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4英寸热氧化硅衬底上磁性隧道结的微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就如何在4英寸热氧化硅衬底上沉积高质量的磁性隧道结纳米多层薄膜材料和如何利用光刻方法微加工制备均匀性较好的磁性隧道结方面做了初步研究,并对磁性隧 道结的磁电性质及其工作特性进行了初步测量和讨论.利用现有的光刻设备和工艺条 件在4英寸热氧化硅衬底上直接制备出的磁性隧道结,其结电阻与面积的积 矢的绝对误差在10% 以内,隧穿磁电阻的绝对误差在7% 以内,样品的磁性隧道结性质具有较好的均匀性和一致性,可以满足研制磁随机存储器存储单元演示器件的基本要求. 关键词: 磁性隧道结 隧穿磁电阻 磁随机存储器 4英寸热氧化硅衬底  相似文献   

2.
氩气氛常压下,利用热蒸发法,在无催化剂、无ZnO预沉积层的硅衬底上制备了取向良好,排列整齐的ZnO纳米棒阵列.在距Zn源不同位置的Si衬底上得到了不同形貌的样品.硅衬底置于锌源正上方是得到取向一致的ZnO纳米阵列的一个关键性条件.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粉末衍射表征样品表面形貌、晶体结构.进一步研究了样品的生长机制和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3.
吴嘉达  谢国伟 《光学学报》1997,17(12):687-1692
研究了以掠入射的平面偏振光激励的多孔硅的光致发光。实验结果显示,光的入射角对多孔硅的发光行为影响不大,然而,以z方向偏振光激励的发光强度明显高于以x方向偏振光激励的发光强度。激励光电场相对于样品表面的不同取向引起光致发光的差异,这反映多孔硅的光学性质是各向异性的,也排除了纯粹的硅量子点的集合作为多孔结构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铝硅玻璃中Fe~(3+)、Cr~(3+)的EPR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EPR技术研究了含Fe~(3+)和Cr~(3+)离子的铝硅破璃的结构性质,从理论上分析了实验结果.并且用含有Fe~(3+)离子的多晶样品——莫来石的玻璃样品进行了实验比较,最终认为铝硅玻璃和莫来石中的Fe~(3+)离子附近的局部环境类似.  相似文献   

5.
声空化所引发的特殊的物理、化学环境为制备高效发光的多孔硅薄膜提供了一条重要的途径.实验结果表明,声化学处理对于改善多孔硅的微结构,提高发光效率和发光稳定性都是一项非常有效的技术.超声波加强阳极电化学腐蚀制备发光多孔硅薄膜,比目前通用的常规方法制备的样品显示出更优良的性质.这种超声的化学效应源于声空化,即腐蚀液中气泡的形成、生长和急剧崩溃,在多孔硅的腐蚀过程中,孔中的氢气泡,由于超声波的作用增加了逸出比率和塌缩,有利于孔沿垂直方向的腐蚀. 关键词: 声空化方法 微结构 发光特性 多孔硅  相似文献   

6.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发光强度强且不衰减、峰位不蓝移的铁钝化多孔硅。标准四引线法测得的电阻一温度结果表明杂质能级是输运的主宰者;电流一电压结果说明当有电流流过样品时会有明显的热效应.考虑到金属电极和铁钝化多孔硅之间形成的肖特基势垒会对样品的输运性质产生影响,采用其平面的两引线法测量了铁钝化多孔硅样品在不同温度下的电流一电压特性,发现隧道模型可以很好地拟和这些结果这些研究结果指出作为未来的多孔硅光电集成器件;通过多孔硅的电流必须限定在一定的范围1引言 1990年英国的L.T,Canham首次成功获得在室…  相似文献   

7.
钕离子掺杂和钕铝共掺高硅氧玻璃的光谱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乔延波  达宁  陈丹平  邱建荣 《物理学报》2007,56(12):7023-7028
基于多孔玻璃烧结的方法制备了钕离子掺杂和钕铝共掺高硅氧玻璃,测量了掺钕高硅氧玻璃的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和荧光寿命. 利用Judd-Ofelt理论计算得到了钕离子在高硅氧玻璃中的强度参数,计算并对比了掺钕高硅氧玻璃和钕铝共掺高硅氧玻璃的理论荧光寿命、受激发射截面和发光量子效率.讨论了钕铝共掺高硅氧玻璃中铝离子的掺入对玻璃发光性质的影响. 通过与其他掺钕氧化物玻璃和一些商用硅酸盐玻璃的主要光谱性质的比较,掺钕高硅氧玻璃显示了较好的光谱性质,有可能成为一种应用于高能和高频激光领域的新型激光材料. 关键词: 掺钕高硅氧玻璃 钕铝共掺 光谱性质 Judd-Ofelt理论  相似文献   

8.
李明  麦振洪 《物理学报》1994,43(1):78-83,T001
以X射线衍射统计动力学为基础,讨论了一种用X射线截面形貌图测定静态DebyeWaller因子的方法。通过仔细分析截面形貌图中Pendellosung干涉条纹振荡周期和强度的变化,得到了经热处理后的CZ硅和MCA硅单晶样品的Debye-Waller因子,并求得样品中氧沉淀的浓度和平均尺寸。这种定量化的研究方法为揭示晶体中微缺陷的性质及形成机理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拉曼光谱法计算多孔硅样品的温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白莹  兰燕娜  莫育俊 《物理学报》2005,54(10):4654-4658
利用457.5nm固体激光器作为激发光源,得到了在不同功率激发下的多孔硅样品的拉曼光谱以及一些谱峰参数随功率的变化关系. 在从前的理论研究中,认为是由于激光功率的增大导致样品局域温度升高,从而使样品局域粒径变小,并由此引起了一系列谱峰参数的变化. 分别由520cm-1和300cm-1附近得到的随功率变化的拉曼谱图,详细讨论并计算了激光功率对多孔硅样品局域温度的定量影响,为拉曼光谱用于样品温度的定量测量奠定了实验基础. 关键词: 拉曼光谱 多孔硅 激光功率 样品温度  相似文献   

10.
铝硅复合膜由铝硅微粒混合物构成,用电子束共蒸发方法制备。体积百分比≤33%的硅薄膜样品的反射率与布罗格曼(Bruggeman)理论完全相符,无需用调校参数。与微晶铝薄膜的性质相似,未发现有由铝产生的平行带吸收峰。  相似文献   

11.
非晶/微晶相变域硅薄膜及其太阳能电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甚高频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VHF-PECVD)法,成功制备出从非晶到微晶过渡区 域的硅薄膜. 样品的微结构、光电特性及光致变化的测量结果表明这些处于相变域的硅薄膜 兼具非晶硅优良的光电性质和微晶硅的稳定性. 用这种两相结构的材料作为本征层制备了p- i-n太阳能电池,并测量了其稳定性. 结果在AM15(100mW/cm2) 的光强下曝光 800—5000min后,开路电压略有升高,转换效率仅衰退了29%. 关键词: 相变域硅薄膜 光电特性 太阳能电池  相似文献   

12.
采用电化学腐蚀法制备了不同多孔度的多孔硅(PS),再通过磁控溅射法在该PS衬底上沉积了一定厚度的Fe膜;并对样品进行了X射线衍射的结构分析、扫描隧道显微技术的表面形貌观察和磁光克尔效应的测量.发现在同一Fe膜厚度下,相对于参考样品硅上的Fe膜,多孔硅上Fe膜的矫顽力更大;同时观察到多孔硅基Fe膜随着PS多孔度的增加,矫顽力相应变大;而对于多孔度相同的多孔硅基样品,随着Fe膜厚度的增加矫顽力却逐步减小.得出了多孔硅特有的海绵状疏松结构能有效调节Fe膜矫顽力大小的结论. 关键词: 多孔硅 海绵状结构 Fe薄膜 矫顽力  相似文献   

13.
以X射线衍射统计动力学为基础,讨论了一种用X射线截面形貌图测定静态Debye-Waller因子的方法.通过仔细分析截面形貌图中Pendell?sung干涉条纹振荡周期和强度的变化,得到了经热处理后的CZ硅和MCZ硅单晶样品的静态Debye-Waller因子,并求得样品中氧沉淀的浓度和平均尺寸.这种定量化的研究方法为揭示晶体中微缺陷的性质及形成机理提供了新途径.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4.
李卫  徐岭  孙萍  赵伟明  黄信凡  徐骏  陈坤基 《物理学报》2007,56(7):4242-4246
以自组装单层胶体小球阵列为掩模,采用直接胶体晶体刻蚀技术在硅表面制备二维有序尺寸可控的纳米结构.在样品制备过程中,首先通过自组装法在硅表面制备了直径200nm的单层聚苯乙烯(PS)胶体小球的二维有序阵列;然后对样品直接进行反应离子刻蚀(RIE),以氧气为气源,利用氧等离子体对聚苯乙烯小球和对硅的选择性刻蚀作用,通过改变刻蚀时间,制备出不同尺寸的PS胶体小球的有序单层阵列;接着以此二维PS胶体单层膜为掩模,以四氟化碳为气源对样品进行刻蚀;最后去除胶体球后得到二维有序的硅柱阵列.SEM和AFM的测量结果表明:改变氧等离子体对胶体球的刻蚀时间和四氟化碳对硅的刻蚀时间,可以控制硅柱的尺寸以及形貌,而硅柱阵列的周期取决于原始胶体球的直径. 关键词: 胶体晶体刻蚀 纳米硅柱阵列  相似文献   

15.
采用计算机控制电流密度按指数规律衰减对单晶硅进行电化学腐蚀,得到了折射率随薄膜厚度连续均匀变化的抗反射膜,即黑硅样品. 这种在制取上快速、经济和工艺非常简单的样品,不仅在较宽波段范围内反射率小于5%,且整个薄膜厚度不足1μm. 利用传输矩阵方法对黑硅样品的反射谱进行模拟,得到了理论与实验符合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刘杰  刘邦武  夏洋  李超波  刘肃 《物理学报》2012,61(14):148102-148102
表面织构是一种有效降低表面反射率、提高硅基太阳能电池效率的方法. 采用等离子体浸没离子注入的方法制备了黑硅抗反射层.分别通过原子力显微镜和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对黑硅样品表面形貌和反射率进行分析, 结果发现黑硅样品表面布满了高度为0—550 nm的山峰状结构, 结构层中硅体积分数和折射率随抗反射层厚度增加而连续降低. 在300—1000 nm波段范围内,黑硅样品的加权平均反射率低至6.0%. 通过传递矩阵方法对黑硅样品反射谱进行模拟,得到的反射谱与实测反射谱非常符合.  相似文献   

17.
用YAG激光制备类金刚石薄膜及其光学折射率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马玉蓉  王昕 《光学学报》1994,14(12):294-1297
用高功率的Nd^3+:YAG脉冲激光轰击真空室内的石墨靶,形成激光等离子体雾状物质,在硅衬底上沉积形成类金刚石薄膜,用椭圆偏振光谱法测量不同衬底温度下制备的系列样品的厚度和折射率,发现随着衬底温度的升高,薄膜的厚度减小而的折射率增大,这种可以控制折射率米化的薄膜,可能为光学增透增反膜的制备提供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8.
多孔硅的微结构与发光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和光致荧光(PL)光谱对一系列直流腐蚀和脉冲腐蚀的多孔硅的微结构及发光特性进行了对比研究.表面和侧面的AFM结果表明,多孔硅表面呈“小山”状,有许多小的、突出的硅颗粒.在相同的腐蚀条件(等效)下,脉冲腐蚀的样品表面Si颗粒更加尖锐、突出,侧面的线状结构更明显,多孔硅层更厚.对应的PL谱,脉冲腐蚀的样品发光更强.量子限制效应的理论可以比较成功地解释这个结果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9.
采用电化学腐蚀制备多孔硅,利用场致发射扫描式电子显微镜(field emiss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FESEM)观测多孔硅的二维微观形貌,利用Nano Indenter XP中的纳米轮廓扫描仪组件(nano profilometry, NP)得到其三维拓扑分析图像,分析了微观结构差异的原因并讨论了多孔硅内部微观结构对其机械性能的影响;利用MTS Nano Indenter XP纳米压入测量仪器,研究了多孔硅的显微硬度和杨氏模量随压入深度的变化规律,比较了不同孔隙率多孔硅的机械性能差别.实验结果测得40mA/cm2,60mA/cm2,80mA/cm2和100mA/cm2四个不同腐蚀电流密度条件下制备多孔硅样品的孔隙率在60%—80%范围内,孔隙率随着腐蚀电流密度的增加而增大;在氢氟酸(HF)浓度为20%的条件下制备出多孔硅样品的厚度在40μm—50μm范围内;测得多孔硅的平均硬度、平均杨氏模量分别在0.478GPa—1.171GPa和10.912GPa—17.15GPa范围内,并且其数值随腐蚀电流密度的增加而减小,在纳米硬度范围内随压入深度的增加而减小,在显微硬度范围内其数值保持相对恒定,分析了样品表面、厚度、微观结构,及环境对其机械性能的影响,得到了多孔硅力学性能随其微观尺度形貌的变化规律. 关键词: 多孔硅 微观结构 硬度 杨氏模量  相似文献   

20.
多孔硅/DR1复合膜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贾振红  涂楚辙  周骏 《光子学报》2005,34(10):1490-1493
采用物理吸附方法制备出多孔硅和偶氮化合物染料分散红(DR1)的复合薄膜.用单光束扫描法研究了多孔硅/ DR1复合膜的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质,测量了在1064 nm处多孔硅/DR1复合膜的双光子吸收系数和非线性折射率.实验结果表明,同多孔硅相比,多孔硅/DR1复合膜三阶非线性光学效应明显得到了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