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国产类Amplatzer伞对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etus Arteriousus PDA)的治疗效果。方法:对临床确诊PDA的32例患者行封堵术。结果:32例患者实施经皮穿刺封堵术,31例成功,随访3个月到半年,无封堵器移位或残余分流。封堵器脱落1例,经外科手术满意解决。结论:国产类Amplatzer伞治疗动脉导管未闭效果满意,严格选择封堵器型号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
动脉导管未闭(PDA)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既往手术是唯一的治疗方法。随着介入性心导管术的发展,已有多种封堵器运用于PDA的介入治疗,Amplatzer封堵器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种。现将我院成功地用Amplatzer封堵器治疗1例动脉导管未闭的方法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经导管以Rashkind闭合器及Amplatzer封堵器治疗动脉导管未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经导管以Rashkind闭合器及Amplatzer封堵器治疗动脉导管未闭(PDA)的临床疗效。方法:以Rashkind闭合器关闭PDA16例,Amplatzer封堵器关闭PDA4例。结果:本组20例患者术前胸主动脉造影示PDA最窄处直径为3-8mm(平均5.6mm)。Rashkind关闭术16例,术后即刻胸主动脉造影示PDA处未见分流4例,微量分流8例,少量分流4例;半年后彩色多普勒示PDA处均无分流。Amplatzer术关闭PDA4例,术后即刻胸主动脉造影示PDA处均无分流,彩色多普勒示PDA处无残余分流,所有病例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经导管以Rashkind闭合器及Amplatzer封堵器治疗3-8mm直径的PDA是安全有效的方法,Amplatzer封堵器闭闭PDA术后残余分流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用Amplatzer封堵器介入治疗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与动脉导管未闭(PDA)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在X线透视和超声心动图或主动脉弓降部造影指导下,经导管置入Amplatzer封堵器施行ASD封堵术26例,PDA封堵术10例。术结及术后24小时、1个月、3个月分别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评价疗效。结果:26例ASD患者共27个缺损,22例ASD球囊最大伸展直径12-32mm,4例ASD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测量直径>34mm,选择Amplatzer封堵器直径为13-38mm。24例25个缺损应用24只Amplatzer封堵器闭合成功,成功率92.3%,10例PDA封堵术均获得成功。主动脉弓降部造影示动脉导管呈漏斗型8型,管型2例,未闭动脉导管最窄处直径为3.5-8.0mm。随访未发现封堵器移位及残余分流。1例PDA在术后4h出现心包积液,经心包穿刺置管引流后次日消失,病人痊愈出院。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Amplatzer封堵器介入治疗ASD操作简便,安全,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5.
Amplatzer封堵器治疗动脉导管未闭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 Amplatzer封堵器治疗动脉导管未闭 ( PDA)的疗效。方法 :6例患者经静脉使用 6 F输送鞘管置入 Amplatzer封堵器。术后 2 4 h和 6个月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 :PDA平均最小直径为 4 .4± 1.6 mm( 3~8m m) ,6例封堵均获成功。造影示无残余分流 5例 ,微量残余分流 1例 ,2 4 h超声心动图检查残余分流消失。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应用 Am platzer封堵器经导管封堵动脉导管未闭安全简便、疗效可靠 ,是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Amplatzer封堵器经导管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的疗效。方法 经7F导管置入Amplatzer封堵器,术后行侧位降主动脉造影、超声心动图检查有无残余分流。结果 6例全部一次封堵成功,无任何并发症发生。术后10min行侧位降主动脉造影示2例有少量残余分流。术后1d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无残余分流,随访3~22个月无再通或残余分流。结论 应用Amplatzer封堵器经导管治疗动脉导管未闭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介入方法,操作简便,成功率高,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应用Amplatzer封堵器治疗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和动脉导管未闭的疗效进行初步评价。方法 房间隔缺损患儿4例,在透视及彩色二维超声心动图监视下经导管置入Amplatzer封堵器封堵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患儿7例,在透视下经6F输送器置入Amplatzer封堵器,术后10分钟主动脉弓降部造影。所有病例均在术后48小时、1月、3月、6月、1年、2年分别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评价疗效。结果 11例患儿中,除1例戽间隔缺损术后48小时超声心动图显示有残余分流外,其余均完全闭合,5例随访2年、3例随访6个月未见任何并发症。结论 应用Amplatzer封堵器经导管治疗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是安全、有效的介入方法,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Amplatzer封堵器治疗动脉导管未闭(PDA)的疗效。方法:经导管置入Amplatzer封堵器施行PDA封堵术22例,术前均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检查确诊。术后3天、3个月分别行TTE检查以评估疗效。结果:22例均获成功,术后即刻所有患者心前区连续性杂音消失,15min后胸主动脉造影示18例(81.8%)动脉导管完全封闭,4例有微量或少量的残余分流。术后3天TTE检查示9例有由左向右的少量分流(一年后完全消失),3个月后TTE随访检查仅发现1例存在微量分流,所有病例左心室直径均缩小,未发现封堵器移位、动脉导管再通或肺动脉狭窄等;除1例出现少量心包积液外,未发现其他并发症。结论:应用Amplatzer封堵器治疗PDA操作简便、成功率高、适应证广,是一种治疗PDA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9.
动脉导管未闭(PDA)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既往手术是唯一的治疗方法.随着介入性心导管术的发展,已有多种封堵器运用于PDA的介入治疗,Amplatzer封堵器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种.现将我院成功地用Amplatzer 封堵器治疗1例动脉导管未闭的方法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国产Amplatzer封堵器经导管治疗动脉导管未闭即刻和近期疗效。方法全组经导管堵闭PDA26例,男9例,女17例,年龄(3—54)岁,体重(8~72)kg。均经超声心动图确诊。5F、6F或7F置入Amplatzer封堵器。术后10min行左侧位降主动脉造影,术后24~72h、1周、1个月、6个月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封堵效果及有无并发症。结果全组技术成功率100%。术后即刻所有患者胸骨左缘第二肋间连续性杂音消失,10min后行左侧位降主动脉造影示24例完全堵闭(92.3%),2例存在极少量残余分流,但无溶血。且48h后超声心动图示该分流消失。动脉导管最狭窄处直径为2.9~12.0mm。术后l周、1个月、6个月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无残余分流及动脉导管未闭再通。结论应用国产Amp1atzer封堵器治疗PDA是一种安全、微创的介入性治疗方法,近期疗效可靠,成功率高,操作简便,是目前治疗动脉导管未闭最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Amplatzer封堵器经导管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的疗效.方法经7F导管置入Amplatzer封堵器,术后行侧位降主动脉造影、超声心动图检查有无残余分流.结果6例全部一次封堵成功,无任何并发症发生.术后10 min行侧位降主动脉造影示2例有少量残余分流.术后1 d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无残余分流,随访3~22个月无再通或残余分流.结论应用Amplatzer封堵器经导管治疗动脉导管未闭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介入方法,操作简便,成功率高,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2.
蒋澄  袁旭春 《罕少疾病杂志》2005,12(3):26-27,30
目的探讨应用Amplatzer法封堵治疗房间隔缺损及动脉导管未闭的临床疗效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6例患者,其中房间隔缺损11例,动脉导管未闭45例,年龄5个月至70岁,均在X线透视、造影及经胸超声心动图监视下经导管置入Amplatzer封堵器治疗。术后48小时、1个月,3个月及6个月行经胸超声及X线胸片检查随访,全组56例封堵器置入均获成功,技术成功率100%。术后即刻经胸超声及造影显示38例(67.9%)无残余分流,18例(32.1%)存在微~少量残余分流。48小时后心脏超声显示分流完全消失53例(94.6%),微量残余分流3例(5.4%)。术后随访6个月,所有病例无残余分流及封堵器脱落。但有1例PDA封堵后8小时并发溶血,经过内科治疗无效,术后48小时外科手术取出封堵器并进行缝合治疗。结论Amplatzer法是治疗房间隔缺损和动脉导管未闭的一种操作简单、技术成功率高、疗效可靠易行的介入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经导管置入国产动脉导管未闲封堵器治疗动脉导管未闭(PDA)的效果。方法:选择适宜封堵器封堵来闭动脉导管。行超声心动图、X线胸片检查。结果:51例封堵器置入成功,1例因动脉导管直径过大而封堵失败,成功率98.1%。结论:应用国产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治疗PDA操作简便、安全,成功率高。封堵效果好,价格低廉  相似文献   

14.
应用超声心动图指导Amplatzer封堵器,经心导管放置封堵先心病(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及动脉导管未闭)缺损部位,是近几年来介入治疗先心病的一种新方法。本文总结了我院2003年10月~2006年10月在经胸超声心动图指导下行Amplatzer封堵的室间隔缺损31例患者资料,以探讨超声心动图在介入性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应用Amplatzer封堵器治疗先天性心脏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Amplatzer封堵器在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ASD)和动脉导管未闭(PDA)介入治疗中的可行性、安全性和疗效。 方法:采用Amplatzer封堵器治疗先天性心脏病ASD 21例,PDA 19例。术后即刻、1、3、6个月以及1和2年行超声心动图、X线胸片检查,观察封堵效果及有无并发症。 结果:20例ASD患者成功置入Amplatzer封堵器,16例显示即刻完全堵闭,4例存在微量残余分流;1例ASD患者因ASD太大,房间隔边缘薄支撑力差,封堵失败,建议患者做外科手术。19例PDA患者均1次堵闭成功,其中1例并发重度肺动脉高压的特大PDA应用Amplatzer房间隔封堵器治疗。术后随访2年,ASD和PDA患者均未出现封堵器移位、脱失、残余分流及再通,增大的心脏均有不同程度缩小。 结论:用Amplatzer封堵器治疗先天性心脏病ASD和PDA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非外科手术方法,操作简便、微创、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16.
报告经静脉鞘管放置Amplatzer封堵器 ,治疗动脉导管未闭 (PDA) 2例。结果 2例造影示分流完全消失。术后 3d超声心动图示 1例微量分流 ,术后 3个月复查分流消失 ;另 1例无残余分流。提示应用Amplatzer封堵器治疗PDA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介入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马丽芬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10):116-117
目的:总结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先心病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介入封堵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1例经临床及超声心动图确诊为房间隔缺损17例,卵圆孔未闭1例,动脉导管未闭13倒的患者,所有病人均采用Amplatzer封堵器,27例患者行经胸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TrE)监护,4例术中未监测。结果:30例患者全部封堵成功,1例ASD封堵失败,在术后10分钟复查超声心动图有6例有少量残余分流,术后1个月复查2例仍有残余分流。结论:经皮封堵房间隔缺损、卵圆孔未闭、动脉导管未闭,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术前、术中、术后起着必不可少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应用Amplatzer封堵器经导管治疗动脉导管末闭(PDA)及临床初步评价。方法应用Amplatzer封堵器治疗PDA。共堵闭3例PDA患儿,年龄分别为3岁、4岁半及12岁,体重15~21kg(平均17kg)。全部为单纯PDA病例,均为漏斗型。结果3例堵闭成功,术后10min心血管造影,2例完全无残余分流,1例显示少量云雾状分流,术后48h复查彩超,3例均无残余分流。近期无任何并发症。结论Amplatzer封堵器经导管治疗小儿PDA是一种创伤小、疗效好、安全、操作简便、适应证广的非开胸方法。  相似文献   

19.
鞠樑  钱炜  李红  李琪  沙红  华琦  胡静  胥玲 《安徽医学》2017,38(7):892-894
目的 探讨儿童动脉导管未闭的介入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7月无锡市儿童医院住院的31例动脉导管未闭患儿,根据术前经胸心脏彩超测量动脉导管未闭最窄处内径大小选择不同的封堵器及手术方法行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后即刻、术后第24小时及术后1、3、6、12个月随访,进行心脏彩超、胸片及心电图检查,观察疗效.结果 全部患儿均封堵成功,使用国产蘑菇伞封堵器23枚,第二代Amplatzer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ADO-II)8枚.2例术后即刻心脏彩超有少量残余分流,随访3个月后残余分流消失;1例术后出现血小板减少,予激素治疗1周后血小板恢复正常;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应用国产蘑菇伞封堵器对动脉导管未闭进行介入治疗,并发症少,疗效确切,远期效果满意.ADO-II封堵器适用于小长管型动脉导管未闭的封堵治疗,如适应证及手术方法适当,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在指导Amplatzer封堵器封堵动脉导管未闭(PDA)、房间隔缺损(ASD)及室间隔缺损(VS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4例PDA、7例ASD及1例VSD经TTE引导行经导管Amplatzer封堵器封堵。结果12例患者9例封堵成功,其中PDA4例、ASD5例,2例ASD及1例VSD封堵失败,封堵成功率75%。成功者术后无残余分流。结论TTE在引导Amplatzer封堵器封堵PDA、ASD及VSD的术前病例选择、术中监测、封堵器型号选择与术后疗效评价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