌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唑来膦酸合并放射治疗骨转移癌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唑来膦酸联合放射治疗对骨转移癌疼痛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98例骨转移癌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47例).观察组静滴唑来膦酸4 mg加局部放疗37.5GY/15F,之后再静滴唑来膦酸4 mg;对照组则单纯行放疗.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止痛有效率分别为88.2%和74.5%(P>0.05),多发骨转移癌疼痛病灶研究组与对照组止痛有效率分别为86.5%和67.6%(P<0.05),随访2个月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止痛有效率分别为86.3%和66.0%(P<0.05).结论:唑来膦酸联合放射治疗骨转移癌疼痛疗效优于单纯放疗,唑来膦酸副作用轻.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伊班膦酸钠联合放疗治疗骨转移癌疼痛晚期癌症患者心理干预的影响,方法 50例住院骨转移癌患者,随机分为二组.干预组26例在采用伊班膦酸钠联合放疗治疗的同时加心理干预;对照组24例单纯采用伊班膦酸钠联合放疗治疗骨转移癌疼痛,效果评定采用抑部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统计学分析.均给予3个周期的用药后评价疗效.结果 干预组的抑郁及焦虑情绪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止痛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理干预可以显著缓解骨转移癌疼痛患者的抑郁及焦虑情绪,明显提高了伊班膦酸钠联合放疗治疗骨转移癌疼痛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153Sm-EDTMP与中草药联合治疗骨转移癌骨痛的近期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中草药与^153Sm-EDTMP联合治疗骨转移癌,以提高^153Sm-EDTMP的疗效和减轻其骨髓抑制的副作用。方法选择经临床和病理确诊为肿瘤的患者54例,随机分为A、B两组进行研究。A组即^153Sm-EDTMP治疗组,30例;B组即^153Sm-EDTMP+中草药治疗组,24例。^153Sm-EDTMP用量为37—74MBq/kg,中草药选用祛风通络、除湿解毒、益肾补气填精之类。结果A组疼痛缓解和生活质量的改善分别为80%和86.1%,外周血白细胞在用药2周后明显下降(P〈0.05),血小板在用药后1个月明显下降(P〈0.05);B组疼痛缓解和生活质量的改善分别为91.7%和95.8%,外周血象未见明显改变。结论中草药和^153Sm-EDTMP联合治疗骨转移癌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云克联合153Sm-EDTMP治疗多发性骨转移癌骨痛的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将102例患者分为对照组(行单纯153Sm-EDTMP治疗)53例及观察组(行云克联合153Sm-EDTMP治疗)49例.结果:两组治疗后骨痛"闪烁"现象发生率、骨痛缓解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云克联合153Sm-EDTMP治疗多发性骨转移癌骨痛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使用153Sm-EDTMP,可降低骨痛"闪烁"现象发生率,提高骨痛缓解率.  相似文献   

11.
Wetreatedpainsof32patientswithbonemetastaticcancerwith153Sm-EDTMPfromJuly1995toJuly2000,andcomparedwith32patientswithbonemetastaticcancertreatedbysimpleradiotherapy,curativeeffectsweresatisfied.Nowreportasfollow.1Subjectsandmethods1.1SubjectsAlloriginaltumorsofthese64patientswerediag-nosedbypathologicalexamination.Bonemetastasiswasdiagnosedbybonescan,CTand/orMRI,physicalstrengthstateis0~2class(ECOGscore);hepaticandrenalfunctionswerenormalandwithsymp…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153Sm-乙二胺四甲基膦酸(^153Sm-EDTMP)对乳腺癌转移性骨痛的镇痛效果。方法:采用两次给药法静脉注射^153Sm-EDTMP对76例乳腺癌骨转移疼痛患者进行治疗。结果:治疗后骨痛完全缓解者25例,中度缓解者40例,总有效率为85.52%(65/76)。除Ⅲ度以内的血液学毒性反应外,未见其它严重的毒副作用。结论:^153Sm-EDTMP能有效地缓解乳腺癌骨转移疼痛,且副作用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放疗和博宁治疗骨转移癌疼痛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对比观察骨转移癌疼痛行放疗止痛和博宁止痛的疗效。方法 :6 9例骨转移癌疼痛患者随机分为放疗组 (36例 ,局部放疗 DT 2 0 GY/5 F/1W)和博宁组 (33例 ,第 1天静滴博宁 90 mg,第 15天再静滴 6 0 mg)。结果 :放疗组与博宁组止痛有效率分别为 91.7%和 81.8% (P>0 .0 5 ) ;单发骨转移癌痛病灶放疗组与博宁组止痛有效率分别为 95 .7%和 73.3% (P<0 .0 5 ) ;多发骨转移癌痛病灶放疗组与博宁组止痛有效率分别为 84 .6 %和 88.9% (P>0 .0 5 )。结论 :放疗与博宁治疗骨转移癌疼痛都具有良好的止痛效果 ,但对单发骨转移癌痛病灶 ,应首选放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153钐-乙二胺四甲基膦酸(^153Sm-EDTMP)核纱治疗多发性骨转移癌的可行性。方法 静脉注射^153Sm-EDTMP32例,每疗程剂量0.4-1.0mci/kg(1mCi=37MBq),肝静脉一次注入,其中7例接受2-3次治疗。结果 骨痛完全缓解53.1%(17/32),部分缓解25.0%(8/32),轻度缓解9.4%(3/32),无效12.5%(4/32),总有效率为78.1%。副作用为WBC和(或PLT的Ⅰ度、Ⅱ度下降,占15.6%(5/32),6-8周内基本恢复至治疗前水平。结论 ^153Sm-EDTMP治疗骨广泛转移癌,止痛效果确切,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153)钐乙二胺四甲撑磷酸(~(153)SmEDTM)联合放射性疗法治疗头颈肿瘤合并骨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头颈肿瘤合并骨转移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153)SmEDTM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153)SmEDTM联合放射性疗法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疼痛缓解情况及骨转移灶变化、毒副作用。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疼痛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骨转移病灶总缓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毒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53)SmEDTM联合放射性疗法治疗头颈肿瘤合并骨转移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能有效减轻患者疼痛,减少骨转移。  相似文献   

16.
谈建  叶剑  周敬萧 《医学临床研究》2010,27(10):1888-1890
[目的]探讨唑来膦酸联合内分泌治疗前列腺癌骨转移中重度疼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6例确诊为前列腺癌骨转移瘤伴随中重度疼痛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3例,其中研究组采用唑来膦酸联合内分泌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内分泌治疗.[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疼痛总缓解率(84.8%),生存质量总有效率(81.8%),骨病灶总有效率(30.3%)均明显高于照组(54.5%,60.6%,12.1%),且差异均有显著性(均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为轻度的发热、全身关节痛和(或)肌肉痛、一过性的血压下降和局部红肿,经对症处理后逐渐缓解.[结论]唑来膦酸配合内分泌治疗前列腺癌骨转移瘤疼痛是有效、安全的,并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乳腺癌骨转移的主要危险因素和放射治疗效果。方法:使用多重逐步Cox回归分析85例乳腺癌患者骨转移的主要危险因素,并回顾分析了30例乳腺癌骨转移患者接受放射治疗的效果。结果:20例治疗患者中疼痛完全缓解率75%,总有效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占85%。治疗后的1、2、3 a生存率分别为65%、25%、5%,中位生存期15个月。而10例未接受放射治疗患者的中位生存期6个月(P〈0.01)。通过多因素Cox逐步回归分析,发现骨转移的主要危险因素有3项:(1)临床分期,Ⅳ期-Ⅰ期发生骨转移的风险比为1.903;(2)腋窝淋巴结转移数目,发生骨转移的风险比为1.041;(3)确诊时或手术时的年龄,35-50岁患者发生骨转移的风险比为2.132,年龄〉50岁患者发生骨转移的风险比为2.920。结论:乳腺癌骨转移行放射治疗可明显减轻疼痛、改善生活质量,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初诊时临床分期、腋窝淋巴结转移数目、初诊时年龄是乳腺癌发生骨转移的主要危险因素,明确这些危险因素有利于骨转移的早期发现和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