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欧盟颁布的鞋类环保标志标准(2002/231/EC)已于2002年4月1日正式实施,鞋类环保标志标准的实施既代表着当今鞋类产品全球消费和生产的新潮流,又成为发达国家利用技术壁垒限制进口的重要手段。一些国家的买家或贸易商往往将这些标准要求和定单同时下达给制造商。我国是鞋类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大国,但鞋类产品生态环保整体开发水平不高,毒理和环保卫生检测起步晚、技术落后,鞋类标准及其检验规程对鞋类产品的检验项目规定尚不全面,缺少理化项目的检验要求,尤其是那些日益受到关注的生态环保项目。而海外买家对中国出口的鞋类产品的生态环保要求…  相似文献   

2.
从产品定义、分类、性能特点及技术指标要求等方面,介绍了皮革与人造革/合成革产品,并依据皮革与人造革/合成革产品标准名称、适用范围,对相关产品标准体系进行了对比、分析,为服装、鞋类、箱包企业正确选择原材料及其适用标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鞋类产品外观质量包括了产品外观、外观安全和包装标识三方面,是鞋类产品质量的重要内容。文章从国内外范围的产品外观、外观安全和标识要求等内容总结了国内外鞋类产品外观质量要求的总体情况。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开展跨境电子商务交易中,鞋类产品分类与命名多样化(包括分类方法不统一、产品命名不规范、语言转换歧义等问题)所导致的交易困境,提出鞋类跨境电子商务交易的分类与命名的标准化方法,制定相关标准,通过标准实施,统一规范,可促进各国间跨境电子商务贸易的便利性,方便买卖双方的沟通交流,以标准化促进鞋类产品国际贸易。  相似文献   

5.
在制定有效评价市场上声称抗菌防霉鞋产品及鞋类部件的抗菌防霉性能的评价方法过程中,选取代表性试验菌种是最为关键一步。通过研究鞋类产品特点、医学上引起足部疾病的菌种以及对与鞋材相关的抗菌防霉标准进行研究与比较,指出在抗菌防霉评价方法研制时,可考虑酵母菌(白色念珠菌)作为必选试验菌种。除此之外,根据所声称性能来选取丝状真菌,如鞋类或鞋类部件声称防霉,可将霉菌(黑曲霉)作为试验菌种,如果鞋类或鞋类部件声称抗癣,可将须发癣菌作为其菌种。  相似文献   

6.
翟文 《西部皮革》2014,(5):27-29,34
<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2013年第71号),2012年年底报批的鞋类23项标准现已发布(详见附表),正式实施日期为2014年7月1日。鞋类23项标准的实施将进一步规范制鞋行业,使企业在生产、质量控制、贸易等方面有标准可以依照,减少鞋企的生产成本,保障鞋类企业的利益,促进鞋类行业的健康与稳步发展。鞋类标准将会从客观上给  相似文献   

7.
皮鞋、运动鞋等胶粘鞋类产品在穿着过程中出现的“开胶”现象,其主要原因是鞋帮与外底间的粘合力达不到要求。皮鞋、运动鞋等产品的国家标准中均将帮底剥离强度列为主要检测项目,目前的检测方法标准为 GB/T 3903.3- 1994《鞋类通用检验方法剥离试验方法》,该标准仅能用于测试鞋子前尖、跟部等某个局部的粘合强度,而如何测试整只鞋各个部位的帮底粘合力或粘合强度,目前还没有这方面的国家标准。另外, GB/T 3903系列标准主要针对胶粘皮鞋制定,对品种、款式多变的旅游鞋、运动鞋来说,已显得不够全面。现在一些外资大型企业采取拉力…  相似文献   

8.
1987年新加坡进口的轻工产品包括箱包、纸张、鞋类等,总金额约为25亿美元。而中国的轻工产品出口只占新加坡进口量的3.5%。我国某些产品,例如:鞋类,其做工和质量都不逊色于先进国家的“名牌”产品,但是款式有时跟不上。西欧,台湾地区产品款式丰富多彩,新产品不断推出,外型、颜色都不断变化,最近推出一种可以换鞋帮的橡胶鞋,鞋底与  相似文献   

9.
鞋类产品标准是现行不可或缺的标准类型,无论在指导企业生产还是规范市场,以及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随着我国鞋类产品对外贸易的快速增涨,鞋类产品舒适性即物理性能检测还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本文在介绍了国内鞋类标准有害物质限量情况及国内外标准体系差异的同时,指出了鞋类检测行业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剥离强度性能低的鞋类产品在使用和贮存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开胶,从而影响整鞋的外观和质量,以至造成各种经济纠纷和不可挽回的损失。在日常产品质量检验过程中发现鞋类产品剥离强度质量差还占有一定的比例,据此笔者通过分析总结,结合相关资料,撰写此文浅析鞋类产品剥离强度性能差的现象及原因,并提出提高鞋类产品剥离强度性能的相应对策。一、关于对鞋类产品剥离强度性能测试的理解鞋类产品剥离强度性能测试就是将成鞋装上鞋楦,夹持在剥离试验机上,以剥离刀将鞋尖处的外底与鞋帮剥离开测得剥开时所需力值为剥离力,根据剥离力与剥离刀口宽度…  相似文献   

11.
从标准名称、适用范围、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技术要求及结果判定6方面,比较了GB/T 28011—2021《鞋类勾心》和GB 28011—2011《鞋类钢勾心》之间的差异,并提出检测人员在依据GB/T 28011—2021标准方法进行检测中应注意的事项,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西部皮革》2014,(11):52-52
<正>根据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2014年第32号)公告,近期有6项涉及鞋类的行业标准发布并将于今年10月1日实施。本次发布的标准中,HG/T 4620-2014《鞋类橡胶部件喷霜试验方法》、HG/T 4621-2014《鞋用乳胶海绵》等两个鞋类标准为首次发布。具体标准见下表:  相似文献   

13.
本文简要介绍了国内外鞋类及鞋类部件产品中重金属的检测研究现状,包括重金属来源、危害、前处理方法如干法灰化法、湿法消解法和微波消解法的优缺点、仪器分析方法如光谱法、电化学分析法、生物检测法等的优点与弊端,并对各个方法在鞋类及鞋类部件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4.
雷波 《西部皮革》2024,(3):10-13
文章概述了我国鞋类产品现行有效的检测标准情况,并对鞋类产品的理化性能指标与质量现状进行了分析。针对鞋类产品的安全性能、物理机械性能二大类理化性能指标进行简述,基于日常检验工作,对鞋类产品检测遇到的技术疑难提出解决对策,并对日常检测中常见的不合格项目进行了详细分析,对鞋类产品的质量提升和消费给出了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鞋类产品生产经营活动中 ,加强原材料消耗定额的管理至关重要。这里 ,介绍一种精确计算鞋用原材料消耗面积的实用方法。1.测量设计样板的排列面积和计算在一张白纸上将一双鞋帮样板妥善排列 (可列多种排列方案 ,并从中选优 ) ,再计算一双鞋帮排列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鞋帮样板的净面积。又因为皮革的实际消耗定额面积是由鞋帮部件样板的大小和皮革质量等级的差异来决定的 ,所以样品鞋的实际排列消耗面积可用以下公式计算 :样品鞋的排列面积(S0)=鞋帮样板的净面积× (1 M % )其中 :M %为皮革损耗率 ,由鞋帮样板面积的大小决定。…  相似文献   

16.
小周 《中外鞋业》2001,(2):85-85
RosemaryWallin今年获得了位于伦敦的皇家艺术学院的哲学硕士学位,她是因其最创新的鞋类设计概念而获此最高奖项的。  她发现传统的制鞋方法太局限,而且她意识到纺织技术的进步、鞋类CAD/CAM的应用、快速的原型设计和客户不断增长的要求将会从根本上改变制鞋方法。  她的构想是生产一种可随脚运动的鞋帮,利用先进的编织技术将有伸缩性的纤维编织成三维形状。这种鞋帮制作起来简单快速,并且不需衬里,它可在洗衣机里洗涤。此种鞋底带有铰链,可安装在不同高度的鞋跟部件上,并可快速连接。由于这种可替换的鞋跟都适用于所有的鞋…  相似文献   

17.
针对淘宝商城对鞋类产品提出的质量要求,总结网上销售鞋类产品质量状况,对相关质量检验项目的检验方法、标准、指标等方面进行了介绍,以期为鞋类网售企业如何应对越来越严格的质量要求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皮革》2018,(1):I0022-I0022
中底是鞋类产品的重要结构之一,其主要发挥的作用是承接鞋帮和大底的连接。传统制鞋工艺通过刷胶、注塑等方式将鞋底与鞋面进行结合,同时其也具有避免足底直接接触鞋底内表面,保持鞋腔洁;争、提高舒适性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根据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一要求》标准的要求,针对鞋类生产企业的管理特点,介绍标准中一些特定要求在鞋类生产企业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20.
9.2 鞋部件的设备配置鞋部件的种类主要有;鞋帮、内包头、主跟、内底、外底、鞋跟、鞋垫等。鞋部件是按照鞋的装配工艺条件设计并由专门设备制成的,具有独立产品的特征,它既是对传统手工制鞋工艺的突破,又有机器制鞋专业化的特点。只有符合鞋的结构、性能、装配工艺、装配设备技术要求的鞋部件,才能提高机器制鞋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虽然鞋部件的种类较多,形状和性能也各不相同,但是加工设备却有其共同特点,有的甚至可以通用。鞋部件的加工设备主要有裁料设备、片削设备、铣削设备、磨削设备、成型设备、缝纫设备、铆接设备、整饰设备等。由于鞋部件的材料、形状、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