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献县枢纽是子牙新河三大枢纽之一,是献县泛区泄洪的重要控制工程,由子牙河节制闸、子牙新河主槽进洪闸、滩地进洪堰组成。枢纽主要任务是上承滹沱河、滏阳河来水,使洪水主要由子牙新河下泄,控制子牙河不再担负主要泄洪任务。  相似文献   

2.
针对明渠调水工程中流量切换时,由于调控不当导致闸前水位突破水位上下限的问题,提出安全调控可行 域的概念及其划分原则,通过一维水动力模型耦合二分法建立明渠调水工程节制闸的安全调控模型,实现流量切 换时节制闸调控开度、安全水位和调控时间区间的计算,进而得到节制闸的安全调控可行域和调控方案,并以南 水北调中线工程陶岔渠首至淇河节制闸 4 个节制闸开展实例研究。研究过程中根据各节制闸流量变化情况,分 别设置 12 种工况进行计算,结果表明:经模型计算的调控方案调控后,闸前水位控制在安全水位区间内,划分的 安全水位区间-Ⅱ较水位区间-Ⅰ起到了降低水位变幅的作用,模型运算速度快,最长时间为 8.99?s。给出了柔性调 度方案,使得调度更为灵活,面向实际工程更实用、操作性强,为调水工程的调度决策提供了支撑。  相似文献   

3.
针对采用应急同步关闸措施导致的水位雍高问题,分析了多闸门同步关闸情况下不同关闸时间对水位雍高的影响。通过建立一维水力学模拟模型,进行了大量的关闸工况计算,研究了上、下游节制闸分别关闸动作对闸前水位的影响过程,结果表明,下游节制闸的关闸过程中产生的水位涨幅速率远大于关闭完成后的水位涨幅速率。并以此为依据设置了不同的下游关闸时间,分析上、下游节制闸同步动作情况下关闸时间对闸前最大雍高产生时间与雍高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最大雍高出现在上游水波传递到下游的时间或者滞后一小段时间,且下游关闸时间是影响水位雍高的主导因素。通过对多渠池联调下其他渠池的闸门调控对研究渠池的水位影响分析,得出了同步关闸情况下渠池雍水基本只受本渠池上、下游闸门动作的影响的结论,从而为多闸联调情况下闸前水位优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突发事故应急调度时,输水明渠节制闸预警水位的设定对渠道节制闸水位壅高、渠段退水量等参数指标的影响,建立一维应急调度数值模型,选取典型渠段作为算例,对各影响因素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渠道节制闸前预警水位越接近加大水位,渠道退水量越小,闸前最大水位壅高也更趋缓和。因此,为提高应急调度的安全经济性,应选取更接近加大水位的水位值作为闸前预警水位。研究成果可为中线工程应急预案的制定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5.
由于节制闸的自重及其地基基础和闸室上、下游水位的变化,胥口水利枢纽节制闸存在垂直位移现象。根据节制闸沉降观测的特点,提出节制闸垂直位移观测的设计方案,通过垂直位移观测数据分析节制闸不均匀沉降的特性。  相似文献   

6.
许敬东 《治淮》1998,(10):40-41
一、引 言 浮体闸是一种既能上浮关闭闸门蓄水,又能开(下落)闸泄(引)水的水工建筑物。它不仅适用于水位变差大的河道上作为节制闸,而且由于闸门下落后,河床水流畅通无阻,泄洪能力快,亦可作为防洪闸。浮体闸是靠闸室内水的浮力浮起与下降,一般分为折板式和扇形壳体式(图1)。 浮体闸的整个结构主要由上、下游联接段、闸体和设置于边墙内的控制设备四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7.
《治淮》2021,(8)
正本文通过对插花枢纽节制闸近40年来200余次实测流量分析,得出水位差~闸门开启高度~单一流量关系公式,经检验误差满足《水文资料整编规范》SL-247-2012要求,采用此公式可以正确计算插花节制闸的开闸流量,用于指导插花节制闸的水位~流量调控。采用此公式整编,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8.
作为南水北调东线源头配套工程,江都东闸节制闸经加固改造后,因出流环境、水力要素发生了变化,历年所采用的堰闸流量系数法率定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已不再适合当前过闸流量的推求。为更合理地掌握水工建筑物的出流规律,收集了工程加固后淹没孔流流态下10 a的实测流量资料,改用堰闸过水平均流速法,率定出新的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并对逐年的水位流量关系曲线进行对比和分析。  相似文献   

9.
文章针对火焰山节制闸泄洪能力偏小、汛期阻水严重、混凝土老化、闸门漏水等引起的灌溉供水保障性差、上游两岸堤防防洪压力增大等问题,结合水闸运行现状、设计标准和泄洪能力复核结果,对节制闸改造方案、枢纽布置和结构安全稳定性进行了详细论证分析和设计计算。经比选,闸坝结合节制闸左岸布置的拆除重建方案,在地形适应性、泄洪能力和运行管理等方面均较优。工程实施后,可有效改善灌区渠首枢纽的挡蓄水、行洪、防渗和节水等方面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南水北调中线线路长,沿线分水口门多,且无在线调蓄水库,输水调度技术难度大。输水调度通过调整总干渠沿线各节制闸过闸流量,以满足分水口门的供水需求。目前中线过闸流量计算采用传统水力学经验公式,需根据实测水情数据,定期人工修正公式中参数,灵活性差。本文通过南水北调中线输水调度实践,建立了基于遗传程序结合水力学方法的过闸流量模型,根据实测流量计算流量系数,并利用遗传程序自动拟合节制闸的闸前水位、闸后水位、闸门开度与流量系数的非线性关系,进而实现过闸流量计算。经在南水北调中线节制闸的试用表明,该模型具有很强的自适应能力,灵活性强,拟合精度较高,而且较好地避免了直接拟合流量时泛化能力较弱的不足,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三河闸节制闸作为洪泽湖洪水出流的主要水利工程,在其控制运行中多次出现淹没式堰流流态,为了能够更合理地掌握水工建筑物的出流规律,使流量推求更加精确,根据三河闸淹没式堰流流态下的历年实测流量资料,对其测验数据进行分析并率定出三河闸淹没式堰流的水位流量关系曲线。  相似文献   

12.
李学格 《治淮》1998,(10):24-25
南四湖二级坝第一节制闸与第二、三闸共同承担着南四湖的防洪排涝、蓄水灌溉等任务,其中一闸是二级坝枢纽历年泄洪应用最多的节制闸。由于一闸加固改造工程工序繁杂、工作面小、施工难度大、工期长,必须跨汛施工。按照上级要求,施工期间该闸仍需承担泄洪任务。因此,必须在汛前完成主体工程,才能具备泄洪条件。这样施工围堰工程则成为制约整个工程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3.
双台子河闸由于多年来一直处于高水位运用状态, 河道淤积严重, 降低了大闸泄洪能力。为维持原泄洪能力不变, 对双台子河闸再度进行加高改建, 以抬高闸上挡水位。为保证改建工程的施工进度、质量、效益, 采取了相应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改造工程概况、闸底板结构计算、闸室稳定计算三个方面对张巷浜节制闸改造中的结构计算进行分析。根据单宽板条平衡条件,推求不平衡剪力;依据剪力分布,采用积分法确定闸墩和底板剪力分配系数。针对性计算均布荷载、集中荷载、边荷载,核定闸室底板弯矩。依据《水闸设计规范》(SL 265—2001)要求,确定闸室稳定计算条件,列举地基应力、应力不均匀系数、闸室抗滑稳定系数、闸室抗浮稳定系数等计算方法。本文论证了节制闸改造工程的典型计算方法,阐明了计算过程,以期为类似节制闸改造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鲁北段小运河输水工程的设计实践发现,输水河道上的节制闸闸孔总净宽的确定,不仅与河道上下游水位差及过闸流量有关,还应考虑闸室总宽度和河道总宽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针对郑店节制闸淤积严重、闸孔净宽偏小泄洪能力不足、闸墩混凝土碳化漏筋稳定性差、闸门止水损坏漏水严重等导致运行安全可靠性低、蓄水灌溉供水可靠性差和防洪排涝不畅等问题。结合海河流域防洪规划标准和水闸安全复核成果,对郑店节制闸闸型选择、构建物布置、泄洪能力及应力稳定性进行了详细论证分析。结果表明:优选的原闸址提升闸加固方案,在地形地质适应性、施工便捷性、工程投资经济性和运行管理灵活性等方面均较优。重建工程实施后,可有效改善节制闸的挡蓄水、防洪排涝和引水灌溉等方面的功能。  相似文献   

17.
中斗节制闸工程是安徽省郎溪县郎川河防洪工程的枢纽。该闸共9孔,每孔净宽6米,梁格式平面混凝土闸门,设计泄洪流量800立方米每秒,相应闸上水位19.44米。工程总投资1100余万元。闸基坐落在中粗砂层上(下部为砂砾层),为提高中粗砂层地基的承载力,防止沉陷、渗透变形破坏以及振动液化,地基采用重夯法加固处理。本工程于1992年10月底开工,要求1993年4月底完成水下部分(基础工程),1994年4月底全部完成。  相似文献   

18.
赵永超 《治淮》2011,(11):79-80
窑河闸是高塘湖节制闸,是集防洪、蓄水、排涝、引水、灌溉、养殖和城市及工业供水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利用水利工程。非汛期以蓄水为主,当内湖水位低于外河水位时,可引淮河水以抬蓄湖内水位;汛期则以防洪、排涝作为主要任务。近年来,随着湖区周边工农业用水量日益增加,供水能力难以满足工农生产需求,窑河闸引水功能凸显。湖内围网养殖遍布,水资源和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失衡,灌溉、养殖功能减退。  相似文献   

19.
三河闸是淮河下游洪泽湖入江水道的主要控制泄洪口门,计63孔,每孔净宽10m;总宽697.75m,闸顶高程17.0m,底板高程7.5m。据观测资料分析,该闸闸基测压管水位存在异常现象,主要表现为: 当闸门开度较大、上下游水头差较小时,测压管水位高于相应的上游水位,最高达1m多;当闸门关闭,上下游水位差增大时,测压管水位降落到相应上游水位以下。 当闸门关闭,上下游水位较稳定时,测压管水位实测值与一般计算值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北疆长距离供水渠道应急闸控措施的选取,通过构建一维非恒定流数学模型,对应急闸控下的水力响应进行分析,针对不同应急情景提出闸控方案。结果表明:事故渠段上下游节制闸紧急关闭时,上游闸后及下游闸前水位变幅很大,渠段内水位波动剧烈;适当减小闸前控制水位以引导渠段退水闸的开启,可有效削减闸前水位壅高值,但闸后水位降幅增大;渠首引水闸快速关闭可以有效减小事故段退水和削减闸前水位壅高的压力,非紧急工况下,渠首引水闸保持小流量供水可以维持分水口用水且利于全线恢复供水;事故段上、下游节制闸关闭速率越大,事故段水体控制效率越高,但闸前壅高、水体稳定时间都会相应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