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深入研究陕西省关中地区工业废水污染物排放特性和分布规律,文章采用等标污染负荷法,筛选确定了主要污染物,并重点分析了研究区主要污染物行业和区域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关中地区主要污染物为COD、氨氮、石油类和挥发酚;这4类污染物主要来自于造纸及纸制品业、饮料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等行业;主要排放区域为西安市、渭南市、咸阳市、宝鸡市。  相似文献   

2.
<正> 湖北省具有发展工业的资源优势和地理条件,是全国近代工业发端最早的地区之一。建国四十多年来,特别是“七五”期间,湖北的工业生产发展迅速,经济实力日益增强,产业结构和工业布局都有较大改善,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在湖北的经济建设中,随着城市发展步伐加快,城市,特别是武汉等八个省辖城市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当前改革开放的形势下,以武汉为中心,以沿江城市黄石、鄂州、沙市、宜昌、襄樊、  相似文献   

3.
吸附法是当前VOCs处理的基础方法,对不同特征的VOCs排放,吸附剂的特征选择也不尽相同。为进一步对特征匹配吸附的应用提供指导,通过文献调研和现场调查,收集了国内部分重点VOCs排放行业源排放数据,在通用的VOCs化学种类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入VOCs分子特征和性质分析,尝试对重点VOCs排放行业的VOCs 排放特征进行更加完备的系统分析和统计,明确各重点行业的VOCs排放统计特性,为其针对性吸附治理提供更加全面的指导。依据行业门类VOCs排放的综合特征分析,可为VOCs 废气控制技术的选择、评价和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我国当前大气污染防治的重点污染物,主要来源于石油化工、印刷、涂装、喷漆、塑胶等重点行业,包括苯系物、有机氯化物、氟里昂系列、有机酮、胺、醇、醚、酯、酸和石油烃化合物等,具有毒性、刺激性、致畸性和致癌性.文章分析了广东近年VOCs污染排放量变化特点,阐述重点行业VOCs产污环节、排放特征及管控难...  相似文献   

5.
加快工业废水污染治理步伐推动菏泽环境保护事业发展菏泽地区行署副专员李德章菏泽地区的生态环境从总体上说是好的。但也要清醒地看到,环境质量还没有从根本上好转,环境形势依然严峻。有的地方注重经济发展,忽视环境保护的问题仍然存在;有的地方和行业还没有从根本上...  相似文献   

6.
淄博市重点工业行业VOCs排放特征   总被引:1,自引:9,他引:1  
王雨燕  王秀艳  杜淼  白瑾丰  杨文 《环境科学》2020,41(3):1078-1084
为研究淄博市重点工业行业的VOCs排放特征,筛选出9个重点行业,选择各行业代表性企业进行实地调研和采样,分析了不同行业的VOCs排放特征,通过实测法计算了各企业的VOCs排放量,并在此基础上得到本地化排放因子.结果表明,不同行业的VOCs排放特征存在一定差异,多数行业以烷烃、卤代烃为主;乙烷、乙炔、氯乙烷类(包括1,1-二氯乙烷、 1,1,1-三氯乙烷)以及氟利昂类(氟利昂12或氟利昂114)为大多数行业均含有的主要特征物种;分环节排放量计算结果显示,设备动静密封点泄漏、有机液体装卸挥发损失、有机液体储存与调和挥发损失以及工艺有组织排放为不同类型石化行业的VOCs主要排放环节,排放量占比均达到40%以上;合成橡胶与炼钢行业的VOCs本地化排放因子与已有规范中的推荐值相近,其余行业则存在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7.
掌握工业废水重金属污染区域及行业分布格局, 是有针对性开展全国性重金属污染防控的必要前提. GIS空间分析表明, 2003-2010年间, 工业废水重金属Hg、Cd、Pb、As排放主要集中在以湖南为核心、包括江西、云南、广西在内的南方四省区, 和北方甘肃、陕西两省, 而广东、福建、浙江、江苏等东部沿海省区Cr6+排放所占比重较大; 在行业分布格局方面, 南方和北方省区的重金属污染主要与当地有色金属、黑色金属矿采选、冶炼和加工行业密切相关, 而东部沿海地区则更多与当地电子、电器、运输设备制造业、化工、金属制品、纺织、皮革制品等行业密切相关.各地区、不同行业、不同类别重金属排放特征及减排成效存在较大差异, 反映了工业废水重金属防控亟需多学科研究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1990年-2007年江苏省工业废水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1990年-2007年江苏省工业废水排放量呈现在波动中略有上升的趋势,年均增长率显著低于GDP的增长速度,工业废水并未与经济同步增加;采用库兹涅茨曲线对废水排放量与人均GDP之间的关系进行拟合发现,目前江苏省人均GDP已经超过转折点水平,因此今后一段时期随着经济的发展,废水排放量呈现下降趋势,说明江苏省环境治理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同时,研究表明江苏省各县(市、市辖区)工业废水排放大多呈现下降趋势,排放量最高区集中于苏南一带,而环境治理投资全省呈现上升趋势,全省环境治理投资额增长速度较快,以苏北地区最为明显;研究还发现废水排放量与投资额的空间耦合关系日益密切,体现了江苏省对环境治理的力度在逐步加大。  相似文献   

9.
本计我国工业废水污染控制战略从1995年以来,进行了审 国水污染控制立法与国际法的协调与趋同。当前我国水污染控制技术研究成果,有些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中国实际上是环境科技水平并非十分落后,而经济并不发达的国家。经济手段是扭转全球环境日趋下降的良策,是解决工业废水控制的有效措施。解决工业废水处理问题,必须树立新观念--建立工业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0.
对我国某省多家钢铁生产企业烧结工序和电炉工序排放烟气中二英(PCDD/Fs)污染水平、排放特征及其排放因子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烧结工序PCDD/Fs毒性当量浓度(以I-TEQ计,下同)为0.003~0.557 ng·m-3,均值为0.165 ng·m-3;电炉工序PCDD/Fs毒性当量浓度为0.006~0.057 ng·m-3,均值为0.025 ng·m-3.PCDD/Fs毒性当量浓度水平总体较低,较2005~2019年研究报道结果下降1~2个数量级.2005~2020年,钢铁生产行业排放PCDD/Fs毒性当量浓度水平先升高后降低,尤其是新的标准限值实施以及对烟尘等常规污染物进行超低排放控制后,呈现大幅下降.指纹谱图特征显示,所有烟气样品17种PCDD/Fs中最大浓度贡献单体为2,3,7,8-TCDF,与已有研究中以高氯代PCDFs和PCDDs为主不同,且低氯代PCDFs占比有所增加,表明PCDD/Fs生成主要来源有所变化.烧结工序和电炉工序PCDD/Fs同类物指纹分布特征相似,呈现典型的高温热过程特征,两个工序生产过程中PCDD/Fs的生成机制可能均为"从头合成".钢铁生产企业烧结工序PCDD/Fs废气排放因子(以I-TEQ计,下同)为0.003~0.5 μg·t-1,排放因子平均值为(0.18±0.22)μg·t-1;电炉工序PCDD/Fs废气排放因子为0.04~0.5 μg·t-1,排放因子平均值为(0.27±0.23)μg·t-1;低于UNEP于2013发布的"二英和呋喃排放识别和量化标准工具包"以及2004年我国二英排放清单中的排放因子,建议对我国钢铁生产行业PCDD/Fs排放状况开展调查,更新排放因子.  相似文献   

11.
以广东省潮州市彩塘不锈钢电镀区的水体为例,研究了电镀废水、底泥的Cr分布特征和基本特性,并针对废水基本特性,采用FeSO4进行调控,探讨如何将Cr6+转化Cr3+以及除去废水中Cr的途径。电镀废水中的总Cr和Cr6+分别为57.3mg/L、42.4mg/L,远远超过了电镀废水排放标准37、83倍,导致河流水体Cr6+超过环境质量标准。电镀废水具有低pH值和高电导率。电镀区底泥Cr大大超过背景值,底泥中的Cr残渣态含量最高,其次是氧化态、还原态,可溶态和碳酸盐态含量低,说明了底泥存在潜在危害性。FeSO4能有效地将Cr6+还原为Cr3+,Fe2+/Cr6+摩尔比为4具有很好转化效率,还原充分后将pH值调至9,对Cr3+具有最好的沉淀效果,通过该途径有效除去废水的Cr。  相似文献   

12.
中国工业废水污染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文章基于我国“九五”和“十五”期间全国工业废水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探讨了工业废水排放变化规律,对工业行业结构、工业经济规模增长速度、工业水重复利用率以及环境治理投资的年度变化趋势进行对比,并进一步利用最小二乘回归模型进行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了这些因素对工业废水排放量影响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改进工艺技术、提高水重复利用率至关重要,就如何减轻工业废水的污染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工业废水污染治理途径与技术研究发展需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工业废水的特点,构建科学合理的废水处理模式,不断完善和发展废水处理技术及水质安全评价与管理技术是水环境污染防治领域的重要课题. 在分析工业废水特点和阐述废水污染治理基本策略与途径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工业废水处理特性评价、工艺优选方法、水质安全管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探讨了废水污染治理思路和技术的发展方向. 指出工业废水污染治理应实现以下5个方面的转变和发展,即处理模式从不同种类废水混合收集集中处理向分类收集分别处理优先转变;研究开发从重视废水处理单一技术研发向同时重视废水处理技术集成与处理工艺优化方法研究转变;水质有机污染评价从重视综合浓度指标向同时关注和重视“有机物特征指标”转变;废水排放控制指标从重视常规指标向同时关注和重视水质安全和综合生物毒性指标转变;工艺设计理念从“处理工艺”向“生产工艺”转变.   相似文献   

14.
基于分解方法,把中国各省域1985-2008年间不同时期的工业能源消费强度变化分解为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结果表明:规模效应、技术效应和结构效应在不同省域及不同的时段内,强度和方向都有所不同。规模效应在1985-1995、1995-2004年间两个时期都是工业能源消费增长的主导因素,且随着时间推进,作用强度也在显著增加;同时规模效应强度的区域差异并不显著;而在2004-2008年间,规模效应则出现明显分异,增长能源与节约能源两种效应同时并存。技术效应在1995-2004、2004-2008年两个时期都是朝着节约工业能源的方向发展,表明随着时间的推进,技术效应在各个省域的作用在逐步显现,但其大小对不同区域来说有所不同;在1985-1995年时期内,技术效应的大小和方向都不一。总体来看,技术进步的节能效应在一些省域有待提高,这样才有助于"积极主动"地促进工业能源消费降低。结构效应在三个时期方向不一,仅在少数地区表现为节能作用;且较之以上两种效应,结构效应的作用强度较小;结构效应与各地区工业发展阶段密切相关,其节能潜力仍需充分挖掘。  相似文献   

15.
我国工业废水重金属排放的等标负荷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全国第一次污染源普查数据,利用等标污染负荷的方法,从污染物类别、空间分布、行业排放、耦合特征4个方面,分析了2007年全国工业污染源废水重金属污染物的排放特征。结果表明,等标负荷大小排序依次为总铬,砷,镉,铅,汞,等标负荷法较总量统计方法更能科学反映我国现阶段工业废水重金属排放特征;2007年重金属等标负荷和单位增加值等标负荷排序结果不完全相同,两者最大的省区分别是广东省和湖南省,最大的行业均是金属制品业。我国应将广东、湖南、浙江等八大重点省区,金属制品、有色冶炼等四大主要防控行业,总铬、砷、镉3类主要污染物作为废水重金属污染物减排的重点;尤其应将广东省金属制品业总铬排放,湖南省有色冶炼业镉、砷和铅排放及浙江省皮革制品业总铬排放作为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6.
我国工业场地污染防治路线图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在工业化过程中,由于发展模式粗放并缺乏有效环境监管,导致工业污染场地数量多、潜在环境风险高,管理形势十分严峻。相比于水、大气污染防治而言,工业场地污染防治面临着认识与能力不足、法规标准缺乏、责任难落实、资金无保障等诸多困境。本文针对当前我国工业场地污染防治存在的困境,在借鉴发达国家与地区污染场地管理的历史经验和我国部分地方省市实践探索的基础上,研究提出基于"防新增、明已有、治突出、控长远、净开发"策略的综合污染场地风险防控体系的路线图构想,并设计提出具体实施且亟需开展的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17.
卢滨  黄成  卢清  杨强  井宝莉  夏阳  唐伟  顾泽平 《环境科学》2018,39(2):533-542
杭州市作为2016年国际峰会、2022年亚运会等一系列重大活动的举办地,对VOC源排放清单的研究,尤其是工业源VOCs的影响越来越受到管理部门和当地居民的重视.通过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首次对杭州市涉及VOCs排放的30多个行业的3 518家企业逐一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估算,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杭州市工业源VOCs排放清单.从区域排放、排放强度、空间分布等不同角度对杭州市工业源VOCs排放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15年杭州市工业源VOCs排放量为36 839.5 t;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金属制品、纺织、橡胶和塑料制品行业是杭州市工业源VOCs排放量最大的五个行业;排放总量最大是萧山区,其次是富阳区和大江东产业集聚区;工业源VOCs排放强度最高的区域为富阳区、建德市和临安市;工业源VOCs排放主要集中在萧山区、大江东、富阳区、余杭区等工业企业较为密集的区域.  相似文献   

18.
关于我国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张昕 《环境保护》2001,(1):35-38
文中指出了我国重点流域水污染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以及以往治理水污染的经验教训,借鉴世界上的成功经验,提出了解决我国水污染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吉林省是我国拥有糠醛生产企业最多的省份。本文并结合吉林省糠醛工业实际生产状况和污染防治的发展趋势,对吉林省糠醛工业水污染物、大气污染物、噪声和固废的污染特征及控制现状进行了详细地介绍和分析。作者认为:吉林省糠醛工业噪声、固废污染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水污染物还存在环境风险,大气污染物中的"渣棚废气"目前属吉林省糠醛工业污染控制的"死角"。  相似文献   

20.
我国十大流域片水污染现状及主要特征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首先介绍了我国十大流域片的水资源现状和2000年COD的排放量,然后着重分析了十大流域的水体水质现状及主要污染特征。结果表明:十大流域2203个监测断面中的43.1%超标,尤以辽河、黄河、淮河和海河超标最为严重,而超标断面以超V类为主;主要的超标因子为氨氮和高锰酸盐指数;尽管重金属、氰化物、砷等超标断面相对较少,但其超标断面的污染程度均比较严重,均为超V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