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以热处理的阳离子染料可染改性涤纶为试样,用动态力学温度谱求得松弛模量和蠕变柔量等材料函数。这2个函数在一一程度上可定量地表述热处理过程中CDP纤维聚集态结构的变化,由此探讨了纤维可染性改善的机理。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温度变化对含裂纹的功能梯度材料(FGM)的影响,本文研究了含有两个共线裂纹的功能梯度条的I-型热应力断裂问题。对于稳态热应力下的功能梯度条应用分层方法进行分析,使得不同函数形式表示热机械属性变化下的断裂力学问题能够得到解析解。应用Lobatto-Chebyshev数值方法求得两个裂纹裂尖的热应力强度因子(TSIF)。通过一些算例研究材料热力属性、功能梯度条自由表面温度变化及裂纹几何参数变化对TSIF的影响,特别是对两裂纹间交互对热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用不同函数形式描述热机械属性对含有两个裂纹的功能梯度条TSIF有显著影响,该结果可为设计极端温度条件下使用的FGM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了完善现有沥青胶结料温度应力计算方法,利用弯曲梁流变试验(BBR)得到沥青材料的蠕变柔量,代入线性粘弹性的Burgers模型的应变-应力关系式得到不同温度下的流变参数,再利用Burgers模型的本构状态方程的解析解,计算沥青层下温度应力的数值解(增量法),并将计算结果与传统Hopkins & Hamming算法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总体来看两种方法大致吻合,但在较低的温度下(-30 ℃左右),Hopkins & Hamming算法的结果较增量法偏小,低估了热可逆老化的影响;低温养护对沥青的硬化效果与沥青的流变性质相关,流变性质越复杂的沥青,受到低温养护的硬化效果越明显;当处于低温或者长期加载时,热流变复杂沥青的主曲线会偏离时间温度叠加原理。  相似文献   

4.
蓖麻油在不同温度下的黏度系数差别很大,国际公认的标准值只有几个特定温度下的数值,这给实际应用及实验测量结果的比较带来了较大的困难。根据不同温度获得的实验数据,借助于Origin软件,利用曲线拟合方法得出了蓖麻油的黏滞系数随温度变化的函数曲线及相应的经验方程,计算值与实验值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5.
在高60cm,宽45cm 的模拟电子装置内,进行装置内热移动研究,得到不同条件下的温度分布及速度分布.在理论解析及数值计算基础上,进行无因次准数关联,得出实验式.实验结果及解析结果基本一致.利用所得实验式对正在运转或有待开发的新的电子装置有关参数进行推算,对于传热设计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6.
在理想非线性单组分色谱分析的基础上,用GC做了理想非线性双组分色谱的流曲线。在非线性条件下,得出了各组分不同温度下的保留时间和最大浓度值。理想非线性双组分色谱的数学模型的解析解则通过双组分模型的理论公式结合计算机求解,解析解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7.
半解析函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解析函数由Cauchy—Rieman方程组确定。今保留其中条件之一而引入半解析函数,得到了一些结果,并找到了半解析函数的物理背景。  相似文献   

8.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肌苷降解反应动力学及数据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运用HPLC法,研究了肌苷在不同PH和不同温度下的降解反应动力学。实验证明:在酸性溶液中,肌苷的降解属于一级动力学反应。应用计算机对数据分析,拟合求得浓度和反应时间的函数关系,实验范围内PH值,温度和反应速度常数K之间定量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IMBR)膜过滤能量损失及膜污染随温度变化的影响.方法采用两套相同的IMBR实验装置做不同温度条件的对比实验,并引进了膜比压差和膜比压差增量的概念,在此基础上结合两个不同膜通量下的实验结果,对比不同温度条件下的膜过滤能量损失情况及膜清洗后的清水实验.结果在膜通量和其他操作条件一定的情况下,温度较高,膜过滤能量损失较小,温度的影响在膜通量为0 005(m·h-1)的条件下,要比膜通量为0 01(m·h-1)的条件下显著.以相同的实验方式进行膜清洗,清水试验的结果表明,在较高温度条件下运行的IMBR,其膜污染的可恢复程度较好.结论温度升高可以减缓膜污染进程,减轻膜污染程度,膜通量增大,温度的影响减弱;较高温度条件下,形成的污染可恢复程度较好.  相似文献   

10.
超塑性自由胀形的解析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连续介质塑性力学的基本理论出发,并结合粘塑性本构方程,首次建立了薄板自由胀形的力学解析理论:首先得到质点位移的微分方程,进而得到质点位移随几何坐标和胀形高度(或时间)变化的解析表达式,并由此给出了自由胀形的力学解析。同时从定量解析出发,给出胀形轮廓与质点运动轨迹的几何关系。通过对实验结果和理论解析的比较,证明应用粘塑性本构方程所得的解析结论在半球胀形范围内与实验结果能很好地吻合。  相似文献   

11.
对变应力作用下的拉压异性徐变的弹性徐变方程的求解进行了探讨,基于混凝土的徐变度与混凝土的龄期有关和线性叠加假设,采用应力增量法,推导了变应力作用下的拉压异性徐变的弹性徐变问题的有限元计算公式。由于拉伸和压缩徐变速率相近,假设拉伸和压缩徐变一致时的徐变应变增量递推公式,与假设拉伸和压缩徐变异性的徐变应变增量的递推公式形式上一样,仅当某时刻的应力增量主量为负时,采用压应力下的徐变度,当某时刻的应力增量主量为正时,采用拉应力下的徐变度。实际混凝土工程的拉压异性徐变应力仿真分析表明,在高温季节浇筑混凝土时,昼夜温差将引起应力周期性加卸载变化,假设拉伸和压缩异性徐变时计算的混凝土温度拉应力较拉压相同徐变时计算的混凝土温度拉应力更大,且这个应力随着仓面间歇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12.
应用徐变恢复效应建立的应变全量递推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统一当前应用广泛的各类徐变预测模式的条件下,建立高效、通用的徐变计算理论和方法,应从徐变本身的基本性质入手,从根本上把握其内在规律.在初步归纳了徐变统一理论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应用混凝土徐变恢复效应理论和应力冲量持时函数,建立了不需记录全部应力历史的全量递推方法,推导了应变全量递推表达式.研究表明,该方法适于不同类型的徐变预测模型和加载模式,能较大幅度提高计算效率,并满足计算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目前大体积混凝土工程上常用的混凝土徐变度是考虑了施加荷载时混凝土龄期的粘弹性模犁,在较大的变温荷载作用下计算的温度应力往往过大,与实际不符.将常用的混凝土弹性徐变模型推广为弹塑性徐变模型,建议在弹性徐变模型的基础上串联一个混凝土强度参数及粘滞系数随龄期增长的Bingham元件来考虑混凝土的塑性流变,推导了弹塑性徐变温度应力仿真分析的隐式和显式算法公式,并研制了相关的程序.工程实例仿真分析表明,作者建议的考虑混凝土龄期的弹塑性徐变模型是可行的,其计算的温度应力较弹性徐变模型的计算值更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14.
收缩、徐变对无伸缩缝桥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伸缩缝桥梁结构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受力的复杂性,由温度、收缩、徐变等引起的应力重分布很难确定,故基于线性叠加原理推导出考虑徐变情况下弹性应变的折减系数递推公式。采用VBA编程基于Excel实现了数值计算,在考虑徐变对温度应变及收缩应变影响的情况下,给出了弹性应变的折减系数,为无伸缩缝桥梁在北方地区的建造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了得到核心混凝土徐变对空心钢管混凝土轴心受力构件承载力性能的影响,从材料模量变化对承载力的影响角度,利用推导出的空心钢管混凝土临界承载力公式并结合有限元程序计算出空心钢管混凝土构件中素混凝土自由徐变量、核心混凝土卸载徐变及构件纵向徐变量,根据将钢与混凝土两种材料在徐变发生后的切线模量改变,计算出徐变后构件稳定承载力下降率.分析表明:空心率越大、钢管的钢材级别越高,徐变对整体构件的承载力影响越少;而恒载占设计荷载的比例越大时,徐变对整体构件的承载力影响越大.当空心钢管混凝土轴压心受压构件承受永久荷载引起的轴心压力占全部轴心力30%及以上时,应将构件承载力乘以徐变折减系数.  相似文献   

16.
一种混凝土桥梁徐变的有效计算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由徐变、收缩引起的变形对桥梁结构的影响,以力的增量形式推导出计算各施工阶段徐变次内力、徐变变形的递推公式,同时将本文的递推公式和传统的位移增量递推公式分别编制计算程序,利用有限元原理就奉化江大桥的施工结束阶段时徐变次内力和徐变变形进行模拟计算,并对两种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提出一种有效计算混凝土桥梁徐变效应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坝区岩体蠕变参数反演与边坡开挖流变计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软弱岩体是影响边坡安全稳定的重要因素,为有效反映大岗山坝区辉绿岩脉和断层破碎带等软弱岩体的蠕变变形特性,根据大岗山坝区现场压缩蠕变试验资料和推导的基于广义开尔文模型的刚性承压板边缘岩体的粘弹性变形计算公式,采用优化反演法计算得到坝区软弱岩体的蠕变力学参数,建立了大岗山水电站坝区边坡开挖卸荷的三维流变计算分析模型,使用FLAC3D软件详细分析了边坡分步开挖过程中坝肩坝基岩体的变形特性和软弱岩体的蠕变力学效应,获得了对工程设计和施工具有指导意义的建议和结论.  相似文献   

18.
混凝土徐交对组合梁内力的影响与钢筋混凝土梁不同,表现为混凝土在徐变发展过程中。要受到钢梁约束的影响,导致混凝土本身交形与在相同温度和湿度等外界条件下的钢筋混凝土梁不同.笔者制作了一片钢筋混凝土组合梁进行徐交加载试验。通过最小二乘法修正了在一定的温度和湿度下,考虑受钢梁约束作用的混凝土板的徐变度;然后根据有效模量法通过在一定时域内的叠加计算,得到组合梁中混凝土板的徐变系数;最后通过与钢筋混凝土梁的计算对比。得出了混凝土徐变变形对连续组合梁次内力的影响特点.  相似文献   

19.
当前应用广泛的各类徐变预测模型形式及优缺点各异,尚无法统一,因此徐变计算方法的效率、精度及通用性就显得更为重要。混凝土在长期荷载作用下的徐变变形与应力历史密切相关,传统的徐变应变计算方法需记录每一步应力作用变化,计算效率较低,通过指数函数等改进的计算方法也缺乏通用性。鉴于上述问题,应用徐变恢复效应理论和应力冲量持时函数,建立了不需记录全部应力历史的全量递推方法,推导了应变全量递推表达式。研究表明,该方法适于不同类型的徐变预测模型和加载模式,也适合实际工程施工至使用全过程徐变效应分析,满足计算精度,能大幅提高计算效率。针对各类徐变预测模型提出了实用的参数取值建议,优化了递推方法,便于应用。最后基于以上研究提出了建立高效的徐变算法统一理论的基本思想依据。  相似文献   

20.
根据循环蠕变加载下应力-应变迟滞徊线的周期性,提出了在一个循环周期内以应变能密度为损伤参量,并把材料的机械疲劳损伤和蠕变损伤统一处理的方法,以解决这两种损伤之间的交互作用问题;指出了在循环蠕变的加速现象中包含了这两种损伤之间的交互作用的效果;借助于等效杨氏模量概念,对静蠕变公式进行修正后用于循环蠕变的应变计算,进而对能量密度进行计算。然后参照单轴疲劳的研究过程,导出了循环蠕变加载下基于能量密度的疲劳裂纹扩展速率公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