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连续属性离散化是数据挖掘的重要预处理步骤,直接关系到挖掘或学习的效果,对于降低算法的实际空间要求和时间消耗、提高后续算法的运行速度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分析贪心算法的特点和基本思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以属性重要性辅助判断断点重要性的离散化算法,经实例验证,该离散化算法所获得的结果与现场技术人员依据经验所得结论一致。该算法的研究成果为后续的属性约简及数学模型的建立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连续属性的离散化是粗糙集理论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基于灰色系统和粗糙集的有关理论,提出了 一种新的基于属性重要性的离散化算法。该算法以条件属性对决策属性的灰色关联度来度量条件属性的重要性, 在保证决策表原始分类能力不变的前提下,按照属性重要性由小到大的顺序对每个条件属性的侯选断点进行考 察!将冗余的断点去掉,从而将条件属性离散化。同时给出了该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分析,并通过实例分析验证了算 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3.
对现有的数值属性离散化算法进行研究, 客观地评价了它们的优缺点, 并在此基础上针对基于贪心思想的数值属性离散化算法的不足, 提出了一种新的改进算法. 最后通过算法示例验证表明这种改进算法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基于断点辨别力的粗糙集离散化算法。通过分析候选断点与决策类之间的相关性,定义了候选断点对决策类的辨别力,并以此作为断点重要性的度量,实现连续属性的离散化。离散化后的决策系统不改变原有的相容性,而且能最大限度地保留有用信息。采用多组数据对此算法的性能进行了检验,并与其他算法做了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此算法是有效的,而且当候选断点个数增多时仍有较高的计算效率。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基于断点辨别力的粗糙集离散化算法通过分析候选断点与决策类之间的相关性,定义了候选断点对决策类的辨别力,并以此作为断点重要性的度量,实现连续属性的离散化。离散化后的决策系统不改变原有的相容性,而且能最大限度地保留有用信息。采用多组数据对该算法的性能进行了检验,并与其它算法做了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是有效的,而且当候选断点个数增多时仍具有较高的计算效率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基于断点辨别力的粗糙集离散化算法.通过分析候选断点与决策类之间的相关性,定义了候选断点对决策类的辨别力,并以此作为断点重要性的度量,实现连续属性的离散化.离散化后的决策系统不改变原有的相容性,而且能最大限度地保留有用信息.采用多组数据对该算法的性能进行了检验,并与其它算法做了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是有效的,而且当候选断点个数增多时仍具有较高的计算效率.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基于断点辨别力的粗糙集离散化算法.通过分析候选断点与决策类之间的相关性,定义了候选断点对决策类的辨别力,并以此作为断点重要性的度量,实现连续属性的离散化.离散化后的决策系统不改变原有的相容性,而且能最大限度地保留有用信息.采用多组数据对此算法的性能进行了检验,并与其他算法做了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此算法是有效的,而且当候选断点个数增多时仍有较高的计算效率.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简单遗传算法解决背包问题时候的一些缺陷,并通过适应度函数的计算以及选择方式的改进,给出了一种基于贪心算法的混合遗传算法以解决这些缺陷。实验表明,改进的遗传算法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9.
离散化是Rough集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目前基于Rough集的离散化算法很难做到高效率和高识别率兼顾.文中分析了基于断点重要性算法和基于属性重要性算法的特点,确定了离散化思路,提出了一种基于Rough集的集成离散化算法.该算法能够有效降低候选断点的数目,快速地实现决策表的离散化.实验结果表明,文中算法保持了与已有算法可比的识别率,且运行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10.
具有全局聚类的多属性离散化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减少连续属性离散化后有用信息的丢失和信息系统总的断点数量,提出了一种具有全局聚类效果的多属性离散化算法.算法根据各属性预插入断点对信息系统近似分类质量的影响,来确定要插入断点的属性,从全局属性范围选择最佳断点.根据Ameva统计量来判断属性中最佳断点的位置,并以保证决策表的近似分类质量作为算法的终止条件.实验采用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