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 毫秒
1.
双生子儿童体格发育指标遗传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分析儿童体格发育指标的遗传度,探讨遗传与环境因素对各发育特征的影响程度。方法测量218对6~13岁同性别双生子的9项体格发育指标,分性别对年龄进行校正后,用组内相关系数法计算各指标遗传度。结果多数指标的遗传度在60%以上,且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性别差异。结论遗传因素对儿童发育起主要作用,性别对体重、头长和头宽遗传度的影响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2.
遗传和环境因素对双生子学龄儿童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遗传和环境因素对双生子行为影响及相互作用的特点。方法:运用Achenbach儿童行为评定量表对87对同性别同卵和异卵双生子进行行为、社会能力及家庭背景状况调查。结果:行为问题遗传度为0.479。男生活动情况、社交情况遗传度分别为0.478、0.437,学校情况为0.805;女生活动情况、社交情况、学校情况分别为0.719、0.889和0.966。在遗传基因完全相同的MZ(同卵双生子)中,家庭关系不和睦、经济收入少、早期由别人抚养、早期教育方式不良以及父亲的吸烟、饮酒等不利环境因素易使孩子出现不良行为表现,社会适应能力低。结论:儿童行为受遗传和环境的双重影响,但环境因素大于遗传因素。男女生行为的影响因素不同,在进行儿童行为的研究中应考虑到性别因素的干扰。  相似文献   

3.
汉族双生子儿童体格发育指标的遗传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分析儿童体格发育指标的遗传度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于2004年6至10月测量116对6-12岁同性别汉族双生子(同卵双生子67对、异卵双生子49对)的身高、体重、坐高、胸围、肩宽和骨盆宽,计算体重指数,调整年龄后用组内相关系数法计算各指标遗传度。结果 各指标组内相关系数均为同卵双生子大于异卵双生子;男女性身高的遗传度分别为0.89和0.87,体重的遗传度分别为0.88和0.74,体重指数的遗传度分别为0.73和0.72,坐高的遗传度分别为0.87和0.86,胸围的遗传度分别为0.88和0.62,肩宽的遗传度分别为0.78和0.56,骨盆宽的遗传度分别为0.73和0.59,男女性的身高、坐高和体重指数的遗传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各指标的遗传度均男性高于女性。结论 遗传因素对儿童的体格发育特征起主要作用,体重、胸围、肩宽和骨盆宽的遗传度存在性别差异,女性比男性更易受环境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利用双生子人群估计学龄儿童气质维度的遗传度,探讨遗传和环境因素对我国学龄儿童气质发展的影响。 【方法】 采用Carey儿童气质问卷对127对6~12岁双生子气质进行测评。对测评结果进行结构方程模型拟合,估算学龄儿童气质维度的遗传度。 【结果】 儿童气质类型遗传度为50.57%;各维度遗传度分别为活动水平(男39.30%,女88.39%)、节律性(男46.26%,女60.65%)、趋避性(男82.22%,女82.23%)、适应性(男44.31%,女44.31%)、反应强度(男41.84%,女52.05%)、坚持性(男90.40%,女90.40%)、注意分散度(男72.46%,女72.46%)、反应阈(男30.03%,女44.99%)。活动水平的遗传度存在性别效应,女童的遗传度均明显高于男童。年龄对学龄儿童气质的遗传效应无明显影响。 【结论】 学龄儿童气质受遗传与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活动水平的遗传效应可能存在性别作用,女童的活动水平可能更多受遗传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SDS法评价学龄儿童体格发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广西壮族自治区某矿业污染区学龄儿童血铅和血镉水平与体格发育的关系。方法于2013—2014年选择可能受广西壮族自治区某矿业污染的5个村(5~14)岁儿童作为项目调查对象,对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并通过体格检查测量儿童身高、体重等生长发育指标。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检测全血中铅、镉水平。分别根据血铅、血镉水平的四分位数将研究对象分为Q1~Q4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学龄儿童血铅、血镉水平与体格发育的相关关系。结果本文共收集儿童294名作为调查分析对象,儿童血铅与血镉水平的几何均值(95%CI)分别为36.96(35.41~38.59)μg/L和1.21(1.15~1.27)μg/L。儿童发育迟缓率为19.4%。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调整年龄、性别、行为及饮食习惯等因素后,与Q1组相比,Q2~Q4组血铅水平组的儿童生长发育迟缓发生风险的OR(95%CI)值分别为3.04(0.76~10.12)、4.54(1.21~13.64)及6.89(1.75~21.29);与Q1组相比,Q2~Q4组血镉水平组的儿童生长发育迟缓发生风险的OR(95%CI)值分别为2.32(0.73~7.36)、4.17(1.28~13.65)及3.57(1.08~11.78)。结论儿童血铅与血镉水平与儿童体格发育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需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7.
学龄儿童血铅与身高、体重发育等级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长沙市学龄儿童血铅水平对儿童体格发育的影响。方法测量1014名长沙市学龄儿童血铅水平,并测量他们的身高、体重。同时根据1995年全国学生体质调查标准对儿童所测身高体重值进行评价。结果学龄儿童铅暴露水平较高,血铅水平平均为(88.9±27.4)μg/L,铅中毒率较高,达48.3%,但铅中毒的程度相对较低。受检儿童体格发育较落后,28.5%儿童的身高处于下等及中下等,21.3%儿童的体重处于下等及中下等。不同水平身高、体重儿童的血铅水平不同,且差异有显著性(F身高=31.65,P=0.000;F体重=32.13,P=0.000)。结论铅对学龄儿童的身高、体重影响较大,血铅较高可能是现阶段影响本市学龄儿童体格发育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霍建勋  卫二栋 《中国校医》1997,11(4):246-247
对补碘11年的7~14岁儿童体格发育及骨龄观察显示.多数发育指标与非缺碘区差异无显著意义,表明补碘对儿童体格发育起到积极促进作用、观察指标中的身高、骨龄对缺碘反应敏感,建议将其作为缺碘对体格发育影响的监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武汉市某区小学生在校午餐质量及其体格发育状况,为改善学龄儿童营养状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对武汉市某两所小学1001名三至六年级学生进行连续三日的午餐调查和体格检查,通过膳食回顾法记录学生在校午餐膳食,将午餐膳食摄入与标准进行对比,并对午餐各营养素摄入量与学龄儿童的身高和体重分别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调查对象身高为(139.81±8.87)cm,体重为(35.91±9.44)kg;各年龄组午餐中蛋白质平均摄入量均达到40%平均需要量,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钙、硒等营养素严重摄入不足;各年龄组畜禽肉类食物摄入达标,鱼虾类、蛋类、大豆及坚果类、奶类严重摄入不足;午餐能量、碳水化合物、维生素A、维生素C、铁摄入量与学龄儿童身高及体重表现出相关性(P0.05)。结论武汉市9~12岁学龄儿童在校午餐营养状况存在微量营养素缺乏和午餐搭配不平衡等问题,体格发育状况未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0.
38对双生子的智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春玉  段志达 《中国校医》1994,8(1):9-11,18
为了探讨遗传与环境对智力的影响程度,我们对沈阳市皇姑区11所中小学8~16岁的38对双生子进行了智商测定及分析,结果表明:双生子的智商明显低于一般人群;异卵双生子间智力差别显著,同卵双生子间智力差别不显著,说明遗传对儿童智力发育是有影响的;在一起生长的同卵双生子及异卵双生子,其智商均密切相关,足以证明环境对儿童智力发育影响的肯定作用,智力的遗传度为20%左右,进一步验证了环境在儿童智力发育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1985~2000年湖北省学生体格发育动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阐明 1985~ 2 0 0 0年湖北省城乡学生体格变化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为学校预防保健工作提供指导。方法 根据湖北省 1985年、1995年及 2 0 0 0年学生体格发育调查资料 ,分析比较不同年代城乡学生的体格发育水平和变化趋势。结果 城乡男女生的身高差异随年代递减 ,乡村学生身高的增长幅度大于城市学生 ,但城市学生体重、胸围的增长幅度大于乡村学生。维尔维克指数的总增长值显示城市男生 >城市女生 >乡村男生 >乡村女生。结论  15年间城乡学生的体格发育水平明显提高 ,但城乡差异仍然存在 ,应重视乡村学生的体格发育问题  相似文献   

12.
父母生存质量对学龄儿童心理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父母生存质量对学龄儿龄心理发育的影响。方法 采用联合型瑞文智力测验 (CRT C2 )、艾森克人格问卷 (EPQ)及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 (CBCL)对 196 1名城乡 7~ 12岁学龄儿童进行心理发育测试 ,同时采用WHO生存质量量表 (WHOQOL BREF)对其父母进行生存质量问卷调查。结果 城乡父母生存质量存在显著性差异 ,生存质量 4个领域除社会关系领域外城市均明显高于农村。单因素分析发现 ,父母生存质量对学龄儿童心理发育有明显影响。生理、心理领域得分均对儿童智力、个性发育有显著影响 (P <0 0 0 1) ;4个领域得分对儿童行为的发育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结论 父母生存质量是学龄儿童心理发育的重要影响因素 ,提高家长的生存质量 ,对提高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云南省德宏州跨境地区学龄儿童营养知识、态度、行为(KAP)现状,探讨营养改善计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和非概率目的抽样法抽取3个县3所跨境学生人数较多的跨边境小学,对3所小学4~6年级的全体学生进行营养KAP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1341名学生,其中营养知识得分中位数为8,仅14.4%的学生回答满分。94.3%的学生认为应该学习营养知识,开展营养健康课的学校学生营养态度好于不开展营养健康课的学生(P<0.05)。80.5%的学生每天吃三餐,14.4%的学生直接饮用自来水,26.3%的学生每周吃4~6次零食,仅20.5%的学生吃饭时不剩饭。[结论]国籍和民族对学生营养知识掌握情况无明显影响。学生对于学习营养健康知识积极性高,但仍存在部分营养知识知晓率低以及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学校仍需加强营养健康教育。学校应结合地方特色和营养要求,提高营养餐的多样化和口味。  相似文献   

14.
Child sexual behavior problems, such as excessive or public masturbation, are often judged to result from environmental stress or trauma. We studied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genetic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for problematic masturbatory behavior among nonreferred prepubertal children. All twins born in Sweden in 1985–86 were identified from the Swedish Twin Registry. Parents, mainly mothers, completed Child Behavior Checklist (CBCL) ratings (Achenbach, 1991) for 401 monozygotic (MZ) and 248 dizygotic (DZ) same-sex twin pairs (male–male or female–female) at age 7–9 years. Scores of two CBCL items concerning specific sexual behavior problems (Plays with own sex parts in public and Plays with own sex parts too much) were summed and the influence of genetic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on variability assessed. The prevalence of problematic child masturbatory behavior was low and associated with other emotional and behavioral problems. The degree of problematic child masturbatory behavior resemblance was higher within MZ twin pairs as compared to DZ same-sex twin pairs. Model fitting indicated that genetic factors substantially influenced the studied behaviors (77%, 95% CI = 9–96%), although family environment also played a role.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hereditary factors should be considered together with stressful experiences such as sexual victimization in the evaluation of elementary school children presenting with problematic masturbatory behaviors. When interpreting the findings, the very brief measure of sexual problem behavior and low statistical power, precluding the analysis of possible coinheritance with other symptoms or disorders, should be borne in mind.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交通路口尾气污染对学龄儿童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重交通污染区小学(A校)、轻交通污染区小学(B校),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五、六年级的学生142名,计数外周血细胞(白细胞、淋巴细胞、中间细胞、红细胞、血小板)、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百分含量、CD4+/CD8+比值)、唾液溶菌酶含量和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结果A校小学生外周血细胞(白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均高于B校,除中间细胞外,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A校小学生的唾液溶菌酶、免疫球蛋白(IgG)、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百分含量、CD4+/CD8+比值)均低于B校(P<0.05)。结论太原市不同路口尾气污染对学龄儿童的非特异性免疫、细胞免疫功能有抑制作用,对细胞和体液免疫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利用双生子人群估计学龄儿童行为指标的遗传度,为降低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Achenbach's儿童行为量表对在呼和浩特市募集的166对6~12岁双生子心理行为问题进行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结构方程模型拟合,估算学龄儿童行为指标的遗传度.结果 行为总粗分遗传度为男30.26%,女32.80%;各行为分因子遗传度分别为焦虑/抑郁(男46.79%,女74.99%)、退缩(男56.45%,女78.33%)、思维(男58.95%,女63.25%)、注意力(男79.14%,女40.11%)、社会化问题(男26.13%,女52.09%)、违规行为(男37.09%,女0.00%)、攻击性行为(男84.57%,女50.15%)、其他问题(男75.21%,女70.29%).注意力和攻击性行为的遗传度存在性别效应,男生的遗传度均明显高于女生.年龄对学龄儿童行为问题的遗传效应无明显影响.结论 学龄儿童行为问题受遗传与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注意力和攻击性行为的遗传效应可能存在性别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高氟地区学龄儿童氟斑牙患病情况,探讨营养素摄入对氟斑牙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某镇中心小学4个班的学生进行连续3d24h膳食调查。结果患有氟斑牙的儿童和未患有氟斑牙的儿童肉蛋豆类摄入量分别为(56.76±9.66),(60.55±5.36)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奶类摄入量分别为(11.42±2.58)和(15.33±6.05)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蛋白质、钙与氟斑牙患病呈负关联,OR值分别为0.835,0.794。结论蛋白质、钙是氟斑牙的保护因素,合理膳食是防治氟斑牙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不同家庭背景儿童生长发育水平,探讨家庭因素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随机整群抽样调查54 633名健康儿童,按照人体标准测量方法测量其身高体重.采用调查问卷了解儿童家庭情况并进行家庭多因素分析.结果 城区儿童体重、身高均值分别高于农村儿童0.68 kg、0.87 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处于不同家庭类型的同性别儿童体重和身高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主干家庭的儿童平均体重与身高(12.45 kg、85.99 cm)分别低于核心家庭儿童(14.33 kg、93.11 cm).外婆或奶奶与保姆为主抚养的男童平均体重与身高(13.15kg、84.80 cm)及女童平均体重与身高(12.57 kg、88.17 cm)明显低于母亲抚养组的男童(14.44 kg、92.89cm)与女童(13.80 kg、91.76 cm)(P<0.01).抚养人文化程度高,儿童体重、身高均值有增高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父母文化程度和不同职业对儿童体重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父母是大学/大专文化程度的儿童平均身高(92.65 cm)高于其他组(90.61 cm),干部、军人、文教卫生与科技职业父母其儿童平均身高(94.16cm)高于其他组(90.84 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生活环境的儿童生长发育水平存在差异,家庭因素对儿童身长(高)的影响比体重更为明显.文化程度较低的儿童抚养人是儿童保健健康教育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