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内毒素介导的肾脏病变及其发生机理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内毒素介导的大鼠肾功能和形态变化,并探讨其发生机理。结果发现:肾功能于注射内毒素(LPS)后1h明显减退,5h达高峰,48h基本恢复。肾小球出现早期短暂的毛细血管收缩,随后扩张,肾小球内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聚集,内皮细胞和系膜细胞肿胀或增生,足细胞足突融合,基底膜局部增厚等形态学改变,并且有肾组织中TXB_2,6-keto-PGF_(1α)及丙二醛含量增高。作者推测,TXB_2、6-keto-PGF_(1α)含量升高和两者间比例失衡可能是LPS介导肾功能障碍的重要起始因素,氧自由基在LPS介导的肾功能障碍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枸杞子水提取物(LBr)对全血培养细胞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LBr单独不能诱导TNF产生,LBr0.5μg/ml可明显促进LPS诱导的TNF产生,但LBr10μg/ml则对LPS诱导的TNF产生无明显作用iLBr0.5μy/ml不仅可促进LPS诱导的IL-6产生,单独亦可诱导IL-6产生,但LBr10μg/ml则对IL-6的产生无明显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α-黑素细胞刺激素(α-MSH)对LPS诱导星形胶质细胞产生NO和前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探讨α-MSH的抗炎作用机制。方法:分别用LPS或α-MSH+LPS处理体外培养的大鼠脑星形胶质细胞,用Griess试剂测定NO,以MTT显色法检测IL-1、IL-6和TNF-α,采用半定量RT-PCR检测MIFmRNA表达。结果:体外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在LPS刺激下产生NO、IL-1、IL-6、TNF-α和表达MIFmRNA表达。结果:体外的星形胶质细胞在LPS刺激下产生NO、IL-1、IL-6、TNF-α和表达MIFmRNA显著增高;若同时给予LPS和α-MSH,可明显降低NO、IL-1、IL-6和TNF-α的产生以及MIFmRNA表达。结论:R昧α-MSH抑制星形胶质细胞产生NO和前炎性细胞因子与其抑制中枢神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建立白细胞介素10(IL-10)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基因转移系统,观察IL-10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glomerularmesengialcel,GMC)中细胞因子的产生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构建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pLX(IL-10)SN将外源基因IL-10转移至大鼠GMC:(1)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ELISA检测IL-10基因的整合和表达;(2)以RT-PCR观察IL-10基因转移对LPS诱导的GMC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mRNA表达的影响,以ELISA测定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TNF-α的蛋白质表达。结果:外源性IL-10基因已整合到靶细胞染色体DNA并有效地表达,它能抑制LPS诱生GMC过度产生IL-1β,TNF-α。结论:外源性IL-10基因可以转移到GMC并稳定表达,它能抑制GMC炎症效应中细胞因子的产生及其基因表达。  相似文献   

5.
溶菌酶对头孢他啶诱导的细菌内毒素释放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溶菌酶对头孢他啶诱导的细菌内毒素(LPS)释放抑制作用。方法头孢他啶作用于对数生长期的E.coliO111∶B4,SalmonelatyphimuriumLT2或E.coliJ5,培养液中含或不含溶菌酶。抗菌素作用3小时后,收集培养上清,测定释放到上清液中的内毒素浓度;将培养上清加入到巨噬细胞中,测定TNF-α和IL-6诱生能力。结果头孢他啶50μg/ml可引起3种细菌迅速溶解,并导致较高浓度的内毒素释放到培养上清液中,该上清液在体外培养的巨噬细胞上和小鼠体内诱导大量的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产生;溶菌酶可阻止头孢他啶引起的细菌溶解,但不影响其杀菌效力,同时明显降低培养上清中的内毒素浓度;并降低对巨噬细胞炎性因子的诱导能力。结论溶菌酶能抑制头孢他啶诱导的细菌内毒素释放  相似文献   

6.
俞晓峰  黄策 《现代免疫学》1996,16(3):190-192
细菌内毒素(LPS)是引起革兰氏阴性菌(GNB)败血症休克的重要始动因素,LPS通过与宿主体内相应受体结合,诱导效应细胞释放多种炎性细胞因子,如TNF-α、IL-1和IL-6等。动物模型和临床研究表明,LPS攻击动物或GNB感染患者的血循环中炎性细胞因子均可明显增加,且与预后的关系密切。因此,针对LPS致病过程特点以及细胞因子在GNB败血症休克中的作用,寻找有效降低败血症休克病死率的方法已成为当今抗感染免疫研究领域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全反式维甲酸可增强大鼠系膜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2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材料与方法1.大鼠系膜细胞(MsC)的培养与鉴定:150~200gSD大鼠购自本校动物部,取肾皮质,分离肾小球,培养与鉴定MsC按本实验室常规方法进行[1]。实验用细胞为10~15代。2.Northernblot法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RNA:当MsC长至亚融合状态后,分别在完全培养液中加入全反式维甲酸(ATRA,Sigma公司)10-6、10-7、10-8、10-9、0mol/L处理24小时;另在亚融合状态MsC加10-6mol/L全反式维甲酸分别处理0、6、12、24、4…  相似文献   

8.
LPS刺激人单核细胞、肾小球系膜细胞和内皮细胞合成血小板活化因子是受LPS结合蛋白和CD14调控的[英]/CamussiG…∥JImmunol.-1995.155.-316~324在革兰氏阴性菌引起的败血症中出现血小板活化因于(PAF)合成增多,这是...  相似文献   

9.
细胞因子对肾小球系膜细胞合成PAF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建立了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的生物活性检测法,并通过体外细胞培养技术,测定了肾小球系膜细胞在经LPS、IL-1β、IL-6和TNFα的短暂刺激后,其培养上清中PAF的活性。结果发现,它们均能诱导系膜细胞合成和分泌PAF,IL-1β、IL-6和TNFα的诱生作用并呈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实验提示上述因子在肾小球免疫病理损伤中,除直接作用外,也可通过诱生PAF而间接发挥作用。应用PAF拮抗剂来阻断这一途径,可能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用细胞因子活性检测,Northernblot方法,在体外研究了抗细菌核心糖脂域McAb(EL1、EL3和3H4)对LPS诱导人外周血单核细胞(hPBMC)释放TNF-α和IL-6及其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EL1、EL3和3H4在体外有抑制LPS诱导细胞释放TNF-α和IL-6的作用;Northernblot结果证实,这3株McAb能分别降低细胞TNF-α和IL-6mRNA表达的水平;提示抗细菌核心糖脂域McAb可能通过与LPS的结合而中和LPS,从而降低或阻碍了效应细胞炎性细胞因子mRNA的表达,达到降低相应细胞因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笔者观察了大鼠失血性休克(HS)对内毒素诱导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产生的影响及其细胞来源,并结合休克后组织内脂多糖结合蛋白(LBP)mRNA的表达变化,对其分子机制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静脉注射LPS后90min,HS+LPS组血浆TNFα水平分别较HS组高20倍(P<0.01),LPS组高2.7倍(P<0.05);休克和复苏后,外周血白细胞产生TNFα的能力明显受抑,而肝Kupfer's细胞产生TNFα的能力却明显增强;休克后不仅肝组织内LBPmRNA表达增多,肺、肾组织内LBPmRNA也相继表达增加。研究结果提示,失血性休克能显著增敏内毒素诱导TNFα的产生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休克后组织内LBP表达上调有关,组织巨噬细胞群(如Kupfer细胞)可能是休克后细胞因子产生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2.
氧化氮对内毒素诱导的人中性粒细胞产生TNF-α的调节[英]/AlanL…//JImmunol.-1994,152(8).-4102~4107文章研究氧化氮对脂多糖(LPS)诱生人中性粒细胞产生TNF-α的影响。人中性粒细胞接触LPS或IFN-γ并不显...  相似文献   

13.
采用IL-6依赖型细胞株KD8与Northemblot方法观察了重组IL-1对人胎肾小球系膜细胞产生与表达IL-6mRNA的影响,结果表明,重组IL-1加入系膜细胞培养体系中,IL-6活性与mRNA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重组IL-1可促进系膜细胞产生与表达IL-6。  相似文献   

14.
肾及尿路疾患病人尿IL-6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英]/OhtaK…//ClinNephrol.-1992,38(4).-185~189IL-6在宿主炎症及免疫反应中担负着重要作用。据报道肾小球系膜细胞可产生IL-6,因而推测IL-6可能与系膜增生性肾小...  相似文献   

15.
探讨细胞因子和地塞米松对肾小球系膜细胞表面表达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的影响。通过体外系膜细胞培养的方法,分别加入不同的细胞因子,观察其浓度及作用时间产生的影响;并用ELISA法检测不同浓度的地塞米松对系膜细胞表达ICAM-1的影响。结果显示系膜细胞表达ICAM-1的强弱与细胞因子的作用呈剂量、时间依赖关系;随着地塞米松浓度的增加,ICAM-1表达逐渐减弱,与未加地塞米松组相比相关均非常  相似文献   

16.
LPS导致小鼠多脏器损伤的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LPS导致小鼠多脏器损伤的形态学研究戴书静牛建昭魏育林*(北京中医药大学组胚教研室)(*中日友好医院临床研究所)LPS(脂多糖)为内毒素的主要成分,可导致多脏器损伤,在内毒素休克中起重要作用。近年来,LPS在凋亡诱导中的作用也多有报导。本实验观察了小...  相似文献   

17.
细胞因子对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3H-TdR掺入法和MTT比色法,观察了人重组IL-1β,IL-6和TNFα对体外培养的成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无血清培养条件下,HrIL-1β,HrIl-6和HrTNFα在一个较大的浓度范围内,均不能刺激系膜细胞的增殖;而有少量胎牛血清存在时,HrIL-6和HrTNFα可以促进系膜细胞增殖,但HrIL-1β无此作用另外,在实验中还发现,雷公藤多甙(TⅡ)对系膜细胞生长具有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双歧杆菌表面分子细胞壁肽聚糖(WPG)、脂磷壁酸(LTA)对LPS体内诱导小鼠胸腺细胞凋亡的调节。方法用DNA凝胶电泳、TUNEL法检测WPG、LTA对LPS体内诱导小鼠胸腺细胞凋亡的影响,并分别用生物活性法和Griess反应测定WPG、LTA、LPS体外诱生TNF-α、NO2-的含量。结果WPG、LTA可显著抑制LPS体内诱导的小鼠胸腺细胞的凋亡。WPG、LTA单独刺激巨噬细胞时所诱生的TNF-α、NO的量显著低于LPS刺激时所产生的这两种活性介质的量,而WPG、LTA与LPS共同应用时可显著降低LPS诱导巨噬细胞产生的TNF-α、NO的量;诱生型一氧化氮合成酶抑制剂S-甲基异硫脲硫酸盐体外可抑制巨噬细胞产生的NO的量,在体内可部分抑制LPS诱导的小鼠胸腺细胞的凋亡。结论WPG、LTA与LPS共同应用时,可抑制LPS诱导的巨噬细胞产生的TNF-α、NO的量,从而下调LPS体内诱导小鼠胸腺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19.
内皮素与肾小球系膜细胞的关系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为了解内皮素及其受体与肾小球系膜细胞的关系,应用了细胞培养、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Northern印迹杂交、DNA定量分析及免疫组化ABC法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系膜细胞既有内皮素mRNA表达,又有两种亚型内皮素受体(A和B)的mRNA表达;进而可翻译合成内皮素;而内皮素可使系膜细胞收缩及分裂增殖。结果表明:系膜细胞可以产生内皮素,并接受内皮素的作用;内皮素通过致系膜细胞收缩作用,影响肾小球毛细血管的滤过面积,参与肾小球滤过率的调控;内皮素刺激系膜细胞增生,进而系膜基质增多,形成肾小球的病变。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炎症因子IL-1及肿瘤坏死因子(TNF)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HMC)分泌IL-8的影响。方法:体外细胞培养技术及ELISA夹心法。结果:IL-1、TNF均可诱导HMC分泌IL-8,并呈剂量依赖性。结论:在一些炎症因子刺激下,HMC可能通过分泌趋化因子IL-8参与肾脏炎症反应的启动和维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