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鼓室内注射激素作为难治性突发性耳聋的补救治疗措施的临床疗效。方法重度及极重度突发性耳聋患者96例,接受常规治疗加全身应用激素2周效果不佳,其中52例接受鼓室注射激素,另外44例拒绝鼓室内注射而继续口服药物治疗。纯音测听法(PTA)检测患者补救治疗前后听力,比较气导听阈(0.5、1.0、2.0、4.0 kHz四个频率气导之平均值),分析两组患者补救治疗前后听力结果。结果鼓室注射组听力提高10 dB以上的患者16例,有效率为30.8%;而对照组仅有3例,有效率为6.8%。两组听力改善值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鼓室内激素注射对突发性耳聋常规治疗无效的患者有良好的疗效,可以作为一种补救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压氧联合鼻内镜下经咽鼓管鼓室内注入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方法88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鼻内镜下经咽鼓管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纯音听气导均值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1.8%)明显优于对照组(6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纯音听气导均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联合鼻内镜下经咽鼓管鼓室内注入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好、安全性高、可操作性强,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聋的效果。方法:70例(82耳)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鼓室给药组(A组,44耳)和全身给药组(B组,38耳),鼓室给药组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全身给药组静脉滴注地塞米松,治疗20天后复查听力,比较治疗效果。结果:鼓室给药组(A组)36耳有效,无效8耳,总有效率81.8%;全身给药组(B组)23耳有效,15耳无效,总有效率60.5%。A组疗效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聋比全身性给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或甲泼尼龙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10月在濮阳市油田总医院治疗的8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或甲泼尼龙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77.5%(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15%(P<0.05)。结论突发性耳聋患者采用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或甲泼尼龙治疗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鼓室内注射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27耳)明确诊断患者,治疗组13例(15耳),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同时口服扩张血管及维生素;对照组11例(12耳),给予药物治疗。治疗结束及结束后1个月进行纯音测听。结果:21天后治疗组有效率80.0%,药物组58.4%;治疗1个月后复查治疗组有效率80.0%,药物组58.4%。结论:对于突发性耳聋,鼓室内注射醋酸泼尼松龙较单纯药物治疗能改善突发性耳聋治疗的预后。  相似文献   

6.
诸琦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3):147-148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鼓室注射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9例诊断为突发性耳聋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随机对照实验。对照组使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地塞米松鼓室内注射,以听力有效率、耳鸣有效率作为观察指标。结果治疗组的患者的听力有效率、耳鸣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地塞米松鼓室内注射治疗突发耳聋具有较好疗效,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孙大伟  颜景香  李江 《吉林医学》2010,31(29):5080-5081
目的:探讨甲基强的松龙鼓室内注射联合高压氧(HBO)治疗突发性耳聋(突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突发性耳聋患者76例(所有病例均为常规全身用药2周无效,再随机接受治疗)随机分为单纯甲基强的松龙治疗组、甲基强的松龙联合高压氧治疗组。治疗前后分别作纯音测听,疗效评价采用平均听阈下降10dB为有效。结果: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46.3%,单纯治疗组总有效率31.2%。联合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基强的松龙鼓室内注射联合高压氧治疗优于单独甲基强的松龙治疗,可作为突发性耳聋新的挽救性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陈武斌  杨琴 《基层医学论坛》2013,(35):4676-4677
目的观察经鼓膜穿刺途径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我院收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A组30例静脉滴注地塞米松;B组30例采用经鼓膜穿刺途径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观察比较2组安全性及疗效。结果2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3.33%,83.33%,B组疗效好于A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鼓膜穿刺途径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好,具有适应证广、安全性好、操作简便、并发症少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鼠神经生长因子+地塞米松鼓室内注射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方法:将我科收治的71例突发性耳聋患者,分为鼓室内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地塞米松治疗组、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组和常规治疗组,鼓室内隔日注射1次。3组在治疗10天后和1月后分别复查纯音听力。结果:鼠神经生长因子加地塞米松组和地塞米松鼓室内注射组经5次注射后,总有效达率96.0%,高于地塞米松组77.8%及常规治疗组62.5%。结论:鼠神经生长因子+地塞米松鼓室内注射治疗突发性耳聋较常规治疗的效果好。  相似文献   

10.
司远征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20):2462-2463
目的:观察葛根素联合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方法:治疗组56例(62耳),对照组48例(49耳),应用常规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葛根素联合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有效率87.1%,对照组65.31%,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葛根素联合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耳聋可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类固醇等药物综合治疗突发性聋的疗效进行临床观察。方法:对照组采用银杏达莫、辅酶A、肌苷、维生素B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地塞米松鼓室内注射。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77.78%)高于对照组(46.66%)。结论:地塞米松鼓室内注射治疗突发耳聋临床上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张丙文  邢奋丽  吴元庆 《黑龙江医学》2019,43(11):1340-1341
目的探讨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全聋型突发性聋伴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8年9月间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诊治的47例全聋型突发性聋伴糖尿病患者,按照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25例与对照组22例,观察组的治疗方案为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5 mg,隔日一次,连用5次,治疗组的治疗方案为地塞米松10 mg静脉滴注,连用3 d,3 d后减量为5 mg,使用4 d后停药。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患者其余基础治疗药物相同,密切监测血糖。结果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的观察组患者听力改善的总有效率达到60.00%,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59.09%,观察组与对照组差异比较无明显统计学意义(χ2=0.004,P=0.949)。结论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局部用药与静脉滴注地塞米松全身性用药治疗全聋型突发性聋伴糖尿病的疗效相当,且鼓室注射地塞米松局部用药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未产生不良影响,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鼓室内给予地塞米松治疗突聋的疗效.方法 选取40例突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两组均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复发丹参注射液16ml及地塞米松,但给药方法不同,对照组静脉滴注,治疗组鼓室内注射.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5%,对照组总有效率80%.结论 鼓室内给药治疗突聋效果优于全身用药,也可尽量避免大剂量使用激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陕西医学杂志》2014,(10):1409-1410
目的:观察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突聋的临床效果。方法:对6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28例(29耳),对照组32例(34耳)。两组均给予250ml生理盐水+血塞通0.5g、5%葡萄糖注射液+胞磷胆碱钠0.5g,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510mg静滴。实验组给予地塞米松鼓室内注射,每次5mg/ml,0.510mg静滴。实验组给予地塞米松鼓室内注射,每次5mg/ml,0.50.8ml。隔天1次,共5次。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500Hz、1000Hz、2000Hz、4000Hz)平均听阈。结果:实验组:治愈9例(9耳),有效14例(14耳),有效率79.31%。对照组:治愈8例(8耳),有效9例(10耳),有效率52.94%,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未出现鼓室内感染、鼓膜穿孔和听力下降。结论: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突聋,尤其是不能耐受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及扩管药患者,是安全有效的。耳内镜下鼓室内注射能够确保定位精确,注射药物进入鼓室无流失,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丁志雄 《中外医疗》2014,(12):113-114
目的:探讨鼓室联合静脉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耳聋的应用价值。方法将8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所有患者均接受高压氧、舒血宁、维生素C治疗;对照组给予静脉滴注地塞米松,治疗组在静脉滴注地塞米松基础上给予鼓室内灌注地塞米松(IT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听力提高的程度。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5%,对照组总有效率75%;治疗组治疗后PTA为50.19±21.73,较对照组治疗后PTA为54.36±20.14听力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TD联合静脉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6.
我科自2006年起尝试用地塞米松鼓室内注射治疗突发性耳聋(突聋),取得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鼓室内注射糖皮质激素或高压氧治疗难治性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方法:选择68例(68耳)临床诊断突发性耳聋、经全身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采用鼓室内注射糖皮质激素治疗组、高压氧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和比较各组治疗效果。结果:鼓室内注射糖皮质激素治疗组总有效率为50.0%,高压氧治疗组总有效率为44.0%,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鼓室内注射糖皮质激素治疗组和高压氧治疗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鼓室内注射糖皮质激素或高压氧对难治性突发性聋有效,可提高疗效,改善听力。  相似文献   

18.
洪海填  刘海楼 《吉林医学》2013,(27):5607-5607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不同给药途径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46例,扩血管、营养神经治疗基础上分别采用鼓室内注射、静脉滴注地塞米松注射液治疗,疗程10 d。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4%(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0%)显著低于对照组(15.2%)(P<0.05)。结论: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治疗效果较静脉给药效果更好,且较少不良反应,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鼓室内地塞米松注射治疗糖尿病人突聋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55例患有糖尿病的突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在扩血管等一般性治疗的基础上再予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 将5g/L地塞米松0.5ml注入鼓室,隔日1次,10天为1疗程;对照组只予扩血管等一般性治疗。一个疗程结束时重复测试纯音听阈,按照2005年济南会议确定的疗效分级标准评定疗效,比较两组有效率。并观察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空腹血糖变化。结果 治疗组中24例有效,11例无效,有效率为68.57%;对照组中5有效例,无效15例,有效率为25%;治疗组血糖异常发生记录到2次(0.06%),对照组血糖异常发生记录到1次(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的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血糖异常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 结论 鼓室内地塞米松注射治疗糖尿病人突发性聋是有效的、安全的,可考虑作为有激素禁忌证的突发性聋患者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类固醇等药物综合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进行临床观察。方法高原难治性突发性耳聋4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银杏达莫、辅酶A、三磷酸腺苷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地塞米松鼓室内注射。结果治疗组的治疗听力改善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地塞米松鼓室内注射治疗突发耳聋临床上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