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 评价联苯苄唑乳膏治疗花斑癣及马拉色菌毛囊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98例患者进行治疗,其中花斑癣患者40例,马拉色菌毛囊炎患者58例,均外用1%联苯苄唑乳膏,1次/d.分别于治疗后第1、2、3周观察疗效.结果 花斑癣患者在治疗后第1、2、3周总有效率分别为80%(32/40)、97.5%(39/40)、100%(40/40),3周疗程结束后未见治疗无效患者;使用联苯苄唑乳膏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亦未见治疗无效患者,在治疗后第1、2、3周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5.5%(38/58)、86.2%(40/58)、96.55%(56/58).联苯苄唑乳膏治疗花斑癣及马拉色菌毛囊炎均有较好的疗效,对每周的总有效率对比经χ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花斑癣患者使用联苯苄唑乳膏治疗1、2、3周后,真菌清除率分别为72.50%(29/40)、92.50%(37/40)、97.50%(39/40);马拉色菌毛囊炎患者使用联苯苄唑乳膏治疗1、2、3周后,真菌清除率分别为58.62%(34/58)、77.59%(45/58)、91.38%(53/58),经χ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2组均未见相关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联苯苄唑乳膏治疗花斑癣及马拉色菌毛囊炎使用方便,依从性好,安全,有效,但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疗程要相对延长.  相似文献   

2.
费慧芳 《医药导报》2007,26(7):778-779
目的 探讨伊曲康唑和2%酮康唑洗剂预防马拉色菌毛囊炎复发的疗效。方法 141例马拉色菌毛囊炎治愈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98例,对照组43例。治疗组为每周服用伊曲康唑1次,在餐中或餐后顿服2粒(200 mg),连续应用3个月,并在洗澡时使用2%酮康唑洗剂5~10 mL,加适量水调和后涂抹于全身皮肤,每周2次,连续3个月,此后每周1次,连续应用1 a。对照组单纯口服伊曲康唑,方法和疗程同治疗组。结果 随访2 a,治疗组复发18例(18.4%),对照组复发24例(55.8%),两组差异有极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伊曲康唑和2%酮康唑洗剂预防马拉色菌毛囊炎有效、安全、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免化学试剂离子色谱法(RFIC)快速检查纯化水中氯化物、硫酸盐、硝酸盐、亚硝酸盐4种阴离子。方法:采用ICS-3000型离子色谱仪,AS18色谱柱,以23 mmol.L-1氢氧化钾溶液为淋洗液,流速为1.0 mL.min-1。结果:4种阴离子的线性范围分别为:Cl-:0.05~5.0 mg.L-1;SO42-:0.1~10.0 mg.L-1;NO2-:0.01~1.0 mg.L-1;NO3-:0.02~2.0 mg.L-1;r值均大于0.9990。检出限分别为Cl-:0.005 mg.L-1;SO42-:0.01 mg.L-1;NO2-:0.005 mg.L-1;NO3-:0.01 mg.L-1。在0.05mg.L-1浓度下进行精密度试验,RSD均小于3%(n=6)。加样回收率为97.4%~104.3%。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免化学试剂,可以代替药典法来检查纯化水中的4种阴离子。  相似文献   

4.
马拉色菌毛囊炎(MF)是由马拉色菌引起的慢性、复发性毛囊炎性疾病.我们于2004年1月至2007年7月用伊曲康唑联合50%丙二醇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对常见性、多发性、复发率高的马拉色菌毛囊炎进行预防的手段 ,对罹患此病已治愈的患者进行预防性服用斯皮仁诺 (伊曲康唑 )和 2 %酮康唑洗剂外洗 ,并追踪随访 2年。通过临床对照观察 ,结果表明 ,斯皮仁诺 (伊曲康唑 )和 2 %酮康唑洗剂预防马拉色菌毛囊炎有效、安全、复发率低 ,具有显著性意义 (P<0 .0 5 )。  相似文献   

6.
马拉色菌是一种寄生在人和动物正常皮肤表面的双相型条件致病真菌,存在孢子相(酵母型)和菌丝相(霉菌型)2种表型。目前在培养分离基础上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该菌属至少被鉴定出14个菌种:糠秕马拉色菌(M.Furfur)、球  相似文献   

7.
目的测定健康人全血中Li、Zn、Cr、Cu、Fe、Mn、Ni V、Ca、Cd和Mg共11种元素的含量。方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健康人血样经硝酸-高氯酸(体积比为4∶1)浸泡过夜,次日置电热板上140℃消解处理后测定。结果线性范围分别为:0.50×10-2~0.50 mg.L-1(Ni)、1.0×10-3~4.0 mg.L-1(Li、Mn、V)、0.10×10-2~0.10×102mg.L-1(Cr、Cd)、0.10×10-1~0.20×102mg.L-1(Cu)、0.10~0.50×102mg.L-1(Zn)、1.0~1.0×102mg.L-1(Fe、Ca、Mg),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 5。回收率在83.0%~107.0%之间,精密度RSD均小于9.8%。结论本方法适合健康人全血中Li、Zn、Cr、Cu、Fe、Mn、Ni、V、Ca、Cd和Mg的含量测定,同时为进一步研究微量元素与各种疾病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复方确炎舒松霜中氯霉素和曲安奈德(确炎舒松)含量测定方法,用于制剂质量控制。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优化色谱条件进行测定,色谱柱μBondapakC18(10μm,3.9×300mm),流动相为甲醇-0.025 mol.L-1磷酸二氢钠(65∶35),检测波长240nm,流速1.2mL.m in-1,柱温45℃,灵敏度0.02AUFS。结果测定氯霉素的线性范围为200.0~500.0mg.L-1,平均回收率为103.1%(RSD 0.63~1.48%);测定确炎舒松的线性范围为15.0~75.0 mg.L-1,平均回收率为98.9%(RSD 0.77~1.75%)。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适合于复方确炎舒松霜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
鱼腥草黄酮提取物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鱼腥草黄酮类提取物在体外对人白血病细胞HL60、小鼠黑色素瘤细胞株B16BL6增殖抑制和凋亡的影响.方法(1)采用纯化水回流提取,大孔树脂分离的方法提取鱼腥草中黄酮类化合物;(2)应用MTT法检测黄酮类化合物对HL60和B16BL6肿瘤细胞株的细胞抑制率;(3)采用FCM法检测其对肿瘤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1)鱼腥草黄酮提取物有抑制HL60和B16BL6细胞生长的作用,50%增值抑制浓度值分别为0.410,0.122 g·L-1,(2)鱼腥草黄酮提取物能诱导HL60和B16BL6细胞的凋亡.结论鱼腥草黄酮提取物能抑制HL60和B16BL6肿瘤细胞生长,具诱导凋亡的作用,为鱼腥草的抗肿瘤效应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
头部马拉色菌毛囊炎是一种由卵圆形马拉色菌的真菌引起的皮肤及毛发感染,该菌的大量滋长加速了头皮细胞的代谢,代谢周期达到10~15 d时,会产生大量鳞屑.代谢周期达到5 d左右时,由于新生头皮细胞还没有成熟,头皮部分会产生毛囊炎及毛囊周围炎.本研究观察了59例头部患有马拉色菌毛囊炎患者应用中药金银花治疗的临床疗效,现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1.
目的用HPLC法测定怀槐异黄酮水解后苷元芒柄花黄素、阿夫罗摩辛、黄豆黄素的含量。方法经正交试验确定的最佳提取与水解工艺制备供试品溶液,采用高效液相法同时测定水解后3种异黄酮苷元含量。色谱柱:DiamonsilTM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质量分数为0.05%的磷酸水溶液(体积比为35∶65),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60 nm,柱温:35℃。结果芒柄花黄素在5.0~25.2 mg.L-1、阿夫罗摩辛在4.2~21.0 mg.L-1、黄豆黄素在4.8~24.0 mg.L-1时峰面积与质量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1.000 0、0.999 6、0.999 6。芒柄花黄素、阿夫罗摩辛、黄豆黄素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43%、97.62%、98.38%,RSD分别为1.04%、0.52%、0.23%。结论HPLC测定方法可用于芒柄花黄素、阿夫罗摩辛、黄豆黄素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并建立骨疏丹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TLC),应用3种不同展开系统对制剂中的淫羊藿、骨碎补、蛇床子和丹参药材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对制剂中淫羊藿苷、柚皮苷和蛇床子素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体积分数为0.1%的甲酸溶液进行梯度洗脱。结果薄层鉴别中各特征斑点圆整清晰,与相邻斑点分离度好,阴性对照无干扰;含量测定中各待测成分的峰面积与其质量浓度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 0),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2%~100.2%(n=6),RSD为1.2%~2.2%。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可以有效控制骨疏丹胶囊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HPLC法同时测定十味活血丸中升麻苷和甘草苷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十味活血丸中升麻苷和甘草苷含量的HPLC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D iamonsil C18(20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体积分数为0.5%的冰醋酸溶液(体积比为15∶85),流速:1.0 mL.m in-1,检测波长:276 nm,柱温:40℃。结果十味活血丸中升麻苷和甘草苷与其他成分分离良好。升麻苷的质量浓度在2.86~28.6 mg.L-1(r=0.999 7)、甘草苷的质量浓度在0.774~7.74 mg.L-1(r=0.999 9)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升麻苷和甘草苷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2%和99.0%,RSD(n=9)分别为1.8%和1.6%。结论该法可用于十味活血丸中升麻苷和甘草苷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大鼠血清中尿苷和表告依春浓度的LC-MS/MS法;以尿苷和表告依春为板蓝根颗粒的指标成分,利用建立的LC-MS/MS法研究大鼠服用板蓝根颗粒后的药物动力学特征。方法色谱柱为Agela C18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体积比为5∶95),利用沉淀蛋白法,以多反应监测(multiple reaction monitoring,MRM)扫描方式检测大鼠给予板蓝根颗粒后血清中尿苷和表告依春的血清浓度。结果血清中尿苷和表告依春质量浓度分别在40.010 000.0μg·L-1和4.010 000.0μg·L-1和4.01 000.0μg·L-1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日内与日间精密度均小于15%,回收率和基质效应均在85%1 000.0μg·L-1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日内与日间精密度均小于15%,回收率和基质效应均在85%115%之间。大鼠灌胃给予板蓝根颗粒后,尿苷的ρmax增至本底水平的2倍左右,表告依春的ρmax、tmax和t1/2分别为(0.61±0.08)mg·L-1、(2.25±0.61)h和(3.64±1.47)h。结论该方法适用于大鼠血清中尿苷和表告依春的测定及药物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15.
RP-HPLC双波长法同时测定酸枣仁汤中5种成分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RP-HPLC双波长同时测定酸枣仁汤中5种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Kro-masil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体积分数为1%的冰乙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λ1=275 nm和λ2=340 nm,流速:1.0 mL.min-1,柱温:30℃。结果芒果苷、斯皮诺素、甘草苷、阿魏酸和洋川芎内酯I质量浓度分别在12.54~200.64、11.14~178.24、19.12~305.92、6.04~96.64、8.60~137.60 mg.L-1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为95.1%~103.4%。结论该方法可作为酸枣仁汤的含量测定方法,为其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育亨宾在大鼠体内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测定萝芙木中育亨宾在静脉注射后大鼠体内的药物动力学行为。方法采用大连中汇达Hypersil-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甲醇-体积分数为0.05%的三乙胺水溶液(体积比为75:25)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80 nm。大鼠静脉注射育亨宾1 mg.kg-1后,于不同时间点眼眶采血,HPLC法测定其血药浓度,经DAS2.1.1版药动学软件处理得到药动学参数。结果大鼠血浆中育亨宾的线性范围为0.10~3.00 mg.L-1(r=0.995 2),定量下限为0.10 mg.L-1。tmax为0.083 h,ρmax为(2.095±0.302)mg.L-1,AUC0-t为(2.423±0.417)g.h.L-1,AUC0-∞为(2.634±0.412)g.h.L-1。Cl为(0.389±0.072)L.h-.1kg-1。结论建立的大鼠血浆中育亨宾含量的HPLC测定方法适合萝芙木中育亨宾大鼠体内的药物动力学研究;育亨宾静脉注射后消除较快。  相似文献   

17.
白芷提取物欧前胡素在大鼠体内的药物动力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给予大鼠白芷提取物,探讨其中主要活性成分欧前胡素的药物动力学特征。方法利用RP-HPLC法测定大鼠灌胃白芷提取物后血浆中欧前胡素的血药浓度,用DAS2.0药动学程序求算其药物动力学参数。结果欧前胡素在大鼠体内呈二室模型分布,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为:tmax=0.75 h,ρmax=(2.165±0.289)mg.L-1,t1/2=(5.449±2.040)h,AUC0→t=(7.204±3.966)mg.h.L-1,AUC0→∞=(7.512±4.190)mg.h.L-1。结论该法可作为大鼠血浆中欧前胡素的检测及其体内药物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白鲜皮药材中2种生物碱含量的HPLC方法,并测定不同产地白鲜皮药材中生物碱的含量,为白鲜皮药材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色谱柱:Diamonsil C18柱(20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水(体积比为40∶60),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40nm。结果γ-崖椒碱和白鲜碱能够达到基线分离。γ-崖椒碱质量浓度在2.4~72.0 mg.L-1(r=0.9998)内,白鲜碱质量浓度在7.2~216.0 mg.L-1(r=0.9997)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γ-崖椒碱和白鲜碱的回收率分别为100.2%、99.9%,RSD分别为1.7%、1.5%。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可用于白鲜皮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建立复方黑参颗粒中肉桂酸、次野鸢尾黄素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DiamonsilTM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以乙腈-体积分数为0.05%的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66 nm,进样量为20 μL,柱温为30℃。结果 在上述色谱条件下,肉桂酸和次野鸢尾黄素在0.76~3.80 mg·L-1 (r = 0.999 5)、0.44~2.18 mg·L-1 (r = 0.999 5)内线性关系良好。肉桂酸和次野鸢尾黄素的平均加样回收率(n = 9)分别为98.3%、99.9%;RSD分别为1.8%、0.6%。结论 本方法可作为复方黑参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测定家兔血浆中多奈哌齐浓度的LC-MS/MS法,并用该法研究多奈哌齐在家兔体内的药动学特征。方法色谱柱为Diamonsil C_(18)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5 mmol·L(-1)醋酸铵溶液-甲酸(体积比为50.0:50.0:0.1),采用沉淀蛋白法处理血浆样品,以多反应监测(multiple reaction monitoring,MRM)扫描方式检测,测定家兔给予多奈哌齐贴剂后血浆中的药物浓度。结果血浆中多奈哌齐质量浓度在1.0~500.0μg·L(-1)醋酸铵溶液-甲酸(体积比为50.0:50.0:0.1),采用沉淀蛋白法处理血浆样品,以多反应监测(multiple reaction monitoring,MRM)扫描方式检测,测定家兔给予多奈哌齐贴剂后血浆中的药物浓度。结果血浆中多奈哌齐质量浓度在1.0~500.0μg·L(-1)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6 5);日内精密度RSD≤7.9%,日间精密度RSD≤6.4%;平均提取回收率为(95.1±7.1)%(n=6),基质效应为(109.9±2.8)%(n=6)。多奈哌齐贴剂在家兔血浆中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如下:t_(1/2)为(28.2±11.4)h,ρ_(max)为(0.353±0.101)mg·L(-1)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6 5);日内精密度RSD≤7.9%,日间精密度RSD≤6.4%;平均提取回收率为(95.1±7.1)%(n=6),基质效应为(109.9±2.8)%(n=6)。多奈哌齐贴剂在家兔血浆中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如下:t_(1/2)为(28.2±11.4)h,ρ_(max)为(0.353±0.101)mg·L(-1),AUC_(0-168)和AUC_(0-∞)分别为(15.6±6.4)和(15.7±6.4)mg·h·L(-1),AUC_(0-168)和AUC_(0-∞)分别为(15.6±6.4)和(15.7±6.4)mg·h·L(-1)。结论该方法适用于多奈哌齐在家兔体内药物动力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