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动脉灌注新辅助化疗在宫颈癌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Ⅰb2-Ⅱb期宫颈癌患者48例,按照治疗方法分组,动脉灌注组23例患者行动脉灌注新辅助化疗后再行宫颈癌根治术,根治组25例患者单纯性行宫颈癌根治术,比较动脉灌注新辅助化疗疗效及2组病理结果。结果动脉灌注组行动脉灌注新辅助化疗后完全缓解5例,部分缓解12例,稳定6例,无效0例,化疗有效率为73.91%,化疗前肿块最大直径(4.12±0.71)cm,化疗后为(2.11±0.45)c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灌注组化疗期间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发生率86.96%;骨髓抑制发生率91.30%,发热发生率13.04%,经对症处理后恢复正常。动脉灌注组手术时间为(201.42±41.35)min、术中出血量为(582.39±197.35)m1、深肌层浸润率为56.52%、宫旁浸润率为4.35%、淋巴结转移率为13.04%,根治组分别为(274.37±49.50)min、(871.32±265.83)ml、64.00%、8.00%、40.00%,动脉灌注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淋巴结转移率明显低于根治组(P〈0.05)。结论宫颈癌术前进行动脉灌注新辅助化疗可明显缩小肿瘤体积,降低淋巴转移率,有利于缩短手术时间及减少术中出血量,为手术切除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手术前新辅助化疗联合放射治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疗效。方法分析35例Ⅰb2期~Ⅱb2期术前新辅助化疗联合放射治疗(观察组)与32例单纯手术(对照组)的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并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病理特征与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0.9%,高于对照组的9.3%(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脉管受侵以及阴道切缘癌残留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宫旁浸润率及淋巴结转移率低于手术组(P〈0.05)。结论手术前新辅助化疗联合放射治疗可以缩小局部肿瘤,使宫旁浸润消退,可提高局部晚期宫颈癌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邹纯静  吴谋喜 《中国肿瘤》2012,21(9):714-716
[目的]探讨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卡铂新辅助化疗(NACT)在Ⅰ b2~Ⅱb期宫颈癌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局部晚期宫颈癌行NACT后行根治性手术者(NACT组)与49例直接行手术治疗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评价NACT的疗效及价值.[结果]NACT总有效率80.39%(41/51),化疗后51例患者均可行手术.化疗不良反应轻,术后并发症、术后切缘阳性率、淋巴结转移率及脉管瘤栓阳性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卡铂在Ⅰb2~Ⅱb期宫颈癌行新辅助化疗后可缩小肿瘤病灶,为手术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在局部晚期宫颈癌治疗中的近期疗效及5年生存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月-2004年1月手术治疗的193例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的病例资料,分为新辅助化疗(NACT)后手术组和直接手术组,比较两组的近期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留置尿管时间、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盆腔淋巴结转移、宫旁及切缘阳性率等。收集同期放疗病例,比较NACT后手术与直接手术、NACT后手术与放疗、NACT后手术+放疗与手术+放疗的5年生存率。结果NACT后手术组宫旁及阴道切缘阳性率〈直接手术组;两组淋巴结转移、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留置尿管时间、术中术后并发症等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ACT后手术组的5年生存率〉直接手术组和放疗组。结论NACT降低宫旁及阴道切缘阳性率,不降低盆腔淋巴结转移率,不增加术中出血、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NACT可将5年生存率提高到75%以上。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新辅助-动脉灌注化疗(介入化疗)联合手术在子宫颈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Ⅰb2-Ⅱb期子宫颈癌患者共68例作为介入化疗组,采取先介入化疗后手术的方案,60例同期Ⅰb2-Ⅱa2期直接手术的对照组作比较。分析近期疗效及术后盆腔淋巴结转移、宫颈浸润深度、切缘阳性情况。结果:Ⅰb2-Ⅱb 期宫颈癌病人行新辅助化疗后总有效率为88.2%,各期别间无显著差异( 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65例介入化疗组术后盆腔淋巴结转移、宫颈浸润深度低于对照组。结论:介入化疗联合手术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可以缩小局部瘤体,降低分期,降低盆腔淋巴结转移率。为手术创造机会,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近期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  检测新辅助化疗(NACT)后宫颈癌患者盆腔淋巴结内细胞凋亡,探讨新辅助化疗能否通过促进淋巴结内癌细胞凋亡控制宫颈癌淋巴结转移。  方法  采用SP免疫组化技术和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2002年2月至2008年10月间104例Ⅰb2~Ⅱb期宫颈癌患者盆腔淋巴结的细胞凋亡情况,同时比较了其中54例宫颈原发癌灶的情况。  结果  54例宫颈癌患者对新辅助化疗的总体反应率为74.07%(40/54),盆腔淋巴结转移率为20.37%(11/54)低于直接手术组的40.00%(20/50)。NACT组盆腔淋巴结和宫颈原发癌灶中Caspase-3的表达以及细胞凋亡率(AI)明显高于直接手术组(P < 0.05);且盆腔淋巴结中细胞凋亡率(AI)与原发灶呈正相关(r=0.316,P=0.01)。  结论  新辅助化疗通过诱导淋巴结内癌细胞凋亡从而控制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病灶。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不同给药途径的新辅助化疗对Ⅰb~Ⅱb期巨块型宫颈癌的疗效,旨在寻找更安全、有效的化疗方案及途径。[方法]54例Ⅰb~Ⅱb期巨块型宫颈癌患者行新辅助化疗,随机分为动脉介入化疗组(介入组)26例和静脉化疗组(静脉组)28例,观察化疗后的肿瘤缓解情况、肿瘤缩小率及不良反应。[结果]介入组和静脉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2.30%和46.42%;平均肿瘤缩小率分别为68.89%和36.31%。介入组脉管癌栓、宫旁浸润的发生率明显低于静脉组(P〈0.05)。两组术后均无阴道切缘阳性。介入组骨髓抑制Ⅱ级反应者明显低于静脉组(P〈0.05)。[结论]动脉介入新辅助化疗对Ⅰb~Ⅱb期巨块型宫颈癌优于静脉组,有望缓解缩小肿瘤,降低脉管癌栓、宫旁浸润的发生率,减少术中出血量,对血液系统的不良反应较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方案在宫颈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将116例Ⅰb2~Ⅱa期宫颈癌患者分为观察组(65例)和对照组(5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术前给予紫杉醇联合顺铂辅助化疗方案。观察新辅助化疗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并对两组患者手术及术后病理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化疗总有效率为76.9%,主要不良反应为消化道反应及骨髓抑制,均为Ⅰ~Ⅱ级反应。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手术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切缘阳性率、淋巴结转移率及深层间质浸润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方案用于宫颈癌患者中,可缩小肿瘤体积、降低肿瘤分期,对改善手术效果及患者预后均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李桑  谢榕  林玉珍 《陕西肿瘤医学》2011,(12):2508-2510
目的:探讨不同用药途径的新辅助化疗对局部晚期宫颈腺癌的疗效,寻找更安全、有效的化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09年12月期间收治的58例经手术治疗的局部晚期宫颈腺癌,根据新辅助化疗方式不同分为新辅助动脉化疗(neoadjuvant intra-arterial chemotherapy,NAIC)28例和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T)30例。NAIC组采用紫杉醇脂质体、博来霉素、顺铂方案,NACT组采用紫杉醇脂质体、顺铂方案化疗,两组均1-2个疗程后行手术,对比两组化疗后肿瘤退缩及术后病理情况。结果:两组化疗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NAIC组组织学痊愈率明显高于NACT组(P〈0.05)。NAIC组在宫旁浸润和脉管癌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NACT组(P〈0.05);NAIC组淋巴结阳性率低于NACT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均无阴道切缘阳性病例。两组化疗不良反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新辅助动脉化疗对局部晚期宫颈腺癌产生的组织学痊愈率明显高于静脉化疗,可以减少宫旁浸润和脉管癌栓的发生率,是值得推广的新辅助化疗方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Ⅰb2~Ⅱb期宫颈癌患者根治性手术治疗前采用经子宫动脉化疗栓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0例Ⅰb2~Ⅱb期宫颈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65例,研究组采用经子宫动脉化疗栓塞联合根治性手术切除治疗,对照组采用根治性手术切除治疗,比较研究组患者化疗前后肿瘤大小和化疗有效率;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肌层浸润率、宫旁浸润率、淋巴结转移率和脉管癌栓的发生率,并比较两组大体标本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化疗有效率为83.1%,化疗后肿瘤直径明显减小(P<0.05)。术后大体标本显示,研究组患者子宫的长、宽、高及宫颈长度、宫颈管壁的厚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肌层浸润率、宫旁浸润率、淋巴结转移率及脉管癌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经子宫动脉化疗栓塞可缩小肿瘤体积,降低临床分期,减少术中扩散,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近期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