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采用记录大鼠伤害性屈肌反射积分肌电图的方法,观察了鞘内注入Carbachol(Car,胆硷能M受体激动剂)及吗啡引起的抗痛作用,并分析了纳洛酮(μ受体阻断剂)、优降糖(KATP通道阻断剂)及阿托品对上述药物抗痛作用的影响,结果显示:①鞘内注入Car引起剂量依赖性的抗痛作用;②Car的抗痛作用可被鞘内予先注入纳洛酮或优降糖阻断;③鞘内注入吗啡引起的抗痛作用可被优降糖阻断,但不能被阿托品所阻断.这些结果提示:内源性阿片肽和KATP通道介导了Car或乙酰胆硷引起的脊髓抗痛作用,在此过程M受体的激活引起内源性阿片肽的释放,后者通过打开KArp通道实现镇痛.  相似文献   

2.
采用记录大鼠伤害性屈肌反射积分肌电图的方法,观察了鞘内注入Carbachol(Car,胆硷能M受体激动剂)及吗啡引起的抗痛作用,并分析了纳洛酮(μ受体阻断剂)、优降糖(KATP通道阻断剂)及阿托品对上述药物抗痛作用的影响,结果显示:①鞘内注入Car引起剂量依赖性的抗痛作用;②Car的抗痛作用可被鞘内予先注入纳洛酮或优降糖阻断;③鞘内注入吗啡引起的抗痛作用可被优降糖阻断,但不能被阿托品所阻断。这些结果提示:内源性阿片肽和KATP通道介导了Car或乙酰胆硷引起的脊髓抗痛作用,在此过程M受体的激活引起内源性阿片肽的释放,后者通过打开KArp通道实现镇痛。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小剂量纳洛酮对吗啡硬膜外镇痛引起全身皮肤瘙痒的影响.方法 选择80例ASA I~Ⅱ级在硬膜外麻醉下进行妇科手术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40例.A组于手术结束前硬膜外腔推注吗啡2 mg,B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纳洛酮0.08 mg,分别于术后2、4、8、24 h进行随访并记录,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行镇痛及瘙痒评分.结果 A,B两组镇痛效果均很确切,且B组VAS低于A组(P<0.05).B组全身瘙痒明显小于A组(P<0.05).结论 小剂量纳洛酮不仅可以减少吗啡硬膜外术后镇痛引起的全身皮肤瘙痒,还可以加强吗啡的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4.
5.
本实验利用大鼠甩尾测痛结合脊髓蛛网膜下腔注药的方法,观察了脊髓水平内源性阿片样物质(OLS)对5一羟色胺(5—HT)4痛作用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1)脊髓蛛网膜下腔注射60nmol的5—HT可产生明显的镇痛作用,并可为同一途径注射阿片受体阻断剂纳络酮所完全阻断;(2)同一剂量的纳络酮也能阻断鞘内注射60nmol吗啡所引起的镇痛作用;(3)单独使用120nmol纳络酮对痛阈无明显影响。以上结果表明.在脊髓水平5—HL的镇痛作用是通过OLS介导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剂量的吗啡是否能引起大鼠热痛敏,极低剂量的纳洛酮能否将热痛敏阻断。方法:雌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250μL,n=10)、吗啡组(0.04μg/kg,250μL,n=10)、吗啡+纳洛酮组(吗啡0.04μg/kg+纳洛酮0.008ng/kg,250μL,n=10),大鼠腹壁皮下注射。并于注药前后测大鼠热伤害性感受阈。结果:大鼠在使用小剂量的吗啡15rain后伤害性感受阈值降低,直到60min仍没有恢复正常。小剂量的吗啡和极低剂量的纳洛酮合用,伤害性感受阈值虽仍低于用药前,但与同时段单用小剂量的吗啡相比升高。结论:小剂量的吗啡能引起大鼠热痛敏,极低剂量的纳洛酮能对热痛敏产生抗衡。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皮下注射纳洛酮防止蛛网膜下腔吗啡镇痛引起皮肤瘙痒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ASA Ⅰ~Ⅱ级行择期剖宫产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30例.应用0.5%重比重布比卡因10mg含吗啡0.2mg行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手术结束时,A组皮下注射纳洛酮0.8mg(2m1);B组皮下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比较A、B两组在术后6h和24h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BCS舒适评分、瘙痒评分及其它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在术后6h和24h时A组与B组疼痛VAS评分和BCS舒适评分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术后6h时A组瘙痒评分显著低于B组(P<0.01),术后24h时A组与B组瘙痒评分无显著性差异.其它不良反应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皮下注射纳洛酮0.8mg可以有效降低蛛网膜下腔吗啡镇痛产生的皮肤瘙痒的程度,且不影响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探讨鞘内注射吗啡联合氯胺酮对切口痛大鼠脊髓兴奋性氨基酸(EAAs)的含量及谷氨酸转运体-1(GLT-1)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125只,体重为250~300 g,随机分为5组,每组各设5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5只大鼠.按Brennan法制备大鼠急性切口痛模型.假手术组(Ⅰ组),0.9%氯化钠溶液组(Ⅱ组)于术后鞘内注射0.9%氯化钠溶液25μL,吗啡组(Ⅲ组)于术后鞘内注射吗啡10μg,氯胺酮组(Ⅳ组)于术后鞘内注射氯胺酮100 μg,吗啡联合氯胺酮组(Ⅴ组)于术后鞘内注射吗啡5μg+氯胺酮50 μg;Ⅲ~Ⅴ组鞘内给药时均以0.9%氯化钠溶液稀释至20μL,注射药物后再以0.9%氯化钠溶液5霯冲洗导管.分别于术后1、2、6、12、24 h(T1~T5)5个时间点,应用von Frey丝线测定大鼠后爪机械缩足阈值(PWT)、随后取大鼠腰段脊髓,测定EAAs[谷氨酸(GLU)、天冬氨酸(ASP)]的含量;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T5时间点的大鼠腰段脊髓GLT-1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Ⅰ组相比,除Ⅲ组在T1时间点外,Ⅱ~Ⅴ组在术后各时间点的PWT均显著降低(P值均<0.05);Ⅲ和Ⅴ组T1、T2时间点以及Ⅱ和Ⅳ组术后各时间点的脊髓GLU、ASP含量均显著升高(P值均<0.05).与Ⅱ组相比,Ⅲ~Ⅴ组在术后各时间点的PWT均显著升高(P值均<0.05),Ⅳ组在T1、T2时间点以及Ⅲ和Ⅴ组在术后各时间点的脊髓GLU、ASP含量均显著降低(P值均<0.05).与Ⅲ组相比,除T1时间点外,Ⅴ组在术后各时间点的PWT均升高;Ⅳ组在T3~T5时间点的脊髓GLU、ASP含量显著升高(P值均<0.05),Ⅴ组在T1、T2时间点的脊髓GLU、ASP含量显著降低(P值均<0.05).与Ⅳ组相比,Ⅴ组在术后各时间点的PWT均显著升高(P值均<0.05),脊髓GLU、ASP含量均显著降低(P值均<0.05).Ⅱ~Ⅴ组在T5时间点的GLT-1 mRNA表达水平均较Ⅰ组显著减少(P值均<0.05),Ⅲ~Ⅴ组的GLT-1 mRNA表达水平均较Ⅱ组显著增加(P值均<0.05),Ⅴ组的脊髓GLT-1 mRNA表达水平均较Ⅲ、Ⅳ组显著增加(P值均<0.05).结论 在大鼠切口痛模型中,鞘内注射吗啡联合氯胺酮可减轻大鼠急性切口痛,可能与其降低大鼠脊髓EAAs含量和改变GLT-1 mRNA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0.
脊髓内神经降压素(NT)在痛觉调制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1)大鼠脊髓蛛网膜下腔注射NT,可显著增强电针镇痛效应,用ANTS预处理动物40min后,电针镇痛作用明显低于对照组。(2)脊髓蛛网膜下腔注射吗啡10μg,NT的电针镇痛作用明显加强,而用100μg纳洛酮预处理后的大鼠,电针10min注射NT,大鼠痛阈降低非常显著(P<0.01)。(3)电针大鼠双侧"足三里"10min,向脊髓蛛网膜下腔注射DynA(3ug)和NT(2ug),注药后30min电针期间,大鼠痛阈明显升高(P<0.01),用ADgnAS中和脊髓释出的DynA,明显降低了NT增强电针镇痛的作用。结果表明:脊髓内NT参与电针镇痛,脊髓蛛网膜下腔注射NT增强电针镇痛的作用和内源性阿片肽有关,而上述NT在电针镇痛中作用,在脊髓内至少一部分作用可能是由强啡肽A中介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鞘内注射吗啡联合巴氯芬对切口痛大鼠脊髓兴奋性氨基酸(EAAs)含量的影响.方法 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125只,体重250~300 g,随机分为5组,每组设5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5只大鼠.按Brennan法制备大鼠急性切口痛模型.Ⅰ组为假手术组;Ⅱ组术后鞘内注射0.9%氯化钠溶液25 μL;Ⅲ组术后鞘内注射吗啡10 μg;Ⅳ组术后鞘内注射巴氯芬1μg;Ⅴ组术后鞘内注射吗啡2μg+巴氯芬0.5 μg.Ⅲ~Ⅴ组鞘内给药分别用0.9%氯化钠溶液稀释至20μL,注射药物后再用0.9%氯化钠溶液5μL冲洗导管.采用von Frey纤毛测定1(T1)、2(T2)、6(T3)、12(T4)和24 h(T5)各时间点大鼠后爪机械刺激缩足阈值(PWT值),随后取大鼠腰段脊髓,测定谷氨酸(GLU)、天冬氨酸(ASP)含量.结果 除Ⅲ组T1时间点外,Ⅱ、Ⅲ和Ⅳ组在其余给药后各时间点的PwT值均显著低于Ⅰ组(P值均<0.05).Ⅲ和Ⅴ组在T1和T2时间点、Ⅱ和Ⅳ组在给药后各时间点的脊髓EAAs含量均显著高于Ⅰ组(P值均<0.05);Ⅲ、Ⅳ和Ⅴ组在给药后各时间点的PwT值均显著高于Ⅱ组(P值均<0.05).Ⅳ组在T1和T2时间点、Ⅲ和Ⅴ组在给药后各时间点的脊髓EAAs含量均显著低于Ⅱ组(P值均<0.05);除T1时间点外,Ⅴ组在给药后各时间点的PWT值均显著高于Ⅲ组(P值均<0.05).Ⅳ组在T3~T5时间点的脊髓GLU、ASP含量均显著高于Ⅲ组(P值均<0.05)、Ⅴ组的T1和T2时间点脊髓EAAs含量均显著低于Ⅲ组(P值均<0.05),Ⅴ组在给药后各时间点PWT值均显著低于Ⅳ组(P值均<0.05).Ⅴ组在T1、T2时间点的脊髓GLU、ASP含量均显著低于其他4组(P值均<0.05).Ⅴ组在给药后各时间点脊髓EAAs含量均显著低于Ⅳ组(P值均<0.05).结论 在大鼠切口痛模型中,鞘内注射吗啡联合巴氯芬可减轻大鼠急性切口痛,其机制可能与其降低大鼠脊髓EAAs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2.
在痛觉调制中 ,脑干下行抑制系统被认为至少包括去甲肾上腺素 (NE)能和 5 羟色胺 (5 HT)能两类下行投射纤维 ,在脊髓背角中实现对痛信号上传的阻断作用。对于NE能或 5 HT能末梢是否要通过内啡肽能中间神经元介导其镇痛作用 ,现在仍然存在争议。福尔马林皮下注射是一种常用于行为学观察的化学性慢痛模型 ,本实验则采用乌拉坦麻醉的Wistar大鼠 ,用常规细胞外放电记录技术 ,以后肢脚掌皮下注射福尔马林 (5 % ,5 0 μl)诱发的丘脑束旁核 (PF)神经元伤害性放电的改变作为背角中痛信号传递过程受调制的指标 ,观察鞘内注入NE和 5 HT对于福尔马林诱发的PF神经元伤害性放电的影响以及阿片受体拮抗剂纳络酮 (NAL)对于NE和 5 HT效应的影响。结果发现 :①皮下注射福尔马林可诱发PF神经元产生同行为反应类似的双相伤害性放电 ;②鞘内注入NE(6nmol,10 μl)或 5 HT(12 0nmol,10 μl)可显著抑制上述伤害性放电的第二相 ;③鞘内注入NAL(5 0nmol,10 μl)对伤害性放电第二相无明显影响 ;④鞘内注入同量的NAL能取消NE(6nmol,10 μl)引起的对伤害性放电的抑制效应而不能取消 5 HT(12 0nmol,10 μl)引起的对伤害性放电的抑制效应。上述结果表明 ,鞘内给予的NE可能要通过内啡肽能中间神经元释放阿片样物质以实现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动态观察鞘内注射(intrathecal,IT)吗啡对大鼠切口疼痛及脊髓Fos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96只,分成4组,以累积疼痛评分观察大鼠行为学,以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大鼠脊髓Fos蛋白表达。结果: 在术后2 h、24 h、48 h时点,对照组大鼠的累积疼痛评分明显高于假手术组,术前和术后给药组评分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P<0.01),但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2 h,各手术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96 h和120 h,各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2 h,对照组大鼠Fos蛋白表达明显增多(P<0.01),而IT吗啡可明显抑制脊髓背角Fos蛋白表达,尤以术前给药为甚;术后24~120 h,各手术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或术后单次IT吗啡,仅在术后早期有镇痛作用并能抑制Fos蛋白表达的增加。  相似文献   

14.
阿片肽家族广泛参与伤害性感受的调节,内源性阿片类物质[内啡肽(endorphin)、脑啡肽(enkephalin)和强啡肽(dynorphin,Dyn)]在镇痛中起重要作用[1]。长久以来,阿片受体家族中备受疼痛研究者青睐的一直是μ受体,与疼痛相关的机制探讨、镇痛药物研发基本上是围绕μ受体而展  相似文献   

15.
殷智宇  王晓毅  蒋超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20):2408-2409,2411
目的:探讨长期注射地西泮(diazepam)对小鼠痛阈及吗啡(morphine)镇痛作用的影响。方法:3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NS)、地西泮D1(8mg/kg)组、地西泮D2(16mg/kg)组(n=10),连续给药8d后停药并正常饲喂24h,第10天各组小鼠均注射吗啡(0.125mg/kg)。在地西泮注射之前、吗啡注射之前以及吗啡注射后10min通过热甩尾实验测定小鼠的热甩尾潜伏期(tail withdraw latency,TWL)。结果:生理盐水对小鼠热甩尾潜伏期无显著影响,不同浓度的地西泮不同程度地延长了小鼠热甩尾潜伏期;长期注射地西泮对吗啡的镇痛作用无显著影响。结论:长期注射地西泮能够显著延长小鼠热甩尾潜伏期,但对吗啡镇痛作用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自控硬膜外镇痛对腰神经根性痛病人血浆β内啡肽和P物质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腰神经根性痛病人42例,采用自控硬膜外镇痛及硬膜外腔注射甾体抗炎药物,每周1次,共3次,记录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测定治疗前后血浆β内啡肽和P物质的含量。结果治疗过程中,随疼痛症状的逐步改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由8.62±1.18降至1.54±1.03,β内啡肽逐渐上升,P物质逐渐减少(P<0.01),总有效率为92.9%。结论自控硬膜外镇痛可有效地治疗腰神经根性痛,在一定程度上可通过β内啡肽和P物质反映。  相似文献   

17.
大量电生理研究证明丘脑束旁核(pf)内存在两种痛反应神经元,即痛兴奋神经元(PEN)和痛抑制神经元(PIN)。本研究表明在丘脑pf内还有另外一种痛抑制-兴奋神经元(PI-EN)存在。309个pf痛放电单位,PI-EN64个,占20.7%,PEN和PIN分别为145和100个。实验结果表明PI-EN对末梢伤害性剌激呈现先兴奋后抑制反应,并且PI-EN具有痛反应神经元的共同特征。尾核头部及腹腔内注射吗啡均可减少PI-EN对伤害性剌激的反应,这一结果与吗啡对PEN和PIN的影响相似,且吗啡的上述结果可被纳洛酮阻断。  相似文献   

18.
催产素在针刺镇痛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以钾离子透入法引起大鼠甩尾反应的电流强度(mA)为痛反应指标,观察到脊髓蛛网膜下腔内注射纳洛酮或抗强啡肽A_(1-13)血清(A-DYNS)使针刺镇痛效应明显降低,但在注射催产素前预先注射纳洛酮或抗强啡肽A_(1-13)血清仅能部分阻断脊髓内催产素增强针刺镇痛的作用。提示催产素增强针刺镇痛的作用与脊髓内强啡肽虽有一定关系,但不完全依赖于脊髓内的内源性阿片肽系统。  相似文献   

19.
陈江  程桥 《当代医学》2013,(16):22-23
目的观察地佐辛在雌激素干扰下对切口痛大鼠脊髓c-fos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雌激素对地佐辛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32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分别为去卵巢手术组、雌激素组、地佐辛组和雌激素+地佐辛组。去卵巢手术组摘除双侧卵巢不做任何处理;雌激素组:在造模前二个小时经皮下注射17β-雌二醇(0.2mg/100g);地佐辛组:在造模后经尾静脉注射地佐辛(0.1mg/100g);雌激素加地佐辛组:在造模前二个小时经皮下注射17β-雌二醇0.2mg/100g;在造模后经尾静脉注射地佐辛0.1mg/100g;采用累积疼痛评分方法对其进行行为学评价,并于术后2h将大鼠处死取其脊髓膨大处,通过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研究脊髓背角c-fos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去卵巢手术组比较,地佐辛组,雌激素组,地佐辛+雌激素组累计疼痛评分均下降(P<0.05),同时c-fos表达量也明显减少(P<0.05);同雌激素组比较,地佐辛组以及地佐辛+雌激素组累计疼痛评分以及c-fos表达均明显下降(P<0.05);同地佐辛组比较,地佐辛+雌激素组累计疼痛评分以及c-fos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雌激素单独应用对c-fos表达有一定程度抑制作用,但雌激素对地佐辛的镇痛效果没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延胡索乙素(l-THP)对福尔马林致痛大鼠的镇痛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取清洁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福尔马林模型组、布洛芬阳性对照组及l-THP高、中、低剂量组.观察l-THP对福尔马林致痛大鼠舔爪时间、L4-L5脊髓后角c-Fos蛋白及5-HT2A受体表达的影响.[结果]大鼠足底注射给予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